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敌人的鼻子,在赣南崇山峻岭中打圈子
1931年5月,36师参加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后,7月,又参加了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红军采取“诱敌深入”和“避敌主力,打其虚弱,乘退追歼”的作战方针和盘旋式打圈子战术,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
8月7日和11日,36师跳到敌人背后,与兄弟部队一道,在莲塘、良村、黄陂连打三仗,歼敌万余。之后,在各路敌军越来越紧缩的情况下,方面军总部于8月13日命令红12军向东北方向佯动,把敌人牵走,而主力则从敌人间隙跳到敌人背后隐蔽休整,以逸待劳,伺机破敌。
红军写的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歌谣
在这次向东北方向佯动的过程中,36师在红12军军长罗炳辉指挥下,有声有色地执行了总部赋予的战略任务。
邓华和师长张宗逊各骑一匹从张辉瓒那里缴来的高头大马,或率先,或殿后,指挥部队虚张声势,故意扬旗鸣号,拉大行军距离;没有红旗的同志,挂起各色包袱皮当旗帜,高高举起;夜间行军,有意点起无数火把;行军路过岔口或是宿营住房,则把红一方面军所有番号都亮出来以迷惑敌人。
为使部队走得快,走得好,邓华和师长的战马经常让给病号和受伤战士骑。他俩脚套草鞋,和大伙一道徒步急行军,还不时为战士们扛枪、背背包。
全师上下,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就这样,36师等部牵着敌人的鼻子,在赣南地区崇山峻岭中盘旋打圈子。待到8月底敌人发觉上当时,已经被磨得人困马乏,精疲力竭了。
以逸待劳的红军主力,则抓住敌全线退却的有利战机,勇猛追击,又歼敌2万余人,胜利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36师等部,由于以神速的运动调动了敌人,被誉为“铁脚板”、“两足高度机械化部队”。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36师奉命在闽南做群众工作。邓华先后率部参加粤北水口战役,安东、宜黄战役,建(宁)、黎(川)、泰(宁)战役和金资战役。
打破敌第四次“围剿”后,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在腾田整编,取消军一级建制,由军团直辖师,36师编入红1军团1师,邓华任1师3团政委。
1933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第五次反“围剿”,邓华率部参加了反“围剿”作战。
1934年1月,邓华改任2团政委。8月,邓华入工农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学习,10月,回原部队准备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