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之魂朱君南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将位于重庆南岸弹子石王家沱的一块土地划给了日本人作专管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一批日本间谍以学者、商人、医生、学生等身份进入重庆,大量收集情报。一段时间内曾制造假冒中药,甚至将有毒药品渗透到重庆各地,企图扰乱药材市场,以搞垮重庆的中药业,为它的侵略做准备。
就在这个危机关头,重庆有一位商界大亨挺身而出,奋力联合在渝的中药商号一起揭露日本人的罪恶行径,他在多个公开场合、媒体大事呼吁市民:
“坚决抵制日本的假药!”
“不准日本人毒害中华民众!”
“小日本滚出中国去!”
他的爱国热情和侠肝义胆,以及他在中医药业界中的威信,让日本人的阴谋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日租界里的家伙们除了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之外,便多次图谋暗杀他:在他的轿车里安放定时炸弹,在他的食物里暗中投毒,或者在他商务活动、抛头露面时伺机狙击……然而苍天有眼,日本人每次的勾当都被朱君南化险为夷。
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又带领中药同行在水路运输极不通畅的情况下,历经万难,将沦陷区不产的白术、肉桂、知母、砂仁等中药材抢运下来,储存了几百万斤,在抗战时期市场药品短缺的情况下,动用自己的所有力量,保护了山城各种中药材供应,并将它们源源不断提供给前线的士兵,为赢得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人是谁?他就是民国时期重庆头号药商、重庆中药材帮主朱君南。
晚年的朱君南先生
朱家世代习医,在清代,朱君南的祖父就已经是江北、巴县的名医。1920年,朱家在下半城白象街开了一家药铺,名为“锡麒生”,后来又将店铺迁往储奇门顺城街。那时虽然药市繁荣,但假药泛滥,风气败坏。而从不卖假药的“锡麒生”却落得年年亏损的境地。
1925年,18岁的朱君南正式接手“锡麒生”这个家族生意。
锡麒生药铺
因地理的缘故,重庆城水路交通便利,很早便成为川、陕、云、贵等省药材汇集和转运出口之地。重庆开埠之后,外来药商越来越多,到了民国初年,根据药材品种和药商祖籍分类,重庆建立了“药材十三帮”。
1926年,为了更好的对药材市场进行管理,重庆废除了药材十三帮制度,成立了“重庆药材同业公会”,推选朱君南为会长。从而使药材市场得以长足发展。在经济杠杆作用下,重庆药材市场发育最为健全,形成完整产业链。上家是贩运商,下家由咀片铺、择药铺、字号、药栈、批发商、中医院组成。
当时在重庆经营药材的商家就达到数百家之多,仅在1930年,已有字号31家,药栈79家,山土药材字号53家,外省运销商(包括湖北、广东、陕西、浙江、江西、河南等省)90家。分布在长江边的储奇门、羊子坝、人和湾、金紫门一带,让重庆中药材业盛极一时。白天货船如蚁,帆樯蔽天,入夜笙歌不绝,通宵达旦,人流昼夜不息。
1930年秋,天干物燥,重庆下半城发生“八二五大火”,重庆“药材帮”所在的储奇门、羊子坝、人和湾一带全部烧毁,重庆中药材业几乎一夜之间停顿下来,中药材最易着火,所有的药商都欲哭无泪。而朱家刚好有一船才到码头的川芎,因为还没有来得及从船上卸货,而幸存了下来。这船川芎在这场大火中意外成了“锡麒生”的发家宝贝。短短一两年,“锡麒生”累积的资本就已超过同行们的总和。
随后,朱君南组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最大的药业专业营销公司——中国南方药材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从一开始就彻底摆脱了过去的牙行、字号等旧式经营模式,以现代化股份制公司的形式横空出世,进入了羊子坝15号这栋重庆药材业的“心脏”所在地,成为重庆药材业不可撼动的航空母舰。
所以,储奇门便成了重庆山货药材集散之地,民谣“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便是百年来世人对储奇门一带药材商们的美誉和口碑!
如今的南纪门街道羊子坝社区15号的药材公会大厦旧址,便是对朱君南等那批肩负大义,济世活人的民族实业家的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