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消化道卷(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解剖学

第一节 食管和胃肠的解剖

一、食管
食管(esophagus)是一前后扁平长管状的结构,是肌性器官,是消化管各部最狭窄的部分,长约25cm。食管上端约平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与咽相接,向下经上纵隔及后纵隔,穿过食管裂孔,其下端约平第11胸椎体水平,与贲门相延续。
(一)食管的分部及毗邻
根据食管全长,食管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图1-2-1-1、图1-2-1-2)。
图1-2-1-1 食管前面的毗邻关系
图1-2-1-2 食管后面的毗邻关系
1.颈部
颈部是指自食管起始端至平对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的一段,长4.5~5.0cm。
食管前方借疏松结缔组织附于气管后壁上,其前壁与气管相贴,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脊柱相连,两侧与甲状腺侧叶和颈部大血管相邻。
2.胸部
食管胸部长18~20cm,在纵隔内位于气管脊柱间,位于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至膈的食管裂孔之间。分上、中、下3段。①胸上段: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叉平面(距门齿约24cm)。②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上半部(其下界距门齿约32cm)。③胸下段: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下半部(其下界距门齿约40cm)。胸部食管其前方自上而下依次与气管、左主支气管和心包相邻,后与脊柱相邻,上部位于胸主动脉右侧,下部逐渐转向胸主动脉前方。
3.腹部
食管腹部最短,仅1~2cm,自食管裂孔至贲门。其前与肝左叶相邻。
(二)食管的狭窄
食管全长除沿脊柱的颈、胸曲相应形成前后方向上的弯曲之外,在左右方向上亦有轻度弯曲,但在形态上,食管最重要的特点是有三处生理性狭窄(图1-2-1-3):第一处狭窄位于咽与食管移行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水平,即食管入口处,是食管最狭窄的部位,食管异物多嵌于此处;第二处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约平第4、5胸椎体之间;第三处狭窄位于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约平第10胸椎水平,系由膈肌和膈脚的收缩形成的狭窄。这些狭窄是异物易停留的地方,也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另外,在X线检查时还可发现第四处狭窄,即主动脉弓向左后方横跨食管处,约平第4胸椎。
(三)食管的血液供应
食管的血液供应较丰富。
1.动脉血供
①食管颈段,动脉血供来源于左、右侧甲状腺下动脉;②食管胸部上段,指气管分叉平面以上的食管,其供血动脉主要为左右支气管动脉或主动脉弓的分支;③食管胸部下段,指气管分叉平面以下的食管,主要由胸主动脉发出的食管动脉供血。④食管腹部,供血动脉主要来自胃左动脉,其次为左膈下动脉分支。
2.静脉引流
①食管颈部的静脉:在食管的外侧缘,由食管周围的静脉汇集而成。②食管胸部的静脉:大部分引流入奇静脉及其属支。③食管腹部的静脉:血流为双向流动,向上注入奇静脉,向下最终注入门静脉。
二、胃
胃(stomach)是消化管各部中最宽大的部分,向上连接食管,下与十二指肠延续。成人胃的容量约3 000ml。同时,胃能分泌胃液和内分泌激素,具有收纳、搅拌和进行初步消化的功能。
(一)胃的位置及毗邻
胃的贲门和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约在第1腰椎体右侧。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胃高度充盈时,大弯下缘可达脐以下,甚至超过髂嵴平面。胃底最高点在左锁骨中线外侧,可达第6肋间隙高度。
胃的位置常因体型、体位和充盈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变化。通常,胃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前壁右侧部与肝左叶相邻,左侧部与膈相邻,被左肋弓掩盖。在剑突的下方,部分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上部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胃壁的肌张力较低,在饱食后高度充盈的状态下,胃大弯的最低点可达髂嵴平面(图1-2-1-4)。
图1-2-1-3 食管位置及三个狭窄
图1-2-1-4 胃的位置及周围关系
(二)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的形态可受体位、体型、年龄、性别和胃的充盈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多成曲颈瓶状。
胃借助大、小弯分为前、后壁。胃小弯凹向右上方,其最低点弯度明显折转处称角切迹,胃的近端与食管连接处是胃的入口称贲门。贲门的左侧,食管末端左缘与胃底所形成的锐角称贲门切迹,胃的远端接续十二指肠处,是胃的出口称幽门(图1-2-1-5)。
胃的分部:①贲门部,在贲门附近的区域,与其他部位无明显界限;②胃底,指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③胃体,指胃底与角切迹之间的部分;④幽门部,自角切迹向右至幽门(临床常称此部为胃窦),通常位于胃的最低部,幽门部的大弯侧有一不太明显的浅沟称中间沟,此沟把幽门部又分为近侧的幽门窦和远侧的幽门管。幽门管长2~3cm,终于幽门。
图1-2-1-5 胃的形态及分部
(三)胃的血管
胃的动脉主要来自腹腔干的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及脾动脉。①沿胃小弯分布:胃左动脉(起自腹腔干)和胃右动脉(起自肝总动脉);②沿胃大弯分布:胃网膜左动脉(起自脾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起自肝总动脉);③胃底分布:胃短动脉(起自脾动脉)。
胃壁各部的浆膜下静脉,依据动脉的供血范围分为,①沿胃小弯汇集成胃左静脉和胃右静脉;②沿胃大弯汇集成胃网膜左、右静脉;③沿胃底汇集成胃短静脉,最终均直接或间接注入门静脉。
三、小肠
小肠(small intestine)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在成人长4~6m,起于幽门,末端接续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小肠除具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外,还具有某些内分泌功能,因此,小肠是消化器官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全长20~25cm,十二指肠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部分。十二指肠除始、末两端被腹膜包裹,较为活动之外,其余大部分均为腹膜外位器官,被腹膜覆盖而固定于腹后壁。因为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十二指肠整体上呈C形,包绕胰头(图1-2-1-6),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图1-2-1-6 胰和十二指肠的结构及关系
1.上部
上部,是十二指肠的首段,起自胃的幽门,水平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胆囊颈的后下方,急转向下,移行为降部。上部与降部转折处形成的弯曲称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上部近侧与幽门相连接的一段肠管,长约2.5cm,其肠壁薄,管径大,黏膜面光滑平坦,无环状襞,临床常称此段为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的好发部位。
2.降部
降部起自十二指肠上曲,垂直下行于第1~3腰椎体和胰头的右侧,至第3腰椎体右侧弯向左行,移行为水平部,转折处的弯曲称十二指肠下曲。该段系腹膜外位器官,而被固定于腹后壁。降部的黏膜形成发达的环状襞,其中内侧壁后份上有一纵行的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其下端的圆形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胆胰壶腹的开口处。在大乳头上方(近侧)1~2cm处,有时可见到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的开口处。
3.水平部
水平部又称下部,为腹膜外位器官,起自十二指肠下曲,横过下腔静脉和第3腰椎体的前方,至腹主动脉前方、第3腰椎体左前方,移行于升部。肠系膜上动、静脉紧贴此部前面下行,在某些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可压迫此部引起十二指肠梗阻,临床上称此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4.升部
升部最短,自水平部末端起始斜向左上方,至第2腰椎体左侧转向下,移行为空肠,其中部分为腹膜间位,其余为腹膜外位。十二指肠与空肠转折处形成的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上后壁被一束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十二指肠悬肌固定于右膈脚上,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于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又称Treitz韧带,在腹部外科手术中,Treitz韧带可作为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二)空肠和回肠
空肠和回肠上端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端接续盲肠,空肠和回肠一起被肠系膜悬系于腹后壁,合称为系膜小肠,有系膜附着的边缘称系膜缘,其相对缘称游离缘或对系膜缘。
小肠系膜呈扇形,有长、短二缘,长缘附着于空肠和回肠的系膜缘,短缘则连于腹后壁,为系膜根。由于系膜长、短二缘相差悬殊,致使小肠在腹腔内构成盘旋迂曲的回环,称小肠袢(图1-2-1-7)。
空肠和回肠的形态结构不完全一致,但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故两者间无明显界限。一般是将系膜小肠的近侧2/5称空肠,远侧3/5称回肠。从位置上看,空肠常位于左腰区和脐区,回肠多位于脐区、右下腹和盆腔内。从外观上看,空肠管径较大,管壁较厚,血管较多,颜色较红,呈粉红色,而回肠管径较小,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颜色较浅,呈粉灰色,此外,肠系膜的厚度从上向下逐渐变厚,脂肪含量越来越多。肠系膜内血管的分布也有区别,空肠的动脉弓级数较少,直血管较长,而回肠的动脉弓级数较多,直血管较短。
此外,约2%的成人胚胎时期卵黄囊管未完全退化消失,在距回肠末端0.5~1m处的回肠对系膜缘上,形成长约5cm的自肠壁向外突出的囊状突起,口径约与回肠相等,称Meckel憩室,Meckel憩室易发炎或合并溃疡穿孔。
图1-2-1-7 将大网膜及横结肠翻向上示小肠袢
(三)小肠的血管
小肠的血供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它是腹主动脉的第2个大分支。肠系膜上动脉自胰腺的钩状突部穿出,跨过十二指肠第3段,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然后分出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和10~20个小动脉分支。前2支动脉经腹膜后或系膜根部供应升结肠、盲肠及末端回肠。因此,当肠系膜上动脉损伤或栓塞时,随损害部分的高低可引起空肠、回肠、右半结肠的缺血坏死。
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位于小肠系膜内,形成吻合网(动脉弓),再由动脉弓分出直支到达肠壁内。小肠上部系膜动脉弓仅一个(初级弓),直支较长,周围脂肪较少,愈向远端小肠动脉弓愈多。在肠系膜缘,血管又再分支,肠管壁的血管与环形肌层平行走行,先后穿过浆膜,肌层和黏膜下层,主要的动脉分支与直支被破坏后,这些血管供应的肠管便易发生坏死。
小肠静脉的分布与动脉大致相同,最后汇合成为肠系膜上静脉,它与肠系膜上动脉并行,在胰颈的后方与脾静脉汇合形成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损伤或发生栓塞时,也可致小肠静脉充血、坏死和腹膜炎。
四、大肠
大肠(large intestine)是消化管的下段,全长1.5m,全程围绕于空、回肠的周围,可分为盲肠(包括阑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直肠(包括肛管)三部分。大肠的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除直肠、肛管和阑尾外,结肠和盲肠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图1-2-1-8)。结肠带有三条,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所形成,沿大肠的纵轴平行排列,三条结肠带均会聚于阑尾根部。结肠袋是肠壁由横沟隔开并向外膨出的囊状突起,这是由于结肠带短于肠管的长度使肠管皱缩所形成。肠脂垂是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小突起,由浆膜和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大肠管径较大,肠壁较薄,但在疾病情况下可有较大变化。因此在腹部手术中,鉴别大、小肠主要依据大肠的上述三个特征。
图1-2-1-8 结肠的特征
(一)盲肠和阑尾
盲肠(caecum)是大肠的起始部,长6~8cm,其下端为盲端,上续升结肠,左侧与回肠相连接。盲肠位于右髂窝内,其体表投影在腹股沟韧带外侧半的上方,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少数情况由于肠管旋转异常,可出现异位盲肠,即可高达髂嵴以上,也可低至盆腔内,甚至出现于腹腔左侧。
一般情况下,盲肠属于腹膜内位器官,其各面均有腹膜被覆,因无系膜或仅有短小系膜,故其位置相对较固定。少数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升结肠系膜不同程度保留,使升结肠、盲肠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称移动性盲肠。这种情况可导致盲肠扭转的发生。另外,由于结肠系膜过长,在盲肠和升结肠后面,形成较深的盲肠后隐窝,小肠易突入,形成盲肠后疝。
回肠末端向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此处肠壁内的环行肌增厚,并覆以黏膜而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此瓣的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回小肠。在回盲口下方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图1-2-1-9)。
阑尾(vermiform appendix)是从盲肠下端后内侧壁向外延伸的一条细管状器官,外形酷似蚯蚓。其长度因人而异,一般长5~7cm,偶有长达20cm或短至1cm者。阑尾缺如者极为罕见。阑尾根部较固定,多数在回盲口的后下方约2cm处开口于盲肠,此口为阑尾口。阑尾口的下缘有一条不明显的半月形黏膜皱襞称阑尾瓣(图1-2-1-10),该瓣有防止粪块或异物坠入阑尾腔的作用。阑尾尖端为游离盲端,游动性较大,所以阑尾位置不固定。
图1-2-1-9 盲肠及阑尾
阑尾的位置主要取定于盲肠的位置,因此,通常阑尾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少数情况可随盲肠位置变化而出现异位阑尾。尽管阑尾根部与盲肠的位置关系比较固定,但由于阑尾体和尖游动性较大,因此阑尾在右髂窝内,与回盲部的位置关系有多种,即可在回肠下、盲肠后、盲肠下、回肠前及回肠后位等(图1-2-1-11)。
图1-2-1-10 回盲瓣及阑尾瓣
图1-2-1-11 阑尾的位置示意图
1.回肠下位;2.盲肠后位;3.盲肠下位;4.回盲前位;5.盲肠后位
(二)结肠
结肠(colon)是介于盲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大肠,整体呈M形,包绕于空、回肠周围。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结肠的直径自起端6cm,逐渐递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的2.5cm,这是结肠腔最狭窄的部位。
1.升结肠
升结肠长约15cm,在右髂窝处起自盲肠上端,沿腰方肌和右肾前面上升至肝右叶下方,转折向左前下方移行于横结肠,转折处的弯曲称结肠右曲(或称肝曲)。升结肠属腹膜间位器官,无系膜,其后面借结缔组织贴附于腹后壁,因此活动性甚小。
2.横结肠
横结肠长约50cm,起自结肠右曲,先行向左前下方,后略转向左后上方,形成一略向下垂的弓形弯曲,至左季肋区,在脾脏面下份处,折转成结肠左曲(或称脾曲),向下续于降结肠。横结肠属腹膜内位器官,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较大,其中间部分可下垂至脐或低于脐平面。
3.降结肠
降结肠长约25cm,起自结肠左曲,沿左肾外侧缘和腰方肌前面下降,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降结肠与升结肠一样属腹膜间位器官,无系膜,借结缔组织直接贴附于腹后壁,活动性很小(图1-2-1-12)。
4.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长约40cm,在左髂嵴处起自降结肠,沿左髂窝转入盆腔内,全长呈“乙”字形弯曲,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乙状结肠属腹膜内位器官,由乙状结肠系膜连于盆腔左后壁。由于乙状结肠系膜在肠管中段幅度较宽,所以乙状结肠中段活动范围较大,常成为乙状结肠扭转的因素之一,乙状结肠也是憩室和肿瘤等疾病的多发部位。
5.结肠血管
结肠的血供起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还有肠系膜下动脉发出的左结肠动脉及乙状结肠动脉。
结肠的静脉基本与动脉伴行。结肠左曲以上的静脉血分别经回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和中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左曲以下的静脉则经左结肠静脉、乙状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下静脉。结肠静脉最后均汇入肝门静脉。
(三)直肠及肛管
1.直肠的形态
直肠(rectum)是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的一段,全长10~14cm(图1-2-1-13、图1-2-1-14)。直肠在第3骶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直肠上端与乙状结肠交接处管径较细,向下肠腔显著膨大称直肠壶腹。直肠内面有三个直肠横襞,由黏膜及环行肌构成,具有阻挡粪便下移的作用。最上方的直肠横襞接近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位于直肠左侧壁上,距肛门约11cm,偶见该襞环绕肠腔一周,致使肠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窄,中间的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通常位于直肠壶腹稍上方的直肠右前壁上,距肛门约7cm,相当于直肠前壁腹膜返折的水平,最下方的直肠横襞位置不恒定,一般多位于直肠左侧壁上,距肛门约5cm。当直肠充盈时,此皱襞常消失。
2.直肠颈与固有肛管的周围结构及括约肌装置
直肠颈及固有肛管周围被一组复杂的括约肌围绕着,通常被分为肛门内括约肌及肛门外括约肌两部分。
图1-2-1-12 将横结肠翻向上,小肠反向右,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
图1-2-1-13 直肠的额状断面
肛门内括约肌:直肠壁的环形平滑肌层在直肠颈及固有肛管处增厚而成。
肛门外括约肌:围绕直肠颈的全长,常被分为皮下部、浅部及深部。
肛提肌:由骶尾肌和耻尾肌两部分构成。耻尾肌位于骶尾肌内侧。
肛提肌复合体:提肌角、肛门悬韧带、提肌裂隙和裂隙韧带构成,有固定直肠颈及肛管的作用。
联合纵肌:在直肠颈及固有肛管周围有内、中、外三层纵肌包绕。内层为平滑肌,是直肠纵肌层的延续;中层为骨骼肌,及肛门悬带,是提肌板的延续;外层为骨骼肌,是外括约肌尖顶袢纤维向下延伸的部分,以上三层纵肌共同称为联合纵肌。
图1-2-1-14 直肠和肛管的腔面的形态
3.直肠的血供
直肠的血液供应较丰富。直肠上部由直肠上动脉供血;直肠颈及固有肛管部由直肠下动脉和肛动脉供血。
在直肠柱的上皮下及固有层内由两侧微血管结构,浅层者在上皮下为桥形毛细血管袢,深层为管径粗大而丰富的静脉丛,即痔内静脉丛。固有层内丰富的静脉丛,即痔外静脉丛。痔内、外静脉丛之间相互延续,管径粗细不均匀、走行迂曲,为痔形成的基础。
4.肛管
肛管(anal canal)的上界为直肠穿过盆膈的平面,下界为肛门,长约4cm。肛管被肛门括约肌所包绕,平时处于收缩状态,有控制排便的作用。
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儿童时期更清楚,成年人则不明显,内有血管和纵行肌。各肛柱下端彼此借半月形黏膜皱襞相连,此襞称肛瓣。每一肛瓣与其相邻的两个肛柱下端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隐窝称肛窦,窦深3~5mm,其底部有肛腺的开口。肛窦内往往积存粪屑,感染后易致肛窦炎,严重者可导致肛门周围脓肿或肛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