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溥仪葬在哪里

按照封建国家定制,新皇帝登极称帝以后,就要选择万年吉壤,营建死后陵寝。宣统皇帝溥仪三岁即位,刚三年清王朝就灭亡了,所以万年吉地还未来得及选定。

溥仪退位以后,根据优待清室条件,仍居住在紫禁城后半部,皇帝尊号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民国每年供给逊清皇室四百万两白银。这样,溥仪在这个小朝廷内继续当着所谓大清皇帝,称孤道寡。

1915年,溥仪已经10岁,清皇室决定为溥仪选择万年吉地。经步军统领江朝宗荐举,皇室花四百元路费,把精通风水的前任广东廉州府教授李青先生请到皇宫,由他卜择溥仪的万年吉地。皇室决定溥仪的陵址,在西陵境内选。李青先生在笔帖式锡泉等人的陪同下,踏遍了西陵的山山水水,经过反复详细勘测和卜算,认为泰东陵后山转东北口子地方是一处上吉佳壤,即今旺隆村北,俗名狐仙楼。那里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块平地,陵穴定在西北的山坡上,坐戌向辰,与崇陵遥遥相对。李青先生还写了一份《勘舆说帖》供皇室参阅。清皇室根据李青先生的说帖和锡皇的奏报,经过仔细讨论,初步认为这个地方可以选用。为慎重起见,又派总管内务府大臣、前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世续亲自到西陵实地验看。世续看后很满意,向溥仪等奏报说:“内堂外堂皆在红桩界内,甚属相宜”。这样溥仪的万年吉地就定了下来,并将此地圈禁起来。

溥仪小朝廷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完全靠民国政府的施舍维生。民国答应每年拨给的四百万两银子(以后改为四百万元)几乎年年不能兑现,小朝廷的日常开支尚且难以维持,哪有钱建造陵寝呢?更何况时局不稳,小朝廷自身难保,所以陵址虽然已经选定,但一直没能兴建动工。

溥仪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去世,终年61岁。

1980年5月29日下午,国家在政协礼堂为溥仪、王耀武、廖耀湘举行了追悼会。会后又将溥仪的骨灰盒移放到八宝山公墓第一室。

1994年,现居海外的张世义先生在崇陵西北兴建了一座华龙陵园。为了提高这座陵园的知名度,增加效益,张世义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劝动了溥仪的未亡人李淑贤,同意将溥仪骨灰盒迁葬西陵华龙陵园。

1995年1月26日,李淑贤来到了华龙陵园,将溥仪的骨灰盒安放在铺着黄缎的灵台上。一个简单的仪式结束后,李淑贤捧着骨灰盒走到墓穴前。陵园工作人员接过骨灰盒,轻轻放入由水泥筑成的“椁”内。面南背北,盖上“椁盖”,最后浇铸混凝土。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帝的骨灰就这样安葬了。这就终于为1915年清皇室选定的万年吉地划上了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