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多劳多得!
吴景荣在水利局签完租赁合同,见店里下午也没什么事情,吴景荣随手拦了一辆黄包车,朝着码头的方向而去。
十几分钟后,吴景荣坐着黄包车来到码头,吴景荣付过车资,远远的就看到一艘渡轮正在上下客,为了赶上这班渡轮,吴景荣连忙加快脚步,朝着码头边上走去。
“吴老板!我正打算去县城找你,结果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你,还好我没有坐上一班轮渡,否则就跟你错过了。”吴景荣刚刚跑到码头边上,刘乡长从渡轮上走了出来,他看到迎面而来的吴景荣,脸上浮现出惊喜的表情,笑着对吴景荣说道。
吴景荣没想到,这个时候会在码头上遇到刘乡长,他听到刘乡长的话,脸上浮现出疑惑的表情来,好奇地对刘乡长问道:“刘乡长!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中午十二点整,刘乡长跟往常一样,踩着点到乡里的食堂吃饭,结果从乡里的干部那里,意外得知吴景荣在县城创办发电机制造厂,并在过河湾村招工人的消息。
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因为先入住围观的缘故,刘乡长对着消息抱着迟疑的态度,直到他见到来乡里办事的郑支书,最终从郑支书那里确定这个消息时,刘乡长这才真正确定这个消息。
得知吴景荣给过村里,每家每户一个名额的事情,就想着给乡里争取一些名额,于是就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到过河湾村去找吴景荣,结果吴景荣压根就不在家里。
得知吴景荣一大早就去县城的消息,刘乡长就火急火燎的赶往码头,打算到县城去找吴景荣,结果没想到,竟然让他在这里碰到吴景荣,刘乡长听到吴景荣的询问,笑着地对吴景荣问道:“吴老板!我听说你打算在县城办一家发电机制造厂,这是真的吗?”
吴景荣见到刘乡长的时候,原本还在心底纳闷,刘乡长怎么会突然来找自己,直到他听到刘乡长问起办厂的事情时,隐隐的能够猜出刘乡长的目的。
面对刘乡长的询问,吴景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笑着回答道:“刘乡长!没想到我昨天晚上才透露这个消息,您今天就已经收到消息。”
吴景荣回答到这里,手指着不远的仓库,接着介绍道:“您说的没错,我确实是打算在县城办厂,而且就办水利局的那间仓库里,就在半个小时之前,刚刚跟水利局签完租赁合同。”
刘乡长听到吴景荣的回答,看到吴景荣手指的那间仓库,脸上浮现出惊讶的表情来,想到自己来找吴景荣的目的,刘乡长连忙对吴景荣问道:“吴老板!我听说您打算在过河湾村里招聘工人,不知道你能否也给咱们乡里一些名额?”
当初购买生产线的时候,吴景荣专门找郭老板了解生产线的人员配置,吴景荣购买的这条生产线,大概需要五六十位工人,再加上吴景荣让陆卫华帮忙采购的二手生产线,虽然吴景荣将会从村里招收上百位工人,却无法满足工厂的用工需求。
刘乡长跑来找他要招工名额,无论是于情于理,吴景荣都应该给刘乡长这个面子,不过他并没有打算这么轻易答应刘乡长的请求,而是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开口回答道:“刘乡长!目前我的工厂只有一条生产线,以这条生产线的用工需求,只需要五六十位工人就足够了。”
“刘乡长!我是过河湾村人,过去我没有能力就算了,现在我有一些能力,就希望带领一些乡亲们致富,但是考虑到手心上肉,手背也是肉,最终我只能打肿脸充胖子,不得不做出每户招收一人的决定。”
刘乡长听到吴景荣的陈述,看到吴景荣那一脸为难的表情,本人的认为吴景荣不愿意再招人,马上就对吴景荣恳求道:“吴老板!我相信以您的能力,您的工厂肯定会越办越大,届时肯定是需要更多的工人。”
“您刚才也说了,您是过河湾村人,但是过河湾村也是咱们满春乡的一部分,以其说您是过河湾村人,还不如说您是满春乡人,您就看在大家都是乡亲的份上,在乡里招收一些工人吧?”
吴景荣听到刘乡长的话,看到刘乡长那一脸恳求的表情,故意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纠结了片刻以后,这才开口对刘乡长说道:“刘乡长!既然您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我还不答应您的话,那就是不给您面子。”
“您看这样行吗?我给乡里二十个名额,不过我们可得事先说好,我的工厂属于私人企业,进厂的工人如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们有权力将人辞退,至于收入保底工资是三十块钱,剩下的则是按照计件的方式来计算。”
刘乡长见到吴景荣终于松口,给乡里二十个名额,让他在心底感到暗暗窃喜,他听到吴景荣开出的要求,以及工人的待遇问题,好奇地对吴景荣问道:“吴老板!您说的计件方式,到底是怎么个说法。”
吴景荣听到刘乡长的询问,开口对刘乡长介绍道:“刘乡长!我的工厂是一家私人企业,自然是不能像公家的工厂那样,养一些吃闲饭的人,而所谓的计件方式,说白了就是,多劳多得。”
“打个比方说,发电机里的轴承需要用机床加工,两台机床,两个工人,一个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在混日子,每天只能加工两三根轴承,一个则是认真工作,一天加工了二三十根轴承,按照一条轴承五毛钱的计件工资来计算,干的少的只能拿一两块钱的计件工资,而干的多的那位,则可以获得一二十块钱的计件工资。”
身为一名乡长,刘乡长自然是清楚国企里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刘乡长听到吴景荣接受的情况时,顿时感觉眼前一亮,开口对吴景荣夸赞道:“吴老板!你这个办法实在是太好了,这样一来,那些想要混日子的工人,见到他们的工友每个月拿着超出他们数倍的收入,自然是不敢在工厂里继续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