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识别冷暴力:不见血痕却伤人于无形
01 莫名的挫败感与痛苦?你可能遭遇了冷暴力
什么是情感冷暴力
什么是情感冷暴力呢?
首先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情感,虽然这个词我们习以为常。我们会说一个善于体察和理解别人的人情感细腻而丰富,也会说我对生我养我的家乡、山水有着深厚的情感。情感就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反应形式,是人对于外部世界是否符合人的内在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如喜欢、讨厌、羞愧、恐惧……
情感内容会唤醒生理机制,通过表情、行为等表达出来。比如羞愧时我们可能会红着脸低下头,兴奋时我们手舞足蹈。
情感的核心是主观体验。是你,而不是别人;也只有你,而不是别人,能拥有和体验你的情感。主观体验是非常抽象且难以准确定义的。比如“深爱”一个人的情感,这个“深爱”到底是一个什么体验呢?
诗人这样写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把很难说清的那种强烈的爱的主观感受用自然现象呈现了出来,让其他人可以体会到其情感的强烈程度。
再比如我很想念一位朋友,期待和他见面,很多话想说,于是我写道:“你烧过水吗?水快开了的时候,就咕嘟咕嘟的,把壶盖顶得直响,好多语言的小鱼,企图蹦出思想的池塘……”那种急切交流的渴望,朋友一下就感知到了。如果我不去尝试将这种感觉语言化并表达出来,只属于我内心的那种想念和期待,他人是很难了解和体会的。
假如外部的刺激和我内心的需要是一致的,产生的情感就是比较积极正向的。比如我想考取好成绩,结果放榜时我是第一名,我欣喜若狂。假如外部的刺激和我内心的需要不一致,产生的情感就是比较消极负向的。比如我被老板骂了一通希望回家得到爱人的安慰,结果反而被爱人嘲讽太脆弱,我会觉得又愤怒又难过。
这种外部世界是否符合内在需要的关联是非常主观的。比如我工作上刚升职加薪,觉得自己付出有回报,工作能力被认可,心里本来美滋滋,结果在同学聚会上,得知同学的薪资是我的几倍,顿时感觉酸溜溜的。这个时候我内在需要已经从“能力得到认可”,变成“混得不能比同学差”,于是我的情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再比如妈妈喂给弟弟一块苹果,没有喂姐姐,姐姐立刻又生气又委屈。姐姐的感受与那块苹果的大小和实际价值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她把这块苹果看作妈妈更爱弟弟而不爱我的象征。如果妈妈按照苹果的价值去回应姐姐说:“一块儿苹果至于吗,冰箱里不是还有吗?自己吃去!”姐姐的情感就被忽视了,她只会更加觉得妈妈是不在乎自己的。
情感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反应形式,是人对于外部世界是否符合内在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性体验。有时候我们也用“情绪”来表达相似的含义,只是“情感”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而“情绪”更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大多数时候,二者表达的是相近的内涵,很难清晰区分。
中医情志学说则认为情绪情感不是独立存在的,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一体两面的,情绪情感与人身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它既是心理活动,也是生理活动。中医把人的情绪情感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或喜、怒、忧、思、恐五志,统称为情志,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脏腑为情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情志则是脏腑功能的表达方式之一:“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情志的变化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引发身体内部的气机变化:“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如果情志过度就会损害身体正常功能,引发疾病,即我们常说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所以,情感是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后,身体在心神的作用下,脏腑所呈现的功能表达。这里又有常态和病态的区别。比如亲人亡故我们所流露的悲伤,可以看作肺脏所主的情志的表达,这种普遍存在的情感反应属于常态,但是过度悲伤乃至于完全无法自控,或者像林黛玉那样常年处于抑郁状态,这种有别于常人的情绪反应就属于病态。通常,病态的情绪反应与不健康的脏腑状态有密切联系。林黛玉爱哭,一部分源于体弱肺气不足,忧思的情绪进一步加重肺部的生理问题,导致肺脏功能的失常,最后死于肺痨。
了解中医如何看待身体与情志的关系,对我们理解情感冷暴力带来的身体伤害很有帮助。在第三章我们还会详细谈到。
情感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处于核心位置。
就在你阅读这几行文字的短短时间里,可能有人正手捧鲜花站在女神的楼下表达爱慕;有人正结束表演自信满满地站在舞台上接受掌声;一对夫妻正在大声吵架,摔碎了一只精致的旅游纪念品水晶马;有人正在暗淡的灯下独自喝着闷酒……究竟是什么因素在我们做出某种行为或付诸某种行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是我们接收到的各种信息?是我们理性的思考?还是冥冥中有双无形的手在掌控着我们的情感?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是因为爱慕、迷恋才让男孩鼓起勇气在众人的注视下告白;是因为想品味成功的喜悦和骄傲才让我们甘受“台下十年功”的苦;吵架或许来自某些失望加一些气恼,最终因为不断被误解或指责而恼羞成怒;深夜独酌或许是在排解孤独、苦闷或挫败感;而绝望、无助、沉郁则会把一个人逼入生死绝境……
爱慕、迷恋、喜悦、骄傲、失望、气恼、苦闷、挫败、绝望、沉郁……所有这些词都指向我们内心的情绪情感。我们的体验告诉我们:所有行为背后都有着某种情绪情感在推动。
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是情感的内容与强度在推动一个人做出决定、付诸行动,任何决定、行为和想法都有着情感上的动机和意义。
这个日常的小片段里,一家三口发生了激烈碰撞,每个人的情感都有各自的内容和强度,决定了他们那时那刻的语言和行动。子涵爸爸在朋友面前,更看重的是自己的面子,所以他的行为语言都以维护自己的面子为出发点:责备子涵、想揍她、在妻子面前辩解说自己没有错、指责妻子要负担责任等。子涵妈妈更关心的是掌控局面、不要让孩子哭,所以她的做法都以尽快提出指导意见为主:责备子涵爸爸跟朋友说话忽略孩子、尽快敲开门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迅速给孩子指导意见等。而子涵则在愤怒和羞耻中急需理解和安抚,所有与她这个需要不同频的回应都让她感到更加受挫、无力和愤怒。
总之,情感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处于核心位置,我们的行为大都由情感所推动。对他人施加冷暴力的行为背后同样是情感内容在推动。
我们再看“冷暴力”。在暴力面前特别限定一个“冷”字,是为了与肢体暴力区分。肢体暴力,即以暴力动作侵犯受害者身体的行为,重点在身体伤害,是显见的,如捆绑、禁闭、拳打脚踢等。而“冷暴力”则是精神暴力,即对受害者进行精神上的折磨,是一种隐性的攻击,以贬损、冷淡、漠视、歪曲、敷衍等为主要特征的精神虐待方式。
虽然身体不见伤痕,冷暴力却能伤人于无形。很多痛苦情绪与身体症状,其实都和冷暴力有关,只是它不像肢体暴力那样显而易见。很多时候,甚至连身处其中的受害者也并不清楚自己遭受了什么,即便他体验到的痛苦是真实的。
“情感冷暴力”要讨论的就是:人主观体验到的精神伤害。
由于是主观体验,因此个体差异性会非常大,甲觉得自己遭受了冷暴力的某种言行,放到乙身上,乙可能会觉得属于人际间正常的互动,没什么问题;丙体验为一种激励或挑战的言行,在丁的世界里可能就被体验为强迫和虐待。
这给我们的讨论和判断都带来一定难度。我们无法像评估肢体暴力一样,根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暴力持续时间长度来划分出清晰的暴力等级。精神的创伤相对来说更难测评,尤其在受害者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很多正在承受冷暴力的人看起来非常“正常”,如果我们等这个人出现了严重精神疾病甚至自杀自残行为了,我们才判断他受到了精神虐待,可能为时已晚。
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学习和个人成长,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或正在承受情感冷暴力的伤害,更别提尝试改善了。这种情况很像某些急性发作的躯体疾病,如心肌梗死,有研究显示在中国有半数患者在心肌梗死发作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心肌梗死,结果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学会识别是远离冷暴力的重要一步。
很多人有以上类似的体验时,可能会很不舒服,会想到自己运气不好、想到换工作、离开某个人、治疗身体疾病或不断检讨责备自己,怀疑是否是自己不够好、太脆弱、不太会人际相处等。当我们尝试从情感冷暴力的视角去看时,那些痛苦、低落、压抑、各种情绪起伏及很多的身体症状,并非因为“我不好”或“我有病”,而很有可能是你正在遭受情感冷暴力的攻击而不自知。你竭力想摆脱的一段关系可能正是因为情感冷暴力的原因——单方或双方的——才导致其成为耗竭彼此而非滋养彼此的关系。
在有些关系中,似乎可以清晰地分出强弱,或者清晰地分辨出谁在关系中更主动、更具操控性,谁更被动、更顺从,谁是冷暴力的施虐者,谁是受虐者。但也有些时候,区分会变得非常困难。比如一对夫妻来做家庭治疗,往往他们都声称自己才是关系中的受害者,是对方给自己施加了冷暴力,自己才是那个受虐者。
冷暴力中的施虐者和受虐者
简单地将情感冷暴力的关系分为施虐者和受虐者两个部分显然会更容易去讨论,将施虐者和受虐者的特征分别描述出来,也便于读者按图索骥。
包括把一些在关系中经常使用冷暴力的人群归类,或根据边缘型人格、自恋型人格等人格类型给出相应判断依据,符合其中的多条就可以判断他们属于这样类型的人,然后远离他们,这样就能成功避免卷入一段充满冷暴力或负能量的关系中。
虽然这样看起来很有效率,但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指导意义并不大。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在脑门上贴着一个标签,标明自己的分类所属。
人是复杂的,两个复杂的人互动出更复杂的关系,甲在乙面前是一个样子,换个情境,在丙面前可能完全是另一个面目。如果只是简单把人分成几类,或标志为冷暴力施虐者或受虐者,都忽略了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这就好比一个西红柿里有一万多种成分,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它们到底都是什么或有什么作用,但出于某种自大或其他需要,于是我们就说西红柿里最重要的物质就是番茄红素。当我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关于西红柿的知识时,我对真实的西红柿可能仍然所知甚少。这样简单粗暴地认识西红柿是不行的,那样我们就会认为吃维生素片能替代吃水果蔬菜,而忽视营养来自完整的食物体系。
同样,我们更无法简单粗暴地认识一个人。我们需要在现实中完整地看一个人、一段关系,不能简单地给一个人贴上施虐者的标签。
更何况,由于情境和身份的不同,我们自身的位置也可能发生变化,我们可能既是冷暴力的施虐者又是受虐者。
当一个人沉浸苦恼、自我挣扎,无法走出自己建造的心灵牢笼,就是身处地狱;当一个人总是不断向外索取爱和关注,内心就永远无法填满。
我们可以这样说:第一,在不同情境中,我们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既可能是冷暴力的施虐者,也可能因为境遇的改变,成为冷暴力的受虐者,反之亦然;第二,在不同关系内,我们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我们可能对这个人是冷暴力施虐者,可能在面对那个人的时候,就是受虐者。
因此,虽然在本书中,为了表达方便,我还是会使用“施虐者和受虐者”,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施与受可能会随着情境和关系发生变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另外,因为一个人的心识会位移,所以那个虐待我们的“恶人”可能恰恰就是最爱我们或我们最爱的父母、伴侣。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本还来不及识别就已经处于一段充满冷暴力的关系之中了。或者,最糟糕却也最常见,我们从一出生就掉入了质量很差的关系网中,我们痛不欲生却无法选择,逐渐麻木甚至被同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遭受了什么。直到一些问题发生,如抑郁、躯体疾病或亲密关系遇到各种困难等,才让我们有机会反思自己的人生,重新去观察我们习以为常的人与事。
冷暴力的主观体验性
还有一个复杂的部分,和我们刚才谈到的情感主观性有关。对这个人可能被体验为冷暴力的言行,对那个人来说可能毫无感觉;在这个情境下,某句话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另一个情境中,可能听完只是耸耸肩一笑了之。主观体验是如此不可捉摸,也让对情感冷暴力的描述变得难以确定。
有时候我会用数字法帮助来访者衡量内部体验,比如我可能会问一位感觉遭受冷暴力的女性,假如0是完全没有,10是最强烈的体验,你觉得你遭受的冷暴力程度大致在哪里?来访者可能会回答大致在8或9,然后随着她自身的成长,自己内在力量的强大,虽然他人并未有巨大改变,她自身的体验却能下降到2或3。
所以在描述情感冷暴力的各个面向,我使用“施虐者”和“受虐者”时,与其说是在指代关系中不同位置的人,不如说是在指代关系中的不同体验。在情感冷暴力中,无论是施虐者还是受虐者,都需要主观体验参与其中。即使我们描述时区分得再清楚,或者我们作为旁观者,能清晰地看出谁是施虐的那个人,但在他们的主观体验中,很可能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受虐者”,而对方才是摧残自己心灵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更深刻地去理解这是为什么。
虽然情感冷暴力涉及很多难以捉摸的主观体验,但尝试概念化一些想法、行为,做一些分型归类仍然很有意义,比如涉及医疗、法律领域和保险业务时都需要评估诊断。对普通人来说,了解一些大致的归类,对规避风险仍然是有意义的。所以本书也会做一些归类,有助于理解某一类的思维和行为特点,提升自己的自知和识人之能。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仍然要去完整地看那个生动活泼的人,不要随便就贴一个标签。
必须再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谈论对一个人复杂性的理解,并不意味着我们支持他的行为本身。就比如犯罪心理学会研究一个罪犯,从他的大脑结构、遗传基因、童年经历及心灵创伤等各个层面,研究者试图找出影响一个人犯罪的因素。这些因素里,可能有些非常令人同情,比如他自身也曾遭受过残酷的虐待,或从未在其他人那里获得过丝毫善意,这些恨意不断发酵最终酿成恶果。我们研究他们的心路历程,是为了尽量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但对已经造成的犯罪,只有使用法律来制裁。
同样,对情感冷暴力发生过程的理解,对那些施虐、受虐标签下人性尽量完整的解读,并不是给一个人的施虐寻找合理的借口:“看,就是因为我妈这样对我,所以我现在才这样对你,我还一肚子委屈呢!”也不是让一个正身处病态关系中的人继续努力去成为拯救者:“唉,原来他那么可怜,他对我做的事都是有原因的,我不能离开他,我得尽量帮助他。”不要利用这些理解来合理化自己的境遇,而是尝试改变。
另外,为了既不把冷暴力弱化甚至无视,也不要将其夸大化、严重化,时间、频率与程度等因素都要加入考量。
比如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惯常使用冷暴力时,就需要考虑时间、频率与程度等因素。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人可能都有言语过激、情绪失控的时候,不能依据偶发性的行为判断一个人总是在关系中使用冷暴力,要更整体、更连续地看。
在判断冷暴力的影响上,也是如此。有时可能只经受过一次冷暴力,但程度非常严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如一些校园冷暴力的受害者,一次很严重的创伤可能让受害者很长时间都生活在阴影下。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积羽沉舟的情况,有些行为单独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日复一日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唠叨。
还有一些行为在表现上似乎和“冷暴力”没有太大区别,但却有着积极的效果,起着正向的作用,比如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那些恰到好处的挫折、对其行为的规范及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相处策略等,是否构成冷暴力,需要视情境和对对方的影响来分别。
所以,书中所有提到的冷暴力内容,当我们和自己的生活联系时,我希望读者都能加入主观体验、时间、程度、频率、情境这些维度来考量,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去看待。
变化基于深刻的理解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通过一份问卷收集了大家对情感冷暴力主题下比较关心的问题。收集来的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指向如何改变对方:“如何改变有冷暴力倾向的人,怎么相处?”“怎么让对方知道他错了?”“怎么治愈他的心理?”第二类指向如何应对:“如何有效沟通,快速结束冷暴力状态?”“不同关系的冷暴力如何应对?”“在无法结束的关系里,如何应对冷暴力?”“如何在冷暴力下成长?”第三类指向怎么改变自己对他人的冷暴力:“如何控制自己施于他人的冷暴力?”“习惯使用和被冷暴力的人如何改变?”
在我收集到的100多个问题中,有两个问题有所不同,一个问的是:“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另一个是:“冷暴力的背后在表达什么?”这两个问题让我看到了提问者试图理解某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希望可以理解更深。
在咨询工作中,很多来访者初次来到咨询室,都希望能从我这儿快速获得一个婚姻、亲子或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案。“我该怎么办?”当我向他们了解他们自己都尝试过什么解决方法时,有人讲着讲着会忽然叹口气说:“唉,其实道理我都懂,该怎么做我也知道,就是到时候控制不住啊……”
比如一位母亲总是忍不住跟孩子发脾气,虽然她知道这样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也学习过该如何说话沟通效果才更好、孩子更愿意听,但似乎她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让她也很沮丧。所以她来咨询想要一个解决办法。
假如我顺应了她的要求,直接在具体的沟通细节上给她建议,她回去恐怕要再一次重复这个掉链子和沮丧的过程。因为跟孩子发脾气这件事就像树尖上的叶子,如果我们不管这棵树的枝干、根系、土壤、生长环境,就只是往叶子上洒水,恐怕没法改变其枯槁的状态。
我有几位朋友,其中有一对是夫妻,他们几年前曾一起参加过关于如何提升沟通质量的工作坊。工作坊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沟通方式和说话的技巧,他们整体的感觉是:“上课觉得特有用,下课就没用了。”多年后,我请他们回顾所上的课程并谈了谈感受:
如果说关系中的冷暴力就像一块块漂在湖水上的浮冰,我们是拿着锤子一块块去砸碎,还是希望春回大地,湖水升温,浮冰自然消融?
在这本书里,我也会给读者一些“锤子”,但更多的内容,我希望放在让湖水升温的工作上。浮冰并非异物,浮冰也来自水,是湖水的一部分。
我希望可以促进读者的自我观察:我在关系里是怎样的?我的感受如何?当我感觉不舒适时,我知道是为什么吗?我为这段关系贡献了什么力量,让它呈现现在的状态?我能做些什么,改善这段关系?如果我无能力改善,我是否有能力离开?
假如带着这样觉察的目的来阅读,我相信这本书会很好地帮助到你和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