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增强思考力的火箭模型
成功者有什么共性?这个问题有很多人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我见过的所有成功者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具备比普通人强的思考力。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果,成果决定命运,所以思维决定个体的命运。思维决定个体能走多远。如何增强思考力?要增强思考力,可以从底层假设、自证预言、认知框架和价值排序4个部分入手。
增强思考力的火箭模型如图1-2所示。
图1-2 强思考力的火箭模型
在增强思考力的火箭模型中,底层假设是一级燃料助推器,决定火箭能否升空。自证预言是二级燃料助推器,决定火箭能飞多远。认知框架是躯干和三级燃料助推器,决定火箭能飞多快。人们常说的思维模型,属于认知框架的一部分。价值排序是头部指挥舱,决定火箭飞向哪个方向。
1.2.1 想不通时,如何突破思维局限
没有人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没有人能帮助一个思维局限的人。究竟是什么限制了人们的思考?如何通过思维升级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如何突破自己思维的局限?
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说:“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思想。”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底层假设,这些底层假设有的来自先天环境,有的来自后天经验。底层假设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却又不容易被人们察觉。人们如果无法冲破自己的底层假设,别人怎么帮忙都没有用。
我有个关系很好的发小,他家大事小事的宴请我都会参与。宴请一般是少不了酒的,也少不了敬酒和劝酒的环节。我滴酒不沾,所以承担着宴会后送人回家的任务。因为顺路,我有3次送发小和他的同事兼邻居小李回家的经历。
第1次,小李喝得不省人事。我发现他喝多了后皮肤红得异常,看着有些吓人,也许是他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分解酒精的酶)比常人少,也可能是酒精过敏的一种表现。
我和发小说:“小李酒量不行,以后别让人家喝了,聚会的目的是高兴,又不是喝酒。”
发小说:“大家都知道小李酒量不行,就是一瓶啤酒的量。但小李这人很奇特,其实没人敬他酒,也没人劝他酒,他是自己跟着桌上其他人喝成这样的。”
第2次,小李喝了酒后能简单对话,我说:“你酒量不行,何必要喝那么多呢?”
说完这句话后我有些后悔,因为很多喝醉的人听到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谁说我酒量不行,我酒量大得很!我没醉!”
没想到小李这样回答:“别人都在喝,我哪能不喝呢?这多不礼貌啊。”
我很惊讶:“这和礼貌有什么关系?能喝就多喝,不能喝就少喝,怎么还关乎礼貌了?”
小李仿佛听不到我说的话,自顾自地说:“不行,不行,那怎么能行,要跟着喝……”
第3次,小李又不省人事了。发小说:“现在大家都知道小李不能喝,都劝他不要喝,他不听,非要跟着喝,搞得大家都不敢和他一桌吃饭。唉,以后聚会再也不叫小李了。”
酒桌上劝酒的情况很常见,但很多人劝不要喝酒的,还真少见。
小李的行为模式实际上源自他的底层假设。他的底层假设就如他自己所说:在酒桌上,别人喝多少,我就要跟着喝多少,不然就是不礼貌。
任何人都是基于底层假设思考和行动的。底层假设告诉人们为什么自己会这样看待这个世界,底层假设让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想法,驱动着人们行动。
人们思维的局限性,正是来自底层假设的局限性。人们行为的不理性,也来自底层假设的不理性。底层假设就像底层操作系统的代码,软件如果有问题,可以重装软件,但操作系统如果有问题,要么根本装不上软件,要么会让装上的软件无法正常运行。此时,人们的一切思维和行为都会有问题。
例如很多人有类似这样的底层假设。
(1)智商低的人一定不会有成就。对应思考:我上学时学习成绩就差,说明我能力平庸,所以我一生注定碌碌无为。
(2)没有资源的人一定做不成事。对应思考:我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不认识什么达官贵人,没有资源,所以我什么事都做不成。
(3)形象差的人一定没办法从事露脸的工作。对应思考:我的长相很一般,所以我不可能从事影视行业的工作,我就算拍了影视剧也不可能成名。
(4)机会都是留给年轻人的。对应思考:我现在已经40多岁了,什么都比不过年轻人,年纪大了,没机会了。
(5)男人天生就是比女人强。对应思考:我是个女人,就该相夫教子。我的事业做不好是应该的,赚钱养家的事就留给男人做吧。
这些底层假设显然都是比较负面的主观假设,长期任由这些底层假设“滋生”,它们会逐渐变成一种“信念”。一旦成为信念,思维就会僵化,将很难被改变。很多普通人无法崛起,正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存在大量限制性信念(Limiting Beliefs),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思考。
想增强思考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1)静下心来,发现自己思考过程中的底层假设。
(2)把主观的、负面的假设替换为客观的、正面的假设。
(3)找到那些已经成为信念的假设,把限制性信念转变为开放性信念。
至于如何突破限制性信念采取行动,我们将在第6章专门讲解。
知道了底层假设和限制性信念的原理后,个体要想崛起,首先要像为操作系统编码一样,给自己编出有利于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底层假设。对有利于个体崛起的底层假设,要坚决保留;对不利于个体崛起的底层假设,要坚决删除。
我有5条比较积极正向的、有利于个体崛起的底层假设。
(1)每天做同样的事,只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如果对现状不满,必须做出改变。
(2)做每件事都有方法,找对方法,就能做成事。如果没有做成事,大概率是没找对方法。
(3)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资源来达成目标。如果资源不足,大概率是资源没有被发现。
(4)这个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在行动并获得反馈后,发现暂时没有达成目标的情况。
(5)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有危机,也会有转机;有挑战,也会有机遇。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这些底层假设看起来像心灵鸡汤或成功学里面的内容?其实不论是假设,还是信念,解决的都是人“相不相信”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从骨子里就不相信这些底层假设,那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起作用;如果一个人从骨子里就对这些底层假设深信不疑,那他成事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1.2.2 有想法时,如何实现你的想法
对于每个羡慕我写了很多书的人,我都会鼓励他:“写书不难,你也可以写书啊。”
然而我听到最多的回答是“不行,不行,我哪有那本事。”
我会接着说:“我这样一个高中语文成绩常年不及格的人都能写书,还有谁不能呢?”
多数人的回应依然是“不行,不行……”
个体崛起,出书既是最好的增强势能的工具,又是非常好的社交工具。著书立说自古就是中国人树立个人品牌,让他人对自己建立强认知的最好方式之一。用自己出的书实现人情,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信任。
我很喜欢鼓励周围有上进心的人写书,也常以自己举例来说明写书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写书不等于写小说,不需要写出惊世骇俗的故事。图书领域种类繁多,只要在某个领域有足够积累或有独到观点的人都可以写书。出书的门槛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
我高中时偏科严重,我的数理化成绩很好,但语文常年不及格。写书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语言功底着实薄弱,都是靠不断写才逐渐提高的。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觉得写书很有价值,其本身也具备写作能力,却不行动呢?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对个体来说,这个名词的含义是人们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或别人贴标签、定属性、做分类,认为自己或别人就是怎样的人,然后从现实中不断搜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论断,从而让自己的论断真实发生。
例如我有个朋友,他很聪明,但不喜欢学习,玩游戏玩到能打比赛的水平,高考时只考上了专科。毕业后,他工作很卖力,领导和同事都很认可他,两年后就被提拔为主管。他晋升后不久我们聚会,那时我也刚做到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
我感叹“80后”已经成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主力军,未来大有可为,而他很不看好自己。他觉得自己虽然一开始晋升快,但学历低,晋升后劲不足。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在那个公司做主管,他带出来的一个徒弟都做到总监的位置了。
如今聊天,聊到职业发展时,他依然认为自己是专科学历,没有前途。
我问他:“难道你们公司就没有专科学历做到高管位置的人吗?”
他说:“也有,但是很少。”
我说:“那你为什么认为自己就不能是那类人呢?”
他说:“我哪行啊……”
一切负面的自证预言,都有类似的句式:我不是X,我不配得到Y。
如果有人坚信自己是蝼蚁,那么他就会活成蝼蚁,而且会为自己成为蝼蚁寻找很多合理的证据。如果有人坚信自己是老虎,他大概率会活成老虎,就算因为诸多不可控因素,他最终没有成为老虎,他也不会活成蝼蚁。
《孙子兵法》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意思是如果追求高标准,最后可能会得到中等标准,如果追求中等标准,最后可能会得到低标准,如果追求较低标准,最后必然什么也得不到。自证预言也是这个道理。
自证预言如果用在积极的方面,会产生积极的结果;如果用在消极的方面,则会产生消极的结果。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叫罗森塔尔效应)就是自证预言的一种。
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曾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批最聪明的学生让你们教。你们要像平常一样教学,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非常努力地教学。一年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的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高出一大截。其实,这两位教师并不是全校最好的教师,他们是被随机抽出来的。他们教的学生的智商也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些学生也是随机分配的。
虽然这是一个美好的谎言,但学校对老师的预言,老师对学生的预言,最终都成真了。这说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个体是否坚信预言。
不论自己是什么情况,首先不要把自己想得太差,找到自己的优势,任何人都有一个领域是别人比不上的。自证预言的正确用法,不是首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比较弱小的人,而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很强大的人。
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我能出20多本书。其实在我还没出书时,我的自证预言就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著作等身”的畅销书作家。著作等身是个略显夸张的形容词,表示一个人出过的书很多。而我追求的著作等身,是不带任何夸张意义的。
如果把著作等身变成一个数学问题,我出的书的长度大约是23.5cm,厚度为1.5~2cm(平均为1.75cm),我的身高是174cm,所以如果把书竖着放,8本书(174÷23.5后取整)的长度就是毫不夸张的“著作等身”。如果把书平着放,大约需要出100本书(174÷1.75后取整)才能“著作等身”,这也正是我的目标。
很多人看到100这个数字时会觉得吓人。理性地看,出100本书的目标能不能达成呢?当然可以达成,每年写5本书,20年就能完成;每年写2本书,50年就能完成。所以这件事最后会演化为一个数学运算问题和时间分配问题。
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一生写过300多本著作。其实300是个非常保守的数字,关于大仲马究竟写过多少书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说他的著作超过1 300本。世界上出书超过100本的大有人在,我为什么不能是其中之一呢?
其实放弃一切无关领域,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如何达成某件事上,又有多少事是做不到的呢?敢想的人就已经比那些不敢想的人离想法更近了。就算最后失败了又如何呢?
成功和失败都会让人成长,成功会让人“长叶”,失败会让人“长根”。只有一件事不会让人成长,那就是什么都不做。只要做,就对了,一定不会错。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不是X,不配得到Y,于是就什么也不做。
1.2.3 有问题时,如何找到问题根源
为什么对同一件事,人们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这是因为解读的角度不同,人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产生不同的行为。这些行为有的有利于实现目标,有的不利于实现目标。面对问题时,如何客观地分析问题?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如何进行有利于自身的思考呢?
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认知框架来解读这个世界。对相同事件的不同解读源于人们不同的认知框架。
“写书哥”用了1年半的时间,微博粉丝数量便达到了60万。他的微博以文字类内容为主,属性为偏成长类的干货工具、做事方法和思考方式。“写书哥”在做微博博主的过程中,经历过很多挫折,我好多次都听他说想放弃,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写书哥”对微博的评价是,微博是一个非常适合个体崛起的自媒体平台,文字类内容在微博上是有生存空间的,普通人也是可以在微博上通过文字类内容崛起的。
在“写书哥”做微博博主前,我有个朋友张三也断断续续地做了1年多的微博博主,他的微博内容与“写书哥”类似,但他的粉丝数量始终破不了2万,最终他选择了放弃。张三对微博的评价是,微博是一个泛娱乐平台,文字类内容在微博没有生存空间,普通人不可能在微博上通过文字类内容崛起。实际上,张三常抱怨自己不会修图,制作不出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不会画画,画不出有趣的漫画;不懂摄影,拍不出优质的视频……
同样是做微博博主,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微博有不同的评价?“写书哥”和张三对微博的评价,究竟哪个更准确呢?其实关于文字类内容在微博上有没有生存空间、个体能不能靠文字类内容在微博上崛起,根本不需要去统计数据,看一看微博上有没有这类成功案例就知道了。我们观察后会发现,微博上存在大量成功的案例。所以这其实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如何能”的问题。
“写书哥”做微博博主,对微博的认知框架聚焦在“如何能”上,如图1-3所示。
图1-3 “写书哥”做微博博主的过程
张三做微博博主,对微博的认知框架聚焦在“能不能”上,如图1-4所示。
图1-4 三做微博博主的过程
张三做微博博主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学开车时,教练对我说过的一段人生哲理。教练说:“新手开车不要总盯着障碍物,要聚焦在道路上,用余光关注障碍物即可。”
新手开车如果总盯着障碍物,通常有两种结果,要么直接撞上障碍物,要么在障碍物面前猛踩刹车,而没有注意到能从障碍物边上开过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新手刚上路时要么容易追尾,要么容易突然猛踩刹车。其实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如果只盯着障碍,那满世界都是障碍,如果盯着道路,前途将一片光明。
前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美国心理学家马丁·E. P.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提出过一个概念——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习得性无助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对人类的工作和学习有负面影响。
拥有习得性无助特质的人通常具备4类特点。
(1)低自我效能感:怀疑自己,认为自己不配、自己做不到。
(2)低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较低,态度消极、多疑、自卑。
(3)低成就动机:制定低目标,对失败的恐惧比对成功的渴望更大。
(4)消极定式:认为自己注定会失败,不论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
针对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后来开创了积极心理学这个流派,并提出了正确归因的概念。所谓正确归因,就是客观、理智地看待问题,既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如果对某个事件做了错误归因,人们就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现象。
塞利格曼在《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中把人分成了乐观者和悲观者。悲观者不仅容易把失败原因放大到看起来完全不可控,而且容易把自己或他人的问题放大;乐观者则相信人生有起有落,更容易找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如何避免错误归因、避免习得性无助,做到正确归因?
塞利格曼提出了ABCDE法。
A(事件):某次失败或某个不好的事件。
B(观点):对这次失败或这件事的观点或看法。
C(行动):接下来的想法,以及想要采取的行动。
D(反驳):停下来,重新审视B和C,然后反驳自己。
反驳自己时,要注意以下4点。
(1)证据:能不能找一些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
(2)其他可能性:关于这次失败或这件事,还有哪些是自己没想到的?
(3)暗示:不断暗示自己,客观地找出A和B之间的正确关联。
(4)用处:不断反问自己,当前的B和C对自己有用吗。
E(复盘):不断重复A→B→C→D的过程,不断复盘和审视自己。
美国积极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伦·J.兰格(Ellen J.Langer)在这方面也有研究,她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为“可能性心理学”,她喜欢挑战不可能,喜欢引导人们在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中寻找可能。
兰格教授在著作中提到了专念(Mindfulness)和潜念(Mindlessness)的概念。兰格教授提到的专念与医学教授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教授提出的正念都用了Mindfulness这个英文单词。它们本质上指的都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体察、自我认知的状态。潜念则是专念的反面,指的是不假思索、心不在焉、靠潜意识来思考与行动的状态。
卡巴金教授提出的正念更偏向于东方智慧,需要通过冥想和练习来达成。兰格教授的专念更偏向于西方智慧,不强调冥想和练习,强调要改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方式,并关注和复盘自己的思维与行为。在这一点上,兰格的观点与塞利格曼的ABCDE法如出一辙。
做任何事,方法都是第二位,思想才是第一位的。解决思想问题的本质,就是刻意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重新审视自己看世界的角度,纠正自己想问题的方式。化“不可能”为“如何成为可能”,化“做不到”为“如何做到”。
1.2.4 想法多时,如何应对目标纠结
想法比较多、目标比较多时,该怎么办?如何应对目标纠结?如何理清行为动机?
互联网上有句流行语:“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这句话的本意是为了搞笑。例如某人问一个小孩子:“地上掉了一张50元、一张100元,你捡哪一张?”小孩子可能会从中选择一个。成年人会说:“我全都要!”现实中什么都想要的成年人,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有一些人,在微博刚火起来时,投身做微博内容。微博内容还没做出起色,微信公众号火起来了,这些人又投身做微信公众号内容。后来抖音火起来了,这些人又去报班学拍短视频。结果他们手里自媒体账号一大堆,但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都没有。互联网上几乎所有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都是先在单个平台实现单点爆发,流量稳定后再尝试转战其他平台。
有一个心理学现象叫鸟笼效应,讲的是有个人在自己的商店里的显眼位置摆了一个漂亮的空鸟笼,原本只是为了好看,自己喜欢。但一段时间后,这个人通常会有两个选择,一是把鸟笼移走,二是买一只鸟放在鸟笼里。
为什么?因为很多到这家店的人看到鸟笼后都会问:“鸟呢?”如果这个人回答从来没有养过鸟,人们会诧异地问:“那你摆鸟笼干什么?”久而久之,在商店里的显眼位置摆一个漂亮的空鸟笼就变成一件很蠢的事。
生活中,人们难免会受父母、亲戚、同事、朋友等的影响。他们会告诉我们许多“社会的规范”“人类的共识”,这些可能会让我们远离真正的自己,活成他们想要我们活成的样子。
了解自己,首先要学会独立。所谓独立,包括经济独立和思想独立。获得经济独立并不难,但获得思想独立并不容易。
我经常听周围有些朋友问:“最近有个机会、最近有个项目、最近有个趋势,我应不应该参与呢?”能问这类问题还算好的,很多人是看别人做什么火了,就盲目投入,结果最后什么都没做成。
判断要不要做某件事,关键是看这件事符不符合自己的核心价值。如果符合,可以考虑做;如果不符合,那么就算这件事看起来再好也不要做。
人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的需求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必然要求人们做出选择。当人们做出选择时,内心应有标准,什么最重要,什么次重要,什么不重要,这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很多人做选择时的纠结,找不到方向的苦闷,都源于没有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只想模仿别人的人生。
价值观不是做事的直接目标,不是道德或伦理,也不是人们当前最大的需求。价值观是非常主观的,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的排序,是人们行为的内驱力。价值观没有对错,它解答的是人们究竟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问题。生存环境和后天遭遇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相同,价值排序也可能大相径庭。
弄清自己的价值观,做价值排序的步骤如下。
(1)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2)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3)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或者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4)如果在第(3)步中写下了很多条,强迫自己对它们排序。
人生的财富积累是做加法,但人生获取财富的方向是有限的,要学会做减法。价值排序的核心思维,是集中优势资源,集中主要精力,先做排序靠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