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脉学名著与名医脉案导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辑 诊家枢要

元·滑寿 著

概 述

滑寿,字伯仁,自号撄宁生,生于1314年(元延祐元年),卒于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享年72岁。世代为许州襄城(今河南襄城县)人。元初,他的父亲、祖父都在江南做官,自许州徙居仪真(今江苏仪征县),滑寿就生在那里。后来又徙居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他的子孙散居余姚、武林(杭州),而以武林为最盛。滑寿幼年习儒书于韩说先生,博览群书,文风温雅,尤其长于乐府。至元间曾应乡试,后来放弃科举,爱好医术,平时留心医药书籍,向当时名医学习,深入研究《内》《难》经典,精于针法。滑氏行医三四十年,主要医事活动在江浙之间,其声望与朱丹溪齐名(他的传记见于《明史》第229卷)。

滑寿潜心《内》《难》经典,参考名家,勤于著述。据文献考证,他一生编著的医籍有十几部,而尚存于世者为《读素问钞》《难经本义》《十四经发挥》《诊家枢要》四种。滑寿的学术成就:对《内经》《难经》的整理与注释、经络腧穴的考定,以及诊脉之道等方面均有建树。

滑寿《诊家枢要》共20篇,其文字,少者一篇不过一二十字,多者不过五千字,合之不过二三万言。一部书,内容不在多少,关键是价值之大小。本书内容少,简要明了,易学易记。其学术思想源本秦汉《内》《难》、仲景之书,基于临证,独出心得而成。尔后明清医家尊重之,引录之,发挥之。当今中医高校教材,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之内容,源于滑氏之书者不少。该书之著述,滑氏自己说为“后先引绍,详略相因”。故学之者应前后互参,融会贯通之,才能收获更大。笔者辑注的《诊家枢要》,是以今人贾君、郭君双整理的《诊家枢要》本为底本,以李玉清、齐东梅主编的《滑寿医学全书·诊家枢要》本为对校本。两个本子的个别文字不同之处,笔者择善而从。

撄宁生自序

天下之事,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言简而尽,事核而当,斯为至矣。天下之道,散于百家,流于方技。方技之流,莫大于医,医莫先于脉。浮沉之不同,迟数之异类,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抑亦以对待而为名象焉,有名象斯而有统会矣。高阳生之七表、八里、九道,盖凿凿也,求脉之明,为脉之晦,识者无取焉。或者曰:脉之道大矣。古之人言亦伙矣,犹惧弗及,而欲以此统会该之,不既太简乎?呜呼!至微者脉之理,而名象著焉,统会禺焉,观其统会,以知其典礼,君子之能事也。由是而推之,则溯流穷源,因此识彼,诸家之全,亦无遗珠之憾矣。

至正甲辰端月许昌滑寿识

枢要玄言

导读:此篇不足二百言,却指出了诊脉之要点。首先说:“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平则脉治。”开宗明义,简明易懂,无“脉理精微,其体难辨”之叹矣。《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变动,脉象应之,如滑氏所述如下。

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治。又长人脉长,短人脉短,性急人脉急,性缓人脉缓。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此皆其常也,反之者逆。其五脏四时之不同,阴阳变见之或异,吉凶死生于是乎著矣。《枢》《素》诸家彰彰明备,摭(zhí职:摘取)其切近精实者,为《诊家枢要》。

左右手配脏腑部位

导读:此篇仅六七十字,简要讲述左右手寸口脉之寸、关、尺所对应的脏腑,这与目前的常识相同,或相近。

左手寸口,心、小肠脉所出;左关,肝、胆脉所出;左尺,肾、膀胱脉所出。

右手寸口,肺、大肠脉所出;右关,脾、胃脉所出;右尺,命门、心包络、三焦脉所出。

五脏平脉

导读:此篇讲述“五脏平脉”极微极细之区别。最后说:“凡此五脏平脉,要须察之,久久成熟,一遇病脉,自然可晓。经曰:先识经脉,而后识病脉。此之谓也。”用四个字概括,即“知常达变”。只有明了平常无病者之脉,才能辨别患病后异常之脉。这就如心电图的识别,只有明白正常心电图,才能进一步辨别异常心电图。再如学习中医针法,必须平时多练习,甚至亲身体验针法,才能为给病人施针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平时应多切按自己的脉,以及同学、同事之间多互相切脉,熟能生巧,知常才能达变也。

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肝脉弦而长,脾脉缓而大,肾脉沉而软滑。

心合血脉,心脉循血脉而行。持脉指法,如六菽(shū叔:豆类的总称,一说指大豆。六菽、三菽等,是以三粒、六粒等豆的重量,约略说明切脉所用指力的轻重)之重,按至血脉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阔软者为散。

肺合皮毛,肺脉循皮毛而行。持脉指法,如三菽之重,按至皮毛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不及本位曰短。

肝合筋,肝脉循筋而行。持脉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而脉道如筝弦相似为弦;次稍加力,脉道迢迢者为长。

脾合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指法,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如微风轻飐柳梢之状为缓;次稍加力,脉道敦实者为大。

肾合骨,肾脉循骨而行。持脉指法,按至骨上而得者为沉;次重而按之,脉道无力为濡;举指来疾流利者为滑。

凡此五脏平脉,要须察之,久久成熟,一遇病脉,自然可晓。经曰:先识经脉(指正常人无病之脉),而后识病脉。此之谓也。

四时平脉

导读:上篇“五脏平脉”说:“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肝脉弦而长,脾脉缓而大,肾脉沉而软滑。”此篇仅一句话:“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长夏四季脉迟缓。”上篇是讲“五脏平脉”的生理特点,此篇是讲“四时平脉”的季节特点。《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夏胃微钩曰平……长夏胃微耎弱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先圣经典之言使我们明白,滑氏所述“四时平脉”之弦、洪、毛、石、迟缓之前,应加上一个“微”字,才符合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影响人体而表现出脉象上的微细变化。其“五脏平脉”亦应在不同脉象特点之前加上一个“微”字为准。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长夏四季脉迟缓。

《内经》三部脉法

导读:此篇所述《内经》三部脉法,指寸口脉左右之寸、关、尺三部脉内外侧所对应的腑脏部位,这与前两篇所述有所不同。后世医家用此脉法指导临证者少,当今医者更少了。

《脉要精微论》云:尺内两旁,则季胁也两旁,谓内外侧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附上,如越人所定关中也。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上附上,如越人所定寸口。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膻中,在胸中两乳间。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胫足中事也。

呼吸沉浮定五脏法

导读:此篇从呼吸与五脏的关系及其影响,以论述之前“五脏平脉”的特点。如“呼出心与肺……心肺俱浮”;“吸入肾与肝……肾肝俱沉”;“呼吸之间,脾受谷味,其脉在中”。

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其脉在中。心肺俱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涩者肺。肾肝俱沉,牢而长者肝,濡而来实者肾。脾为中州,其脉在中。

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法

导读:古圣先贤之著述,惜墨如金,常采取详此略彼之著述法,此篇即是。此篇仅一句话,是说前“五脏平脉”已经具体记述了“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法”了,此篇再提出,强调之意也。

即前所谓三菽五菽之重也。

三部所主九候附

导读:此篇论寸口脉之寸、关、尺三部所主周身之部位;“每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候所主体表与内脏之部位;“三而三之,为九候也”。

寸为阳,为上部,主头项以下至心胸之分也;关为阴阳之中,为中部,主脐腹胠(qū区:胁肋部。《广雅》:“胠,胁也”)胁之分也;尺为阴,为下部,主腰足胫股之分也。凡此三部之中,每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为九候也。浮主皮肤,候表及腑;中主肌肉,以候胃气;沉主筋骨,候里及脏也。

持脉手法

导读:此篇是本书内容较多的一篇,其论述的内容既具体又重要。归纳如下:

1.诊脉之道 寸口脉的三部九候诊脉手法,即寸、关、尺之轻、中、重按也。轻、中、重按又强调为“持脉之要”,即“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取之曰寻”。简述了举、按、寻持脉法所对应的生理与病变之部位。

2.识脉之要 “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胃脉与脏腑平脉,然后及于病脉。”对“时脉、胃脉与脏腑平脉”作了简要解说。识病脉之要,特别指出:三部之“或一部之内,独大独小,偏迟偏疾,左右强弱之相反,四时男女之相背,皆病脉也”。

3.取脉提纲 大抵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为“提纲之要”。简要论述了纲脉之诊法及“六脉”之类脉,并论及六字提纲脉所主病证。

4.明脉须辨 即“表、里、虚、实四字”。简述了四者所主表、里、阴、阳、脏、腑之病变。

5.察脉须识 为“上、下、来、去、至、止六字”。简述了六者之含义。

上述“持脉手法”,多数已经为目前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之基本知识,少数被忽略但应重视之。

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关位,却齐下前后二指即先定关脉,后以食指定寸脉、无名指定尺脉。初轻按以消息(消息在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含义极为广泛,故应根据其应用语言环境解释其具体词义。此处之含义,既指变化,又指征兆、端倪。以“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之变化,可从脉象之轻、中、重而了解其变化之征兆、端倪)之,次中按以消息之,再重按以消息之,然后自寸关至尺,逐部寻究。一呼一吸之间,要以脉行四至为率,闰以太息,脉五至(闰:有公历、有农历,农历古称夏历,即俗话说的阴历有闰年、闰月。此“闰”之义,指两次呼吸之间停顿瞬间片刻,时间顺延脉可“五至”),是平脉也。其有太过不及,则为病脉,看在何部,各以其部断之。

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胃脉与腑脏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时脉:谓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胃脉:谓中按得之,脉和缓。腑脏平脉已见前章。凡人腑脏脉既平,胃脉和,又应时脉,乃无病者也。反此为病。

诊脉之际,人臂长则疏下指,臂短则密下指。三部之内,大小、浮沉、迟数同等;尺寸、阴阳、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强弱相应;四时之脉不相戾(lì隶:不顺从。不相戾,是顺从之义,即脉与四时相应),命曰平人。其或一部之内,独大独小,偏迟偏疾,左右强弱之相反,四时男女之相背(“背”字义之一为违背、违反,同“悖”),皆病脉也。

凡病之脉,见在上曰上病,见在下曰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左脉不和,为病在表,为阳,主四肢;右脉不和,为病在里,为阴,主腹脏,以次推之。

凡取脉之道,理各不同,脉之形状,又各非一。凡脉之来,必不单至,必曰浮而弦、浮而数、沉而紧、沉而细之类,将何以别之?大抵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也。浮沉之脉,轻手、重手而取之也;迟数之脉,以己之呼吸而取之也;滑涩之脉,则察夫往来之形也。浮为阳,轻手而得之也,而芤、洪、散、大、长、濡、弦,皆轻手而得之之类也。沉为阴,重手而得之也,而伏、石、短、细、牢、实,皆重手而得之之类也。迟者一息脉三至,而缓、结、微、弱,皆迟之类也。数者一息脉六至,而疾、促,皆数之类也。或曰滑类乎数,涩类乎迟,何也?然脉虽似而理则殊也。彼迟数之脉,以呼吸察其至数之疏数,此滑涩之脉,则以往来察其形状也。数为热,迟为寒,滑为血多气少,涩为气多血少。

所谓脉之提纲,不出乎六字者,盖以其足以统夫表里、阴阳、冷热、虚实、风寒、燥湿、脏腑、气血也。浮为阳、为表,诊为风、为虚;沉为阴、为里,诊为湿、为实;迟为在脏,为寒、为冷;数为在腑,为热、为燥;滑为血有余;涩为气独滞也。人一身之变,不越乎此。能于是六脉之中以求之,则疢(chèn趁。《广韵》:“疢,病也。”)疾在人者,莫能逃焉。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

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阴阳虚实不别也。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也。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也。

明脉须辨表、里、虚、实四字。表,阳也,腑也,凡六淫之邪,袭于经络,而未入于胃腑及脏者,皆属于表也。里,阴也,脏也,凡七情之气郁于心腹之内,不能越散;饮食五味之伤,留于腑脏之间,不能通泄,皆属于里也。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也。实者,邪实之实,由正气之本虚,邪得而乘之,非元气之自实也。故虚者补其正气,实者泻其邪气,经文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大法也。

凡脉之至,在筋肉之上,出于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行于肌肉之下者,阴也,脏也。若短小而见于皮肤之间,阴乘阳也;洪大而见于肌肉之下,阳乘阴也。寸尺皆然。

脉贵有神

导读:此篇承接上篇专论诊脉之至关紧要的在于求神。“脉贵有神”,为论病情之轻重、之虚实、之吉凶之法律也。病脉之有神者,即“浮、沉、迟、数”之中具有“冲和”之胃气也。无病之脉与有病之脉的区别,就在于神之有无。凡诊病脉,必须首先求其神之多少有无,以判断病情之轻重、吉凶与预后转归。故《景岳全书》中论脉的专著,即曰《脉神章》,下一辑选录之。

东垣云: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谓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此中字,浮中沉之中有力言有胃气,即有神矣,为泄其热;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说并如上,即有神矣,为去其寒。若数极迟败中,不复有力,为无神也,将何所恃邪?苟不知此,而遽泄之、去之,神将何以依而主耶?故经曰: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者,人之神也。善夫。

脉阴阳类成

导读:此篇为本书最长者,近五千字。其内容论述了30种脉的不同体象、所主病证以及左右手寸口脉三部脉之分别所主病症。以下从3点简析、举例如下:

首先,对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弦、缓、滑、涩、长、短、大、小、紧、弱、动、伏、促、结、芤、革、濡、牢、疾、细、代、散等30种脉之论述,稍作比较便可发现,多为前后两种脉象相反,有利于辨别,为有序之排列。再看对每种脉之体象的简要表述:“浮,不沉也。……沉,不浮也。……迟,不及也。……数,太过也。……虚,不实也。……实,不虚也。……疾,盛也。……细,微眇也。……代,更代也。……散,不聚也。……”以上列举了30种脉之前面6种脉与最后4种脉。其论述简明,好学好记。故后世不少医家继承之,或略加完善。

继之对每种脉的体象进一步解析,指出其所主病证。

最后,对每种脉的左右手寸口脉三部脉之分别所主病症进行简述。

总之,滑寿此篇内容详而有要,这为后世医家认识病脉之“体象”及其所主病、证、症奠定了基本的规范。

浮,不沉也。按之不足,轻举有余,满指浮上,曰浮。为风虚运动之候。为胀,为风,为痞,为满不食,为表热,为喘。浮大(按:疑脱一“为”字)伤风鼻塞,浮滑疾为宿食,浮滑为饮。左寸浮,主伤风发热,头疼目眩及风痰;浮而虚迟,心气不足,心神不安;浮散,心气耗,虚烦;浮而洪数,心经热。关浮,腹胀;浮而数,风热入肝经;浮而促,怒气伤肝,心胸逆满。尺浮,膀胱风热,小便赤涩;浮而芤,男子小便血,妇人崩带;浮而迟,冷疝脐下痛。右寸浮,肺感风寒,咳喘清涕,自汗体倦;浮而洪,肺热而咳;浮而迟,肺寒喘嗽;关浮,脾虚,中满不食;浮大而涩,为宿食;浮而迟,脾胃虚。尺浮,风邪客下焦,大便秘;浮而虚,元气不足;浮而数,下焦风热,大便秘。

沉,不浮也。轻手不见,重手乃得,为阴逆阳郁之候,为实,为寒,为气,为水,为停饮,为癥瘕,为胁胀,为厥逆,为洞泄。沉细为少气,沉迟为痼冷,沉滑为宿食,沉伏为霍乱。沉而数内热,沉而迟内寒,沉而弦心腹冷痛。左寸沉,心内寒邪为痛,胸中寒饮胁疼。关沉,伏寒在经,两胁刺痛;沉弦,痃癖内痛。尺沉,肾脏感寒,腰背冷痛,小便浊而频,男为精冷,女为血结;沉而细,胫酸阴痒,溺有余沥。右寸沉,肺冷,寒痰停蓄,虚喘少气;沉而紧滑,咳嗽;沉细而滑,骨蒸寒热,皮毛焦干。关沉,胃中寒积,中满吞酸;沉紧,悬饮。尺沉,病水,腰脚疼;沉细,下利,又为小便滑,脐下冷痛。

迟,不及也。以至数言之,呼吸之间,脉仅三至,减于平脉一至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浮而迟,表有寒;沉而迟,里有寒。居寸,为气不足;居尺,为血不足。气寒则缩,血寒则凝也。左寸迟,心上寒,精神多惨;关迟,筋寒急,手足冷,胁下痛;尺迟,肾虚便浊,女人不月。右寸迟,肺感寒,冷痰气短;关迟,中焦寒,及脾胃伤冷物不食,沉迟为积;尺迟,为脏寒泄泻,小腹冷痛,腰脚重。

数,太过也。一息六至,过平脉两至也。为烦满,上为头疼上热,中为脾热口臭,胃烦呕逆。左为肝热目赤,右下为小便黄赤,大便秘涩。浮数表有热,沉数里有热也。

虚,不实也。散大而软,举按豁然,不能自固,气血俱虚之故也。为伤暑,为虚烦多汗,为恍惚多惊,为小儿惊风。

实,不虚也。按举不绝,迢迢而长,动而有力,不疾不迟,为三焦气满之候。为呕,为痛,为气塞,为气聚,为食积,为利,为伏阳在内。左寸实,心中积热,口舌疮,咽疼痛;实大,头面热风烦躁,体痛面赤。关实,腹胁痛满;实而浮大,肝盛,目暗赤痛。尺实,小便涩,小腹痛;实而滑,茎痛淋沥,溺赤;实而大,膀胱热,小便难;实而紧,腰痛。右寸实,胸中热,痰嗽烦满;实而浮,肺热,咽燥痛,喘嗽气壅。关实,伏阳蒸内,脾虚食少,胃气滞;实而浮,脾热,消中善饥,口干劳倦。尺实,脐下痛,便难,或时下利。

洪,大而实也。举按有余,来至大而去且长,腾上满指,为经络太热、血气燔灼之候。为表里皆热,为烦,为咽干,为大小便不通。左寸洪,心经积热,眼赤,口疮,头痛,内烦;关洪,肝热及身痛,四肢浮热;尺洪,膀胱热,小便赤涩。右寸洪,肺热毛焦,唾粘咽干;洪而紧,喘急。关洪,胃热反胃呕吐,口干;洪而紧为胀。尺洪,腹满,大便难,或下血。

微,不显也。依稀轻细,若有若无,为气血俱虚之候。为虚弱,为泄,为虚汗,为崩漏败血不止,为少气。浮而微者阳不足,必身体恶寒;沉而微者阴(此处“阴”字指阴寒阳虚,非指阴血不足)不足,主脏寒下利。左寸微,心虚,忧惕,荣血不足;关微,胸满气泛,四肢恶寒拘急;尺微,败血不止,男子伤精尿血,女人漏下崩中。右寸微,上焦寒痞,冷痰不化,中寒少气;关微,胃寒气胀,食不化,脾虚噫气,心腹冷痛;尺微,脏寒泄泻,脐下冷痛。

弦,按之不移,举之应手,端直如弓弦。为血气收敛,为阳中伏阴,或经络间为寒所滞,为痛,为疟,为拘急,为寒热,为血虚盗汗,为寒凝气结,为冷痹,为疝,为饮,为劳倦。弦数为劳疟,双弦胁急痛,弦长为积。左寸弦,头疼心惕,劳伤盗汗乏力。关弦,胁肋痛,痃癖;弦紧,为疝瘕,为瘀血;弦小,寒癖。尺弦,少腹痛;弦滑,腰脚痛。右寸弦,肺受风寒,咳嗽,胸中有寒痰。关弦,脾胃伤冷,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又为饮。尺弦,脐下急痛不安,下焦停水。

缓,不紧也。往来纡缓,呼吸徐徐,以气血向衰,故脉体为之徐缓尔。为风,为虚,为痹,为弱,为疼,在上为项强,在下为脚弱。浮缓,为风;沉缓,血气弱。左寸缓,心气不足,怔忡多忘,亦主项背急痛;关缓,风虚眩晕,腹胁气结;尺缓,肾虚冷,小便数,女人月事多。右寸缓,肺气浮,言语短气。关缓,胃弱气虚;浮缓,脾气虚弱。不沉不浮,从容和缓,乃脾家之本脉也。尺缓,下寒脚弱,风气秘滞;浮缓,肠风泄泻;沉缓,小腹感冷。伤寒脉大为病进,脉缓为邪退。

滑,不涩也。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不进不退,为血实气壅之候,盖血不胜于气也。为呕吐,为痰逆,为宿食;滑而断绝不匀者,为经闭;上为吐逆,下为气结;滑数为结热。左寸滑,心热;滑而实大,心惊舌强。关滑,肝热,头目为患。尺滑,小便淋涩,尿赤,茎中痛。右寸滑,痰饮呕逆;滑而实,肺热,毛发焦,膈壅,咽干,痰嗽,目昏,涕唾粘。关滑,脾热,口臭,及宿食不化,吐逆;滑实,胃热。尺滑,因相火炎而引饮多,脐冷腹鸣或时下利,妇人主血实气壅,月事不通;若和滑,为孕。

涩,不滑也。虚细而迟,往来极难,三五不调,如雨沾沙,如轻刀刮竹然,为气多血少之候。为少血,为无汗,为血痹痛,为伤精;女人有孕为胎痛,无孕为败血病。左寸涩,心神虚耗不安,及冷气心痛。关涩,肝虚血散,肋胀胁满,身痛。尺涩,男子伤精及疝,女人月事虚败;若有孕,主胎漏不安。右寸涩,荣卫不和,上焦冷痞;气短、臂痛。关涩,脾弱不食,胃冷而呕。尺涩,大便闭,津液不足,小腹寒,足胫逆冷。经云: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

长,不短也。指下有余,而过于本位,气血皆有余也。为阳毒内蕴,三焦烦郁,为壮热。

短,不长也。两头无,中间有,不及本位,气不足以前(“前”字疑为衍文)导其血也。为阴中伏阳,为三焦气壅,为宿食不消。

大,不小也。浮取之若浮而洪,沉取之大而无力(此句乃《金匮要略》第六篇“脉大为劳”之义),为血虚气不能相入也。经曰:大为病进(《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大则病进,小则平”,概指脉大为病情发展之势,多为危急重症。这与《金匮要略》虚劳病篇所述“脉大为劳”之慢性病有所不同)。

小,不大也。浮沉取之,悉皆损小。在阳为阳不足,在阴为阴不足。前大后小,则头疼目眩;前小后大,则胸满短气。

紧,有力而不缓也。其来劲急,按之长,举之若牵绳转索之状。为邪风激搏,伏于荣卫之间,为痛,为寒。浮紧为伤寒身痛,沉紧为腹中有寒,为风痫。左寸紧,头热目痛,项强;紧而沉,心中气逆冷痛。关紧,心腹满痛,胁痛筋急;紧而盛,伤寒浑身痛;紧而实,痃癖。尺紧,腰脚脐下痛,小便难。右寸紧,鼻塞膈壅;紧而沉滑,肺实咳嗽。关紧,脾腹痛吐逆;紧盛,腹胀伤食。尺紧,下焦筑痛。

弱,不盛也。极沉细而软,怏怏(yànɡ样:不服气,不满意)不前,按之欲绝未绝,举之即无。由精气不足,故脉萎弱而不振也。为元气亏耗,为萎弱不前,为痼冷,为关热(弱脉曰“关热”,其义不明,疑传写有误),为泄精,为虚汗。老得之顺,壮得之逆。左寸弱,阳虚,心悸自汗。关弱,筋痿无力,妇人主产后客风面肿。尺弱,小便数,肾虚耳聋,骨肉酸痛。右寸弱,身冷多寒,胸中短气。关弱,脾胃虚,食不化。尺弱,下焦冷痛,大便滑泄不禁。

动,其状如大豆,厥厥摇动,寻之有,举之无。不往不来,不离其处,多于关部见之。动,为痛,为惊,为虚劳体痛,为崩脱,为泄利。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伏,不见也。轻手取之,绝不可见,重取之,附着于骨。为阴阳潜伏、关格闭塞之症。为积聚,为瘕疝,为食不消,为霍乱,为水气,为荣卫气闭而厥逆。关前得之为阳伏,关后得之为阴伏。左寸伏,心气不足,神不守常,沉忧郁抑;关伏,血冷,腰脚痛及胁下有寒气;尺伏,肾寒精虚,疝瘕寒痛。右寸伏,胸中气滞,寒痰冷积;关伏,中脘积块作痛,及脾胃停滞;尺伏,脐下冷痛,下焦虚寒,腹中痼冷。

促,阳脉之极也。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曰促。阳独盛而阴不能相和也。或怒气逆上,亦令脉促。促为气痛,为狂闷,为瘀血发斑(有的版本“斑”作“狂”)。又为气,为血,为饮,为食,为痰。盖先以气热脉数,而五者或一有留滞乎其间,则因之而为促,非恶脉也。虽然,加即死,退则生,亦可畏哉!

结,阴脉之极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曰结。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也。为癥结,为七情所郁。浮结为寒邪滞经,沉结为积气在内。又为气,为血,为饮,为痰。盖先以气寒脉缓,而五者(据前“促”脉所述,五者指气、血、饮、食、痰)或一有留滞于其间,则因而为结。故张长沙谓结促皆病脉。

芤,浮大而软。寻之中空傍实,傍有中无,诊在浮举重按之间,为失血之候。大抵气有余,血不足,血不能统气,故虚而大,若芤之状也。左寸芤,主心血妄行,为吐,为衄;关芤,主胁间血气动,或腹中瘀血,亦为吐血目暗;尺芤,小便血,女人月事为病。右寸芤,胸中积血,为衄,为呕;关芤,肠痈,瘀血,为呕血不食;尺芤,大便血。又云,前大后细脱血也,非芤而何?

革(李中梓说:“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浑如鼓皮”),沉伏实大(“沉伏实大”之象,为下文牢脉状),按之如鼓曰革。革,易常度也。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又为中风感湿之诊。

濡,无力也。虚软无力,应手散细,如绵絮之浮水中,轻手乍来,重手即去,为气血两虚之候。为少血,为无血,为疲损,为自汗,为下冷,为痹。左寸濡,心虚,易惊盗汗,短气;关濡,荣卫不和,精神离散,体虚少力;尺濡,男为伤精,女为脱血,小便数,自汗多。右寸濡,关热(此如前弱脉之“关热”,皆难理解)憎寒,气乏体虚;关濡,脾弱物不化,胃虚饮食不进;尺濡,下元冷惫,肠虚泄泻。

牢,坚牢也。沉而有力,动而不移。为里实表虚,胸中气促,为劳伤痿极。大抵其脉近乎无胃气者,故诸家皆以为危殆之脉云。亦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

疾,盛也。快于数而疾,呼吸之间脉七至,热极之脉也。在阳犹可,在阴为逆。

细,微眇也。指下寻之,来往如线(据笔者临证经验:细缓少力,舌淡苔白润,主气虚,阳虚之渐也;细数有力,舌红少苔微黄少津,主阴血之虚)。盖血冷气虚,不足以充故也。为元气不足,乏力无精,内外俱冷,痿弱洞泄,为忧劳过度,为伤湿,为积,为痛在内在下。

代,更代也。动而中止,不能自平安,因而复动,由是复止,寻之良久,乃复强起为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若不因病而人羸瘦,其脉代止,是一脏无气,他脏代之,真危亡之兆也。若因病而气血骤损,以致元气卒不相续,或风家痛家,脉见止代,只为病脉。故伤寒家亦有心悸而脉代者,腹心痛亦有结涩止代不匀者。盖久痛之脉不可准也。又妊娠亦有脉代者,此必二月余之胎也。

散,不聚也。有阳无阴,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漫无根柢,为气血耗散,腑脏气绝。在病脉,主虚阳不敛,又主心气不足,大抵非佳兆也。

兼见脉类

导读:此篇简要论述了多种相兼复合脉所主病、证、症。这些简要的“平脉辨证”之短句,多是源于《内》《难》及仲景之书。

浮缓风痹,浮大伤风,脉紧伤寒。弦数疟,紧涩寒痹。数主热,迟涩胃冷。滑数结热,浮数虚热,长滑胃热。洪大在右尺,三焦热;滑,血热;微,血崩;弦紧,癥痛;沉弦,癖痛;弦急,癖气疝痛;紧而驶(疾速),刺痛;弦紧,胁痛;滑细,呕吐;紧而实,里痛。紧细在关,虫痛。寸口紧促,喘逆;紧滑,吐逆。寸数,吐;关滑,呕吐。沉濡,停饮;滑细,宿食;弦实,积;短滑,酒食病,胃寒谷不消;促结,积聚。肝脉弦紧,筋挛;浮泛,中满;伏不往来,卒中,坚疾癫病;洪疾,狂病,二便秘;沉伏,霍乱。尺浮大或洪亦然。尺数,小便赤涩。诸脉弦尺涩,虚劳。脉尺寸俱微,男子五劳,妇人绝产。脉寸尺紧数,中毒;脉紧盛,伤寒;虚滑,伤暑;弦细芤迟亦然。浮缓,伤风;脉洪,病热;沉缓,中湿;洪紧,痈疽;洪疾,癫疾;沉石,水蓄;急弦,支饮。伤于阳则脉浮,伤于阴则脉沉。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食。脉前大后细,脱血也。喜则气缓脉散,怒则气上脉激,悲则气消脉缩,恐则气下脉沉,思则气结脉短,忧则气沉脉涩,惊则气乱脉动。微小气血虚,大则气血盛。浮洪外病,沉弦内病。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心烦,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脉实病在内,脉虚病在外。尺中沉细下焦寒,小便数,痛下迫痢;沉迟,腹脏寒痛;微弱,中寒少气。洪大紧急,病在外,若头痛,发痈疽;细小而紧急,病在中,寒疝瘕聚痛。浮大,伤风鼻塞。诸浮、诸紧、诸沉、诸弦、诸迟、诸涩,若在寸口,膈以上病;在关中,胃以下病;在尺内,脐以下病。凡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阴阳相绝,人何以依?以上诸脉,各随寸关尺及脏腑部分,以言病之所在也。

诸脉宜忌类

导读:此篇简要论述了三四十种病证的宜忌之脉。例如:“伤寒热病,宜洪大,忌沉细;……”其诸病与诸脉相宜、相忌的规律是:脉证相符者宜,脉证不符者忌。

伤寒热病,宜洪大,忌沉细;咳嗽,宜浮濡,忌沉伏;腹胀,宜浮大,忌虚小;下痢,宜微小,忌大浮洪;狂疾,宜实大,忌沉细;霍乱,宜浮洪,忌微迟;消渴,宜数大,忌虚小;水气,宜浮大,忌沉细;鼻衄,宜沉细,忌浮大弦长;头痛,宜浮滑,忌短涩;中风,宜迟浮,忌急实大数;喘急,宜浮滑,忌涩脉;唾血,宜沉弱,忌实大;上气浮肿,宜沉滑,忌微细。中恶,宜紧细,忌浮大;金疮,宜微细,忌紧数;中毒,宜洪大,忌细微。妇人带下,宜迟滑,忌浮虚;妇人已产,脉宜小实,忌虚浮。又云:宜沉细缓滑微小,忌实大弦急牢紧。肠澼下脓血,宜浮小流连,忌数疾及大,发热。吐血衄血,宜沉小弱,忌实大。坠堕内伤,宜紧弦,忌小弱。头痛,宜浮滑,忌短涩。风痹痿厥,宜虚濡,忌紧急疾。温病发热甚,忌反小。下痢身热,忌数。腹中有积,忌虚弱。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皆所忌也。又云:腹痛宜细小迟,忌坚大疾。

验诸死证类

导读:此篇所述平脉辨证以判断的“诸死证”,有的确为不可救治之脉象,有的是病情危重之脉象。此篇不仅论脉以“验诸死证”,并且简述了据望、闻、问三诊以判断“诸死证”。作为一名良医,既要知其生,又应知其死。不明生死,焉为良医?

温病攘攘大热,脉细小者死。头目痛,卒视无所见者死。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死。病疟久,腰脊强急、瘈疭者,不可治。热病已得汗,脉安静者生,脉躁者危,及大热不去者亦危。嗽脱形,发热,脉坚急者死,皮肉着骨者死。热病七八日,当汗反不得汗,脉绝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真脏脉见者死。黑色起于耳、目、鼻,渐入口者死。张口如鱼出气不反者死;循衣摸床者死;妄语错乱及不语者死。热病不在此例。尸臭不可近者死;面无光、牙龈黑者死;发直如麻、遗尿不知者死;舌卷卵缩者死;面肿色苍黑者死。五脏内绝,神气不守,其声嘶者死;目直视者死;汗出身体不凉,加喘泻者死。

死绝脉类

导读:此篇论“弹石脉……鱼翔脉……皆肾绝也。雀啄脉……屋漏脉……皆脾胃衰绝之脉。解索脉……虾游脉……釜沸脉……皆死脉也”。以上七种死绝之脉,皆取类比象,形象而生动,顾名可思义,真善于观察而比拟者也。前述“诸死证”脉为病情危重之象,得遇良医,救治及时,不一定死。此篇所述七种“死绝脉”,确实脾肾及五脏元气已竭,良医神药,也难有作为矣!识得“死绝脉类”,为良医之指下功夫,若非神明善辨,久经临床之大医,岂能如此?

弹石脉在筋肉间,举按劈劈然;鱼翔脉在皮肤,其本不动而末强摇,如鱼之在水中,身首帖然而尾独悠扬之状。弹石、鱼翔,皆肾绝也。雀啄脉在筋肉间,如雀之啄食,连连凑指三五啄忽然顿绝,良久复来;屋漏脉在筋肉间,如残溜(liù六:顺房檐滴下来的水)之下,良久一滴,溅起无力。雀啄、屋漏,皆脾胃衰绝之脉。解索脉如解乱绳之状,指下散散,无复次第;虾游脉在皮肤,始则冉冉不动,少焉瞥(piē撇:很快之义)然而去,久之倏(shū殊:忽然之义)尔复来;釜沸脉在皮肉,有出无入,涌涌如羹之上肥。皆死脉也。

五脏动止脉

导读:首先说明,此篇从“动止脉”以预测之“死”字,应理解为“发病”。此篇所述“五脏动止脉”,为“脉结代”之象,其动而时止,止无定数是结脉,止有定数为代脉。结代之脉,多见于中老年人心脏病为主的患者,亦可见于青少年患者(多为病毒性心肌炎),极少数平人也可见之(笔者曾见一50多岁之平人脉结代者)。“五脏动止脉”之心电图检查,一般为“室性期前收缩”,偶发者轻,频发者重,频繁发作而为代脉(形成二联律、三联律等有规律顿止)者更重。故滑寿当年之预言切合现代临床。

凡人脉五十动不止者,五脏皆有气。四十动一止者,一脏无气,四岁死。三十动一止者,二脏无气,三岁死。二十动一止者,三脏无气,二岁死。十动一止者,四脏无气,岁中死。病脉不在此例,平人以此推之。

妇人脉法

导读:此篇首先论妇人平脉说:“妇人女子,尺脉常盛,而右手大,皆其常也。”之后简要论述了经闭之脉、妊娠之脉、以脉辨别男女,以及女人胎前、产后与伤寒、杂病经事之辨。

妇人女子,尺脉常盛,而右手大,皆其常也。若肾脉微涩,或左手关后尺内脉浮,或肝脉沉而急,或尺脉滑而断绝不匀者,皆经闭不调之候也。妇人脉,三部浮沉正等,无他病而不月者,妊也。又尺数而旺者亦然。又左手尺脉洪大为男,右手尺脉沉实为女。又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尺内阴脉搏手,则其中别有阳脉也。阴阳相搏,故能有子也。

凡女人天癸未行之时属少阴,既行属厥阴,已绝属太阴。胎产之病从厥阴。凡妇人室女病伤寒,及诸寒热气滞,须问经事若何。凡产后,须问恶露有无多少。

小儿脉法

导读:此篇简述了“小儿三岁已前,看虎口三关纹色”诊病法,“及三岁已上,乃以一指按三关”诊病法。其内容简要明了。

小儿三岁已前,看虎口三关纹色:紫,热;红,伤寒;青,惊风;白,疳病。惟黄色隐隐,或淡红隐隐,为常候也。至见黑色,则危矣。其他纹色,在风关为轻,气关渐重,命关不治(“不治”二字,有的版本为“尤重也”)。及三岁已上,乃以一指按三关寸关尺之三关,常以六七至为率,添则为热,减则为寒。若脉浮数,为乳痫风热或五脏壅;虚濡,为惊风;紧实,为风痫;紧弦,为腹痛;弦急,为气不和;牢实,为便秘;沉细,为冷;大小不匀,为祟脉(又名鬼祟脉,指脉象变化不定);或小或缓,或沉或短,皆为宿食不消。脉乱身热,汗出不食,食即吐,为变蒸也。浮,为风;伏结,为物聚;单细,为疳劳。小儿但见憎寒壮热,即须问曾发斑疹否,此大法也。

脉象统会

导读:此篇不过百言,内容简要,提纲挈领,对前之“脉阴阳类成”30种脉(缺少细脉)之相反及相类脉特点与辨识要点融会贯通之。

浮沉以举按轻重言,浮甚为散,沉甚为伏。

迟数以息至多少言,数甚为疾,数止为促。

虚实微洪以亏盈言,虚以统芤濡,实以赅牢革,微以赅弱。

弦缓滑涩以体性言,弦甚为紧,缓止为结,结甚为代,滑以统动。

长短以部位之过不及言。

大小以形状言。

脉象歌

导读:此篇“脉象歌”为五言词,共22句,110字,高度概括了30种脉之体象的相类、相反辨识要点。与上述“脉象统会”贯通互补,则诊脉之大纲了然于胸中矣。

歌诀下文几句提醒读者,《诊家枢要》一书“后先相绍,详略相因”,应融会贯通之也。

本书最后还有“跋”。其中说:“观《素问》、仲景书中论脉处,尤可见取象之义。今之为脉者,能以是观之,思过半矣。”中医脉学,其根源在秦汉经典,传承发扬于后世百家良医。故学习诊脉之道,不外一学、二用,既要熟识脉理,又要多临证。潜心经典,博览群书,勤奋实践,学用结合,此乃掌握脉诊、成就良医之不二法门。

洪大芤虚脉,弦紧实牢革,微小缓弱濡,咸以类相索。

浮沉轻重求,迟数息至别,涩滑论难易,长短部位切。

动伏缘躁静,结促由止歇,疾细羸不足,代散乃羸劣。

内外并上下,皮肉及筋骨,或以体象征,或以至数属。

多之血气盈,少则荣卫缩。至哉阴阳蕴,爰以赞化育。

学人能了知,照如秉宵独。

前之枢要及统会二者,脉病之详与会通之义矣。合复二韵语者,盖欲其后先相绍,详略相因,学之者易晓也。

诸脉亦统之有宗欤!盖以相为对待者,以见曰阴曰阳,为表为里,不必断断然七表、八里、九道,如昔人云云也。观《素问》、仲景书中论脉处,尤可见取象之义。今之为脉者,能以是观之,思过半矣。吁呼!脉之道大矣,而欲以是该之,不几于举一而(有的版本在“而”后有“废”字)百欤?殊不知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得其理,则象可得而推矣。是脉也,求之于阴阳对待统系之间,则启源而达流,因此而识彼,无遗策矣。

至正己亥首夏二日许昌滑寿伯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