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五体
(一)皮
皮即皮肤,为五体之一,覆盖于机体表面。皮肤的纹理及皮肤与肌肉间的组织为皮腠。皮毛为皮肤和皮肤上的毫毛的合称。《灵枢·经脉》云:“皮肤坚而毛发长。”
1.皮与脏腑的关系
(1)与肺的关系:
肺主皮毛。肺主气,肺气宣发,使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到全身,以温养皮毛。皮毛具有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作用。皮毛的营养,虽然与脾胃的运化有关,但必须赖肺气的宣发,才能使精微津液达于体表而发挥作用。《素问·五脏生成》云:“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若肺气虚弱,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生理功能减弱,则卫表不固,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低下,或易于感冒,或出现皮毛憔悴枯槁等现象。皮毛汗孔的开合与肺司呼吸相关。肺司呼吸,而皮毛上汗孔的开合,有散气或闭气以调节体温,配合呼吸运动的作用。《素问·水热穴论》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汗孔又称“气门”(玄府、鬼门),不仅排泄由津液所化之汗液,也随着肺的宣发和肃降进行着体内外气体的交换。故唐容川认为皮毛有“宣肺气”的作用。如肺卫气虚,肌表不固,则常出现自汗出、呼吸微弱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肺者……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2)与脾的关系:
皮毛下面叫“腠理”。“腠理”虽属皮毛范畴,但又属肉的范畴,介于皮毛和肉之间,而肉由脾所主,所以皮毛的功能,与脾关系密切,同时脾胃所化生的精微,通过肺的宣发输送到皮毛,以温养皮卫,保证皮毛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灵枢·经脉》云:“皮肤坚而毛发长。”《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2.皮肤的作用
(1)护卫机体、抵御外邪:
皮肤是体表防御外邪的屏障,靠位于人体浅表的皮部和布散流行于皮部的卫气发挥其防御作用。卫气行于皮毛,帮助皮肤以保护机体,使皮肤发挥抵御外邪的屏障作用。《医旨绪余》云:“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若卫气虚弱,皮肤疏缓,皮腠开,则外邪易于侵袭而致病。《灵枢·百病始生》云:“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
(2)调节津液、维持平衡:
汗为津液所化,又是津液代谢的产物。汗主要通过皮肤的汗孔排泄,以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灵枢·本脏》云:“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卫气功能的强弱,皮肤腠理的疏密,汗孔的开合,可影响机体的津液代谢。如汗出过多必损伤津液,轻则伤津,甚则伤阴、脱津。《灵枢·决气》云:“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3)调节体温、保持恒定:
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比较恒定的体温做保障。皮肤在体温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皮肤调节体温可分为通过血管调节体温和通过汗腺蒸发调节体温两种方式。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体表血流量增多,皮肤散热增加,同时人体大量出汗,汗液蒸发过程中可带走身体的部分热量,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气温较低时,皮肤血流减少,汗液蒸发减少,以保护机体的热量。
(4)气体交换、协助呼吸:
肺合皮毛,皮毛上的汗孔有呼吸吐纳之功,故又称汗孔为玄府。人的毛孔每时都在呼吸吐纳,进行着机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协助肺的呼吸。
(5)反映病候、协助诊断:
皮部分属于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又“内属于脏腑”,所以,皮部感邪,可通过经络内传脏腑,而脏腑、经络的病变也能反映到相应的皮部。因此,皮肤的改变,可以帮助诊断内脏病变。
(二)肉
肉为五体之一,是肌肉的简称,泛指肌肉、脂肪、皮下组织。肌肉又称肌、分肉。肌肉的纹理称为肌腠,又称肉腠、分理。
1.肉与脏腑的关系——脾主肌肉
《素问·痿论》云:“脾主身之肌肉。”脾主肌肉,是由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肌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五脏生成》云:“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依靠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营养充足则肌肉发达丰满,强健有力,如脾气虚弱,营养亏乏,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中藏经》云:“脾者,肉之本。脾气已失,则肉不荣。”《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脾、胃……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素问·五脏生成》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2.肉的功能
(1)动力来源、主司运动:
人体的运动,虽然有骨骼、关节、筋的参与,但其动力来源于肌肉。《灵枢·天年》云:“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肌肉丰满,则人体强健有力;肌肉瘦削,则痿软无力。
(2)外部屏障、保护脏器:
肌肉既是动力来源,又是体壁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经脉》云:“肉为墙。”肌肉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保护着内脏,使其免受外力、外邪损伤。肌肉丰满坚固,则外力、外邪无从损伤,身体健壮;肌肉瘦削,屏障失职,则外力、外邪易于损伤、侵袭,而发疾病。《灵枢·五变》云:“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黄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坚也?少俞答曰:腘肉不坚而无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此言其浑然者。”
(三)脉
脉即血脉,为五体之一,是人体气血运行的管道。《灵枢·经脉》云:“脉为营。”《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脉是机体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内运气血,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密布全身上下、内外。
1.脉与脏腑的关系
脉由心所主,与心直接相连,与肺、肝、脾等关系密切。
(1)心主脉:
《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脉为血液运行的通道,能约束和促进血液沿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循行。《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心藏血脉之气也。”脉为血之府,血液通过脉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素问·六节藏象》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的功能正常,则血脉流畅。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则血行障碍,如心气不足,鼓动乏力,则脉象虚弱;心气不足,血脉不充,则脉来细小;心脉瘀阻,血运不畅,则发绀、胁下痞块、脉律不整等。《素问·五脏生成》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2)肺朝百脉:
《素问·经脉别论》云:“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经文指出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进行清浊气体交换,再经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3)肝藏血:
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并能防止出血。《素问·五脏生成》云:“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证论》云:“肝主藏血……其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
(4)脾统血:
《难经·四十二难》云:“脾……主裹血,温五脏。”脾主统血,是指统摄血液在脉管运行,防止溢于脉外。《金匮要略编注》云:“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可见,脾气能够使血液保持在脉内运行而不溢出,防止出血的发生。如果人体的脾气虚弱,无法调节血液,就会出现尿血、便血、皮下出血和崩漏等症状。《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2.脉的功能
(1)中空管道、运行气血:
脉为人体气血运行的管道。《灵枢·经脉》云:“脉为营。”气血在人体血脉中运行不息,周而复始地循环贯注全身;血脉能约束、促进气血,使之沿着一定方向运行而发挥气血的滋润、濡养作用。脉功能正常,则气血运行正常,血流通畅,机体功能正常。如脉的功能异常,则气血运行失常。《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如脉气不足,气血运行迟缓、涩滞而为瘀血等。
(2)传递信息、反映病情:
气血为人体的基本物质,脉为人体气血运行的管道。脉的变化可反映人体气血虚实盛衰、运行状态等,故古人发明了脉诊,并进行了细化、量化分解,作为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来判断脏腑功能盛衰、阴阳偏盛偏衰、气血多寡等,以诊断病情。
(四)筋
筋为五体之一。《说文解字》曰:“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竹,物之多筋者。”从力,指出了筋可以产生力量;从月肉旁者,明确了筋是肉性组织。《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筋,即筋膜,包括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骨、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从组织结构讲,神经也属于筋的范畴。筋分为大筋、小筋、筋膜、宗筋等。筋之较粗大者为大筋,较细小者为小筋,甚至深入组织间、细胞间,无处不在,且包于肌、肌腱外者为筋膜。诸筋会聚所成的大筋为宗筋。
1.筋与脏腑的关系
(1)肝主筋:
《素问·宣明五气》云:“肝主筋。”《素问·痿论》云:“肝主身之筋膜。”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血的濡养。《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肝血充足则筋有所养,刚强有力,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肝血虚衰则筋失所养,筋力疲惫,屈伸困难。《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五脏生成》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2)脾胃与筋: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经脉别论》)人以水谷为本。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化源充足,气血充盈,则肝有所滋,筋有所养。所以,筋与脾胃也有密切关系。不但脾胃与筋关系密切,其经脉也与筋有密切关系。《素问·痿论》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若脾被湿困,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筋失所养,可致肢体软弱无力,甚则痿废不用。
2.筋的功能
(1)连结骨节、形成一体:
筋依附于骨而聚于关节。《素问·五脏生成》所云“诸筋者皆属于节”,是说筋依属于骨节。由于膝关节筋较多,故有“膝为筋之会”之说。同时,筋还有联络骨节、约束骨节的作用,将诸骨节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从事骨节运动的各种功能活动。《灵枢·经脉》云:“筋为刚。”筋质柔韧坚劲,有约束保护骨骼肌肉的作用,与人体活动关系最大。《素问·痿论》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2)维持功能、协助运动:
人体的运动,动力为肉,支架、杠杆为骨,但靠筋连结、维系协助。筋连结、维系功能正常,则人体运动正常,活动自如。如果筋连结、维系异常,或离开了筋,则会出现异常活动,或各种运动无法进行。
(3)维系协调、支配运动:
西医学中人体的支配者——神经组织,从属五体,应属筋的范畴,为特殊的筋。藏医学中记述的白脉就是神经组织,像树根一样主感觉和运动,为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支配者,具有协调运动、支配运动的作用,主司人体的各种运动活动。
(五)骨
骨为五体之一,是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贮藏骨髓的坚硬组织,为机体的支架。
1.骨与脏腑的关系——肾主骨
五脏之中,肾与骨有着直接关系。《素问·宣明五气》云:“肾主骨。”《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肾藏精,精生髓,髓又能充养于骨,所以骨骼的生理功能与肾精有密切关系。髓藏于骨骼之中,称为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且骨骼得到骨髓的滋养,才能强劲坚固。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空虚,就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骨骼发育障碍。《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素问·痿论》云:“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素问·五脏生成》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
2.骨的功能
(1)骨骼内腔、贮藏骨髓: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骨者,髓之府。”骨内有空腔,髓居骨中,骨为髓府,故骨有贮藏骨髓的作用。骨髓又能充养骨骼,骨的生长、发育、坚脆与髓有着密切关系,骨髓充盈,骨骼得养,则骨骼强健,功能正常。
(2)机体支架、支持形体:
骨骼为头、躯干、四肢等人体的支架,能支持形体。《灵枢·经脉》云:“骨为干。”人体以骨骼为骨干,支撑身体,使人体(包括躯干、四肢等)维持一定的形态而从事功能活动,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外力对内脏的损伤,如颅骨保护人的大脑,胸椎、肋骨、胸骨保护心肺,胸腰骶椎、骨盆保护腹腔、盆腔脏器等。
(3)活动杠杆、主管运动:
骨骼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运动的动力虽然是肌肉,但关节为运动的支点,骨骼为运动的杠杆。骨骼都有肌肉附着,成为人体各种机械运动的杠杆,其运动的范围、方向、程度与骨骼有密切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骨骼主管着人体的运动。
综上所述,五体由脏腑所主,与脏腑关系密切,如脏腑功能正常,则五体强健;反之,如脏腑功能异常,脏腑病变可累及五体,出现五体功能失常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