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脉学名著与名医脉案导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代序

说明:任应秋(1914—1984)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他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执教30余年,知识渊博,著作宏富,为了中医事业鞠躬尽瘁,勤奋终生。笔者在收集资料而阅览《中医杂志》时,在1963年第1期(原版称之为“号”)有任应秋《如何阅读脉法书》一文,拜读后颇受启发。对该文节录如下,以代本书之“序文”。

从脉搏的变化,可以测知体内阴阳盛衰、邪正消长的情况。所以,切脉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是,切脉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正如王叔和所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见《脉经·序》)前人在切脉上给我们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和丰富知识,只要努力学习,而且学习有方,就可以达到“切脉动静而决死生之分”的境界。究竟如何进行学习呢?兹分三个方面来谈:

一、熟读《脉诀》(内容略)

二、精研《脉经》(内容略)

三、博览名著

精习《脉诀》《脉经》以后,于脉学已具有坚实的基础。循此而博览诸家名著,更足以广其识而深其意。古代论脉法的名家虽不少,而其发挥最为深透,大有可观者,约有下列数家:

1.《诊家枢要》 元·滑寿著,书凡一卷,不过七千余言,其立论要以阴阳对峙为说,而说皆精审。如“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云:“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也。”

又论“脉至”云:“凡脉之至,在肌肉之上,出于皮肤之间者,阳也,府也;行于肌肉之下者,阴也,藏也。若短小而见于皮肤之间者,阴乘阳也;洪大而见于肌肉之下者,阳乘阴也。寸尺皆然。”

又论“持脉”云:“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府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沈(同“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

他如论三十种脉象,亦无不以阴阳对峙为言,而皆各具精义,言简意赅。

2.《脉神章》 明·张介宾著。书凡三卷,系《景岳全书》的一部分。计分“《内经》脉义”“通一子脉义”“《难经》脉义”“仲景脉义”“滑氏脉义”“诸家脉义”六篇。而尤以“通一子脉义”一篇,为张氏治脉学的精华所在,全篇凡十三节,都能发微启祕(同“秘”)。其中“独论”“胃气解”两节,尤为卓见不群,发人深审。其言曰:“独之为义……以知死生。”(“独论”之引文较长,笔者删去,详见《脉神章》原文)

《素问·三部九候论》叙七诊之独,仅属例举而言,并未如张氏所言之深刻,且能示人以察独之法,非会心有素者,未之能也。又论述胃气云:“凡诊脉者,无论浮沈迟数,虽值诸病叠见,而但于邪脉中得兼耎(与“软”为古今异体字,下同)滑徐和之象者,便是五藏中俱有胃气,病必无害也……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缓,明日更弦急,知邪气之愈进。邪愈进,则病愈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即如顷刻之间,初急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后急者,胃气之去也。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胃气解)

从来言胃气者,均未能像张氏这样,既能授人以察胃气之规矩,又能示人以察胃气之巧,绝非泛论之可比。

3.《诊家正眼》 明·李中梓著,书凡二卷。首卷言脉大义,多本《内》《难》立说,言简意赅,纲纪秩然。二卷分述二十八脉,每脉均以“体象”“主病”“兼脉”三者为纲而次第述之,“体象”“主病”两项,都以简切胜,独于“兼脉”,则畅发其辨证析疑之能事。最终殿以《脉法总论》一篇,凡脉之阴阳变化、色脉参伍、尺肤相合、病证所主等项,均能尽其意解言宣之妙用,其于《素问》《伤寒论》许多脉体之解释,既不费词而明晓如绘。

结合二十八种常见之脉,以理解《内经》、仲景不常见之脉名,并从而道出所以之理,非于脉学有较高的修养和丰富的临证经验者,实难道出只字。虽于纵、横、逆、顺诸脉仍不具体,究不失为言脉法之佼佼者。

4.《诊宗三昧》 清初·张路玉著,书凡一卷,自“宗旨”至“婴儿”计十二篇,其中以“脉象”“师传”“口问”三篇,是全书的“三昧”所在。其论“脉象”,以首先识得弦、鉤(为“钩”之异体字)、缓、毛、石五脏的常脉为主,五脉之中,必以缓滑之象为平脉,为有胃气,如某一脉偏少冲和之气,即是病脉。或在本部反见他藏之脉,便是本藏气衰,他藏之气乘之所致,在参以形体之肥瘠,方土之宜异,气候之流变等而参合之,庶几脉形无遁,真象毕露矣。“师传”一篇,列叙浮、沈、迟、数等三十二脉,每一脉首言其形,再说其所以具此形之理,再述其所主之证,再辨其疑似之见,再论其兼见他脉之由,最终畅发其分析证治之巧。层层剖析,曲尽奥义。“口问”十有二则,阐述三焦、命门、神门、冲阳、太谿、反关、人迎、气口、逆顺、异脉、妇人、婴儿诸脉之候,以及初诊久按、脉证异同、从脉从证、脉法阴阳、高章纲惵卑损脉法、辨声与色、沈脉温补转剧诸法之理,无不深入浅出,可解积疑。尤其是解高章诸脉,尤为明晰。

5.《周氏脉学四种》 清·周学海著,计《脉义简摩》八卷,《脉简补义》二卷,《诊家直诀》二卷,《辨脉平脉章句》二卷。均在《周氏医学丛书》第二集中。周氏这四种书,都是辑自《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方论》《脉经》《甲乙经》《千金方》《千金翼方》,以及宋元以来的名贤、日本诸家,截至目前止,可说是研究脉学最完善的一部类书。他说:“考之于古而有所本,反之于身而有可信,征之于人而无不合,施之于病而无不明。”(《脉简·自序》)这是周氏的自我评价,是很恰当的。

四种书中,以《简摩》为基础,凡关于脉学的部位、诊法、形象、主病、名论、妇科、儿科诸类,都选辑得至为精当,并都作了相当的阐发。

《补义》则纯为周氏的发挥,分两个部分,曰“诊法直解”,曰“诸脉补真”,前一部分发挥求脉、审脉、三部九候、气分血分、十二经动脉、命门三焦、三关脉体等大义,都解说得异常深切。后一部分发挥三十余种脉象的精义,所谓“补”者,系补郭元峰《脉如》二十八脉辑说之未备;所谓“真”者,即一言一义,均系周氏历验而来,绝无欺诳之谈。如其于滑、涩、动、结、促五脉之辨似云:“滑者,脉之浮沈起伏,婉转流利也。形体条畅,浮沈(同沉)皆得,若来如电掣,略按即空,此滑不直手,元气将脱也。涩者,脉之将起未起之际,有艰滞难进之意,及其既至,亦颇有如掷如跃之时,但中间常于将来之顷,夹杂一二至阻滞不畅耳。动脉全似滑脉,滑脉形体和耎而有起伏,动则形体坚搏,指下如豆,躁疾鹘突,几于有来无去,起伏不明也。结脉,即动脉之怠缓者;促脉,即滑脉之兼洪者。此五脉,惟促脉主病,气分居多,余四脉则气血参半,而有寒热虚实之殊。”(滑涩动结促辨)

《直诀》所言,曰“总义”,曰“会通”,曰“真言”。“总义”分脉象、指法、主病三章,字字坚实,各有着落,均从《内经》《伤寒论》《金匮》诸书中融会得来,颇能道其奥旨。“会通”综述浮、沈、迟、数等二十四象的参伍错综,示人于既明各象之专义后,再能比例而得其参见错出者,此脉学一贯之义也。“真言”曰位、数、形、势、微、甚、兼、独八字。位即三部九候,数以纪其多寡,形为脉之静体,势乃脉之动态,四者为正脉之提纲。微甚所以衡脉变之轻重,兼独所以审脉变之主次,四者为变脉之提纲。

《章句》所以注释《伤寒论·辨脉、平脉》两篇的文义,多本临诊治病之实际体验解说,较诸家所注踏实。

周氏后来以为所著四种,卷帙浩繁,非一般人所可尽读,乃于四种中撮其要者,简之又简,订为两卷,名曰《重订诊家直诀》,凡二十二篇,真可谓要言不繁矣,刊于《周氏医学丛书》第三集中。

以上元、明、清五位名家之五书,均为研究脉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各有专精,而以周氏书尤为博大,如能尽得其旨,庶可谓于脉学升堂入室矣。

(《中医杂志》,196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