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正常表现与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第一节 食管和胃肠钡剂造影正常与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一、食管钡剂造影正常表现
(一)食管的X线形态
正常食管不能在X线片上显示,因为在静止期食管腔是关闭的,管腔内没有气体存在。只有当空气经咽部吞入,或自胃返入食管时,才能由气泡显示出部分食管腔,这种情况在婴儿及幼童中较常见。
食管上端与下咽部(即喉咽部)相连,下咽部为一较宽的腔道,下方构成两侧对称的一对梨状窝,正位充钡时于梨状窝的中心可见一圆形透光区,为喉头阴影,不可误为充盈缺损。侧位时两侧梨状窝重叠,前壁略向前方鼓出,前下方见环状软骨构成的浅切迹。两侧梨状窝在第5颈椎下缘处,即环状软骨下缘水平,向中心汇合呈一长约1cm的轻度环状狭窄段,即为食管的开端,也即食管的第一个生理狭窄,以在卧位时显示较佳。食管的第二个生理狭窄在主动脉弓和左主支气管压迹处。第三个生理狭窄相当于胃食管前庭段。
当吞咽大口钡剂后,食管腔充盈扩张,其管径一般自上而下逐渐增宽。因食管的管腔略扁,故在正位时其管径较侧位时略宽,而当它经过横膈裂孔时逐步转为侧位略宽,正位略狭。整个食管垂直向下,但不是笔直的,在正侧位上均可见其有自然弯曲度。在正位时,有两个凸面向左偏移的轻微弧度,第一个在颈胸段,第二个在食管中下段。在侧位时,食管随颈胸椎的曲度而自然弯曲。食管腔的边缘光滑,管壁柔软。
食管与纵隔内器官相邻,主动脉弓部、左侧主支气管及左心房紧贴于食管的左前方,所以在食管的左前缘造成三个正常的压迹,这三个压迹以在右前斜位时显示最明显。依次为:
1.主动脉弓压迹
相当于第4~5胸椎水平处,为一半月形的弧形压迹,压迹的深度随年龄而递增。此压迹在正位及侧位时亦可见,正位时位在食管的左缘,侧位时位在食管的前缘,其弧度均较右前斜位时为浅,正位时压迹的最凹点至主动脉球最外点的距离代表了主动脉弓的直径。
2.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侧主支气管斜行跨过食管的左前方,紧接主动脉弓压迹的下方,食管的左侧缘见此压迹,在某些人于压迹相应部位的食管上,可见约1cm宽的斜行的模糊透光带。压迹的深浅程度变异较大,压迹的宽度与左主支气管倾斜的程度有关,其走行越垂直则压迹较狭而明显。有时压迹不呈圆弧形,而成为轻度成角的切迹状表现。一般在压迹的前方可以看到含气透光的支气管阴影。正常肺动脉不与食管相接触,当肺动脉增大时,可以通过左主支气管而间接压迫食管。在主动脉弓和左主支气管两个压迹之间,食管往往相对地膨出,钡剂通过稍潴留,这是正常现象,不要误认为是食管憩室等。
3.左心房压迹
相当于食管中下段,为一长而浅的压痕,在正位及左侧位时亦可见,在正位时其弧度的凹面向左。一般在儿童或深呼气时压迹比较明显,成年人或深吸气时不易见到,而狭长型心脏的人此压迹可以完全见不到。
食管少量充钡时(即部分排空后),管腔内显示出2~5条纵行的平行细条状透亮影(2mm宽),即为黏膜皱襞。这些皱襞在通过膈裂孔时聚拢,过了裂孔后又再分离,达贲门时又可聚拢。
食管双重造影相 食管明显舒展,低张后食管扩张度可增加一倍,两侧壁为纤细的轮廓线所勾画,中间为均匀极淡的钡剂涂沫,黏膜平整而无皱襞可见,偶而可见精致的横行条纹结构为黏膜肌层收缩所致。右前斜位食管前缘亦可见三处正常压迹。左前斜位在中段相当左主支气管起始处向上,食管前后壁之间见自前上向后下的斜行的钡线影(约3cm长),这是由于食管明显扩张紧贴于气道所致,并因食管充气而对照显示的(图1-4-1-1)。
图1-4-1-1 正常食管钡剂造影X线表现
(二)食管蠕动和收缩的X线表现
与钡餐通过食管的速度、钡餐的厚薄,以及患者的体位等有关。由于吞咽动作和食管蠕动的推动力量,钡餐可在数秒钟之内通过食管进入胃部。食管的蠕动波表现为不断向下推动的环状收缩波,收缩波前方的食管舒张,以接纳收缩波送来的钡餐,收缩波后方的食管恢复静止状态。蠕动波以卧位显示为佳,因为钡餐的重力影响较小。原发蠕动的收缩波从食管入口开始,下行很快,达主动脉弓水平以后变慢。这是因为弓上段以上管壁为横纹肌,而以下为平滑肌,两者收缩速度不同所致。在立位时,加上重力的作用,钡餐下行较快,尤其在吞服稀钡餐时下行更快,因而蠕动波可能表现得不明显。个别人,一般为老年人,原发蠕动波可以中止在主动脉弓水平,需经几次吞咽动作后,蠕动波才下行至整个食管。原发蠕动未能将食管排空,而又未作第二次吞咽动作时,就出现继发蠕动。继发蠕动于主动脉弓水平开始,开始时可表现为一痉挛状收缩,将钡餐推向上、下,以后则与原发蠕动相似,将钡餐推送向下。随再次吞咽动作而来的新的原发蠕动,可以抑制正在进行的继发蠕动,使钡餐随新的原发蠕动下行。有时新的原发蠕动不能抑制继发蠕动,钡餐可停留在原发与继发蠕动波之间,引起这段食管的扩张,患者可感胸骨后不适或轻微疼痛。第三收缩常见于主动脉弓水平以下的食管,可表现为食管边缘呈不均匀的波浪状或锯齿状,也可表现为一段食管呈痉挛性收缩,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逆蠕动表现为从梗阻部位开始的、将钡餐推向上方的蠕动波。
(三)膈壶腹、食管下括约肌和胃食管前庭段的X线表现
膈上4~5cm长一段食管,在蠕动波到达时,往往舒张、膨大呈壶腹状,最宽处可达4cm以上,但一般不超过5cm。X线诊断学上称此膨大部分为膈壶腹,以吸气或Valsalva呼气法时显示最为突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膈壶腹一般只能暂时存在,即使吸气后持续屏气,膨胀部分也逐渐变成与其上方食管粗细相仿,同时钡餐向上反流。一般原发蠕动波到膈壶腹顶部为止,膈壶腹和舒张的胃食管前庭段连成一气,然后膈壶腹在数秒钟之内逐渐缩小以至消失,这时胃食管前庭还未收缩,钡餐通过胃食管前庭源源不断进入胃部。膈壶腹消失之后,胃食管前庭段才继之同时收缩,将胃食管前庭段内之钡餐推送入胃。有时钡餐不能完全推送入胃,部分又返回到胃食管前庭段以上的胸段食管,食管内钡餐停留在膈上1~2cm以上的食管内,而胃食管前庭段空虚或只有很少量钡餐夹在黏膜皱襞之间。有时原发性或继发性蠕动波不伴随胃食管前庭段舒张、开放,这种情况下随蠕动波到达所出现的膈壶腹,以上为萎陷状态的食管,以下为呈环状缩窄的萎陷之胃食管前庭起始部,在两端萎陷的对比之下,从而膈壶腹显示得特别突出,呈圆形或椭圆形。这种膈壶腹下方的环状缩窄,在右前斜位相当于横膈平面之上约1~2cm处,我们和多数人的意见一致,称此为食管下端括约肌。腔内测压表明它是静止高压带的起始部,亦即食管的管状和囊状部分连接点,称为管前庭交界,在这一点上可形成A环。高压带的远端相当于胃悬系纤维的上界,亦即食管胃交接点。此处有不围绕整圈的横行皱褶,收缩时呈花瓣状,为贲门定位的标志,相当于B环所在处。一定比例的正常成人,在吞咽或食管扩张时,胃食管前庭可上移,形成≤1cm的、突入胸腔的、一时性的生理性疝,很快因膈食管膜的牵拉而消失复位。
二、胃钡剂造影正常表现
胃大部分位于左膈下,小部分位于肝脏下方。食管进入胃部的开口部位叫贲门。胃起于贲门,止于幽门。一般分为胃底、胃体和胃窦三部分。
胃底是指胃贲门水平线以上部分,立位时胃体上部及胃底常充有气体,称为胃泡。胃泡内充气少时,内壁显示为轻微的高低不平,为黏膜皱襞所造成,充气多时,由于黏膜皱襞变平,而较光整。以贲门为中心,半径大约2.5cm大小的一个圆形区域叫作贲门区。
胃轮廓的右缘为胃小弯,左缘为胃大弯。胃小弯向下行,然后转向右上,或略呈水平转向右方,转角处叫作角切迹或胃角。胃体为贲门至胃角的一段。胃窦为胃角至幽门管斜向右上方走行的部分。幽门为长约5mm的短管,宽度随括约肌收缩而不同,将胃与十二指肠相连。幽门近端3~5cm一段胃窦又叫作幽门前区。
立位时钡餐聚积在胃体和胃窦,与胃泡之间形成一液平面,在低张力胃幽门前区也积气,与钡餐之间也形成液平面。胃下部位置较卧位为低,随吞服钡餐的增多,胃大弯位置下降较明显,尤以张力较低的胃更明显,而胃小弯相对位置变化较小,胃小弯角切迹位置一般不低于髂嵴最高点之平面。仰卧位时,钡餐多数积于胃底,充盈较少时其轮廓上有排列较规则的齿状切迹,为黏膜皱襞所造成,随呼吸可以变化,表示是柔软的;钡剂充盈较多时,黏膜皱襞变平,胃底轮廓变得光滑。胃体部钡餐在那里不易停留,有时可以显示几条黏膜纹,有时呈空虚状态。胃窦有时充钡较多,显示其部分轮廓,有时充气较多形成双重对比。仰卧位时胃倾向于移向上腹部,因此低张力胃的胃体部扭曲向上,其大弯侧可出现较大的切迹状凹陷;由于不出现其他位置,可以证明它不是异常。俯卧位时钡餐多聚集于胃窦和胃体,可以清楚地显示其轮廓。在钡餐充盈较少时还可见胃体的黏膜纹。胃底常积气,有时能够看到其内的黏膜纹;有时看不到,而只见零星散在的钡斑阴影。侧位显示胃的前后壁,一般都光滑整齐,胃底偏于后方,胃窦偏于前方,偶尔胃体后壁可见一个浅浅的胰腺压迹。
(一)胃的形状
与体型、张力及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有关,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鱼钩型胃最常见。
1.牛角型
胃张力高,胃位置较高,大部分在脐上,呈横位,上宽下窄,胃角不明显,形如横牛角状。多见于矮胖体型者。
2.鱼钩型
胃张力及位置中等,胃角明显,胃的下级大致位于髂嵴连线水平,形如鱼钩。
3.瀑布型
胃底位于胃体的上后方,胃底宽大呈囊袋状向后倾,胃体较细小,胃泡大,张力高。充钡时,钡剂先进入后倾的胃底,充满后再溢入胃体,犹如瀑布。此型多见于胃场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病变者。
4.长型(无力型)
位置、张力均较低,胃腔上窄下宽如水袋状,胃下极可位于髂嵴连线水平以下。见于瘦长体型者。
(二)胃的轮廓
胃壁是否光整与黏膜皱襞的走向有关,其走向与胃长轴方向平行的地方胃壁光整,不平行的地方随皱襞之弯曲而高低不平。所以胃体小弯的胃壁光滑整齐,胃底和胃体大弯的胃壁呈锯齿状高低不平,胃窦的胃壁在黏膜皱襞纵行时光滑,横行时呈3~6mm深的齿状切迹。
(三)胃的黏膜皱襞
黏膜像上,可见黏膜间沟内充以钡剂,呈致密的条纹状影。皱襞则显示为条状透亮影。胃小弯侧的皱襞平行整齐,多与长轴平行的纵行黏膜皱襞,一般可见3~5条,至角切迹以后,一部分沿胃小弯走向胃窦,一部分呈扇形分布,斜向大弯。胃体大弯侧的黏膜皱襞为斜行,横行而呈现不规则之锯齿状。胃底部黏膜皱襞排列不规则,似脑回状。胃窦部的黏膜皱襞可为纵行、斜行及横行,收缩时为纵行,舒张时以横行为主,排列不规则。正常黏膜皱襞宽度不超过5mm。胃黏膜皱襞肥厚、平坦、中断及破坏都是病变表现。
黏膜纹为黏膜皱襞所造成,形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
1.黏膜纹的形态
胃底的黏膜纹排列不规则,弯弯曲曲,似脑回样。正常贲门区的黏膜纹可以与其邻近胃底和胃底上部的黏膜纹连成一片,没有特殊的标志。可呈下列三种形态之一。
(1) 贲门口含有钡餐,表现为小的点状影,皱襞纹以它为中心略呈星状排列或放射状纠集。
(2) 贲门上方可见一弧形或半环形黏膜纹,其下方为数条纵行的黏膜纹,贲门口不显示或显示为小的点状密度增高影。
(3) 贲门口的周围有一数毫米宽的黏膜纹环绕着。贲门区向下,近小弯侧的黏膜纹,一般可见4~5条,与小弯平行,至胃角以后,一部分顺小弯走向转向胃窦,一部分呈扇形分布斜行向大弯侧。胃体近大弯侧的黏膜纹,不像近小弯的黏膜纹那样直而平行,而是弯弯曲曲,呈斜行或横行。胃窦在一般状态下,黏膜纹纵行、斜行、横行都有,但以纵行为主;在收缩状态下,都是纵行的黏膜纹;在舒张状态下,则有较多的横行黏膜纹。
2.黏膜纹的粗细
黏膜纹的粗细,除受检查方法如充盈量不同、所加压迫不同等影响之外,一般主要受下列三个因素的影响
(1) 胃黏膜层,特别是黏膜下层的厚度。
(2) 胃黏膜肌层的张力。
(3) 胃肌层的蠕动和张力。
三个因素虽然是同时起作用的,但在某一定条件下,可能主要由其中之一决定黏膜纹的粗细。一般黏膜层厚者,黏膜纹较粗,黏膜层达一定程度之后还会引起黏膜纹排列紊乱;黏膜层薄者,黏膜纹较细。在正常人,黏膜下层的血管,常因食物、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所含血量常不同,可致黏膜下层厚度的变化。黏膜肌层的张力对黏膜皱襞的厚度影响很大,黏膜肌层收缩时黏膜皱襞则高而厚,舒张时则低而薄。肌层的环肌层收缩或蠕动波通过时,胃腔缩小部分皱襞纹呈纵向走行并变细;纵肌层收缩,环肌层舒张时,皱襞纹呈横向走行,并偏向粗一些。由于影响皱襞纹宽度的因素很多,所以变异较大,对于每一位患者须作具体的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全面考虑后再判断是否异常,不能机械地搬用测量数字。一般胃体大弯侧皱襞纹较小弯侧为宽,胃体、胃底黏膜纹较胃窦为宽。服少量钡餐(胃体积较小的约服5ml,胃体积较大者约服30ml)显示大弯黏膜纹所形成的锯齿状边缘,测量“锯齿”的高度,所反映的为大弯侧黏膜纹的厚度,正常为1cm左右,低于0.5cm或高于1.4cm为异常。近小弯侧和胃体中部的黏膜纹宽约0.5cm左右,最细者可细至0.3cm,最宽者可达0.7cm。胃窦的黏膜纹多数宽0.2~0.4cm,宽于0.5cm为异常。
图1-4-1-2 胃造影正常X线表现
胃的气钡双重造影显示胃整体的边缘形成了光滑连线的线条状影,其粗细、密度在任何部位均相同,无明显的突出与凹陷。气钡双重造影(图1-4-1-2),胃皱襞消失而显示出胃小沟和胃小区,胃小沟和胃小区显示黏膜皱襞的微细结构,是目前钡剂造影所能显示的胃部最小结构。在双对比造影下,胃小沟充以钡剂,而胃小区表面所涂钡剂相对薄,从而胃小沟显示为条纹状高密度影,由于胃小沟的刻划,胃小区显示为相对透光区。正常胃小区1~3mm大小,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大小相似的小隆起,其由于钡剂残留在周围浅细的胃小沟而得以显示,呈细网眼状。正常的胃小沟粗细一致,轮廓整齐,密度淡而均匀,宽约1mm以下,多出现在胃窦区。一般胃窦部的胃小沟较宽、较深,所以胃小沟和胃小区相对容易显示。胃底和胃体的胃小沟较浅,胃小区较低,所以显示较难。
目前判断正常和有炎症的胃黏膜的病理标准尚不一致。对无症状的健康人做胃镜和活检,常可发现黏膜浅层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和淋巴滤泡增生,且这些变化随年龄的变化而加重和向深层发展。胃是一个开放性器官,经常受到外来或内在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处在一个生长、移行、脱落的过程中。所以,不应将无腺体改变、只有黏膜浅表部分存在炎细胞判断为浅表性胃炎。此外,对只有浅层炎细胞浸润者作气钡双重造影,往往也不会有异常发现。正常胃小沟粗细比较均匀,但在两条以上胃小沟交界处可以略宽,一般胃小沟的宽度不超过1mm。正常胃小沟的密度较淡且众多胃小沟之间的密度也相仿。胃小区可呈多角形、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如长条形者只量其宽度,不量其长度,胃小区的大小常小于3mm。
(四)胃的蠕动
胃的蠕动为肌肉有节奏地收缩运动,来源于胃壁肌层(主要是环肌层)的波浪状收缩,由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钡餐造影表现为不断向幽门端推进的环形收缩,波形逐渐加深,开始时波幅较浅较小,以后逐渐加深加大。蠕动波的开始及其深浅与胃的扩张状况有关,扩张愈快开始也愈快,扩张愈大蠕动波愈深。所以请患者较快的吞服几口钡剂,使胃较快扩张,就可以比较理想地观察胃的蠕动。正常人一般同时可见2~3个蠕动波,但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出现蠕动波不能判断为异常。一般胃体大弯侧蠕动波的波幅比小弯侧深。胃窦区没有蠕动波,是整体向心性收缩,这里的环肌层呈扇形分布,两端各有一加强的肌束,使胃窦呈一细管状,将钡剂排入十二指肠;之后,胃窦又整体舒张,恢复原来状态。正常人的幽门处于开放状态。幽门呈开放状态时,钡剂不会源源不断地从胃部流向十二指肠。因为这时胃内容的排出主要取决于幽门两侧地压力,胃内压力大时钡餐才排入十二指肠。一般用手法挤压增加胃内压力,或者俯卧位随钡餐的重力作用,以及随胃部蠕动、收缩均可见胃内钡餐进入十二指肠。往往蠕动波到达幽门后,随幽门地收缩,钡餐进入十二指肠。但不是每次胃窦收缩都有钡剂排入十二指肠。
胃体下来的蠕动波达幽门时,引起扇形分布环肌层两端的加强肌束首先收缩,随后整个幽门区的肌层同时呈向心性收缩。钡餐造影表现为蠕动波到达幽门区的近端之后,就不继续前进,而是继续加宽加深,同时十二指肠球和幽门之间的分界切迹也不断加宽,形成幽门小弯侧胃壁从蠕动到达前的向腔外膨出变成向腔内凹陷并缩短,对着大弯侧的两个收缩区。大弯侧的两个收缩区加宽、加深到一定程度之后,幽门区状似假憩室。这两个收缩区继续加宽、加深,再加以幽门区小弯侧胃壁也收缩,所谓的幽门道消失,幽门呈一细管状。然后幽门舒张呈原来状态。
胃蠕动波的多少和深浅与胃的张力有关。胃的排空一般为2~4小时,排空时间受许多因素影响,如食物的性质、形状和食物的量等,还与胃张力、蠕动、幽门功能和精神因素等有关。口服200~400ml稀钡餐,1.5~2小时可以排空。由于排空时间的变异较大,所以6小时胃内钡餐残留达20%以上时才判断有幽门梗阻。
(五)正常儿童胃的影像表现
正常儿童胃的形状、大小、位置在不同年龄组差别较大。大部分新生儿、婴儿因胃与肠内大量充气在造影时显示胃的位置较高,呈横形,有的甚至像似横行大袋状。但随着改变饮食类型,胃肠道内气体逐渐减少,胃即不呈此型。学龄前后儿童与年长儿童胃的形状多逐渐与成人相似,大多数呈钩形。贲门平面在钩形胃通常被用作胃底与胃体的分界线,即贲门通常位于胃体垂直部小弯侧上端,与胃底的脊柱侧相邻,但若贲门异位则难以用作两部分的分界标志。
正常胃的上部在胃食管交界部相对固定,其下部由十二指肠第一段在腹膜后固定。除此之外,胃尚由肝胃韧带、肝脾韧带、胃膈韧带及胃结肠韧带与邻近的肝、脾、膈、结肠等器官相连。
在大部分正常儿童都可显示胃黏膜皱襞,并在胃底及大弯形成边缘性切迹即“胃皱褶”,但在新生儿、婴儿时黏膜皱襞多不显著。各个年龄组都可见正常胃蠕动协调地从胃体向胃窦推进,但胃窦及幽门区有时可显示肌肉痉挛,中断正常地蠕动波向前推进,胃的排空时间在儿童变化较大,在婴儿变化更大,一个正常婴儿因痉挛使对比剂在胃内潴留可达20~25小时之久。当受检儿局部未发现其他异常征象,又未发现相应临床症状时应密切观察其发展,不可轻易诊断为幽门梗阻。
三、小肠钡剂造影正常表现
(一)十二指肠正常钡剂造影
融合单对比和双对比造影技术在内的多相(包括充盈相、加压相、黏膜相和双对比相)胃肠道钡剂检查能满意地显示十二指肠各段的解剖部位、形态及其病理改变(图1-4-1-3),应是首选的检查技术。
1.十二指肠第一段(球部)
充钡后呈边缘整齐的三角形或圆锥形,三角形尖称球尖,底边称球底。可分为前、后壁,大、小弯侧,及球底两侧与大小弯相接的转角称内外穹窿。球底中央为幽门管开口,球尖部的指向与体型及胃型有关,低张力者球尖向上,而高张力者则偏向后方呈水平走向。球部充盈满意时边缘饱满,光滑整齐。充盈不足时,轮廓可稍不规则。球被充盈后,在转向斜位时,可显示球部的前、后壁,此时球部形态可呈稍狭长的三角形,且有时可见左穹窿要高于右穹窿。十二指肠球部的形态与体型和充盈程度亦有关。牛角型胃,球呈较短、宽的三角形,纵轴趋向水平,球尖常指向后方,并常与胃窦部重叠,胃肠钡餐检查时须取右前斜位,甚至侧位才能将它们分开,显露球部真正形态。低张无力型胃,球呈较长、狭的三角形,纵轴走向垂直,球尖常指向头端,立位检查时易与胃窦部分开。但钡剂在球内易滞留在穹窿内,立位时可显示钡-液分层,甚至钡-液-气分层,使球部不能满意充盈,影响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球部黏膜相时可见数条与十二指肠长轴相平行的黏膜皱襞走向球尖部,在准备良好(肠腔被适当扩张、黏膜皱襞消失、表面黏液被清除)的双对比图像上,球部黏膜面可呈现有较小的、分布均匀的、圆形的稍透亮影,被称之为为绒毛样。有时十二指肠球尖部黏膜皱襞可呈螺旋状排列,称球部假病变,不可误认作病变。双对比相时球部腔壁线呈纤细的白线,黏膜面呈磨玻璃状,穹窿角圆钝。幽门管开放时呈一小环影,闭合时呈一小圆形高密度影。球部与降部相接处有时尚可见一长短不一(长者可达4~5cm,且走向迂曲)的肠段,X线上称球后段。自球后段起黏膜皱襞成环行走向。
2.十二指肠第二段(降部)
十二指肠经球部和球后段后,向外下方移行于降部。十二指肠自第二段起,然后再经一弯曲向内,上移行至第三段。形成一个半环形(也称C形)的十二指肠圈。自十二指肠第二段起,其肠道黏膜纹相似或相同于小肠黏膜纹。十二指肠充盈后,两侧边缘呈对称的柔和的锯齿状,尤以外侧缘比较明显。充盈后肠道呈柔和的、对称的“花边”状;肠腔松弛时其黏膜呈羽毛状,或环形皱襞。肠壁收缩时则收缩段呈纵行皱襞。十二指肠球部以下肠段可见蠕动波自上而下推进。有时也可见逆向蠕动。低张双对比造影时,十二指肠管径增宽,比常规胃肠钡餐造影时所示的宽径要宽1/3~1倍。常规造影时,黏膜皱襞多呈羽毛状,而在低张状态下呈环形,或形如龟背壳花纹状,或两者兼有。并能较清楚地显示位于该段内的重要解剖结构
(1)岬部:
位于十二指肠降段中部内侧的局限性突起,呈肩样,该处肠腔最宽,其下方是十二指肠壶腹。岬部常是十二指肠憩室的好发部位,也是寻找乳头的重要标记。
(2)壶腹部:
在岬部的下方。它包括Vater乳头(胆总管和主胰管开口处形成的隆起),及其向下方延伸的数条斜行和纵行皱襞。若在切线位上乳头呈半圆形阴影,轮廓光整。乳头位置也有变异。双对比造影时乳头部可显示为1~1.5cm大小的椭圆形或圆形的光滑隆起。乳头大小变异很大,但通常直径不超过1.5cm,大于1.5cm者,一般认为有病理性扩大。围绕乳头还可显示斜行、纵行和帽状皱襞。纵行皱襞见于大多数患者中,位于壶腹以上部分为近侧纵行皱襞,以下者为远侧纵行皱襞,但近侧纵行皱襞变化也较多;斜行皱襞变化也较多;帽状皱襞(hooding fold)也在大多数患者中可见。
(3)直行部:
十二指肠岬部下方的降段内侧部,长约数厘米,是纵行皱襞所在处。
(4)副乳头:
有时在壶腹部上方十二指肠降段后壁上可见另一个较小的乳头状突起(直径< 0.5cm),是副胰管的开口。副乳头一般仅为数毫米,常由于过小而在X线上不能显示。
3.十二指肠第三、四段
呈水平走向的十二指肠第三段与呈上升走向的第四段常分界不清,肠黏膜纹也向小肠皱襞过渡。十二指肠末端急剧向下,向前并稍向左弯转与小肠相接处,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其位置和形态变化都很大。十二指肠水平段跨越脊柱时,可以形成压迹,尤其在瘦长的患者,不应误为病理性改变。
图1-4-1-3 十二指肠造影正常X线表现(俯卧位)
(二)空回肠正常钡剂造影
小肠的长度一般为2.5~4m,解剖长度可达5~6m,个体差异大,一般男性较女性长,体重者较体轻者长。正常时空肠多位于左上腹及中腹部,回肠多位于中下腹、右下腹及盆腔(图1-4-1-4),但由于肠系膜的长短和肠袢的活动度变异不少,且随着时间、体位和加压,其位置可有轻度改变。空回肠间没有明确的分界,其中约2/5为空肠、3/5为回肠,空回肠是逐渐移行的。小肠分组一般将十二指肠分为第1组;空肠上段为第2组,主要位于左上腹;空肠下段为第3组,主要位于中腹部偏上;回肠上段为第4组,主要位于中腹部偏下;回肠中段为第5组,主要位于右中腹部;回肠下段为第6组,主要位于盆腔内。
1.空回肠的运动
也称为空回肠的推进性蠕动,在透视下表现为肠曲节段性的充盈和排空,使钡餐向远端推进。一般空肠的蠕动比较活跃而明显,使钡餐很快通过,回肠蠕动较弱而不明显,钡餐通过缓慢。除上述蠕动外,空回肠的分节运动表现为节律性的肠管收缩和舒张,使充钡的肠管呈节段状,钡餐可在肠管内摆动。在空肠,强烈的推进性蠕动易使分节运动被忽视,而在回肠收缩环的出现相对较为持续而明显。小肠的运动状况还受胃内钡量排出的影响,胃蠕动强烈,大量钡餐进入小肠时,小肠的蠕动也随之增强和活跃。空回肠的动力,也就是空回肠的通过时间,因人而异、影响因素很多,在判断时应全面考虑、密切联系临床。钡餐与食物通过的时间也不同,空回肠的动力与胃排空速度快慢也有关系。通常来讲口服钡剂检查时,钡剂可2~6小时通过小肠到达回盲部。如果钡剂到达盲肠时间少于2小时,为运动过快,如晚于6小时则为运动过慢。但如服用高浓度钡剂则通过小肠的时间要快得多。
2.空回肠X线造影形态
小肠肠腔的宽度随不同检查方法而有所不同,从空肠至回肠管腔逐渐变细。口服常规硫酸钡液做检查时,随着小肠蠕动钡液被推送向前,肠曲被逐段显影,但肠腔并不一定被充分舒展、扩张,小肠的宽度是腰椎椎体的1/2,空肠为2.5~3cm,回肠为1.5~2.5cm。小肠钡灌肠时,肠壁伸展,空肠宽度为4cm,回肠为3cm。双对比造影时,肠管充气扩张,空肠宽度达4.5cm,回肠达3.5cm。两个相邻肠管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3mm,但在肥胖者可能增宽。
空肠黏膜皱襞多而密集,垂直于肠管纵轴排列,呈围绕肠腔的环形皱襞,收缩时黏膜皱襞呈与长轴平行的细条状,充分舒张时可呈弹簧状,当钡餐主流已通过而黏膜面尚附着少量钡餐时,常表现为大小较一致的细小条状、分布均匀的钡影,少数也可表现为雪花状,皱襞间的距离为2~5mm,而且变化很大,可在1~10mm之间,皱襞宽度为1~2mm,高度为2~5mm(图1-4-1-5、图1-4-1-6)。回肠皱襞稀少而平坦,肠腔充盈常较饱满而黏膜纹不明显,偶见横行或纵行黏膜纹,差异是逐渐移行的,近空肠部分有时显示羽毛状,回肠末段则常显示纵行皱襞,加压时可以消失,回肠皱襞的宽度为0.5~1mm,高度为0.5~3mm(图1-4-1-7~图1-4-1-9)。小肠黏膜皱襞数目因人而异,皱襞的多少与肠腔张力、直径等有关。青年人高张力体型或小肠较短者,其黏膜皱襞也较多而密集。此外小肠黏膜皱襞还受肠腔内残存内容物及分泌液的影响,如肠液过多或有脂肪酸时则易产生絮凝现象。有时即使在同一个体位下,充盈不同量的对比剂亦有明显差异。正常小肠黏膜皱襞形态规则,粗细均匀,排列整齐。
图1-4-1-4 正常小肠充钡影像
图1-4-1-5 正常空肠双对比像(1)
图1-4-1-6 正常空肠双对比像(2)
图1-4-1-7 正常回肠双对比像(1)
图1-4-1-8 正常回肠双对比像(2)
正常小肠肠壁光滑柔软,双对比造影时腔壁线清晰锐利,在黏膜皱襞与肠管相交处,肠壁轮廓呈小锯齿状,在肠管走行转折处可见圆形或半圆形轮廓线,光滑锐利。正常的小肠绒毛不能显示,如果出现绒毛,可能提示有病变。小肠绒毛是小肠黏膜表面肉眼可见的最小解剖单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最密集,至回肠则逐渐减少,表现为弥漫的直径0.5~1mm圆形规则的颗粒状透亮影,肠壁轮廓呈小针刺状。如果小于0.3mm则不能显示。在末端回肠,常可见到直径1~2mm的小类圆形颗粒影,为正常淋巴滤泡所致(图1-4-1-10、图1-4-1-11)。
图1-4-1-9 正常回肠双对比像,盆腔内小肠重叠
图1-4-1-10 正常小肠双对比像,黏膜皱襞粗细均匀,光滑锐利
图1-4-1-11 正常小肠双对比像,显示回盲部
在小肠双对比造影时,有时可见到大小不等、分布不均、位置及形态可变的透亮环状影,为气泡所致,边缘光滑锐利,相邻肠壁光滑柔软。在末段小肠可因肠管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可采用头低位进行检查。
四、大肠钡剂造影正常表现
(一)结肠的位置及变异
结肠、直肠共分六部分,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回盲瓣以下为盲肠,呈袋状,长5~6cm,宽约6cm。回盲瓣以上至肝曲为升结肠,长约20cm。肝曲至脾曲为横结肠,长约50cm。脾曲以下至髂嵴为降结肠,长约25cm。髂嵴以下为乙状结肠,长约40cm。再下为直肠,长约12cm,直肠最宽处称壶腹部。结肠走行变异较多。盲肠常位于髂窝内,移动度多为10cm左右,长者可伸入盆腔,甚至到左下腹,胚胎期发育过程中如果下降受阻,则可位于右腰部,甚至在肝下。如肠道未旋转,则盲肠和整个结肠都位于脊柱左侧。升结肠的长短和走向随盲肠和肝曲的位置而有差异。较短的升结肠多沿右腹外方向上伸展,较长的升结肠上段则向内上方偏斜,跨过右肾和十二指肠降部的前方,或在肝脏的前或后缘越过,直达横膈的下方。结肠肝曲通常在肝脏外下缘。结肠过长者可向内上方移至第12胸椎右侧,甚至沿肝脏的前或后方(在肝前的居多),向上伸到膈下,成为间位结肠。横结肠略呈向下的弧形,中点在第11胸椎到第3腰椎水平,长者可达第4、5腰椎平面,甚至垂入盆腔。脾曲通常在左肋缘的外后方,达第11或12胸椎平面。结肠过长者可移向中线达第11胸椎左侧,或上升至左横膈外下缘。降结肠常沿左腹外方下降,少数可转向内方,沿乳中线越过左肾前方。过长的降结肠可弯曲折叠。乙状结肠长短及位置变异甚大,通常在第4、5腰椎到第2、3骶椎之间。长者可达脐部、甚至膈下。
(二)结肠的形态
结直肠钡剂造影检查有传统的单对比法和双对比检查法。前者以钡充盈相和黏膜相来发现和检查病变,后者则以双对比相作为观察和诊断疾病主要的手段。
1.结直肠的单对比造影所见
(1)充盈相:
在单对比检查时全结肠肠腔被自肛门注入的钡剂充满后,肠腔内压力迅速增高,可使结肠明显扩大和伸长,呈粗大的管状,边缘光滑,正常情况下钡剂充盈应是连续、不间断的,呈现为肠腔的“铸形”图像。直肠以上的肠管,特别是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部出现结肠袋。这是一种特征性的表现,由于结肠内壁有一系列半月形黏膜皱襞向肠腔内伸出,将肠腔分成多个小袋,可增加黏膜面与肠内液体的接触面积,加速液体的吸收。在液体吸收过程中,黏膜皱襞的顶端可膨胀成小球形。应用CT检查也可见到黏膜皱襞。此外,在无黏膜皱襞处肠壁较薄而向外膨出。当结肠带向内压迫,又使肠袋分割成三串等距离的较小肠袋。由于投影时的重叠,在X线上往往仅显示两排袋形,只有在钡剂略少或在适当投照位置上才能显出三排肠袋。充盈相有利于发现结直肠腔内病变和受外来病变造成的影响。此外,充盈相还可观察结肠的蠕动、收缩、排出等改变,能对结直肠功能性病变作出判断。
(2)黏膜相:
当肠道收缩,肠腔内钡液排出后,则可呈现出结肠黏膜相。钡剂大部排出后,肠内压力下降、肠腔变细,形成皱形的黏膜纹,大多不规则相互交错,具有规律的“花朵样”图案。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的黏膜纹较显著,纵行黏膜纹多见于左半结肠及收缩部分,横行黏膜纹多见于形成肠袋的部分,杂以斜行的黏膜纹。盲肠黏膜纹的形态稍有不同,略呈螺旋形排列的倾向。结肠黏膜纹的变异很大,但正常时都是连贯完整、粗细相仿和边缘清晰的(图1-4-1-12)。
2.结直肠的双对比造影所见
由高密度钡剂和低密度空气两种对比剂形成的结肠双对比造影,对结直肠病变的诊断极为有用。在气钡双对比条件下,气体使肠腔适度膨胀,有利于腔内不同大小病变的显示;而注入空气后,结肠表面钡剂较薄,显示为一片密度均匀略为增高的区域,即半透明的毛玻璃样密度的黏膜面,以及由高密度钡剂勾出的连续、均匀、致密的腔壁线,都有利于黏膜表面微细病变的正面和切线位观察和确认。特别有助于早期病变的发现和诊断。因此,结直肠双对比检查应是结肠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正常结肠在双对比造影时表现为肠壁轮廓清晰、腔壁线光整、连续,形态自然,并有特征性的结肠袋可见。结肠袋在双对比造影片上显示较浅,一般常见于升结肠和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则大都袋形很浅或无袋形。各段结肠的形态差异亦与充盈相大致相仿。
图1-4-1-12 结肠造影正常表现(站立位)
在结肠钡剂造影检查时常可见由结肠收缩和痉挛所引起的结肠生理性收缩环,应注意与病变引起的狭窄进行区别。一般结肠生理性收缩环有其固定的位置,形态光整、柔和,狭窄段长度不超过2~3cm,呈对称性同心圆表现,其内黏膜纹完整,有正常纵行黏膜皱襞通过,狭窄段两端呈圆锥形,其直径与形态是可变的。常见的结肠生理收缩环有:
(1) 盲肠与升结肠交界处的Busi收缩环
(2) 升结肠近端的Hirsch收缩环
(3) 横结肠中段的Cannon收缩环
(4) 脾曲下方的Payr-Strauss收缩环
(5) 降结肠下段的Balli收缩环
(6) 降结肠、乙状结肠交界段的Moultier收缩环
(7) 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的Rossi收缩环
结肠收缩环的形成可能与纵行肌及横肌增厚有关,如Busi、Hirsch和Moultier收缩环;与肠壁神经丛(肠系膜上神经与下神经丛)交错分布、导致神经冲动不平衡有关,如Cannon收缩环;以及与神经反射有关者,如Payr-Strauss、Balli和Rossi收缩环。
在质量良好的双对比造影图像上,可在结肠的某些区域显示结肠黏膜的微细结构,它由轻微凹陷的无名沟及其间的无名小区构成,一般认为其形成与黏膜下淋巴组织的聚集有关。两者之中关键的是无名沟。微皱襞结构可显示结肠各段,但90%分布在横结肠以远的结肠(包括直肠)。尤以乙状结肠段为主,盲肠、升结肠出现率较低。无名沟亦称无名线,表示黏膜面上的纤细沟纹。正常时结肠无名沟一般排列规则,形态自然,可表现为线型(平行于肠管横径排列,小沟之间间隔较为均匀)、网型(小沟排列可构成方形、圆和椭圆形、长方形或多角形的网格图案)、混合型(为线型和网型的交叉组合)。直肠和乙状结肠以网型和混合型居多,其他部位则多为线型和混合型。无名沟的宽和深一般为0.2~0.3mm,无名小区的宽度为0.7~1mm,长度因人而异。在形态规则的结肠腔壁线上有时可出现排列规则的小齿状结构,为正常无名沟在切线位上的表现(沟深平均值为0.36mm),这种小齿状结构的形态可随结肠的功能改变而变化,不要将其误认为小的溃疡。
尽管已有多篇有关无名沟的X线观察的文献报道,但其正常与病理间的特征性区别及其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均不够深入和缺乏统一认识。Cole等的组织学观察已经发现结肠黏膜下淋巴组织聚集是呈间隔、散在分布的。通常在淋巴组织聚积处黏膜肌常变薄,甚至缺失。而黏膜肌的收缩可使该处表面黏膜变厚隆起。相反,黏膜肌缺失处则形成相对凹陷,即无名沟。因此,认为无名沟的产生是结肠黏膜下层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反映。对结、直肠癌患者切除标本作病变邻近段黏膜和正常段黏膜进行对比研究,以及对结肠炎症性病变和结、直肠癌病变区的双对比造影显示的细节观察都确认病变区黏膜、黏膜下受损后可出现无名沟破坏、消失、小区增大、不规则等改变。这种病理变化即使在病变较早阶段或较小时就可能出现,提示对结、直肠无名沟的进一步探索是值得的。
文献报道,结肠无名沟的显示率可达90%,充分的肠道准备、适宜的钡剂浓度与熟练的造影技术可提高结肠微细结构的显示率。反之,由于术前准备工作不佳、操作不当或造影过程太长等,均可在双对比片上产生伪影,从而导致误诊。结肠双对比造影时容易产生伪影,必须加以认识。最常见的伪影是由粪渣引起的,其次钡剂絮凝、龟裂及气泡和吻触等也可造成伪影。粪渣可造成大小不等颗粒状透亮影,形态较不规则,且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变形。但有时与肠黏膜黏附得很紧的小粪块,其上涂以钡剂后会酷似隆起性病变,应特别注意以免误诊。肠道内气泡所造成的伪影,一般易与隆起性病变鉴别,气泡所产生的环状影光整、纤细、呈圆形,周围常可见聚集的卫星状小气泡影,随体位变动由气泡造成的环状影也可发生移动和形态改变。如造影检查时间过长,涂布于黏膜表面的钡浆中水分被结肠吸收,可出现龟裂和钡剂絮凝,其所形成的伪影常较锐利,一般不难与病灶进行鉴别,但出现龟裂和凝絮现象会影响小病灶的检出,故结肠双对比检查摄片应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结肠双对比造影时,如肠腔内充气不足或呈半收缩状态,相对腔壁面的接触可产生吻触伪影,然其可变的形态,有助于作出鉴别。
(三)回盲部的钡剂造影表现
口服钡剂X线造影检查和/或钡剂灌肠造影检查都可通过充盈相、黏膜相和双对比相来显示回盲部正常结构及其病变。
1.末端回肠
充钡的末端回肠沿盆腔右缘呈浅平的反S形向右上走行,在进入结肠前常略增宽。收缩时表现为一段规则的纵行黏膜皱襞;扩张时皱襞变为浅而稀疏。
2.回盲瓣
回盲瓣位于盲肠与升结肠连接处的内后壁。在盲肠的第一、二结肠袋之内。瓣膜关闭时,在侧面像上瓣唇间的钡剂纤细如鸟嘴状,而瓣唇本身显示为结肠肠腔边缘的压迹,呈反“3”字形,如突出的子宫颈状。正面观察,在充钡的结肠中呈乳头状或椭圆形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滑,中央呈鱼口状,黏膜自中心开口处向四周放射,加压后显示更为明显。回盲瓣开放时,瓣腔增宽呈圆桶状,盲肠升结肠连接处的乳头状充盈缺损也随之消失。
回盲瓣的形态和大小受瓣唇的厚度和长度、检查时瓣膜的张力状态以及投照体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很大变化。Almin等对照106例同时做X线双对比造影和内镜检查的资料发现,91例(86%)能在X线造影时显示回盲瓣。其中回盲瓣呈圆形者71例(78%),三角形20例(22%);其平均高度为1.7cm,平均宽度为2.8cm。瓣膜光滑的75例(85%),光滑而分叶者13例(15%)。二瓣唇对称者77例(88%),不对称者11例(12%)。所有在双对比检查中显示为正常者,内镜也都表现为正常。而2例被X线怀疑为肿瘤者,内镜检查1例为癌,另1例为绒毛状腺瘤。作者的结论是正常回盲瓣在双对比上可呈现为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结构,其最大高度近4.0cm,瓣膜可以很大、不对称或光滑分叶。如果瓣膜显示为增大、不对称、明显分叶、表面有结节者,应尽早做内镜活检。
3.盲肠
盲肠位于右髂窝内,充盈后长5~7cm,宽约6cm。若其系膜较长,则活动度较大。胚胎发育过程中,若结肠下降或肠道旋转出现障碍时,则可发生盲肠异位。盲肠和升结肠的黏膜皱襞多而密集。管腔为半月形皱襞分隔成多个结肠袋,升结肠的袋形最为明显。升结肠起始部,即升结肠与盲肠分界处,常可见到一个完整而明显的半月形皱襞,与回盲瓣相对,处于同一水平。在回盲瓣显示不明确时,常可参照这一半月形皱襞来确定盲肠的上界。
4.阑尾
阑尾位于盲肠内下方,呈蚓状,长约5~10cm,宽数毫米。充盈满意时,粗细均匀、边缘光整,尖部大多指向后上方或盆腔。部分人在阑尾口部存在隆起的黏膜,表现为瓣样阴影。当阑尾腔内含有黏液或粪渣时,可出现负性阴影,不一定有病理意义。在触诊时,阑尾有一定的活动度。腔内钡剂常与盲肠内钡剂同时排空,也可滞留数日。
(四)结肠的功能表现
一般口服钡剂后1.5~3小时即可到盲肠,3~6小时到达肝曲,6~9小时达脾曲,24小时后大部钡剂排出体外。上段结肠基本排空,少量余留钡剂在降结肠以下的结肠内,2~3日后完全排清。
结肠的运动有肠袋搅动、逆蠕动和钟摆运动等。钡剂灌肠时可见到大段结肠的同时收缩,称为集团运动,常可伴有便意。
(五)直肠的形状与皱襞
直肠位于盆腔中线,一般长度为12~15cm。充盈时宽度可超过小骨盆腔的一半。双对比造影上是最好显示直肠的正常解剖结构的。在侧位片上通常能显示直肠的三条横行皱襞,称作Houston瓣,其中最大的一个又叫Kohlrausch皱襞。内镜和双对比检查时,都易将发生于该瓣膜后的小病变遗漏。当远端直肠部分萎陷时,Morgagni管也可被认识,表现在距直肠肛门连接2~3cm处、显示相对直行的2~4mm宽的皱襞。此外,正常的直肠黏膜呈光滑的、非羽毛状。侧位观察直肠后壁与弧形弯曲的骶骨间有< 1.0cm的间隙,但在老年人其间隙可大至1~2cm,仍应认为是正常的。因为直肠远端向前、向下,故直肠乙结肠连接处常形成一锐角。无论是出于检查或治疗的目的,临床常需做经肛门插管。熟悉直肠乙结肠连接的解剖走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损害是有帮助的。
(六)直肠排便造影的正常表现
尚克中等对92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18~71(平均39.3)岁,且无排便异常者,先行钡剂灌肠检查,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病变后,做排粪造影。从获取的静坐、提肛、强忍、力排状态下的直肠侧位片上(图1-4-1-13),由特制的比率尺测量肛上距、乙(小)耻距、肛管长度、骶直间距、直肠前突的深度长度、直肠内套叠的深度、厚度和套叠肛门距等。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正常人排粪造影的参考值。
1.肛直角(anorectal angle,ARA)
国外测量ARA是用肛管轴线与直肠轴线或近似直肠轴线(按Mahieu提出的划平行于直肠壶腹部远端后缘,末端在耻骨直肠肌压迹处的平行线作为直肠轴线)的夹角。前者为前角,后者为后角。后角易划且准,此文献采用的是后角。肛直角反映盆底肌群主要是耻骨直肠肌的活动情况,静坐和提肛时因耻骨直肠肌处于收缩状态,故ARA小;提肛时最小;力排时该肌放松而ARA增大。肛直角对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耻骨直肠肌肥厚症(PRMH)和肛周瘢痕等有用,有助于对直肠癌根治术加臀大肌或股薄肌成形和括约肌间成形术后的功能判定。测量结果静坐 101.9°± 16.4°(62°~155°);力排 120.2°± 16.7°(70°~173°)。力排与静坐差 18.3°± 16.5°(-19°~66°)。全组中男女间和各年龄组均无差异。但正常人肛直角力排较静坐增大,提肛时最小。
2.耻尾线肛上距[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norectal Junction(the upper part of anal)and the pubococcygeal line,DUAC]
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为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的连线,它基本相当于盆底的解剖位置。肛管上部即肛管直肠接合部,正常平静时刚巧位于耻尾线下缘。肛上距为肛管上部中点至耻尾线的乖直距离。该点在耻尾线以上为负值,以下为正值。测量结果为男:静坐 11.7 ± 9.1mm,力排 23 ± 13.6mm。女:静坐 15.0 ±10.02mm,力排32.8 ± 13.3mm。正常人肛上距力排比静坐明显增大,女性明显大于男性。而且年龄越大,经产妇产次越多,肛上距越大。中国人肛上距的正常参考值为≤30mm;经产妇放宽至≤35mm。超过即为会阴下降(perineum descending,PD)。
3.乙耻距(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igmoid colon and the pubococcygeal line,DSPC)和小耻距
即耻尾线乙状结肠距和耻尾线小肠距,分别为充钡的乙状结肠或小肠最下曲的下缘与耻尾线的垂直距离。正常力排时应为负值。否则,即为内脏下垂(SP)。
4.肛管长度(the length of the anal canal,ACL)
为肛管上部中点年肛门的距离。力排时正常平均值为37.03 ± 6mm;男性:37.67 + 5.47mm >女性:34.33 + 4.19mm。
图1-4-1-13 正常排粪造影
A.静坐;B.强忍;C.提肛;D.力排黏膜相
5.骶直间距(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acrum and the rectum,DSR)
为充钡的直肠后缘至骶骨前缘的距离,分别测量骶2、3、4、骶尾关节和尾骨尖五个位置。80%(92例中)< 10mm,5.71% > 20mm,14.29%为11~20mm。因此,< 10mm为正常,而> 20mm则应为异常。但因骶直间距受诸多因素影响,应结合临床,如为均匀性增宽可能无甚重要性。
6.骶骨与骶尾曲率
分别作第1骶椎至第五骶椎间和第1骶椎至尾骨尖间的连线,然后分别在骶骨曲度距各线最高处作一垂线,其各自的长度即为其曲率。正常时骶骨曲率约为18mm,骶尾曲率为34mm左右。
总之,排粪钡剂造影正常X线所见,排出顺畅,往往10秒左右即大部分排出。将力排与静坐比较:肛直角应> 90°;肛上距增大,但不应> 30mm(经产妇不> 35mm);肛管开大;直肠大部分排空或近于全排空,显示粗细均匀1~2mm的黏膜皱襞;耻骨直肠肌压迹消失;乙(小)耻距增大,但仍为负值。
五、胃肠造影的基本病变表现
钡剂造影勾画出的是胃肠道的轮廓、黏膜表面和内腔,而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等结构不能得到直接显示。CT、MRI可以显示胃肠道管腔、管壁各层和腔外邻近器官、结构的改变,但对黏膜层的显示不如钡剂造影。当胃肠道病变引起黏膜和管腔改变时,可由胃肠道造影检查显示。胃肠道的炎症、溃疡、肿瘤可以造成其形态和功能等多方面的改变。
胃肠各器官造影的异常X线表现有其共性的表现,也有其各自的特殊表现。
(一)共性X线表现
胃肠造影能显示胃肠管腔内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形态改变与病变。胃肠形态和功能的改变通过造影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来。
1.轮廓的改变
(1)隆起性病变:
隆起指消化道管壁向管腔内的局限性突起,主要见于肿瘤性病变(如癌等)和一些非肿瘤性局限性病变(如炎性息肉等)。隆起致使消化道局部不能充盈钡剂,这时由钡剂勾画出的消化道轮廓形成局限性的内凹改变,称为充盈缺损(图1-4-1-14)。单发者常见的为息肉、平滑肌瘤等。多发结节状充盈缺损见于淋巴瘤、息肉综合征、淋巴滤泡增生症等。良性隆起性病变形态规则,边缘清晰,表面光滑,相邻肠壁柔软,恶性隆起性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可呈分叶状,表面不平,可以显示龛影,良恶性龛影的鉴别见表1-4-1-1。
图1-4-1-14 隆起性病变表现
表1-4-1-1 良恶性隆起的影像鉴别诊断
(2)凹陷性病变:
凹陷指消化道管壁的局限或广泛缺损,常见于溃疡病、肠结核、胃肠癌等。黏膜缺损未累及黏膜肌层时称为糜烂,如缺损延及黏膜下层时则称为溃疡。在钡剂造影中,当黏膜面形成的凹陷或溃疡达到一定深度时可被钡剂填充,在切线位投照时,形成突出于腔外的钡斑影像,称为龛影或壁龛,在正面投影时则表现为类圆形钡斑。良、恶性凹陷各有特点。良性溃疡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周围黏膜皱襞水肿消失或有放射状集中(图1-4-1-15)。恶性溃疡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有“尖角征”,黏膜皱襞破坏消失,肠壁僵硬。
图1-4-1-15 凹陷性病变表现
(3)憩室:
是消化管壁局部发育不良、肌壁薄弱和内压增高致该处管壁膨出于器官轮廓外,使钡剂充填其内。憩室可发生于消化管任何部位,以食管、十二指肠降部、小肠和结肠多见,X线上表现为器官轮廓外的囊袋状突起,黏膜可伸入其内,可有收缩,形态可随时间而发生变化,与龛影不同。
(4)管壁增厚及管壁僵硬:
多种疾病可引起消化道管壁的增厚,一般炎性疾患如Crohn病,可引起肠壁广泛增厚。管壁僵硬是指消化道壁失去正常的柔软度,形态固定,即使在压迫相中形态也无明显改变,受累段管壁蠕动波消失。
2.黏膜和黏膜皱襞的改变
胃肠道黏膜的异常表现对早期病变的发现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黏膜破坏:
表现为黏膜皱襞影像消失,代之以杂乱不规则的钡影(图1-4-1-16),主要由恶性肿瘤侵蚀所致。
图1-4-1-16 黏膜破坏造影表现
(2)黏膜皱襞平坦:
表现为黏膜皱襞的条纹状影变得不明显,严重时完全消失。造成这种表现的原因有二,一是黏膜和黏膜下层被恶性肿瘤浸润,其特点是形态较为固定和僵硬,与正常黏膜有明显分界,常出现在肿瘤破坏区周围。二是由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性水肿引起,与正常黏膜皱襞无锐利的分界而逐渐移行,常见于溃疡龛影周围。
(3)黏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是由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性浸润、肿胀和结缔组织增生引起,表现为透明条纹影增宽,又称为黏膜皱襞的肥厚和肥大,常伴有皱襞的迂曲和紊乱,多见于慢性胃炎。黏膜下静脉曲张也表现为皱襞的增宽和迂曲。
(4)黏膜皱襞纠集:
表现为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状(图1-4-1-17)。常由慢性溃疡性病变产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造成。有时硬癌的收缩作用也能造成类似的改变,但较僵硬而不均匀。
图1-4-1-17 黏膜皱襞纠集造影表现
(5)胃小区和胃小沟异常:
胃小区及胃小沟的异常在疾病的诊断中有较大的价值。中度和重度萎缩性胃炎,胃小沟增宽、密度增高,胃小区增大,且大小不均。炎性糜烂使胃小区和胃小沟破坏消失,有小片不规则钡剂存在其中。良性溃疡周围胃小区和胃小沟存在,但大小粗细不均。癌瘤局部胃小区和胃小沟完全破坏消失,其周围可见极不规则的沟纹。因胃小区和胃小沟并不是总能清晰显示,判断时要慎重。根据国内学者对切除标本的测量,胃窦小沟的宽度为0.2~0.4mm,胃炎时可增宽至0.5~1.2mm;临床气钡双重造影的小沟影像有放大,正常可增宽至0.9mm,小沟影像较浅而均匀。异常小区分为增生、萎缩、糜烂和破坏。前两者为炎症,后两者为恶性表现。不见小区虽不能认为黏膜具有病变,但正常小区的出现可以排除弥漫型萎缩性胃炎,而大于3mm的不规则小区97%患有萎缩性胃炎,与胃镜符合率达98%。胃体近侧小区≥4mm时提示有胃酸分泌亢进,出现此种小区时患有胃或球部溃疡者达65%。球部溃疡时小区≥4mm者约74%。但小区大小与胃炎类型无关。胃癌起源于黏膜,癌发生后,作为黏膜状态的主要标志的小区能最早在造影检查中表现异常。
3.管腔大小的改变
(1)狭窄:
超过正常范围的持久性管腔缩小为狭窄。炎症性纤维组织增生所造成的狭窄,范围多较广泛或具有分段性,边缘较整齐。癌瘤造成的狭窄范围多较局限,边缘多不整齐,且管壁僵硬,局部常触及包块(图1-4-1-18)。外在压迫引起的狭窄多在管腔的一侧,可见整齐的压迹或伴有移位。先天性狭窄边缘多光滑而较局限。肠粘连引起的狭窄形状较不规则,肠管的移动度受限,甚或互相聚拢。痉挛造成的狭窄,形状可以改变,痉挛消除后即恢复正常。
图1-4-1-18 管腔狭窄造影表现
(2)扩张或扩大:
超过正常限度的持久性管腔增大为扩张或扩大。胃肠扩张多由于远侧有狭窄或由于紧张力降低,常累及较长范围(图1-4-1-19)。由梗阻引起的管腔扩大常有液体和气体的积聚,并有蠕动增强,例如幽门梗阻和肠梗阻。由于紧张力降低引起的管腔扩大没有通过障碍,也有液体和气体积聚,但蠕动减弱。发现管腔扩张伴蠕动增强时,应注意显示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以明确诊断。
图1-4-1-19 管腔扩张造影表现
4.位置及可动性改变
病变的压迫和推移可改变胃肠的位置。推移常使某处比较“拥挤”,而另处又比较空虚。压迫常使胃和肠管出现弧形压迹,多可扪及肿物。粘连和牵拉除造成位置改变外,还常引起可动性受限。先天性异常可以使胃肠位置改变,例如盲肠位置过高或过低等。胃肠可动性受限主要见于粘连性病变。先天性固定不良或腹水,肠管可动性加大。腹腔肿瘤可造成对消化道的压迫移位,局部消化道形成弧形压迹,被推移的部分肠管聚集。
5.功能性改变
胃肠器质性病变常有功能性改变,包括张力、蠕动、排空和分泌功能等改变,但功能改变也可单独存在。胃肠道的各种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均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的异常。
(1)张力的改变:
胃肠有一定的张力,维持管腔的正常大小,犹如一个弹性口袋具有一定的松紧度一样。张力由神经系统调节和平衡。迷走神经兴奋使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或迷走神经麻痹使张力降低。张力高使管腔缩窄、变小,而张力低则使管腔扩大。引起张力改变的原因可以是神经反射性的,也可以由于局部刺激所致。痉挛是局部张力增高,多为暂时性。
(2)蠕动的改变:
蠕动增强表现为蠕动波增多、加深和运行加快。蠕动减弱表现为蠕动波减少、变浅和运行缓慢。与正常运行方向相反的蠕动为逆蠕动,可能出现在梗阻区的上方。胃肠的麻痹可使蠕动消失,肿瘤浸润使局部蠕动消失。
(3)排空功能改变:
排空功能与张力、蠕动、括约肌功能和病变本身有关,胃的排空时间为2~4小时,小肠排空时间约为9小时,超过上述时间而仍有钡剂潴留则称为排空延迟。口服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或肌注新斯的明常可缩短排空时间,胃肠运动力增强则表现为排空时间缩短,如服钡后2小时即抵达盲肠则意味着运动力增强。
(4)分泌功能的改变:
胃分泌增加造成空腹状态下胃液增多,在站立位可见胃内液面,为空腹潴留。可见钡剂不能均匀地涂在胃壁上而呈絮片状下降和不均匀分布。小肠分泌增加使黏膜皱襞模糊或使钡剂分散在分泌液中,呈不定形的片状影。大肠分泌增多时,钡剂附着不良,肠管的轮廓显示不清或在黏液中呈现线条状钡影。胃肠分泌功能的改变常与疾病有关,胃溃疡:常引起胃分泌增加,使胃液增多,立位透视可见液平面,服钡后钡不能均匀涂布在胃壁上,吸收不良综合征时肠腔内分泌物增加,黏膜纹理增粗模糊,钡剂易凝成絮片状,过敏性结肠炎的患者,肠腔内有大量黏液存在,服钡后表现为细长或柱状影,结肠黏膜面钡剂附着不良,肠管轮廓不清。
6.胃肠手术后改变
胃肠手术常需将胃肠某一器官的小部分、大部分甚至全部予以切除,并与其他胃肠囊腔的切口作不同形式的吻合(图1-4-1-20~图1-4-1-23),如端端吻合(胃肠切除处的末端与另一切除处食管下段及全胃切除,下段空肠与食管做端端吻合,上段空肠与下段空肠作端侧吻合的末端)或端侧吻合(末端与另一管腔侧方的吻合)。手术后的胃肠位置及其解剖关系与手术前大不相同。不了解各种手术方式形成的不同解剖变化,就很难对手术后的病变作出诊断。因患者或申请检查的临床医师常常不知道或未能提供手术的情况,故放射科医生对各种手术方式可能发生的解剖变化应很熟悉,才能根据造影所见,判断手术的可能种类和方式。
图1-4-1-20 食管下段和贲门癌手术示意图
图1-4-1-21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成形术
手术的部位和范围。如胃次全切除、右半结肠切除等。①吻合的部位、方式,吻合口的宽度和通畅度。如胃窦与空肠的端端吻合。②切除后缝合、重建的部位。③输入肠袢与输出肠袢的位置及其与胃吻合的部位。④造影剂通过各部位的时间,有无异常潴留。⑤有无异常隆起、异常凹陷、狭窄、造影剂外溢等情况。
各部位的不同手术方式及其正常和异常表现有关情况参见各示意图。
图1-4-1-22 胃大部切除手术示意图
图1-4-1-23 全胃切除术后食管下端与空肠或结肠吻合重建的各种方式
表1-4-1-2 食管的术后并发症
(1)食管手术后:
因癌肿作食管下段切除常同时将胃上部切除,将胃下部经膈裂孔拉至胸部,与食管下端做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称食管胃低位吻合术。食管中段和下段切除,胃上部可切除或不切除,将胃拉至胸部更高位置与食管吻合,称食管胃高位吻合术。食管下段切除与切断的空肠上段做端端吻合,连接十二指肠的空肠段与连接至食管的空肠上段做端端吻合,称食管空肠吻合。将两端切除(保留血管)的一段结肠拉至胸内,上下端分别与食管上段和胃吻合,代替切除的食管,称结肠代食管术。食管的术后并发症,按发病的早晚和常见程度见表1-4-1-2。
(2)胃和十二指肠手术后:
胃和十二指肠手术数量多,手术方式大都在Billroth基础上加以修改,参见示意图1-4-1-24。
胃和十二指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和种类较多。见表1-4-1-3。
图1-4-1-24 胃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示意图
表1-4-1-3 胃和十二指肠术后并发症
(3)结肠术后:
结肠手术主要有肠切除术和肠造瘘术。根据病变的部位,可能为右半结肠切除,回肠与横结肠做端侧吻合;也可能为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与乙状结肠做端端吻合;另一种可能是做病变肠段切除后,将未切除肠段的两残端互相吻合(图1-4-1-25~图1-4-1-28)。
肠造瘘术用于解除结肠梗阻或建立新的排粪口(人工肛门),结肠术后造影的气钡造影剂可经口、经肛门或经瘘道口进入。口服法可了解重建肠道的解剖概况和通过功能。灌肠法易于识别吻合口和较短的盲袢。
(二)双对比造影异常X线表现
本节将论述常见的、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双对比造影异常X线表现。为叙述和理解的方便,我们可将双对比中病变显示的可能情况比喻为“字”(病变)与“纸”(病变邻接区)的关系。在双对比中,仅有3种使病变(“字”)显示的可能情况:“白纸黑字”、“黑纸白字”或“字旁镶边”(在“字”与“纸”同色时)(图1-4-1-29)。
图1-4-1-25 乙状结肠一段切除,未切除肠段做端端吻合示意图
缩短的结肠及吻合口可有或无造影异常表现
图1-4-1-26 横结肠与回肠侧侧吻合示意图
口服造影时右侧结肠较难充盈
图1-4-1-27 乙状结肠切除一段后端端吻合,行横结肠改道造瘘术示意图
横结肠有排粪口和排黏液口
图1-4-1-28 右结肠切除,回肠与升结肠吻合示意图
1.潮礁现象
位于钡池中或邻近钡池的隆起病变,在卧位垂直投照时能否显示及显示的清晰程度常随钡池的深浅而不同;类似潮水(钡剂)涨落与礁石(隆起)显露程度的关系,称为潮礁现象。此现象是显示近地壁低小隆起最清晰、最可靠的征象。根据积钡区钡液的不同深度和隆起顶部距离钡液表面的大小(即该处钡液厚度的正值或负值),潮礁现象可表现为4个相(图1-4-1-30~图1-4-1-34)。
(1)高潮相:
钡液较深,隆起被较多量钡液淹没,不能显示。
(2)中潮相:
隆起被少量钡液淹没,但可透过钡液隐约看到较黑色的病变影像。
图1-4-1-29 结肠息肉
在双对比中显示为3种可能的情况:A.“黑底黑字,字旁镶边”;B.“黑纸白字”;C.“白纸黑字”
图1-4-1-30 胃前壁多发息肉
A.远地壁垂直投照,呈局限增白影伴悬滴;B.水平投照;见4层涂钡腔壁、环圈、悬滴等多种表现4个相。低小的隆起在低潮相时显示最为清楚
图1-4-1-31 升结肠低小息肉
右中部2个在低潮相表现清楚,左上的1个呈倒置皇冠样
图1-4-1-32 乙状结肠非全周性癌
示雾滴征、多边征及上侧腔壁内方的线样征
(3)低潮相:
钡液更浅,隆起的顶部露出于钡液平面之上,呈深黑色,与周围白色钡影对比鲜明。
(4)落潮相:
隆起周围无流动的钡液积聚,仅有很薄的钡液黏滞层。如无其他征象出现,病变很难显示。
远地壁隆起(低垂)的癌肿表面较周围钡层稍厚,表现为白雾状影。癌肿表面凹凸不平,滞留的钡液厚薄不等,致白雾状影不均匀,伴有多数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悬滴。癌肿表面的结节及坏死缝隙中存在的角隅积钡,表现为针芒状。
图1-4-1-33 示代表前壁黏膜皱襞的轨道征图
图1-4-1-34 雾滴征原理及表现示意图
低潮相相对显示低小隆起病变的能力最好,故将潮礁现象作为显示近地壁病变的主要手段。双对比钡剂检查中,转动患者的体位,使观察区内的钡液由浅变深,再由深变浅,即可依次显示高、中、低各潮相,在最适宜的低潮相时,可以显示其他相中难以显示的低小隆起,包括较大的胃小区。
隆起病变在4各相中的表现,可根据隆起本身的可见程度分别称为礁见征和礁露征,分别相当于中潮相及低潮相。
潮礁现象有时也称为堤坝现象或隆起边缘现象,至钡液受隆起侧壁阻挡,在该处不能流动,类似堤坝对水的阻挡作用。此两名称对隆起位于钡池或钡洼之旁,仅侧壁的一部分与后者接触,未能形成完整的潮礁表现者更为适用,可据此判断隆起的存在(图1-4-1-42)。
2.坑穴现象
溃疡、憩室等所有凹陷病变,均可视为坑穴。卧位垂直投照时,位于近地壁的凹陷病变(坑穴),由于形态的不同和穴内积钡多少的不同,可分为3个相。
(1)满穴相:
穴内积满钡液,穴旁为落潮相,穴壁不能显示。
(2)浅穴相:
穴内有积钡,但未达穴口高度。
(3)空穴相:
穴内无积钡。
3.靶征
圆形的隆起病变如边缘光整,其中央部位有一较圆的脐样凹陷时,在落潮相时的表现与射击用的靶环的靶心相似,为良性隆起病变的有价值征象。
以下病变可出现靶征:
(1) 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常单发、肿瘤较大,因中央部有坏死,故靶心较白(积钡较多),靶区较黑(积钡较少)。
(2) 疣状胃炎(糜烂性胃炎、鹅口疮样溃疡):常较小,直径5mm左右,常在同区多发,靶心略白,较模糊。
(3) 早期Crohn病的口疮样溃疡。
(4) 远地壁带蒂息肉:可呈双环征,加之中央的悬滴,更符合靶的形象。
4.远地壁影像的特点与价值
在胃肠道各种造影检查中,甚至在各系统各种造影检查中,就其影响因素之多,影像表现之复杂多变而言,远地壁的影像大概可居首位。钡液涂布远地壁后经常能形成与近地壁重叠的影像。远地壁影像常较淡、较模糊,其低垂滞钡的表现(悬滴等)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某一体位时间的持续而发生改变。远地壁影像有重要诊断价值,特别在某些部位(如胃前壁)较难在近地壁形成良好双对比像时(图1-4-1-30、图1-4-1-33、图1-4-1-35~图1-4-1-41)。
几个重要的远地壁征象有定位、定壁、定性价值的几个远地壁征象的名称和形成机制如下。
(1)局部均匀增白征(localized homogeneous whitening sign):
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局部均匀增白,常伴单个规则的悬滴,代表良性隆起病变,最多见于息肉。
图1-4-1-35 模型实验
示多边征形成机制。囊腔左上侧壁与远地壁连接处附近腔壁因“浸润”而不能同幅扩张。B为水平投照,ACD为不同程度转动时的垂直投照图
图1-4-1-36 多边征机制及表现示意图
图1-4-1-37 胃体、底部小弯侧浸润型癌
示多边征及高度增厚的腔壁
图1-4-1-38 胃小弯癌
呈多边征的白、毛、僵表现
(2)线样征:
线样征(linear sign)指粗糙、浓白、少弯曲的线段状影,可出现在双对比区的任何处,代表癌肿的侧壁。多边征的某些“边”实际即为线样征构成。
(3)轨道现象、导向线:
胃和结肠的黏膜皱襞位于远地壁时常呈两条互相平行的白色细线,为远地壁皱襞低垂的2个侧面(竖板)的投影,称轨道现象(rail track)。它常在胃的中部出现,一般长度10cm左右。病变附近黏膜皱襞的纠集、中断、破坏等情况,在双对比片中常能清晰显示,时诊断主要依据之一。皱襞本身因低垂滞钡而较邻区稍白,常跨越钡洼,形成重叠白线,与近地壁本身较黑,其旁常邻接钡洼的表现不同。此外,无论在远地壁或近地壁,皱襞均可向病变方向纠集,常可据以发现病变,称导向线(guide line)。
图1-4-1-39 胃小弯角切迹附近癌
示多边征(箭)伴雾滴征,勿误认为蠕动;并可见与胃窦大弯侧重叠的十二指肠憩室影
(4)杂乱雾滴征(雾滴征):
因癌肿表面常为不规则结节状或小坏死区,因为在远地壁时其下方积留钡液的厚度及所形成的白雾状影也不均匀,与息肉下方的均匀白雾状影不同。此区内的悬滴也常为多个,且大小不一,形态不整,像水蒸气在容器玻璃顶盖下方凝集的不规则雾滴,称为雾滴征。
雾滴征(fogging sign)表现为在有边界或无清楚边界的局限范围内出现杂乱雾滴状和破碎网格状的不均匀增白影,代表远地壁高低不平、有不规则结节和小坏死区并伴有多数小裂隙的癌肿表面,是癌肿的特征性表现,在胃和结肠癌肿中的出现率可高达96%。
(5)腔壁多边征(多边征):
多边征(multiple mural sign)双对比中胃肠腔壁线,正常时为一条光整、柔软、连续、均匀的细线。当腔远地壁的一部分(偶尔可为近地壁一部分)与其相邻侧壁的一部分,均受癌肿浸润,导致顺应性、柔软性或弹性降低,在双对比造影充气扩张时,既不能与相邻的正常腔壁作同步、同幅的扩张,在垂直投照时,即出现与原腔壁线平行的另一条或多条线或变,称为腔壁多边征或多边征。
图1-4-1-40 胃窦近大
弯侧异位胰腺
其隆起的近小弯侧边缘(箭头)可借竖板字旁镶边(A)、堤坝(B)现象清晰显示,隆起的中部可见胰腺管开口的凹陷
图1-4-1-41 十二指肠降段腺癌
箭头示肿瘤的范围,双箭头示堤坝现象。A.仰卧位;B.俯卧位
为癌肿同时累及远地壁和侧壁的各一部分时的特征性表现,在胃和结肠的出现率达97%。
(6)公牛眼征(bull's eye sign):
指较大、较明显、较柔软(无僵硬、粗糙)的隆起,其中央伴有边缘清楚的较大、较深的溃疡(坏死组织脱落所致),状如突出的牛眼,多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至胃肠道的表现,也可为原发于胃肠道的伴有中心溃疡的肉瘤等。
图1-4-1-42 胃部双对比仰卧位常见现象或征象模式图
A.正常表现:1.钡池;2.腔壁线;3.皱襞吻触;4.钡洼;5.轨道现象(远地壁皱襞,“跨过”钡池);6.近地壁皱襞(“堤坝作用”邻界钡洼);7.胃小区(放大)。B.病变表现:1.钡池;2.近地壁隆起(低潮相);3.环圈征(远地壁息肉,白雾状影伴悬滴);4.雾滴征(远地壁癌肿);5.多边征(“白、毛、僵”征);6.环圈征(远地壁溃疡,内缘模糊,皱襞纠集“跨过”钡洼);7.钡洼;8.近地壁溃疡(满穴相);9.近地壁溃疡(空穴相,穴壁征示小弯侧癌变);10.重叠白线(远地壁隆起的侧壁);11.线样征(远地壁隆起的侧壁)
(张惠茅 王景宇 邱 香 陈 新 冬 冬)
参考文献
1.尚克中,陈九如.胃肠道造影原理与诊断.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2.陈星荣,陈九如.消化系统影像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