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乳 核

【概述】

乳核是发生在乳房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特点是好发于20~25岁青年女性,乳中结核,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动。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纤维腺瘤。

【主要病因病机】

1.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血不畅,结于乳房。

2.忧思伤脾,运化失司,痰湿内生,结于乳房。

3.冲任失调,气滞血瘀,结于乳房。

总之,乳核的基本病机是气滞血瘀、痰浊凝聚于乳房而成。

【辨证注意点】

1.应与乳岩、乳房囊肿相鉴别。

2.应询问患者发现肿块的时间、肿块生长的速度,检查肿块单发还是多发。

【辨证思路】

一、明确诊断

1.好发于20~25岁青年女性。

2.多发生于一侧乳房,肿块多为单发,以乳房外上象限多见。肿块呈卵圆形,大小不一,质地坚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大,检查时有滑脱感。肿块一般无疼痛和触痛。生长缓慢。与月经周期无关。

3.B超、MRI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做病理检查。

二、与乳房部囊肿、乳岩相鉴别

续表

三、辨证论治

乳核应辨明肝气郁结证与血瘀痰凝证,肝气郁结者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为治;血瘀痰凝者以疏肝活血,化痰散结为治。

四、注意事项

1.对单发乳核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宜;如为多发性乳核,或术后复发,或年纪较轻肿块体积较小者,可试用中药治疗,可起到控制生长、缩小甚至消除肿块的作用。

2.乳核一般生长缓慢,如果在短期内明显增大,则应考虑其为叶状肿瘤、囊肉瘤的可能,应及早手术切除。

【病例思维程序示范】

张某,女,25岁。发现双乳新发肿块2个月。2个月前,患者自行检查发现双乳外上方新发肿块,约蚕豆大小,无疼痛不适。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双侧乳腺纤维腺瘤。平素乳房时有胀痛,性情急躁易怒,月经量少,伴痛经。两便通调。3年前曾有双乳纤维腺瘤微创手术史。舌质偏红,苔薄,脉滑细。

查体:双乳对称,双乳外上方各扪及一肿块,左侧大小约2cm×1.5cm,右侧大小约2cm×2cm,均形圆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好。双腋下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明确诊断。根据专科检查,患者双乳外上方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外院B超检查提示:双侧乳腺纤维腺瘤,初步可以诊断为乳核。同时应与乳岩、乳房部囊肿相鉴别。

第二步:进行必要的检查。可行乳房彩色B超检查,以了解肿块血供情况。必要时可进行乳房MRI检查。

第三步:辨证论治。本案患者为多发、复发病例,可配合内治。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肝气郁结,肝郁犯脾,痰湿凝聚,结于乳房而成乳核。舌质偏红,苔薄,脉滑。证属肝气郁结,治拟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用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 9g,广郁金 9g,制香附 9g,制半夏 9g,象贝母 12g,海藻 15g,白芍 9g,白术 9g,茯苓 9g,延胡索 9g,肉苁蓉 9g,莪术 15g。

第四步:根据患者的兼证对上述方剂进行加减。患者月经量少,伴痛经,可加益母草、当归以调经。

第五步:本病应首选手术治疗。若先保守治疗,3个月内无明显效果,或肿块继续增大,亦应手术切除。

第六步:调摄与生活指导。定期自我检查,发现肿块及时诊治,手术后定期复查,术后可配合中药调治预防复发。

(自拟医案)

【经验方及常用中成药】

一、经验方

桃红散结方(《袖珍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功能:理气活血,破瘀散结。

主治:乳腺纤维腺瘤,坚实木硬者。

组成:桃仁 15g,红花 9g,当归 12g,川芎 9g,白芍 9g,柴胡 9g,制香附 9g,莪术30g,三棱1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常用中成药

可选用逍遥丸、血府逐瘀口服液、小金丹、平消片。

(程亦勤、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