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独闯江湖
自从楚骁答应三日后出发,楚瑶就开始盼望。
这两天看不到他的骁哥哥,楚瑶老是若有所失。不过,想到两个人能并肩战斗,她心中就一阵狂喜,不自觉笑了出来。
三日后,楚瑶左等右等,只等来一小孩跑过来,递给她一封信。
信是这么说的:
楚瑶吾妹,钜子年高,膝下需人。望君留之,叨陪鲤对。今我往矣,杨柳依依。他日退敌,邀子同游。行尽青溪,踏遍桃源。
瞬间,楚瑶感觉被骗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哭够了后。她气呼呼地找钜子理论。
楚平说:“一切都是我的安排,你在我身边,随时关注莫家庄的动向,也是一种参与。”
其实,这一切都是楚骁的强烈要求。楚骁知道,此去桃源凶多吉少,他不想楚瑶受到任何伤害。于是,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楚瑶一起。
楚瑶哭着嚷着要去。
楚平拍着楚瑶的肩膀,安慰道:“我已看出,你对楚骁有意。但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儿女情长,必然英雄气短。据我所知,楚骁早已心有所属。楚骁鬼点子多,办事让人一万个放心。你就在这里等着好消息就行。”
楚瑶听后,此刻的伤心和委屈,别人无从得知,谁安慰都无济于事。
楚平还要说什么,楚瑶已不管不顾,转身跑了出去。
次日下午,一丫头慌里慌张跑来报楚平,“不好了,楚瑶小姐不见了!”
楚平急问怎么回事。
那女孩说:“早晨吃饭的时候,看到楚瑶小姐还在睡,没忍心打扰,到了中午,看到还在睡。打开门一看,被子下是几个枕头。对了,案几上还有一封信。”
楚平接过来,打开之后,信上只有两句话:“此生愿为桃源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钜子叹了口气,说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花自飘零水自流,随她去吧。”
楚瑶涉世未深,从未独自出行,楚平很是担心。随即,他安排两人,务必追上楚瑶,一路护卫她到莫家庄。
楚平的担心不无道理。楚瑶出发后,才后悔走得匆忙。
以前出行,都有人陪在身边,什么都不用操心。这次是第一次出门,两眼一抹黑,路都不认识。
她记得上次去武陵,是向南再向西,需要通过几处关隘。于是她策马一路向南狂奔。
路边可以看到逃难的流民,有的衣衫褴褛,有的面目狰狞,有的为抢吃的大大出手,让她有些害怕。
临近傍晚,人困马乏。她看到前面有一处驿站,名曰“柳林驿”。柳林驿后面,是几十户人家,看着十分萧条。晋朝官办客栈,每四十里设“驿”,每二十里有“亭”,除供过往官吏食宿,也对百姓开放。
楚骁在驿站住下,有吃有喝,晚餐牛肉和饼,早餐肉饼、米饭和丸子汤。
次日早,楚瑶吃饱之后,用荷叶包了几个饼,转身走出大门。
“慢着——”有人大喊一声“还没付钱!”
楚瑶这才意识到,应该给钱。一摸口袋,糟了,走得匆忙,忘记带钱。
“大哥,可否先欠着?回头一定还你!”楚瑶说道。
“都这么说,我还怎么干?本驿站概不赊账!”那驿卒说。
“回头加倍还你,我写欠条!”楚瑶小声说道。
“少废话!这是朝廷的驿站,概不赊账!”那驿卒向外喊“兄弟们,有人想白吃白喝!”
这时,来了几个大汉,嚷嚷道:“只有咱们白吃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在老子地盘上撒野。哎呦——,是个小娘子啊!好说好说,在这陪我们一晚上,我们分文不收!”
其他人跟着哄笑,色眯眯地看着楚瑶。
楚瑶又气又恼,拔出宝剑,喊道:“不得无礼,谁敢无礼我和他拼命!”
她手中的剑,是师傅裴六娘送给她的,光亮可鉴,吹毛断发,价值连城。
驿卒愣了一下,马上换了一副嘴脸。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总不能白吃白喝。要么把马留下,要么把剑留下。”
楚瑶想挥剑闯出去,但对方人多势众,自己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墨家的教育也不允许她这么做。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胯下的马,万万不可留下,还要指着它赶路。楚瑶看了一眼手中的剑,依依不舍说道:“那就先把剑押在这里吧。”
众人异口同声,连连说好。
出了驿站,楚瑶沿着大道继续南下,夕阳西下,雾气弥漫。她一路向前,竟然来到深山。夜幕降临,星空出现,山中有狼嘶叫,非常瘆人。
正当惶恐无助之时,看到远处有一户人家,篱笆园,茅草屋,炊烟袅袅,屋内露出淡淡的灯光。
楚瑶又累又饿,顾不得害怕,拴了马,步履蹒跚地敲开了门。
“吱”的一声,门开了。楚瑶看到一位满脸皱纹、发须皆白的驼背的老翁。老翁见了楚瑶后十分惊讶,抖动着手,说道:“莫不是天女下凡?”连忙向屋内招呼:“萧七小姐,有仙女来看你了!”
昏暗的灯光下,从里屋走出一老妇,也是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但肤色白皙,举止不凡。
楚瑶说了自己的遭遇,请求借宿一宿。两位老人十分高兴,忙前忙后。
虽然吃的菜汤、煮豆、烧饼,但对楚瑶来说,无比香甜,胜过山珍海味。
老妇看着楚瑶狼吞虎咽,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楚瑶疑惑地问:“您是萧七小姐?”
老妇笑意盈盈,反问道:“不像吗?”
见楚瑶一头雾水,老妇眯着眼,很开心的样子,说道:“我姓萧,当年兰陵萧家最小的女儿。”
楚瑶问:“兰陵萧家可是名门望族,您怎么住在这里呢?”
老妇慢悠悠地继续说道:“当年我和你差不多大的时候,不,应该比你小几岁。一日出游,遇到一英俊少年郎,我就一见钟情了。但少年出身贫寒,门不当、户不对,没法在一起。后来,父母让我嫁给琅琊王氏的子弟。”
楚瑶顾不得吃饭,问道:“那后来呢?”
老妇说:“后来啊,我想想。哦,那是永嘉年间,为了避乱,我家族举家南迁。在南迁途中,那少年找到我。我俩私定终身,一起私奔了。哈哈。这一奔走,就是六十多年啊!”老婆婆一边说,一边指向旁边的老头“他就是那个少年。”
本是豆蔻爱红尘,一见少年误终身。
楚瑶心头一震,触动了心中的痛点。想到自己,两行热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她扭过头去,偷着擦了眼泪。问道:“如果嫁给琅琊王氏的子弟,恐怕现在就是皇亲国戚了,您不后悔吗?”
老妇说道:“我从来就没后悔过。我俩这一辈子,虽然清苦,却十分恩爱。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当年真是选对了。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此生无憾矣!”
楚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次日,楚瑶带着敬意,挥手告别两位老人。
一路打探,才知道自己已偏离路线。想去武陵,目前最好到宜城渡坐船。
颠沛几日,她终于到了渡口。楚瑶没有办法,把座下的白马卖掉,凑齐了路费,勉强上船。
商船上有一百多人,商贾、兵士、书生、流民、僧人、道士,形形色色。有钱人可到小间休息,其他人在外风吹日晒。此时,楚瑶已经浑身是土、发容不整。虽上船之前扮作男装,但依然难掩花容。船行几日,到了江州。这几日,每日都有流民饿死,被扔到江中。
宁当盛世犬,不为乱世人。
这日中午,楚瑶数了数自己剩的饼,一张不多刚好能吃到荆州。她在愁着如何从渡口到莫家庄。吃饼的时候,对面流民中,有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哇哇大哭:“阿母我饿!阿母我饿!”
楚瑶看到,小孩一直喝点稀饭,没有好好吃东西。她纠结了一下,分了两张饼给那孩子,抱孩子的妇人连忙跪地道谢。
这一幕,刚好被船舱中出来的僧人看到,说道:“阿弥陀佛,公子乐善好施,必然善有善报。”
楚瑶一看,此人容貌威严,令人心生敬畏,似是高僧。她回答道:“大师,既然善有善报,为何坏人过得很好,好人却不长命?”
僧人笑道:“凡事有因必有果。正所谓因果报应。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日生报,三日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你看到的,或为现报、或为生报、或为后报,各行其道。有些好人没有好报、害人者反而猖狂,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楚瑶听得似懂非懂,心想如果楚骁在,定能和他辩论一番。
楚瑶接着又问道:“晚辈再斗胆问一句,情为何物?”
僧人答道:“情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然则情无常,无常的法一定会坏灭,有坏灭的则非真正的安乐。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楚瑶又问:“人之欲望,是本性。如何能去除?就如飞蛾扑火,明知会粉身碎骨还是一样会奋不顾身。”
僧人答道:“心如石,欲如苔。滚石不生苔。众生若皈依我佛,常修善行,获得得福报,就能去掉世俗的欲望,摆脱轮回,摆脱各种痛苦,到无量寿佛极乐国土。”
楚瑶刚要再问。僧人身边有人说道:“江州浔阳到了,此地向南就是庐山!慧远大师,慧永法师已在庐山等候您了,请在此下船。”
僧人对楚瑶说道:“阿弥陀佛,苦海无船渡,众生到岸难。试为众生破一尘,出经为筏度沧溟。”
走几步,他又回头对楚瑶说:“观施主面相,近日恐有厄运。我会念般若经为你祈福,希望有宝筏渡你。”
说完,僧人飘然下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