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四节 褥 疮

【概述】

褥疮是一种多因长期卧床、躯体重压或长期摩擦,导致皮肤破损而形成的溃疡。好发于骶尾部、足跟、肘、踝、髂、肩胛、脊背等易受压和摩擦的部位,皮肤破损,疮口经久不愈。西医学亦称褥疮。

【主要病因病机】

总因久卧伤气,加之局部长期受压摩擦,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日久缺血坏死破溃成疮。

【辨证注意点】

1.辨部位。常发于骶尾部、足跟、肘、踝、髂、肩胛、脊背等经常受压部位。

2.注意全身症状。本病大多以局部症状为主,但也需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如精神、感知和肢体自主活动等情况。昏迷患者以及痛触觉减退、肢体瘫痪者,预后较差。

3.辨清疮面的深度。局限于皮肤及皮下软组织者,程度轻,易于愈合;溃烂已达筋骨者,程度重,不易愈合。

4.辨局部溃疡。溃疡创面干净,中央腐肉与正常皮肉开始分离,流出少量脓液,四周肿势渐趋局限,肉芽鲜红,周围皮肤生长较快,则预后较好,褥疮可望愈合。若腐黑蔓延不止,溃疡面日渐扩大,肿势继续发展;或溃疡面有绿色,或溃出脓臭稀薄,形成粉浆污水,四周形成空壳,溃疡面日渐扩大,而患者又体弱形瘦,预后较差。

【辨证思路】

一、明确诊断

1.多见于半身不遂,瘫痪或久病卧床不起,长时间昏迷的患者。

2.好发于易受压和摩擦的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足跟部、脊背部。

3.创面多凹陷,坏死皮肤与周围形成明显分界,周围肿势平塌。

4.病情由轻到重,可见局部色泽由暗红转为暗紫,再到紫黑,最终溃烂坏死。

二、与痈、丹毒相鉴别
三、辨证论治

按局部疮面和脓腐情况结合全身症状一般分成气滞血瘀、蕴毒腐溃、气血两虚三型辨证论治。

四、注意事项

1.整体与局部结合,内治与外治并用,积极治疗。

2.不可过度对疮面坏死组织进行修剪。

3.对于长期不愈合的疮面,必要时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排除癌变可能。

4.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定时更换体位。如每2小时翻身更换卧位一次,局部按摩、外扑滑石粉,红外线照射,使用气垫或海绵垫等。

5.本病重在预防。外治和护理为主,配合内治。

【病例思维程序示范】

陈某,男性,72岁。骶尾部溃烂1个月余。于2019年5月16日就诊。患者既往有脑梗死病史,长期卧床。1个月前骶尾部皮肤溃破,疮面逐渐增大。外院予局部清创,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腐肉组织渐净,新肉生长缓慢,疮面久不愈合。刻下症见神疲乏力,胃纳一般,夜寐安,二便尚调。

查体:骶尾部见一疮面,约5cm×4.5cm,边界清楚,中央略凹陷,肉色淡红,渗出不多,无腐肉组织,疮周无红肿,触之不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濡。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明确诊断。根据患者有长期卧床史,骶尾部溃烂1个月余,结合骶尾部疮面形态,诊断为褥疮。

第二步:可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疮面脓液细菌培养等检查,根据结果调整治疗药物。

第三步:进行辨证论治。患者疮面肉色淡红,渗出不多,无腐肉组织,有脑梗死病史。舌淡,苔薄白,脉濡,属于气血两虚,治拟益气健脾、补血生肌。

处方:生黄芪 15g,党参 12g,白术 9g,茯苓 9g,川芎 9g,当归 9g,白芍 9g,丹参30g,生甘草3g。

第四步:外治用生肌散,白玉膏促使收口。

第五步:勤翻身,避免患处长期受压,保持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自拟医案)

【医案、经验方及常用中成药】

一、医案
1.许履和医案(《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葛某,女性,44岁。患者于2个月前患菌痢住院抢救,10日后右臀部出现褥疮,后菌痢渐愈,而褥疮未见好转,转外院治疗,疮口虽得缩小,但空腔逐渐增大,乃转入我院。入院时臀部(骶尾部偏右)有一褥疮,疮面3cm×3cm,肉芽淡红,周围瘢痕形成,皮肤色素沉着,木不知痛。疮面上方有一潜行空腔,沿骶骨向上深入约9cm×9cm,疮底无脓性分泌物。除轻度压痛外,余无不适。

此系重病期间,卧床不起,局部受压,血流不畅,表皮破碎,毒气侵袭,而成“褥疮”。全身情况尚好,单以外治缓图。10%黄连水100ml冲洗脓腔,疮面盖以黄连油膏纱布,空腔上用棉垫压迫,1日换药1次。

治疗经过:3周后疮面略微缩小,脓腔依然如故,并有淡绿色脓性分泌物。脓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遂以诃子肉15g、乌梅肉15g,加水200ml,煎成100ml,冲洗脓腔,每日1次,并用棉垫压迫法压紧疮口。1周后绿脓消失,疮面缩小至2cm×2cm,深4.5cm。仍以原法续治3周,溃疡仅剩米粒大1枚。乃停用冲洗法,单用黄连粉结晶掺于疮面。再经3周,溃疡完全愈合。

按语:褥疮因长时间局部受压,气血阻滞,皮肤溃烂而成。所见疮面多有皮下空腔,脓水较多时,可采用黄连水、中药外洗方等冲洗治疗,诃子肉和乌梅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抑杀作用,又具有收涩清热的作用。再配合局部垫棉压迫法,可防止皮下空腔积液,并有助于组织粘合。

2.医案[阙华发,王云飞,沈亮,等.中医药治疗慢性皮肤溃疡5例.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2):204-207.]

蔡某,男性,47岁。主诉:左足底皮肤反复溃破4年,创面不敛1周。1982年患者腰部外伤致中枢神经受损,双下肢感觉障碍。4年前左足外踝处磨出一水疱,破溃后愈合,后反复溃破。2年来左足底亦无明显原因反复溃破。1周前左足底再次溃破流脓,4天前左足外踝处亦破溃,两破溃处相通,伴发热,左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外院静脉滴注头孢拉定治疗后,体温平,左腹股沟淋巴结肿痛缓解,然局部创面未敛,流脓不尽,于2006年6月9日收入病房。入院时左足破溃处感觉障碍,身热平,纳可,夜寐欠安,小便调,大便2~3日一行。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濡。既往有骶尾部慢性骨髓炎病史。

检查:左足外踝处见一3.5cm×3cm疮面,左足底见一3cm×4.5cm疮面,两疮面相通,疮面内见黄白色脓腐组织及淡红色高突肉芽组织,未触及明显骨质,疮周暗红肿胀。

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12.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4%,单核细胞百分比4.9%。

辨为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利湿、祛瘀通络。

处方:苍白术各 9g,黄柏 12g,薏苡仁 12g,萆薢 15g,当归 12g,赤芍 15g,丹参30g,虎杖30g,白花蛇舌草30g,皂角刺12g,生黄芪15g,牛膝12g,威灵仙15g,生甘草 6g。

静滴清开灵、脉络宁,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外用金黄膏、八二丹,红油膏纱条贯穿两疮面引流。

10天后左足疮面大小约2cm×2cm、2cm×2cm,脓腐较少,肉色暗红。守原方内服,予九一丹、红油膏纱条、金黄膏外用。

又2周,疮面大小约2cm×2cm、2cm×1.5cm,脓腐已尽,肉色暗红,新肌生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辨为气虚血瘀。治宜益气养荣,托里生肌。

处方:生黄芪 30g,党参 12g,白术 9g,茯苓 12g,姜半夏 12g,薏苡仁 12g,当归 12g,赤芍 15g,川芎 12g,丹参 30g,水蛭 9g,桃仁 12g,牛膝 12g,威灵仙 15g,大枣10g。并予生肌散、白玉膏外用。

再4周,疮面愈合出院,共住院52天。

二、经验方

甲黄膜液(《中医外科学》)

功能:清热祛腐生肌。

主治:褥疮。

组成:用虾、蟹甲壳质液与四黄液(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配制而成。

用法:外涂创面。

三、常用中成药

可选用康复新液。

(程亦勤、邢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