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消化道卷(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腹膜腔

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为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腹膜腔的形成:体腔是介于体壁和内脏器官之间的腔隙,包括心包腔、胸膜腔和腹膜腔,其内表面均衬有浆膜。体腔的发生和发育为胚胎内脏的发生、发育及位置变化等提供了适宜的空间,也对发育中的内脏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体腔由早期胚胎的原始体腔(primitive body cavity)发育、演变、分隔而来(图1-1-4-1)。人胚第3周末,第l对体节两侧的侧中胚层内出现一些分散的小裂隙。随着胚胎发育,这些小裂隙从胚盘头端向尾端逐渐增多,并扩大、融合,形成一对管状体腔,称体腔管(coelomic duct),又称胸膜管(pleural canal)。体腔管的出现将侧中胚层分为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体壁中胚层与外胚层相贴,构成体壁;脏壁中胚层与内胚层相贴,以后发育成内脏壁及系膜。
图1-1-4-1 原始体腔形成示意图
A.9个体节期;B.第4周胚
同时,胚盘头端生心区的中胚层内也出现许多小裂隙,并逐渐扩大、相互融合,形成围心腔(pericardial coelom)。由于胚盘头褶及侧褶的形成,围心腔由胚盘头端转移到前肠的腹侧,体腔管则移向胚体的背外侧。之后,左、右体腔管的头端与围心腔的背外侧互相连通,形成一个马蹄形的腔隙,称原始体腔,其头端横列部分为围心腔,以后发育成心包腔(pericardial cavity);两侧纵行部分为体腔管,以后发育成胸膜腔(pleural cavity)。体腔管的尾端向胚体尾端延伸,形成左、右初级腹膜腔(primary peritoneal coelom),并在卵黄蒂周围与胚外体腔相通。在肠袢从脐腔退回腹腔后,胚内体腔与胚外体腔完全分开。随着胚体的发育,卵黄蒂逐渐变细退化,中肠及后肠的腹系膜(图1-1-4-2)也退化消失,左、右初级腹膜腔遂相通并不断扩大,发育成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至此,胚体内的原始体腔由相互连通的3个部分组成,即1个围心腔、1对体腔管和1个较大的初级腹膜腔。
图1-1-4-2 原始系膜形成示意图
A.第20天胚胎;B.第25天胚胎;C.第28天胚胎
(张惠茅 王景宇 邱 香 陈 新 冬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