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你的习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习惯决定品格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你完全可以培养、建立新的习惯。从你的习惯入手,改变日常生活的习惯,举止谈吐的习惯,待人接物的习惯——就能重新塑造你自己,就会拥有新的素质,塑造出一个新的你!

1.习惯是你的私人秘书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习惯。早晨起床后,也许只需用20分钟就可以梳洗完毕并将衣服鞋帽穿戴整齐。但如果没有习惯,那花费的时间就会多得多,例如孩子们在穿不常穿的衣服时,或女士们要将衣服后面的扣子扣上时。

在军队中,扎绑腿最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老兵们很快就可以顺利完成。我们每天起床穿戴整齐后,走向房门,拉开门闩,下楼到餐厅去,这一切都是在习惯下完成的。西方人用刀叉进餐,是他们的习惯使然;我们中国人,熟练地用筷子吃饭是件很普通很平常的事,而对于西方人来说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习惯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它为我们节省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并且帮助我们完成日常活动中的大部分琐事,使我们能够将注意力投入到那些新的、重要的事情上去。

每个人都有一个忠实的私人秘书,那就是习惯。它能帮助人们准确周到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常规事务。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写过一篇著名的关于习惯的文章,他在文中向读者提出了许多很有用的忠告,这篇文章被印成了小册子,发给哈佛大学的新生。

威廉·詹姆斯认为:习惯可以让人们不再那么辛劳,它能使规定的活动变得简单,变得更精确。比如人在最初学习书写时,尽管对字母的形状都很清楚,但要让笔正确地运动,也是很不容易的。在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信息就能非常容易地传递到有关的肌肉。练习写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观察正在练习书写的四年级的儿童,你会发现儿童似乎不仅在控制他的手,而且同样在控制他们脸上的肌肉。对于不习惯使用毛笔的初学者而言,画一条简单的直线也需要费一番相当大的劲,而且他们写出的那些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汉字,会让他们比熟练的书写者更疲劳。对任何一种新技能的学习,都要经过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熟练的汽车司机只用很少几个动作就可以把车开得很好,而且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诗人贺拉斯说过:“骑手处于魔法的引导之下。”优秀骑手的一切技能都成为他的习惯。

威廉·詹姆斯还认为:习惯能“消除行为中的特别注意”。初学者不得不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事情上:初学骑车的人必须有意识地向适当的方向转动车把,以免摔倒在地上;初上钢琴课时,几乎每个人都必须有意识地按照许多规则认真地去做,对于不熟练的学生来说,他们渴望了解别人是怎样将这么多的规则记住的;初学象棋和桥牌或其他任何一种技巧性游戏的人无不在那么多烦琐的规则前缩手缩脚;在第一次观摩复杂的手术时,每一个医生都会羡慕著名的外科医生的精湛技艺——他们的一招一式显然都没有经过思维,而那些年轻的医生则需要认真仔细研读课本才能掌握。精通生意的人没有必要将精力耗费在那些常规工作上,否则,就会对工作产生影响。蜈蚣迈着有节奏的步伐前进,有好奇者问它是如何走得这么优美的,应该先迈哪条腿,这时不幸的蜈蚣发现自己的腿绞成一团。如果对那些习惯控制下很容易的事情给予特别的注意,反而会使它变得很不容易。

习惯是有心理学意义的节律。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明显地蕴涵着这个深刻的道理,如果我们对诸如行走之类早已形成习惯的事情给予特别的注意,那么蜈蚣遇到的事情也许会出现在我们身上。能轻松自如地跳舞的人,一旦过分注意了舞步,立刻就会变得异常笨拙;特别注意字母的结构,反倒写不出好看的单词;许多演员特别注意在公众面前的表演,这就会使他们早已形成的良好习惯受到干扰;一位好秘书不喜欢领导干扰他对日常事务的处理。因此,习惯不喜欢受意识的干扰,否则,习惯的行为就不能正常表现出来。

一切好的教导,其目的都在于使特定的行为自动化。优秀的钢琴老师会要求学生演奏时不要注意自己的手和指尖的动作,而是去听自己奏出的音乐。射手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到靶子上,打乒乓球的人则应该盯着球。也就是说,让已形成的习惯不受意识的干扰而工作。评论家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大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如果真是这样,这也只能说明那些艺术家有高超的技艺,他们不需要考虑达到效果的手段,而只需考虑效果就可以了。诗人或作家往往并不清楚自己的作品为什么会如此为人称道,在这一点上,他们甚至不如那些凭想当然对他们的作品作出解释的人们。

在那篇著名的文章中,詹姆斯还讨论了怎样改掉坏习惯,他对此作出了一个简短的解释,以期引发读者自己思考。在那本小册子中,詹姆斯列出了如何改掉诸如咬指甲、怕光等不良习惯的方法。

精要提萃

习惯是每个人的私人秘书,通过训练,习惯既可以成为好秘书,也可以成为平庸的秘书甚至是坏秘书。好的习惯会帮助你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让坏习惯处于支配地位,那么它会毁掉你的一切。

2.思想决定习惯,习惯提升品位

心理学给习惯的定义是“带给个体心理压力较小的行为”,它由“知识”、“思考(技巧)”与“意愿”三大要素组成。

知识是理论性的观念,指点我们“做什么”及“为何做”;思考是指“如何做”;意愿则是“想做”,表示我们有付诸行动的愿望。要培养一种习惯,这三项要素缺一不可。

你与同事、配偶或儿女相处得并不融洽,或许是因为你总是只愿表达自己的意见,从不肯倾听。除非你有心改善人际关系,设法了解正确的待人接物之道,否则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必须聆听。即使知道应该聆听,还远远不够,除非自己真想听、有这个意愿。但有了意愿后如果不明了该“如何”去听,仍然无法养成习惯。因此习惯的培养和提升自我的格调、品位必须先从思维着手。思维一旦改变,对外界的看法自然也会改变,而且又会回过头来影响自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我们应该从知识、思考与意愿三方面努力,突破旧有思维的束缚,使个人与人际关系都能更上一层楼。

改变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毕竟习以为常的事物比较能给人以安全感。但为追求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暂时牺牲眼前的安逸与小利,也是值得的。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所换来的果实,将更为甜美。

挪威心理学家诺德斯克曾经在军队服役,并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负伤,导致左腿永远比右腿短27毫米。那次军事演习是从深夜的紧急集合开始的,只有21岁的诺德斯克因为匆忙,穿在左脚上的鞋子的鞋带没有系紧,就在他打算重新整理时,军事演习开始了。在负伤前的一个多小时里,诺德斯克一直在想那根鞋带是否已经松开,并且有没有可能在冲锋时绊倒自己,因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大腿中弹。实际上,那根鞋带一直好好地系着。

诺德斯克根据自己的经历,提出心理学上颇负盛名的“心理衍射论”。作为该理论基础的“细小事件衍射心理”一直是古典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之简称为“衍射心理”或者“延伸心理”。

“衍射心理”通常由琐碎的事情引起,并常见于心理健康综合指标处于中等水平的人身上。引起“衍射心理”的事情最初容易被人忽略。由于情绪或心理上的波动(如焦虑、猜疑等心理性情绪),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类似的事情发生数次(一般在三次或三次以上),甚至可能是类似于引起“衍射心理”的事情所发生的环境的重复出现,最终导致扭曲的心理旋涡,从而引起心理断层。

在生活中,“衍射心理”也经常发生。例如,因为惦记着一个电话,和朋友出去玩时,频频地翻看手机,无法专心享受游戏的时光;或者想着课后要去买的那串手链,根本不知道讲台上的教授在说什么;甚至邻班那个女孩的一次浅笑,害得你把脚下的足球传给了对方队员。这些都是“衍射心理”在左右我们的行为。

“衍射心理”之所以著名,主要因为它是强迫症的过渡和前兆阶段。诺德斯克提出该理论后,改变了以往“强迫症不是渐进产生”的说法。但“衍射心理”并没有确实有效的疗法,更多地需要依靠个体自身及时转移注意力。

调整的办法有两种:

(1)“深呼吸法”。深呼吸法是指一旦脑子里反复思考某件事情时,要及时停止正在进行的工作,完全地深呼吸,然后观察周围的人或物,越细致越好,最好能够观察到这个人的饰物的光泽、衣服的褶皱等。持续45秒至60秒,心理状态就会得到平衡。

(2)“习惯覆盖法”。我们既然肯定习惯是“带给个体心理压力较小的行为”,因此,可以用习惯来暂时覆盖“衍射心理”的引导。例如,吃瓜子可以让你感觉放松和愉悦,那么在发生“衍射”状况时,不妨按照你习惯的速度嗑瓜子,使注意力逐渐转移,“衍射心理”也就不攻自破了。

精要提萃

习惯的培养和提升自我的格调、品位必须先从思维着手。思维一旦改变,对外界的看法自然会改变,而且又会回过头来影响自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我们应该从知识、思考与意愿三方面努力,突破旧有思维的束缚,使个人与人际关系都能更上一层楼。

3.互赖性能使你成为团队里出色的一员

由婴儿到成人,是人生必经的历程,只不过成长涵盖许多层面,例如,生理上发育完全并不意味着心理或情感同样成熟;相同地,生理上有缺陷,也不代表心理不成熟。

人类的习惯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期的人所作所为都围绕着“你”这个观念——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事情若有差错,我便怪罪于你。

独立期的人则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互赖期的人开始学会从“我们”的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主、合作、统合综效,共创美好前程。

依赖心重的人,靠别人来完成愿望;独立自主的人,自己打天下;互赖的人,群策群力以达成功。

如果生理上无法自立,如身体有残缺,便需要别人的帮助。假使情感不能独立,价值观与安全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个人便失去价值。若是知识上无法独立,就得依赖旁人代为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

相反的,生理上独立的人可以畅所欲为;心智上独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兼具抽象思考、创造、分析、组织与表达的能力;情感上独立的人能够肯定自我,不在乎外界的毁誉。

由此可见,独立比依赖成熟得多,不过独立并非个人成长的终点。只可惜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将独立奉为圭臬,大多数励志修身的书籍与文章都过分强调独立,仿佛沟通、团队精神并不重要。其实这多半是对依赖观念的矫枉过正,为避免受制于人而反抗。

至于互赖的观念则经常受到误解,很多人把它跟依赖混为一谈。我们常常见到有人为了自私的理由,拋弃妻子,不负责任,却都假借独立的名义。

有些人宣称要“摆脱桎梏”,“争取解放”,“坚持自己的权利”,“做自己的事”,其实这正暴露出若干摆脱不掉的依赖心理,他们情愿让他人的缺失左右自己的情绪,或是总把自己的遭遇怪罪于外界的不公平。

当然,我们所处的环境的确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依赖心态是个人成熟与否的问题,与环境无关。即使客观条件再好,也有人永远是扶不起的阿斗。

拥有真正独立人格的人,能够事事主动积极,而非受制于人。这种境界的确值得追求,但并非圆满生活的终极目标。

只重独立并不适于现代生活。一个人若缺乏互赖观念,难以与人相处共事,充其量只能独善其身,永远无法成为出色的领袖或团队的一分子,也不会有美满的家庭、婚姻与团体生活。由此可知,个人无法离群索居,想要独自追求圆满人生,无异于缘木求鱼。

互赖是一个相当成熟进步的观念。生理上互赖的人,可以自给自足,但也了解互助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情感上互赖的人,完全肯定自己的价值,但也承认需要爱、关怀以及付出;知识上互赖的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总言之,一个互赖的人,能够与人分享内心真正的感受,作有意义的交流,也能分享别人的心得。

但在此必须强调,只有独立的人才能达到互赖的境界,依赖的人还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因此,人的好习惯能否养成重在如何修养自己,能否由依赖进而独立。这些习惯属于“个人的成功”的范畴,是培养品德的基础,就如同播种、耕耘与收成,次序无法颠倒。就个人而言,好的习惯是先内省而后外显。

真正的独立是培养良好互赖关系的基础,凭借此基础,我们可以致力于进入“互赖”性习惯所涵盖的团队精神、合作与沟通,追求“公众的成功”。

精要提萃

真正的独立是培养良好互赖关系的基础,凭借此基础,我们可以致力于进入“互赖”性习惯所涵盖的团队精神、合作与沟通,追求“公众的成功”。

4.起初我们造就习惯,后来习惯造就我们

卓明尼说:“起初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正当的习惯,大都是以自制和自己的训练而养成的。坏习惯却如同野草一般,每每在我们疏忽它的时候蓬勃地蔓延着。”

人的习惯,大致上分三个关键期。

首先是认知习惯。认知习惯是观察习惯、记忆习惯、思维习惯、创造习惯等的总称,是学习习惯的主体。需要指出的是,学习习惯除了认知习惯以外,还包括作息习惯、时间管理、价值取向等非智力素质和其他一些要素。在这里,我们只对学习习惯的主要成分进行探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1896—1980)通过研究,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儿童从0岁至2岁被称为“感知运动阶段”,他们在这一时期只有动作活动,智力操作处于感知运动水平,即凭借应答式的“刺激—反应”活动来应对周围环境。儿童从2岁至7岁已经开始具有信号功能,语言长足发展,产生了“表象”(事物或概念在大脑中浮现的形象),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这一时期被称为“前运算阶段”。有人更为具体地指出:2岁至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至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从7岁到12岁,儿童已经形成守恒概念,掌握了事物的可逆关系,并能进行具体运算,被称为“具体运算阶段”;从12岁到15岁,儿童能逐渐凭借演绎、推理、归纳与分析来进行抽象的逻辑运算,这个时期被称为“形式运算阶段”。

由此不难看出,一些急于求成的家长用心良苦,在孩子的婴儿期就开始了所谓“双语喂养”,是很徒劳的。一般来说,儿童从3岁开始接触外语比较适宜,因为从3岁到8岁是儿童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

基于发展关键期理论,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认知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正是相应的心智能力从萌芽到成熟的这段时期。

观察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为儿童的4岁到6岁之间的这段时间。日本非常重视儿童观察习惯的训练,他们的小学一至六年级规定要做180个观察、200多个实验。

记忆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后10个月左右至2岁,是儿童的感觉记忆阶段,这一时期储存各种刺激片断的能力逐渐增强,是培养记忆的一般能力的最佳阶段。形象记忆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则是从2岁至8岁,这是儿童表象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意义记忆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则是从12岁到15岁,这时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达到顶峰,而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

思维策略和思维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分为两个阶段。形象思维习惯(特别是想象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是从3岁到7岁,抽象思维习惯(特别是推理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是从13岁到15岁。

创造习惯却有些特殊。它的形成离不开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的感知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强化,但创造习惯最终养成却在14岁到16岁之间。

其次是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所含的范围很广,我们日常所说的好习惯、坏习惯、生活习惯、为人处世的习惯、待人接物的习惯等,皆在此中。与其他种类的习惯相比,行为习惯的形成更具有可控性,是自然强化或人为强化的产物。儿童的行为极具可塑性,儿童期是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生活习惯可能因为模仿而养成,但为人处世与待人接物的习惯却较为复杂,除诱导儿童模仿正确的行为外,行为强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已经知道,所谓模仿,不过是一种自我强化。

一般行为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从0岁至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尚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基本上通过动作和动作反馈来发展智力,各种感官能力开始发展。此阶段是培养儿童行为的目的性、敏捷性等一般能力品质的最佳时期。

从4岁至6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情绪、动机、社会交往开始发展,行为呈现出程序化的特点,一种行为操作一旦获得,便以之为模式。此时是培养生活习惯(如做家务、爱整洁、待人接物等)的最佳阶段。

社会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从6岁至14岁。这里所说的社会行为习惯是指与个体同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相联系的各种行为习惯的总称,包括为人处世的习惯、社交习惯、品德习惯等。

第三是品德习惯。品德习惯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6周岁以下的小孩子能做到拾金不昧,不是因为他理解这种行为的道德意义,而是他下意识地或模糊地觉得应该这样做,其行为的道德评价是旁观者给予的。儿童的品德习惯最终定型于12岁至14岁,因为这个时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方能支持其道德判断,使他们能依据自我道德评价的尺度来选择行为。但是,如果空有道德认知,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基础,当然也是不够的。个别中学生动辄辱骂他人,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对,却总是要重蹈覆辙,原因恰恰在于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了。

精要提萃

卓明尼说:“起初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正当的习惯,大都是以自制和自己的训练而养成的。坏习惯却如同野草一般,每每在我们疏忽它的时候蓬勃地蔓延着。”

5.好习惯需要代代传承

蚂蚁是动物中的小不点,它整天到处奔波,随时随地都在寻找食物,而不会等食物自己送到嘴边。它可以通过储存必要的食物来度过寒冷的冬天,能向伙伴提供保护,还能与入侵者展开斗争;它能将自己的害怕情绪和愤怒心情如实地表达出来,能为自己建造具有复杂结构的城堡,有时甚至能生产自己需要的食物;它可以使同类成为自己奴役的对象,把它们当牛马一样使用。

很多人都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描述过不同种类的蚂蚁的各不相同的行为。可是这一切行为是不是在心智支配下完成的?如果是,那么心智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举个例子,蚂蚁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而将找到的食物搬回巢穴,但这并不能说明它意识到了寒冷将要到来。

蚂蚁的生活中还有一种与人类完全不同的怪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蚂蚁的嗅觉与人类视觉的功能相当。小孩子离家外出游玩,是依靠察看路上的景物记住回家的路。而蚂蚁却和狗一样,在离巢出外活动时,凭借对沿途之物的嗅觉而记住返回的道路。

蚂蚁的嗅觉与人类或其他动物的嗅觉有很大的不同。它有两只鼻子,每个触须的末端各有一只。如果一只蚂蚁迷了路,当它恰巧走到一条它的同巢伙伴外出曾经走过的道路时,那么它会马上知道它的同伴是朝哪个方向去的。它所采用的正是人们所说的“踪迹嗅觉形式”,在几条道路中判断出同伴已走过的道路或已经远去的同伴的方向,这种判断方式如同人类通过察看一个人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而判断它的去向一样。

因此,我们可以说,蚂蚁只具备一种“嗅觉心智”,正如我们的“视觉心智”一样。假如我们当中有一个头脑极其敏锐的人,他能够准确地洞察未来,那么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很有“眼力”。同人类相似,一只蚂蚁如果在众多的同伴中显得很有活力,更有能力应付周围世界,那么,其他蚂蚁很可能会称它很有“嗅力”。

对于蚂蚁和变形虫,我们一直是根据它们的行为来对它们的心智作出猜测的。当然,蚂蚁能够凭着自己更为发达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作出更及时、更准确的反应。但这两种生物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并且都能凭各自的本能对所处的不同环境作出一定的反应,都能够对外界的某种事物作出反应。生命形式越高级(越接近人类),那么它所能做出的行为活动也就越高级、越复杂。

人或动物的心智都是由其所能应付的环境来衡量的。例如,在战争中,一群没有统一指挥的人只能守住一小段防线;有了统一的指挥,往往会取得战争的胜利。作为众人的首领的那些人所面对的事情,要比那些在他们领导下的个体所面对的情况复杂千百倍,而最高指挥官所面临的情况则是最复杂、最困难的。

当一名普通的士兵是很容易的,这并不需要很高的心智。但能达到最高指挥官那样的高心智的人就不很多了,也可以说寥寥无几。

因此,我们可以说,心智就是应付环境的行为能力。环境越难、越复杂,生存于其中的生物的心智就越高。正如前面所介绍过的那样,蚂蚁面对自己的能力所能解决的绝大部分事情时,也像所有别的昆虫一样,凭其从祖先那里承传下来的习惯去完成。然而,它所能自主做到的事情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它不能像人类一样可以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习惯。尽管有些蚂蚁的行为令人惊叹,但我们还是不能因此而认定它们具有较高的心智。它们早就被大自然纳入预定的轨道之中了,而它们则为那过于有序的生存状态付出应有的代价。

因此,“嗅觉世界”使蚂蚁这种小小的动物成为一种充满神秘而且有些奇怪的生灵。除此以外,它的其他方面更加神秘而不可推测。它生活在富饶的城堡里,生活在一种严密的组织之中,那些城堡像坟墓一样沉寂,即便有最微弱的声音也是它在进行那种永不停止的劳动时发出的。它所做的一切都茫无目的,仿佛为某种强迫性力量所驱使。

事实上,蚂蚁的活动大多是没有目的的,就像当人们跌入水中时,第一反应就是挣扎,而不会先想到“我一定要爬上去”。即便有这种想法,也是后来产生的。同样,就像人们在吃东西或清晨穿衣服时不会考虑为什么这样做一样,蚂蚁和其他所有的昆虫,也都是按照习惯去做每天的大多数事情的。不同的是,人们穿衣服的习惯是从生活的经验中得到的,而蚂蚁的梳洗装扮则得自祖先的遗传。

这种遗传而来的习惯,我们称之为本能,如果有人希望了解蚂蚁是怎样碰巧做了某件事情,结果使其后代避免了学习的麻烦,在此只能介绍事实,而事实是不会改变的。

这样我们涉及了昆虫和人类之间的巨大差异。昆虫都是以一种习惯的方式进行着自己的绝大多数行为,而且这种习惯的方式也不是昆虫在生活中习得的。人类的许多行为尽管也以习惯的方式进行,但绝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人类常常以自己能够不断改变和逐渐脱离那种由于习惯而形成的规则而骄傲。而对昆虫而言,即使因为某种神秘原因,它们的行为在由其祖先所开创的狭窄的习惯之路上稍有偏离,最终也不过是转向了另一条新的习惯道路,并将自己的后代引上这条几乎与其前辈相同的小路。

正像一位杰出的法国人所说的那样,人们的习惯在一代代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只装着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精要提萃

语言大师季羡林说:“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这种传承的责任感,就好像有一个人,在某一天忽然发现一种乳白色的香皂很适合自己的皮肤,从此以后,他和他的子孙们便不再使用别的香皂。

6.梦想、幽默和坚持的习惯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

人需要梦想,但梦想不是做白日梦,而是一种心理暗示。朱光潜先生在所著的《变态心理学派别》一书中说:“一切行动,起于意志者少,起于想象者多。”从古至今成就大事的人,如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等,一般人都以为他们有过人的意志力,其实他们只是极大的梦想家而已。拿破仑更是习惯于口出狂言。据说他率军入侵别国时曾翻越阿尔卑斯山。俯瞰着远近层叠的山峦,他激昂地说:“我已经把整个欧洲踩在了脚下!”不要以为常常梦想将来的人不是伟人就是疯子,相反,善于梦想的人离成功很近,因为他们的梦想在时刻暗示他们目标在哪里,下一步应该怎样做。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和你谈起他的抱负,谈他将来打算干什么,这时候不要打断他的谈话,和他交心地聊聊,让他感觉到有实现梦想的希望。对于孩子们来说,梦想是他们自信心的基础。有位老师曾经教过一个很胆怯,却梦想当将军的学生。他于是鼓励学生说:“如果要当将军,就必须学会大声地对士兵说话。”后来有一次,这个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表现得很出色,他就请这个学生谈谈体会。这个学生说:“当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将军了,台下坐着好多士兵,在聚精会神地听我发表动员演说。”梦想能使人获得强大的动力,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备受打击,挫折与孤独感蓦然袭来之时,梦想便是他摆脱困境的唯一希望。

同梦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幽默感。幽默感是一种淡泊的健康的心态,一种以微笑的方式迎接社会压力和生活挑战的勇气,一种在缤纷的变化中仍然坚守着内心信念的能力,一种面对成功与挫折同样积极而平和自然的认识习惯和人生态度。幽默感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有人问球王贝利,在一生中哪一个进球是令自己最满意的?贝利回答:“下一个!”

曾有记者追问贝肯鲍尔,为何时常在大赛中踢不进点球?贝肯鲍尔答道:“要么是最完美的,要么干脆不进!”

幽默其实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弗洛伊德说:“诙谐与幽默是把心里的能量以游戏的方式释放出来。”内心的积郁太重,必然阻碍个体前进的步伐,只有轻松的心灵才能够自如地应对外在的压力。幽默也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有幽默感的人总是满怀希望地正视未来。常往光明的一面看,正是人类成功的诀窍。

聪明的人一定是具有幽默感的人,活跃的思维足以使他们以幽默的形式对付突如其来的窘迫。美国释奴运动领袖菲利浦斯有一次被一位牧师诘难:“先生不是要拯救黑奴吗?为什么不直接到非洲去宣传呢?”菲利浦斯回答说:“先生不是拯救灵魂的吗?为什么不直接到地狱里去呢?”

过去有这样一个学生,由于成绩不很理想所以成天闷闷不乐,每天都不高兴,他觉得,未来是没有希望的,后来班主任告诉他:“这一切可以改变。你试着每天背诵一个笑话,并把它讲给十个人听。”两年后,他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成天都乐呵呵的,总有说不完的笑话,毕业时还顺利地考上了重点高中。可见,幽默感和具有幽默感的思维习惯是可以培养的。相较之下,有幽默感的孩子更懂得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真谛,因而成功也最乐于来到他们身边。

若干年前,美国麦当劳奇迹的创造者雷·克洛克用他的成功验证了这样一条制胜法则——唯有坚持无可替代。坚持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特质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持之以恒的人往往与最后的成功失之交臂。“只有坚持无可替代”,这句浓缩了雷·克洛克一生奋斗经验的格言,至今还陈列在麦当劳总部他曾经的办公室里。

精要提萃

梦想能够让我们离成功更近,幽默能够使我们的成功之路充满信心,而坚持则是使梦想成真的最重要条件,也是避免幽默成为我们“人生笑话”的最坚实的保证。

7.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习惯是行为多次重复后的结果,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据科学家证实,一桩行为连续重复九次即可成为习惯。成为习惯即可成为自然,直至终生。

有则故事说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负责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又用青草引逗,牛还是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看看左右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听习惯了,也能应声而动,更别说是人了。

习惯养成后,便成为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习惯让我们减少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也让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墨守成规。

习惯是我们反复做的动作或事情,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根本没意识到有这种习惯,它们是自动起作用的。古希腊的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习惯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支配着人的行为,让人无法抗拒,甚至不情愿抗拒。通常,思想能力一般的人能够辨认出这种力量,但他们所看到的往往是它不好的一面,而不是它好的一面。

习惯,就如同其他的自然力量一样,有时它会成为一个残酷的暴君,统治及强迫人们违背自己的意愿、欲望、爱好、情感,假如遭到反抗,它会加倍地惩罚你。然而有时,这股强大的力量也是能够被控制和利用的。

萨穆尔·斯迈尔说:

播种思想,收获行动;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人生仿佛就是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拉锯战,要想创造成功的人生,就要让思考习惯、行动习惯、情绪习惯中好的比例与日俱增,坏的比例逐日减少。

精要提萃

人生仿佛就是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拉锯战,要想创造成功的人生,就要让思考习惯、行动习惯、情绪习惯中好的比例与日俱增,坏的比例逐日减少。习惯是人生成功的核心。

8.别让心中那个“慌鬼”作怪

学习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尤其对考生而言,这一点更成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很多时候,竞争者的能力水平相差无几,只要沉着冷静,运筹帷幄,就会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如果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那么任何事都能应付自如。

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镇静”的高手,面对突然变故,仍能镇静自如。因为他们懂得,不能慌,慌则无法思考应付的妙招。如果他们慌了,那么周围的人会更没有主见。因此,他们大都大喝一声:“慌什么?”这一半是对别人说,一半则是自我暗示。

据说古罗马有个皇帝,常派人观察那些第二天就要被送上竞技场与猛兽空手搏斗的死刑犯,看他们在等死的前一夜有怎样的表现。如果发现这些死刑犯中,居然有能够呼呼大睡而面不改色的人,便偷偷在第二天早上将他释放,然后把他训练成带兵的猛将。

中国古代有个皇帝,在接见新来的臣子时,总是故意叫他们在外面等待,迟迟不予理睬,再派人偷看这些人的表现,并对那些悠然自得、并无焦躁之容的臣子令眼相待。

甚至那些养鸟的行家,在选鸟的时候,故意去惊吓那些鸟,稍受一点儿惊吓就乱成一团的鸟绝不是“好鸟”。

上面三个例子中的强者,很可能天生就有较强的稳定性或忍耐力。但换个角度来想,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坚忍的训练,通常会有较佳的表现。

如果临场怯懦,或者感到慌张,大脑就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你就会丢三落四,语无伦次。许多人掉了重要的东西,或者说话说漏了嘴,就是因为心里有“鬼”,慌里慌张。这种时候,要有意地放慢动作节奏,越慢越好,并在心里说:“不要慌!千万不要慌!”动作和语言的暗示会使你慢慢镇静。你的大脑就能恢复正常的思考,应付周围发生的事情。这一点对面对考试的学生尤其重要。考生要把考试作为一次普通的作业来看待,拿到试卷后大致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底,遇到难题不畏惧,遇到易题不盲目乐观。

没有见过大场面的人,一到人多的场所,就会周身不自在。克服这种心理的方法是把所有的人都当做朋友,点点头,大声招呼,别人自然也会致意回报。虽然他可能永远也无法想起曾经在哪儿见过你,但是你却因此消除了紧张。有机会主动当众讲话,自我考验,你就会远离心中那个“慌鬼”,养成从容不迫的习惯。

精要提萃

其实,如果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那么任何事都能应付自如。

9.错觉本身也是坏习惯

一个孩子会在最初阶段对作用于他的感官的,对他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他在盯着一张报纸的时候,其实并不能对传入眼中的信息作出解释。他抓着一个球,神经冲动就会沿着他的手臂传递。当他将球放进嘴里,或者按在鼻子上,或扔到地上,或放在眼前时,又会产生其他对应的神经冲动。

在最初的一个阶段,这些神经冲动和感觉在孩子的头脑中并没有形成任何联系。他不会将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手臂等产生的感觉联系起来。他知道感觉的不同,却不能将这些不同的感觉综合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他就会注意到这些感觉总是同时出现,然后他开始注意来自眼睛的那种特别感觉是这一系列感觉的先驱,直到这时,他才第一次真正“看到”了球。在他的视网膜上形成的那个视像,对于他就“意味”着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根据先前的大量经验对由神经系统传入的信息作出解释,这是一个重大的、了不起的飞跃。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知觉。

当一个成人看见一匹马时,眼睛所捕捉到的那个形象对他来说就“意味”着马。而对于野人来说,那个形象就不代表任何意义。但假如他有了与我们一样的经验,他也会明白那就是马。同样,当我们看到某种形象时,就会立即知道那是一张方桌而不是别的什么。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所说的桌子并不等同于我们的眼睛里成的像,它只是过去经验的再次呈现。无论我们是坐在桌旁吃饭,站着俯视它,还是坐在椅子上从侧面看这张桌子,都会知道那是一张方桌。如果有人坚持认为他所看到的事物不是由过去经验告知的,而是由眼睛反映出来的,那就请他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坐在地板上看到的四条腿的桌子。如果他不是在这方面独具天赋或经过专门训练,那么,他所画出的一定是桌子真正的样子,而并不是他所看到的样子。

我们不仅依据现在的经验观察事物,而且也依靠过去的经验观察事物,无论这种经验是前天的还是前年的。我们所见到的内容是经验提供的,而不是眼睛提供给我们的。

其实,让自己相信从不曾见过真正的方桌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形状,只有当你在距四个角等距离的位置闭上一只眼睛看时,你才有可能看到正方形。但就是这么做,你所看到的仍然不是真正的正方形。眼睛中最敏感的部位——视网膜——是一曲面,你所看见的形象都被它扭曲了。我们不能只通过眼睛对正方形作出辨别,而是要将各种正方形进行比较并观察它们的形状。小孩子玩积木,在成人看来既简单又没有什么意义,但实际上它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所见到的是过去经验的产物,而并不是眼睛呈现出来的。我们的视网膜上只映出一种形象,而我们“看见”的却是两种甚至更多的事物。这个图既像挑檐,又像台阶,观察者的经验不同,他们在同一个图形中就会看到不同的事物。

一个人几乎不可能不用过去的经验而对当前的经验作出解释。当盯着旧式煤炉中燃烧的火焰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些图形和面孔。当我们看到日落时分天空中的云朵时,看到墙纸的图案时,也会如此。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所看到的都不一样。同一件事物,在某个人看来是很明显的,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却不会那么明显,甚至相当困难。让一大群人去判断洒出的一片墨渍像什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为这一片墨渍最少会被看做三四种不同的事物。

然而,有时我们也会被过去的经验所蒙骗,因为视网膜会扭曲事物的形象,因此我们就会产生所谓的错觉。如果对刺激作出了错误的解释,错觉就随之产生了。演艺界的某位人士曾建造出一间装有秋千的房子,屋子安装得极其巧妙,可以摇摆甚至旋转。被带进这间房子的人们,可以坐上那个稍有摆动的秋千,这时半规管就开始工作。随后,屋子开始摆动旋转,一开始比较慢,后来逐渐增大幅度,最终完全倒转过来,而秋千上人们的位置仅被移动了一点,但所有的人都坚信是他们在旋转,而且真的完全转到了房顶了。他们的视觉让他们产生了这种误解,使他们认为确实被颠倒了。准确地说在这两种情况中视网膜上形成了相同的视像,但是都没有被解释为地面在动,而是被解释为是自己在运动。人们将这种刺激解释为旋转运动,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作出解释。在一般情况下,仅凭经验完全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有关错觉的概括很难作出统一的解释。对它们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认为错觉是由对经验的错误理解所引起的。当然,有些作用是由感受器的特殊性而导致的,如视网膜的曲面。

有这样一种说法:经验使我们形成了知觉和反应的习惯。

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么错觉就是一种坏习惯,它们会引起错误的知觉和反应。

精要提萃

有这样一种说法:经验使我们形成了知觉和反应的习惯。

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么错觉就是一种坏习惯,它们会引起错误的知觉和反应。

10.千万别做那个“杀鹅取蛋”的“农夫”

筛选习惯要合乎效能原则,这个效能原则就是要帮助你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把握机会以及吸收最多的正确习惯观念。

伊索寓言中的鹅生金蛋的故事,正足以说明这个常令人忽视的原则。

这则故事是说,一个农夫无意间发现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不久便成了富翁。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更贪婪更急躁,每天一个金蛋已无法满足他,于是农夫把鹅宰杀,异想天开地企图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来。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却死了,再也生不出金蛋。

这则寓言是效能观念一个很好的例证。一般人往往从金蛋的角度来衡量效率,也就是产品越多,效能越高。可是上面的故事却告诉我们,效能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也就是你希望获得的结果;一是“产能”,即鹅,也就是你借以达到目标的资产或本领。

仅重视金蛋,无视于鹅的人,结果会连产金蛋的资产本身都保不住,这是无效能的坏习惯思维;反之,“重鹅轻蛋”的人,最后可能养不活自己,更不用说鹅了,这也是无效能的坏习惯。因此,唯有将产出与产能保持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能,这也是有效能的正确习惯思维。

精要提萃

仅重视金蛋,无视于鹅的人,结果会连产金蛋的资产本身都保不住,这是无效能的坏习惯思维;反之,“重鹅轻蛋”的人,最后可能养不活自己,更不用说鹅了,这也是无效能的坏习惯。因此,唯有将产出与产能保持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能,这也是有效能的正确习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