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疼痛病诊疗规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胸廓出口综合征

【概述】

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是指锁骨下动、静脉以及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处受压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胸廓出口处结构复杂,在臂丛神经、血管周围存在肌腱、韧带、骨骼等多种组织,这些组织在臂丛神经周围共同形成多个隐性腔隙性结构,包括斜角肌间隙、肋锁间隙、胸小肌间隙等。在腔隙内臂丛神经被这些组织结构包围,容易受到坚硬及病变组织的压迫。95%以上的TOS累及臂丛神经,而累及锁骨下动、静脉者不到5%。颈8/胸1神经根发出的臂丛下干与第1肋骨紧密接触,在创伤或慢性劳损时,更容易受压迫形成神经型TOS。TOS分三型:①神经型,占TOS的90%~95%,包括: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其在临床最为常见;臂丛神经上干受压型及全臂丛神经受压型;②血管型。占TOS的4%~8%,主要为锁骨下动、静脉卡压,临床较少见,一般需超声及血管造影检查确诊。③非典型型。占TOS的1%~2%,包括假性心型、椎动脉受压型及交感神经刺激型等。临床表现多样化,除了手尺侧、前臂内侧麻木外,还会出现爪形手、鱼际肌萎缩等异常表现。

【临床表现】

中青年女性多见,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颈、肩、臂及手部不明原因麻痛、前臂内侧感觉麻木、手部乏力、手内肌萎缩,运动或劳作会加重患肢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晕、咽部异物感、易疲劳、乏力等。锁骨下动脉受压时,可出现患肢缺血症状,如发凉、麻木、无力以及肢端苍白发绀等。病变较轻时,一般情况下无临床症状,缺血症状仅出现于上肢处于某一特殊体位,如梳头、举杯,转头时。

【体格检查】

神经型TOS常见上肢痛觉减退或手内肌萎缩,锁骨下动脉受压时可有患肢皮肤温度降低,桡动脉搏动减弱及锁骨上窝杂音。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下常有压痛点。

血管型TOS可借助以下特殊检查辅助诊断:

1.Adson试验

嘱患者端坐,头部延伸并转向患侧,如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完全消失,则应高度怀疑颈肋的存在;

2.Halstead试验

又称肋锁骨部压迫试验,患者双肩向后向下,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锁骨下区杂音则说明肋锁骨受压;

3.Wright试验

即过度外展试验,上肢被动地置于过度外展姿势,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腋部出现杂音,表明胸小肌肌腱压迫动脉。

【辅助检查】

1.神经肌电图 异常情况主要包括:①尺神经腋部以下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ve potential,SNAP)或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otor action potential,CMAP)消失,或波幅较正常值下降超过25%;②手部肌肉肌电图检查有失神经改变:③尺神经F波异常;④前臂内侧皮神经SNAP消失或波幅较正常值降低超过25%。应对患者上肢运动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进行分段检测,对判断周围神经功能卡压及臂丛神经卡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神经型TOS患者的上肢F波异常率达83%,F波检测具有诊断价值,尺神经F波可作为神经型TOS的诊断指标之一。

2.B超 可发现胸廓出口处血管神经卡压。

3.X线和CT 存在骨化性肌炎时可发现胸廓出口处高密度影;发现颈肋。

4.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发现肩关节及肩锁关节周围软组织信号异常。

【诊断与鉴别诊断】

TOS临床表现各异,可兼有神经、血管受压症状,表现为上肢麻木、疼痛、乏力、缺血、淤血水肿、肩臂运动障碍、头颈部不适等,易与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颈部肌筋膜炎、运动神经元疾病、肩周炎、上肢静脉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神经卡压疾病如肘管/腕管综合征、滑囊炎、胸壁结核、心绞痛、骨关节病、Pancoast综合征、胶原代谢病、神经症等疾病鉴别。

【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包括纠正不良姿势、避免做使症状加重的动作如上肢持重或上举、体态训练、指导肩胛带周围肌肉强化训练、局部阻滞、针灸等,症状严重者建议手术治疗。

TOS手术治疗原则是解除胸廓出口处神经和血管的压迫、缓解症状。手术方式主要是斜角肌切断术、颈肋或颈椎横突切除术、锁骨上或经腋部的第一肋切除术、第一肋切除合并斜角肌切断术、锁骨切除术,臂丛神经松解术。

【康复和预后】

约60%的TOS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得获得临床症状完全缓解,90%患者的颈肩胛区不适症状得到改善。臂丛神经松解术术中创伤小,近期疼痛和感觉异常症状的恢复显著,术后复发率低,但由于未切除第1肋,远期疗效不如经腋路第一肋切除术。

(何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