第38章 定都制仪
初都洛阳
我们都知道西汉帝国的首都是位于关中地区的长安城。然而刘邦在登基称帝后,刚开始却是把首都定在洛阳。
刘邦为什么要把都城定在洛阳呢?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洛阳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悠久、繁华富庶,夏、商、周三代都曾在这里建过都。尤其是到了东周平王东迁以后,洛阳就正式成为东周的首都。
二、洛阳地处中原腹地,为天下版图的几何中心(当时南方地区尚未得到完全开发),建都洛阳便于对全国各地实施管理。且洛阳位于黄河中下游,航运便利,方便天下各地向都城运送粮食、缴纳贡赋。
三、刘邦及其手下功臣将领多为关东之人,尤其是江苏人和河南人居多,建都洛阳离他们的家乡比较近。
戍卒面君
劝说刘邦定都关中的人,名叫娄敬,后来被刘邦赐姓“刘”,所以也叫刘敬。
娄敬是齐国人,他作为戍卒被政府部门发往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时,他想要面见皇帝,打算当面陈说应建都关中,不宜在洛阳建都的原因。
可是皇帝是你一个戍卒说见就能见的吗?好在他有一位姓虞的同乡正在刘邦手下担任将军。娄敬进城以后穿上自己的破羊皮袄,就去找到虞将军,请他把自己引荐给刘邦。
“你就穿成这样去见皇帝?我先带你去买一件像样的衣服,再帮你梳洗打扮一下,然后再带你去见皇帝。”
“如果我原本穿的就是丝绸衣服,那我就穿着丝绸衣服觐见;如果我原本穿的就是粗布短衣,那我就穿着粗布短衣觐见,我是绝不会换衣服的!”
于是虞将军进宫向刘邦禀报,刘邦召娄敬入见,并赏赐给他一桌食物。
从此处我们也可以看出,刘邦从来不会瞧不起出身低下的人,不会因为娄敬是戍卒就疏忽怠慢,这也是他能够获取人心、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劝帝迁都
娄敬吃完饭后,刘邦就问他进宫的目的:“先生莫非有事情要指教朕?”
“陛下在洛阳建都,难道是想建立一个像周朝那样兴旺的国家吗?”
“是啊。”
“陛下夺取天下的情况与周朝大不相同。周朝的先祖从尧舜时期开始,积德行善经过了几十代人的努力,仁德遍布于天下,各路诸侯诚心归附,百姓争相追随。到了文王时期,周已经成为了天下诸侯的领袖,所以姜太公等贤能人士才会从海滨赶来归附。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天下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赶到孟津会盟,大家都尊奉周武王为盟主。后来周王朝之所以要从镐京迁都洛阳,就是为了让周天子靠施行德政来换取民心,而不是凭借关中地形险阻。也就是说,只有积累德行的王朝才能在洛阳建都。”
“如今陛下从沛县起兵,率领三千士卒,勇往直前再加上运气好,所以才能平定三秦、打败项羽。陛下打了大仗七十场、小仗四十场,使天下百姓血肉横飞、暴尸荒野,陛下的江山完全是建立在白骨堆上的。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想与周朝的成康盛世相比?”
“关中之地被群山环绕,临近黄河,还有四方天险作为固守的屏障,就算有了危急情况,百万大军也可以很快地集结起来。况且那里的土地肥沃富饶,还有秦朝留下的基础设施,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府库。陛下在关中建都,即便东方地区发生战乱,秦国原有的土地依然可以完全占有,凭借关中之地平定诸侯、遏制天下也会相对容易。”
“与别人搏斗,最重要的是扼住对方的咽喉,不能只是捶打他的背部。洛阳只是天下的腹背,而关中之地才是天下的咽喉!”
听完娄敬的话,刘邦动了迁都的念头却又犹豫不决,于是他召集群臣商议。
群臣大都是关东之地的人,他们都说周王朝在洛阳建都统治天下数百年,而秦朝在关中建都只经历两代就灭亡了。而且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水、洛水,其地势险要,坚固易守,不如就在洛阳定都。
群臣的回答让他更加犹豫不决了,于是他又去请教老师张良。
张良回答:“洛阳虽然坚固,但是其中心地区面积狭小,不过几百里,且土地贫瘠,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而关中地区东有崤山、函谷关,西有陇山、蜀地,肥沃的土地绵延千里,南面有巴蜀之地的富饶,北面有适合畜牧的草场。凭借三面的险要地势来防守,只需东方一面就可以控制诸侯。国家安定时可以通过黄河、渭河的漕运运送天下的粮食以供京师;如果有诸侯发动叛乱,则可顺流而下,迅速出兵。关中之地才是真正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娄敬所说的是对的。”
刘邦一向对张良言听计从,得到张良明确表示进入关中建都更有利时,刘邦当天便下令动身前往关中定都。
于是刘邦赐娄敬姓刘,并任命他为郎中。
叔孙博士
定都的问题虽然解决了,可是此时大汉王朝正值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有诸多事项亟待解决。文武百官的各种职责称号、朝廷的各项规章礼仪又应该如何制定呢?
帮助刘邦解决朝廷礼仪问题的人就是前文提到的稷嗣君叔孙通。
叔孙通是齐地薛县(今山东省滕州市)人,秦朝时,他因为文学才能优秀,又精通儒学,所以被秦始皇征召为待诏博士。所谓博士,指的是掌管国家书籍文典、通晓史事、作为朝廷顾问的一种官职。而待诏博士就是候补博士的意思。
后来山东地区爆发陈胜起义,使者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朝廷。秦二世胡亥召集朝中的博士、儒生问道:“楚地的戍边士卒正在攻打蕲县、占领陈县,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
有三十多位博士和儒生上前回答说:“他们私下佣兵聚众攻城就是反叛,对于造反的人绝不能饶恕,请陛下火速发兵前往剿灭!”
可是胡亥是一个自以为是、好大喜功的人,他不相信自己刚登上帝位就会发生叛乱。听了众博士与儒生的话,胡亥勃然大怒,顿时变了脸色。
这时,叔孙通看到胡亥的脸色大变,走上前去说道:“诸位的话真是谬论!如今天下一统,百姓安乐,上有英明的君主,下有完善的法令;各地官员恪尽职守,人们奉公守法,四面八方的人都前来归附。如此清平盛世,哪里还有什么人胆敢造反呢!那些违抗命令的戍卒只不过是一群偷鸡摸狗的盗贼罢了,又何足挂齿呢?地方郡守很快就能将他们抓捕归案,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胡亥听了以后非常高兴,然后又遍问儒生。众儒生有的说是反叛,有的说是盗贼。胡亥下令把那些说是反叛的儒生全部关进监狱;对于那些说是盗贼的儒生则不予追究。
胡亥随即赏赐给叔孙通布帛二十匹、衣服一套,并将他由候补博士任命为正式博士。
叔孙通从宫殿中出来,在返回馆舍的路上,儒生们都纷纷指责他说:“你怎么那么喜欢拍马屁呢?”
“我要是不拍马屁,咱们大家还能有命活着出来吗?”
我们可以看出,叔孙通是一个处事圆滑、善于变通,只追求自我成功而不过分在意名节的人。他日后的屡次跳槽及与弟子的关系也是由这样的性格特点决定的。
他看出了天下大乱,秦朝即将灭亡的前兆,这个秦朝博士他也不打算干了。回到馆舍以后,他立马就收拾行李,当天夜里便逃离咸阳,回到家乡薛县去了。
此时薛县已经被项梁攻破,他也就投靠了项梁;后来项梁在定陶败亡,他便转而跟随楚怀王熊心;等到熊心被项羽佯尊为义帝,并徙于长沙,他便留在彭城归顺了项羽;汉二年彭城之战,刘邦率领诸侯联军进入彭城,他又投降了刘邦。
叔孙通前后五易其主,是秦汉时期的“跳槽专业户”。不过好在他归顺刘邦以后就再也没换过。
刘邦一向都不喜欢儒生,他还经常拿着儒生的帽子往里面撒尿。叔孙通原本身穿儒生的衣服,头戴儒生的帽子,刘邦看到以后很讨厌。于是他就剪短了自己的衣服,遵照楚地的风俗改变自己的装束。
刘邦拜叔孙通为汉博士,赐号“稷嗣君”。跟随他一起归附汉国的儒生弟子有一百多人,但是叔孙通从来不向刘邦举荐他们。这引起了弟子们的不满,大家纷纷发牢骚:“我们追随先生一起投靠汉王,就是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可是先生却从来不向汉王推荐我们!”
叔孙通听到这些议论后,就对弟子们说:“目前楚汉相争,战场上箭镞如雨,你们这些儒生难道能上战场打仗吗?请大家暂且等待机会,我是不会忘了大家的!”
制定朝仪
刘邦称帝后,有一次举行庆功宴会,群臣们都在朝堂上喝酒,西汉的开国功臣们大都来自社会底层,他们不分上下长幼胡乱地坐在一起,相互争功。有的人喝醉了以后就胡乱喊叫,甚至还有人拔剑击柱。朝堂上一片混乱,刘邦对此深感头疼。
刘邦让叔孙通赶快制定朝廷礼仪,但是他本身就是个从社会底层爬上来的粗人,如果礼仪太过繁琐他恐怕自己也学不会。于是刘邦打算将秦朝繁琐严苛的礼仪制度全部废除,力求简洁实用。
刘邦对叔孙通要求说:“你制定的礼仪一定要容易学习,估计我能够学会再去施行演练。”
于是叔孙通奉命前往鲁地征召三十多名儒生,一同来到长安,以及自己的弟子一百多人一同在郊外演练礼仪。
他们搭起露台,竖起茅草,拉起绳索,在郊外演练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流程练好。于是刘邦命令群臣照着练习,准备在十月的朝会中使用。
长乐宫建成,刘邦要在此举行盛大的朝会,各诸侯及群臣都要来参加。天亮前,司仪引导着群臣依次走进殿门,群臣按照官位的高低,分文武两班站立。朝堂上排列着战车与各种兵器,侍卫官与仪仗队昂首挺胸,手执礼乐之器。大家都庄严肃穆,等到刘邦出来时,群臣则一起高呼万岁。
宴会开始,群臣按照级别高低依次起立向刘邦敬酒,整个过程中没有人敢喧哗失礼。刘邦坐在宫殿的龙椅上,威严赫赫地俯视着他的群臣,顿感风光无限。
朝会结束后,刘邦说出了一句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话:“我直到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啊!”(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当年刘邦在咸阳城服徭役时曾看到过秦始皇出巡时的盛大场面,曾发出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慨,如今他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于是刘邦任命叔孙通为太常,并赐给他五百金。太常负责掌管朝廷宗庙礼仪,兼管全国文化教育,统辖太学与博士,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
这时,叔孙通想趁机推荐自己的弟子,就对刘邦说:“臣的那些弟子已经跟随臣很久了,之前他们又共同和臣演练礼仪,希望陛下能提拔他们一下。”
于是刘邦把那一百多个儒生弟子全部封为郎官。叔孙通出宫以后,又把刘邦赏赐的五百金全部赏给弟子。众弟子高兴地说:“叔孙先生真是一位圣人啊!”
叔孙通为汉朝制定的朝仪简明易行而又不失威严,适应了汉朝统治者加强皇权的需要,太史公司马迁称赞他能够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并尊其为“汉家儒宗”。(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