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先登基后国丧
对容笙他是哄的,要是山尽,他早就一眼都不会多看了。
“嗯。”齐容笙深知她不能任性,擦了眼泪又继续看折子。
二十八日,公主十五岁生辰。
大齐藩王宗亲来贺,普天同庆,大赦天下。
这样的宴会齐容笙以前是最觉无趣的,可她现在的身份又不得不做在上面,听那些人的恭维之词。
上神府的小公主过生辰,自然少不了上神府的礼品和人。
齐容笙看见大师姐他们的时候,就好像由回到了界碑河的日子,可这段时间有太多的事情了,她的笑里又带着苦涩。
明明就几天没见,就好像隔了几年的光阴。
云遏和豫粼并没有待多久,为了让月章和山尽多留在人间陪一陪小师妹,他俩只是草草吃了个饭就回界碑河了。
界碑河是军事重地,若无一人守着,这个生辰他们谁都不会过的安心。
觥筹交错间,齐容笙想起了在光裕殿的皇叔祖,只能靠一杯一杯的喝酒来掩饰她心中的悲凉。
当年她在天后寿诞上,只饮两杯便会有了醉意。
今年人间的雪下的不停,都说瑞雪兆丰年,那么催生的寒意一定是来年春天的福兆。
她和皇叔跟丞相商议,过完这个生辰,就在两天后的新年继承大统。
然后发丧,昭告天下,皇叔祖的丧仪不能再拖了。
届时,登基之后,便是国丧。
于烬看着小姑娘郁闷的样子,便用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听见的声音说:“生辰开心一点,这个无趣,到时候回上神府给你补一个。”
容笙前面四个生辰都是在上神府过的,今年在人间过,人间规矩束缚多,他也有些不习惯。
齐容笙听了这话脸上才有了一点笑,“谢谢师父。”
北炽王离他们不远,就坐在于烬的对面,下面吵闹的人听不见,他却是可以听的一清二楚。
于烬上神对笙儿是真的疼爱。
一整个上午,齐容笙菜没吃几口,酒倒是喝的挺多,应付那些藩王宗亲脸都要笑僵了。
从前她未坐过龙椅,不知父皇和皇叔祖的辛苦,如今坐在这个位子上了,才明白他们的不容易。
治家国平天下,听政临朝没有一件是容易的。
宴会结束后,她用大庆留住那些藩王,过完新年再启程回封地,这样对她登基也方便一些。
所有人都离开之后,她只身一人坐在天玄殿上,从没有哪一刻觉得这样的孤独。
原来,万人之巅即是寒凉之地。
常内侍在一旁提醒她:“公主,我们今天的奏折还没有看完。”
“知道了。”齐容笙从龙椅上站起来,往光裕殿走去。
常内侍是皇叔祖身边的老人了,辅佐她也很用心。
为了给皇叔祖守灵不让人生疑,她将奏事的折子都搬到了光裕殿,夜夜守在光裕殿。
两日后,承历二十年一月初一,大齐皇族最年轻的女帝登基。
女帝不改年号沿袭旧制,厉行节俭,广开言路,减轻赋税,休养生息。
藩王宗亲虽然愤懑,却无法动手,被迫接受。
他们家眷皆在宫内,兵力来不及集结,已经被彻底制衡。女帝在天府修炼五年,师承天府于烬上神,已是仙骨。前有摄政王铺的平稳之路,后有天兵和北炽王军驻守皇城,整个皇城都在女帝的把控之下。
他们翻手不能覆,不利于己,只能乖乖叩拜。
登基的那一天,于烬作为师父,在旁侧赐座太师椅。
齐容笙头戴大裘冕,配十二旒冕冠,大裘,玄色纁裳。
上衣玄色做底,金线勾勒,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纹,下裳暗红大气,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纹,是这大地间最尊贵的存在。
众臣叩拜的时候,也去了吾皇前面的公主二字,女帝的身份在这天地间已然成立。
于烬看着小姑娘已经长成了一代帝王,又是感慨又是担忧。容笙才十五岁便已坐在那危机四伏的位子上,日后有什么危险他也不能第一时间护着她了。
登基大典过后,宫中开始响钟。
齐容笙听着钟声,看下面众臣的神色逐渐变的慌张疑惑,她越发的镇定。
常内侍提醒过她,说发丧日和登基之日不可撞在一起,影响吉利。但她等不了了,国运在于君王,而不在逝者。
皇叔祖是她的亲人,再是她的臣子。
响钟二十七,为国丧。
有大臣站出来问:“吾皇,这……是何故?”
齐容笙神情悲戚,“昭告天下,摄政王,卒了。”
此话一出,座下议论纷纷,藩王言论最激,有些不忠不义的言论甚至传到了齐容笙的耳朵里。
笑话,说她害死皇叔祖只为自己称帝。还有人说皇叔祖其实早已过身,是她一直隐瞒不告。
丞相脸色大崩,站出问:“吾皇,为何如此突然?”
骠骑大将军也站出:“吾皇今日若不能给众臣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恐怕难服人心啊。”
唐国君王站出:“吾皇,汝等皆受大齐君恩,如今摄政王卒,汝等惶恐不安,望知晓实情。”
……
有了丞相和骠骑大将军的起头,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朝齐容笙施压。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孤知道诸位爱卿心有疑惑,也心有不服,摄政王卒确实不是今天发生的事情。这位是常内侍,想必众卿都熟悉,摄政王给孤留了一封家信。”
齐容笙看向常内侍,说道:“常内侍,念给众卿听听。”
“诺。”
常内侍念信期间,齐容笙一直在观察下面众人的反应。
她知道,皇叔祖第一次没有出现的时候,就是因为她的身边有常内侍他们才没有那么怀疑。现在由常内侍念信,也会更加可信些。
常内侍把信念完,齐容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孤是摄政王膝下养大的孩子,摄政王卒孤比任何人都要悲痛,可是如今的大齐面合心不合,孤实在不敢冒险。摄政王留下的遗嘱里面叮嘱孤,必先稳定国事,先登基后发丧,以免引起大乱,孤乃悲痛而遵之。
众卿实在要理解孤,齐心协力,开高祖之盛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