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随着三维CT技术以及生物力学理论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国内外学者针对常见部位骨折的诊治难点,各自提出了骨折部位的“柱”与“环”理论,并用于骨折的复位、固定及康复,显示出了良好的参考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多发性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对创伤骨科医生的骨折复位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针对个别常见骨折部位所提出的“柱”与“环”理论已很难对骨折复位、固定技术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例如肱骨近端骨折、股骨颈骨折等,无法有效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高质量的骨折复位、固定,而且增加骨折复位丢失、潜在内固定失败风险,最终导致治疗后病人功能康复欠佳,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发生。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针对创伤骨科领域涉及的脊柱、骨盆髋臼、四肢骨折,系统性提出并详细论述骨折的“柱”与“环”理论的文献和专著。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骨科王新教授团队率先针对脊柱、骨盆髋臼、四肢骨折的解剖特点,紧密结合其受伤机制,梳理现有理论,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进一步总结、归纳、凝练,系统化、整体化、创新性提出创伤骨科领域的“柱”与“环”理论,编写了《常见创伤骨折诊治新策略——骨的柱与环理论》一书,以作为工具用书指导骨折的复位、固定,最大限度地避免骨折复位固定失效,提高骨折复位固定的合理性。通过本部专著的出版,将创伤骨折的“柱”与“环”理论用于骨折的治疗,对于创伤骨折受伤机制、骨折特点的深入理解、手术方案的合理化制定,无疑均是一个质的飞跃,相信一定会对广大骨科同仁有所帮助。
周东生
山东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