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释放、清除与化解,走出情绪困扰
人的行为来自思想,而思想由过往经历所形成。在我们生命繁衍和进化的过程中,往昔经历所产生的一切情绪都会被存储在细胞记忆中,无论是一分钟前的,还是几年、几十年前的,甚至千百年前家族遗传的情绪,都会穿越时空,对我们现今的生活和命运产生作用。
人在经历中产生情绪,会同时在我们的身体中形成细胞记忆,以不同的形式在生活中留下“烙印”,这就是情绪对思想产生的影响。不要认为那只是一场经历、一种情绪,人的心智运作机制会使人在日后遇到相同感觉时,会依据上一次经历所形成的认知引导身体产生行为,并由此导致相似的结果。
人一旦启动了这些“种子”,轻则会“睹物思人”,重则成“惊弓之鸟”。由此,人的工作与生活就会被这些“种子”所深刻影响。过去的事情在时间上是过去了,但是一旦在生活中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受到“文件包”中的要素时,相应的情绪就会启动,或开心,或愤怒,或伤心,或恐惧。这些情绪导致的行为,通常都会使我们偏离理性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事物是与自己的“种子”相关的,所以当这些情绪甚至行为发生时,以为所呈现的就是真实的自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错误的自我不断得到强化,即使变得越来越极端和偏离正轨,也会执拗地以为自己在追求真实的自我。其实这个“我”是被不同的“种子”引导和限制着的,是过去带有情绪的经历所影响的,是自己始终没有走出来的某种困境。
有的人知道什么会“触动”自己,有意识地在生活中避开或当情绪被启动的时候努力压制,这是“堵”而不是“疏”的选择,其实也是在消耗我们自身的能量。因为要压制一种情绪的负能量,需要调动更大的正能量。这些能量本来可以用在更积极的生活上。
最为严重的,因思想而形成的自我认知,会导引着思想再次形成情绪,加剧能量的淤堵,导致疾病或者加重病情。正因如此,即使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也会因为不自觉地受控于心智程序的影响和作用而很难改变自己的现状,并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的思想意识。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与结果,而不同的结果就会形成人的不同命运。只有疏导情绪,才能把多年压抑的话说出来、释放掉,还原本真的自我,从而改变人的生活与命运。
我在惠州做演讲时曾谈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行为很多都是来自于自己的经历。突然,一位身材魁梧、脸色灰暗的四十岁左右的男士跑上讲台,对我说:“老师,我想起小时候,做军人的父亲每次看到我不听话时都会这样用手抓着我的头往墙上撞。”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抓起了自己的头发,做着往墙上撞的动作,眼中满是怒火,脸上愤恨无比。接着他将自己的头发掀起,让我看他头顶上的伤疤。
我请他演示当孩子惹他生气时他是怎么打孩子的。这时,他继续握紧拳头做出了抓住人的头发往墙上撞的样子,只是这次他的脸上不再有刚才的怒气了。我问他:“父亲打你的时候,你感受如何?有什么情绪?当时想对父亲说什么?”他说:“我非常害怕,也很恐惧,很想说‘不要再撞我的头了’。”我让他接着做出用手抓住孩子的头发往墙上撞的动作,并不断重复“不要再撞我的头了”这句话。当他重复这个过程到第六遍时,内在的情绪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之前的平静变成了愤怒,到最后居然大声叫喊起来,在场的六百多人被这一情景震惊了。
看着他用手抓住自己的头发声嘶力竭地喊叫着那句话,我知道,即使只是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对于他来说,却是完全的释放与解脱。一个人被压抑的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正确释放,那么,一旦遇到相同的情景,就会将那深藏的情绪再次激发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遇到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时却会表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反应。谁又能想到,早年经历中产生的情绪会一直蕴藏在细胞记忆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自己被父母打过的经历会如此完整地复制到自己孩子的身上。更为可悲的是,作为家长,我们很多人还总会为自己的行为赋予爱的名义。
经过情绪释放后,他慢慢平复下来。这时我问他:“现在你能理解你打孩子时孩子的心情吗?”他说:“他也是恐惧和害怕的,一定也很想对我说‘不要再打了,我很害怕’。”他禁不住哭了起来。不同的是,他这次哭不是因为唤醒了自己被父亲殴打的回忆,而是为自己的行为给孩子造成的伤害而自责。
我为他的勇敢和觉悟感到欣慰,上前和他深深地拥抱。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共同见证了一次超越——一位父亲以无比的勇气成功地阻止了自己的不幸在孩子身上的再现。那天原定两个小时的讲座讲了四个小时。
情绪的改变就是这么简单。一瞬间,自己和他人都实现了转变,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认识情绪的观点。
情绪宜疏不宜堵。很多调查显示,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其中一个重要的解释就是,女性比较善于释放自己的情绪,比如疯狂购物、哭泣或者吵闹之类的;男性往往出于面子、尊严等考虑,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最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面对情绪问题,我们最应该采取的态度是直接面对。认识到我们情绪产生的根源,采取正确的方法消除和化解情绪,减轻情绪对我们身体的影响,让自己回到孩童般健康自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