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淋巴组织与淋巴细胞生成
淋巴组织(lymphoid tissue)主要由胸腺、脾脏、淋巴结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淋巴组织组成。淋巴组织在出生前某一短暂的时期可生成有限的多种血细胞,出生后仅是淋巴细胞发育的器官,但保留有生成多种造血细胞的潜能,在特定的病理状态下可以建立造血灶。
一、中枢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分为中枢淋巴组织和外周淋巴组织。中枢淋巴组织是祖细胞发育为功能和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的场所。淋巴细胞在中枢淋巴组织发育成熟,向外周淋巴器官输送T、B细胞,决定外周淋巴器官的发育。骨髓是最重要的中枢淋巴器官(见前述),但它同时又是外周淋巴组织。
胸腺(thymus)也是重要的中枢淋巴组织,位于纵隔上部,胸骨后方。出生时胸腺质量约10~15g,至青春期前可达30~40g,其后逐渐萎缩,组织脂肪化,造血活动亦随之消失。至老年,胸腺质量仅为10~15g。但是令人困惑的是胸腺内T细胞的产生可持续一生,尽管数量很少。来源于骨髓的胸腺前期细胞(原始T细胞),表达CD34、CD2和CD7。皮质内含大量淋巴细胞(胸腺细胞),靠近最外层细胞最大,为原幼淋巴细胞,常见分裂象。中层为中等大小淋巴细胞,深层为小淋巴细胞。髓质内淋巴细胞明显比皮质稀疏,有特征的由鳞状上皮样上皮细胞紧密包裹的环——Hassalls球(corpuscles)。在胸腺发育成熟的T细胞(初始T细胞),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故简称“T细胞”。当T细胞迁移至胸腺的髓质或经血流到达外周淋巴组织,即胸腺依赖区(如淋巴结的深皮质区、脾小动脉周围淋巴鞘、扁桃体和回肠集合淋巴小结的间区)居住时,获得免疫活性显现细胞免疫功能。
血液淋巴循环和脾淋巴结中的大多数T细胞由胸腺产生。胸腺有着重要的免疫功能:接受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是T细胞成熟、训育和筛选的主要发育中心;调控成熟T细胞释放到外周淋巴组织。胸腺在包括淋巴细胞与非淋巴细胞之间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在胸腺不同结构的微环境中发生游移。在这一过程中存活的细胞经历了一系列有序的诱导和训育机制,最终表达了一些T系特异性基因,尤其是 TCR基因(γ、δ、α、β)的重排和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在胸腺逗留的结果是产生了一类成熟的初始T细胞(naïve T cells),它具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学会”识别自身MHC分子,可在自身MHC分子限定下特异性识别某外来抗原,同时又能避免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T细胞胸腺内分化与 TCR重排有关,生成2个系列: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每一系列决定于TCR的组成:αβ系列TCR由α和β链组成,γδ系列由γ和δ链组成。T细胞到达胸腺后不久,在被膜下皮质区分裂为大原始细胞,具有CD34+和胞质CD3标记的特征,而T系最重要特征的CD4和CD8仍为阴性,故称为双阴性(double negative, DN)分化原始细胞,但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阳性。αβ-T细胞继续分化,表型也随之变化,失去CD34,细胞表面带有TCR的CD3抗原,同时表达CD4和CD8,表达CD1,即双阳性(double positive, DP)小胸腺细胞。这些细胞很快移入皮质深层,占胸腺细胞的90%。DP细胞自我发育为αβ-T细胞系(CD4或CD8)的任何一个表达,即单阳性(single positive, SP)T细胞(图5-7)。
图5-7 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的2个系列与膜抗原表达
β基因与γ/δ基因同时重排。如果β基因重排成功,β链与前Tα链一起形成前T细胞受体复合物。前TCR促进细胞分裂、TCR-αβ表达和CD4/CD8共同受体表达,从而将细胞导向DP分化阶段。在此过程中因为嵌于α基因内的δ基因被切除,γ/δT细胞分化被不可逆地关闭。αβT细胞系列中,β基因的重排之后是由RAG-1/RAG-2酶介导α基因的重排过程。当不存在RAG-1或RAG-2酶表达时,B细胞和T细胞发育都完全阻断,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在αβ基因重排失败的情况下,γ/δ基因才能重排,并生产成熟的γδ-T细胞(图5-7)。
正常T细胞功能依赖TCR对抗原的识别,通过与MHC编码的分子相互作用。MHC分子分为Ⅰ类和Ⅱ类,CD4和CD8分子作为TCR的辅助受体:CD4与MHCⅡ类,CD8与Ⅰ类分子结合。辅助受体,CD4或CD8,任何一个表达必须与MHCⅡ类或Ⅰ类中抗原识别的αβ-TCR匹配。SP细胞存在于髓质,当细胞失去CD1时,充分发育成表型典型的成熟T细胞。
胸腺中只有约5%~10%细胞最终成为外周T细胞,大多数T细胞在胸腺内凋亡。胸腺生成具有识别外来抗原而不识别自身抗原能力的T细胞,需要经阳性和阴性选择(positive and negative selection)机制完成。参与反应的分子包括胸腺细胞的TCR和胸腺基质细胞的MHC-肽复合体。MHC分子结合位点被“自我肽”(self peptides)所占,这些复合体组成T细胞“训练”(education)的配体。在发育中,它们相互作用使T细胞出现2种选择:生存或死亡。在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中,TCR能识别MHC-肽复合体而且与自我肽反应弱的T细胞被存活下来,并继续分化。与自我肽高亲和力的细胞则会死亡,此谓阴性选择(negative selection)。凋亡是它们死亡的一般机制,凋亡胸腺细胞通过凋亡细胞膜与巨噬细胞清除受体相互作用而被巨噬细胞快速清除。
二、外周淋巴组织
由骨髓和胸腺输送的初始B、T细胞,随血液循环(图5-8)分别居住于各自适宜的外周淋巴组织,即淋巴细胞归巢,进行功能性发育成熟。在外周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发育需要抗原的刺激。进入各自适宜的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与非淋巴细胞接触抗原并相互反应产生免疫应答,经细胞增生、转化产生特异和非特异的防御物阻杀进入体内的病原物或异物。按其进行防卫的不同部位:脾脏主要应答血液来源的抗原;淋巴结主要应答淋巴液中的循环抗原,包括整个皮肤(皮肤下淋巴结)和整个黏膜表面(内脏淋巴结);扁桃体、派尔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s)和其他黏膜相关淋巴结(如支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结、泌尿生殖道淋巴结)主要应答通过表面黏膜屏障入侵的抗原。淋巴组织的结构提供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身与外来抗原。居住于外周淋巴组织中的B、T淋巴细胞又称外周B、T细胞,在不同的分化阶段既有形态学上成熟特征的又有原始幼稚特征的淋巴细胞,但不表达前体B、T细胞真正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如CD34和TdT)而表达分化成熟的表型特征,故被称为成熟B、T细胞,因恶性转化而发生的相应细胞肿瘤称为成熟B、T细胞肿瘤(白血病/淋巴瘤),也曾称为外周B、T细胞肿瘤(尤其是外周淋巴细胞淋巴瘤)。
图5-8 淋巴细胞发育的器官与再循环
MALT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三、淋巴结
淋巴结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最重要的外周淋巴组织,在胎儿的某一时期产生多种血细胞,出生后仍是淋巴细胞不同类型发育,以及同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所带的进入淋巴的抗原进行相互接触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结位于淋巴管汇行静脉的通路上,形态呈卵圆形或豆形,广泛分布于全身,如淋巴结群战略性地位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纵隔和腹腔等部位,引流机体表面和深层各个部位的淋巴液,过滤(截留)来自间质组织液和来自外周到胸导管淋巴液的抗原(保护机体免遭来自皮肤、内脏器官表面及经淋巴管移动的抗原的攻击)。迁移至淋巴结中的B、T细胞分布在各自适宜发育的区域。
淋巴结由网状结缔组织构成,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网状支架,网络中填充着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由骨髓(和)或胸腺迁移而来。淋巴结表面覆盖薄层纤维结缔组织,并延伸入实质形成小梁,有较多输入淋巴管穿过被膜进入包膜下窦及皮质(滤泡)间窦。小梁与被膜和网状纤维网络一起支持结内的不同细胞发育并作为淋巴间隙的支架。淋巴结门区有动脉、静脉、神经及输出淋巴管出入,也是着色较淡的髓质区所在之处,与之相对的边缘为着色较深的皮质区。淋巴结主要结构区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及其对应的淋巴瘤/白血病见第二章图2-11和图2-12。
皮质区靠近包膜,以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明区和暗区为界沿包膜平行划分为外皮质区和副皮质区。外皮质区位于皮质浅部(浅层),以B细胞为主;副皮质区位于皮质深部(深层),以T细胞为主,又称胸腺依赖区。纤维状小梁从邻近的髓质至皮下淋巴窦的淋巴结门区呈放射状排列,破门而入将淋巴结分为几个滤泡,这一滤泡称为皮质滤泡(cortical follicles)。皮质有密集的淋巴细胞,也有散在性淋巴组织。前者即为淋巴滤泡,由小淋巴细胞密集构成的类圆形集合体位于皮质浅层。弥散性淋巴组织位于皮质深部,即副皮质区,并连接于髓质。
(1)淋巴滤泡:
淋巴滤泡又称淋巴小结,滤泡大小受抗原刺激和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无生发中心(事先没有经过免疫应答)的滤泡称为初级滤泡(primary follicles);有生发中心(事先经历免疫应答)滤泡称为次级滤泡(secondary follicles)。B细胞在皮质区聚集形成初级滤泡,T细胞主要在副皮质区。因此,如皮肤或黏膜受到胸腺依赖抗原攻击时,相应引流淋巴结在其副皮质区出现活跃的T细胞。
B细胞的初级滤泡主要由小而成熟的再循环B细胞组成,为尚未接受抗原刺激的处于静止期的初始B淋巴细胞。这种正常B细胞胞体较小、胞质量少,核染色深或有裂纹,核仁不明显,由前B原始淋巴细胞经免疫球蛋白 VDJ基因重排分化而来,表达成熟的sIg,sIgM+(最先表达)和sIgD+(稍后表达),常表达CD5(见图2-12),基于CD5表达B细胞有两个细胞群:CD5阳性细胞称为B1细胞(初始B细胞);CD5-B细胞称为B2细胞(是经抗原刺激,在生发中心发生基因重排、突变与自然选择后又分化成熟的B细胞)。sIg为抗原结合的特异性膜受体,是B细胞接受外界信号经信号转导而触发增殖和分化的关键。初始B细胞循环于血液,也可源自初级淋巴滤泡和滤泡套层(也称再循环B细胞),由它们构成的肿瘤细胞通常为组织学上低级,临床上惰性且常为广泛的和白血病性,与正常的初始B细胞再循环行为相一致,有两个相应的CD5+B细胞(B1细胞)肿瘤:CLL/SLL(近来倾向于或一部分源自生发中心后B细胞的恶性转化)和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迁入淋巴结的初始B细胞在副皮质区或滤泡附近的T细胞区首次遭遇抗原时,经原始细胞转化、增殖,最终成熟为分泌IgG或IgA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
(2)套区:
套区(mantle zone)又称套层(mantle layer),为未接触抗原反应的小B细胞在滤泡周围形成的一个致密的滤泡套(follicular mantle),是生发中心外周的一个较致密的深染细胞圈。靠近包膜下的套区往往呈月牙形增宽似帽状结构称为帽状区。位于套区的套细胞(mantle cells)表达抗原与初级滤泡淋巴细胞一致。帽状区部分小淋巴细胞为记忆细胞,可参与再循环,有的为浆细胞前身。MCL为这一层B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是生发中心前B细胞发生的淋巴瘤代表,由于套细胞是尚未发生增殖的原始细胞,故临床表现为惰性经过,但也是易于累及和白血病性浸润骨髓和/或血液的常见淋巴瘤。淋巴瘤细胞胞体较小、胞质量少、核染色深,可见类似的粗大切迹或碎裂状胞核。MCL也可以经过突变发生原幼细胞变异(图5-9)。
图5-9 发生于套区的套细胞淋巴瘤骨髓浸润
a为淋巴瘤细胞较小、轻度异形性,胞质量少(无明显绒毛),核染色深,可见类似的粗大切迹或碎裂状胞核,一部分为中等大小和胞质少的幼淋巴细胞;b为原始细胞样或多形性淋巴瘤细胞(变异型)
(3)生发中心:
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s)为滤泡中央部分有1~2mm的淡染区,由初始B细胞(小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一周内转化成增殖的大B细胞,并迁移至初级滤泡(进行快速增殖)和充满滤泡树突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FDC)网络的中心区而形成,是专门为记忆B细胞生成和经免疫球蛋白可变(immunoglobulin variable, IGV)区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亲和力成熟、类型转换(抗体产生由IgM转变为IgG、IgA或IgE)和阳性选择的场所(图5-10)。生发中心的B细胞被高度激活,典型的转化成胞质丰富和圆形、裂状和绕曲样核的原始淋巴细胞。
图5-10 B细胞生发中心反应
生发中心原始细胞称为中心原始细胞(centroblasts),是一种大增殖细胞,小泡状核、1~3个明显的外围核仁和嗜碱性胞质。中心原始细胞表达表达CD19、CD10、CD20和CD38,不表达或弱表达sIg,也封闭BCL2蛋白表达,因此原始细胞及其后代细胞容易凋亡。中心原始细胞表达BCL6,中心原始细胞和中心细胞都表达核锌指转录因子,但初始B细胞、记忆B细胞、套细胞、浆细胞或CD10+细胞均不表达。
生发中心体细胞突变发生在 IGV区。 BCL6基因也在生发中心突变。这两个突变可以作为生发中心细胞的标记。多数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类似中心原始细胞并有 IGV区基因突变和常见的 BCL6基因突变,与源自生发中心的细胞相一致。主要有两种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Burkitt淋巴瘤细胞BCL6阳性并有 Ig基因突变,也符合生发中心原始细胞的特性。因此,Burkitt淋巴瘤和其他大B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的淋巴瘤细胞都具有原始淋巴细胞的特点,并具有高增殖特性,故在临床上表现为侵袭性,属于侵袭性淋巴瘤,与CLL和MCL不同。Burkitt淋巴瘤与Burkitt细胞白血病(FAB分类的ALL-L3)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起病方式。ALL-L3是散发性的以白血病为起病者。Burkitt淋巴瘤是地方病(地方型),我们所见的为散发型病例。DLBCL(生发中心型)表达CD10和BCL6,但它比源于非生发中心的免疫母细胞的所谓活化型预后为佳。
中心原始细胞经历高频突变后成熟为中心细胞(centrocytes),增加亲和力与FDC上的抗原结合而免除自身凋亡的细胞再表达BCL2蛋白。中心细胞也称为裂滤泡中心细胞(cleaved follicle centre cells),为中等大小、不规则胞核、核仁模糊和胞质少的细胞。中心细胞表达sIg、CD19、CD10和BCL2,不表达BCL6。通过与表面分子相互作用,只有带有与抗原高亲和力结合的表面Ig的中心细胞,则被阳性选择为存活,并进一步分化为记忆B细胞或浆细胞。
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是生发中心B细胞(中心细胞和中心原始细胞)的淋巴肿瘤,其中心细胞因染色体重排,t(14;18)易位(阻止BCL2表达的正常转换)而未能经历细胞凋亡,导致肿瘤形成,但因组成肿瘤的细胞主要是静止的中心细胞,故临床上表现为惰性倾向。侵犯骨髓的FL细胞,常有大小和幼稚性不一的特点,一部分淋巴瘤具有形态特征:胞质少或极少而核有裂隙的切迹状淋巴细胞(图5-11c);从组织形态学看,一个一个结节而保留了滤泡结构。
(4)边缘区:
由中心细胞发育的记忆细胞(memory B cells)定居于滤泡边缘区(marginal zone),故称边缘区(B)细胞,为圆形或稍不规则的胞核,中度致密的染色质和中等量的胞质,代表性表达sIgM、不表达IgD,CD5和CD10抗原也缺失。记忆细胞是一种长寿细胞,能重新进入血液循环,在次级(再次接触)免疫应答中,能迅速分化成分泌IgG或IgA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浆细胞主要定位于骨髓,染色质致密,胞质丰富,主要分泌IgG或IgA,sIg和全B抗原缺失,但表达CD19和CD138。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都有突变的 IGV区基因,但不连续发生突变,因此它们不显示内克隆多样性。经过生发中心的B细胞保留了归巢的特性,可通过细胞表面整合素的表达,回到原先经历抗原刺激的组织。
边缘区位于滤泡套区和淋巴结外围之间,也见于回肠集合淋巴结(没有明显的外周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和脾脏。边缘区B细胞不同于邻近套区细胞。淋巴瘤来源于边缘区细胞称为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s, MZL),包括3个类型。一般,3个类型都是CD19+/CD10-/CD5-/CD23-,有别于其他淋巴瘤的表达,如滤泡淋巴瘤CD10+,MCL的CD5+,CLL的CD5+/CD2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脾性和结内型的边缘区淋巴瘤与生发中心后B细胞相符(提示边缘区型记忆B细胞),在结外、脾或结内组织起源并特定增殖:①脾性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 SMZL),常见脾扩增和骨髓累及,瘤细胞表达sIg而不表达IgD,CD19+、CD20+、CD5-、CD10-。SMZL是另一小或小中型B淋巴细胞肿瘤,小淋巴细胞围绕并取代脾白髓生发中心,滤泡套区消失,瘤细胞为圆形或稍不规则胞核(可类似单核细胞样的细胞核)、中等量胞质,常在外周血中出现短小极性绒毛淋巴细胞(图5-11)。疾病趋向惰性,切脾可获缓解。②MALT淋巴瘤,是累及淋巴组织结外部位的惰性淋巴瘤,特别发生于胃肠道,如回肠集合淋巴结、唾液腺、胃——与立方和柱状上皮相关的淋巴组织; Ig V H基因突变,与起源于滤泡后记忆B细胞(边缘区B细胞)一致,细胞形态缺乏短绒毛;发生于胃MALT淋巴瘤与胃幽门螺旋菌感染有关,常随抗幽门螺旋菌的根治而好转。③结性边缘区淋巴瘤,即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增殖细胞为小至中等的B淋巴细胞(CD5-、CD10-),细胞形态可见短绒毛,混合有单核样B细胞(也见于MALT淋巴瘤)。
图5-11 生发中心、边缘区和MALT淋巴瘤骨髓浸润形态学
a~c为发生于生发中心的三类淋巴瘤,依次为Burkitt淋巴瘤累及骨髓的原始淋巴细胞,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白血病性侵犯骨髓的原幼淋巴细胞和滤泡淋巴瘤白血病性侵犯骨髓的异常淋巴细胞;d、e为边缘区淋巴瘤,依次为结性边缘区淋巴瘤和SMZL累及骨髓的瘤细胞,以小细胞为主,多可见单侧短绒毛;f为胃MALT淋巴瘤累及骨髓淋巴瘤细胞
(5)副皮质区:
副皮质区(paracortical zones)位于淋巴滤泡间窦及深皮质,即浅层皮质延伸到深层皮质,即副皮质区,无明显结构性界限,为来源于胸腺的初始T细胞接触抗原增生、转化(免疫T母细胞)与成熟(效应T细胞)的场所。T细胞在此区大量呈片状分布,表达CD3、CD2、CD7和CD8或CD4,辅助性T细胞(Th)和抑制性T细胞(Ts)比例为2∶1~15∶1。淋巴结内主要的T细胞是CD4+细胞,在滤泡(尤其滤泡内区)也有散在的少量CD4+细胞,协同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
副皮质区的特征是有毛细血管后小静脉或高内皮细胞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cell venules, HEV)、交叉树突细胞(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IDC),无淋巴窦。副皮质区T细胞与含有大量由血液单核细胞分化的皮肤Langerhans细胞、黏膜树突细胞迁移而来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携带而进入淋巴结的抗原进行免疫应答。副皮质区还有少量B免疫母细胞和浆细胞,受刺激后此区形成副皮质结节,由聚集的小T细胞的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及巨噬细胞构成。源自此区的淋巴瘤称为T区淋巴瘤或其他类型T细胞淋巴瘤。
(6)髓质区:
髓质(medulla)由髓索(medullary cords)及其间的髓窦(medullary sinuses)组成。当淋巴结所属回流区有慢性炎症时,髓索内浆细胞增生并产生抗体。不同部位的淋巴结髓质变化较大。一般颈部淋巴结髓质部分很少,腋下淋巴结髓质有较多脂肪细胞,肠系膜淋巴结髓质部分较大、窦宽而索窄。髓质有散在的B细胞和(淋巴样)浆细胞,也有较多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有较强的吞噬和运动能力。此区的巨噬细胞沿淋巴窦排列特别明显,当淋巴液从输入淋巴管通过淋巴结到输出时,特定的抗原被巨噬细胞吞噬摄取并转运到该淋巴结的淋巴组织。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 LPL)则是此区的成熟B细胞肿瘤(图2-11和图2-12),瘤细胞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常浸润骨髓,有时也累及淋巴结和脾;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 WM)是LPL的主要类型,被界定为伴有骨髓侵犯并有单克隆性IgM的LPL。LPL的发生与 MYD88 L265P位点突变导致NF-κB信号被持续激活有关。髓质和浅层皮质均是胸腺非依赖区,主要是B细胞,深层皮质浓集T细胞。它们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增殖。
四、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黏膜表面的淋巴组织统称为MALT,是淋巴细胞分布的另一组织形式,是淋巴细胞集合的弥散性器官,故又称(结外)弥散性淋巴组织或无包膜(淋巴结和脾脏为包膜化器官)的淋巴小结(与邻近组织也无清晰外形的轮廓),由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簇组成。MALT广泛存在于胃肠黏膜、呼吸道黏膜等处,是保护所在器官上皮(黏膜表面)的重要组织,收集来自胃肠道等上皮表面的抗原。有滤泡和生发中心结构的孤立淋巴小结位于呼吸道、胃肠道(特别是回肠)、泌尿道和阴道的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当慢性炎症时,淋巴小结可以形成有活性滤泡的局部的淋巴细胞中心。咽淋巴组织的Waldeyer环(由腭、咽和扁桃体共同组成)和回肠集合淋巴结都有明显的集合小结性淋巴组织。这些MALT有丰富的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大多数黏膜浆细胞分泌IgA并主动转送到胃肠道和支气管内腔。即黏膜水平的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IgA承担,分泌型IgA是通过上皮细胞膜的抗体,阻止传染性微生物对黏膜的侵害并进入机体。
回肠集合淋巴结,即Peyer′s patchs,是最重要的器官化的内脏相关淋巴组织,是特化了的淋巴结构,青年人发育较好,年长后退化。回肠集合淋巴结位于小肠内腔黏膜固有层(propria),回结肠连接附近黏膜下,表面由单层柱状上皮覆盖。集合淋巴结是B细胞分化的场所,是抵御小肠来源的病菌或抗原的主要门户。发生于MALT的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惰性淋巴瘤,侵犯骨髓和/或血液时多为非白血病性,常见的是胃MALT淋巴瘤。它们的瘤细胞虽比一般淋巴细胞稍大,但仍属于小或中小B细胞淋巴瘤细胞大类,轻度异形性单核样细胞(图5-11)部分患者伴有浆细胞分化。
五、脾脏
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学特点,脾的发生分为造血前期、造血期和淋巴组织分化期。造血前期主要由间充质分化的网状细胞团组成;造血期为来源于卵黄囊的造血干细胞通过肝经血液循环入脾,进入血窦周围的网状组织间隙,分裂成熟为血细胞;胎儿发育第五月后,脾很少生成粒细胞,生成红细胞的功能也只维持到出生前,而生成淋巴细胞的功能则维持终生。出生后脾实质分布密集的淋巴细胞团,是免疫细胞与抗原相互反应、发生细胞转化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脾是人体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是高度组织化的包膜器官(系统性器官),对血液来的抗原进行应答,脾脏切除的病人因失去这一免疫器官,易遭受血液病原体的攻击。一般报告成人脾质量为100~250g,平均135g。我国男性脾长平均为13.36cm、脾宽平均为8.64cm、脾厚平均为3.07cm、脾质量平均为174.08g,女性分别为13.09cm、8.02cm、3.05cm和147.62g。脾位于左肋下,在左肋下缘扪及,表明脾已经肿大。
脾实质由淋巴组织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脾实质又称脾髓,分为白髓和红髓(red pulp)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边缘区(marginal zone)。
1.白髓
在新鲜脾切面上,白髓为散在的灰白色小点,呈圆柱状和小结状,直径1~2mm,约占脾实质的20%。白髓又可分为动脉周围淋巴鞘(periarterial lymphatic sheath, PALS)和淋巴小结。
(1)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
PALS是一种围绕在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性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呈圆柱状,随动脉分支变薄,与边缘区有明显的境界,组织内主要由密集的T细胞构成,CD4+细胞占2/3,属于胸腺依赖区。区内散在分布一些交叉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近边缘区有少量B细胞、浆细胞。在中央动脉的旁边有小淋巴管伴行,由于小管内充满了淋巴细胞常不易与淋巴组织区别。此种淋巴管是T细胞回入淋巴管的重要通路,细胞由鞘周围向中央迁移,进入淋巴管,因此动脉鞘内的T细胞不断变更。脾受抗原刺激时,发生细胞免疫应答,鞘内出现转化免疫母细胞,细胞分裂象增多,鞘也增厚,免疫应答结束后又恢复原状。中央动脉沿途分支形成一些毛细血管,呈放射状分布于鞘内,中央动脉的末端终止于边缘带交界处,膨大形成边缘窦。
(2)脾小结:
又称淋巴小结、脾小体、脾滤泡或淋巴滤泡。其结构与淋巴结相同,以B细胞为主,是B细胞的居住区,位于PALS与边缘带之间,大部分嵌入淋巴鞘内,其帽部朝向红髓。淋巴小结的中央细胞散在部分为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外周有一较致密的细胞圈(套区)。免疫抑制治疗后,淋巴小结可以萎缩或消失,中央动脉可发生玻璃样变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时,中央动脉血管壁增厚,横切片呈洋葱皮样。正常人脾淋巴小结发育不佳。抗原经血液循环进入脾内,受刺激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时增生。
2.边缘区
是位于白髓边缘与红髓交界处的区间,宽约80~100μm,由网状组织呈同心圆排列构成滤床(filtration beds),周围是PALS和淋巴滤泡。边缘区淋巴细胞较白髓少,但比红髓多,T和B细胞均有,以B细胞为主。其内有从胸腺迁移来的T细胞和从骨髓迁移来的B细胞,它们在此停留一个时期,发育成熟具有免疫应答能力的细胞,然后再迁移至其他器官或参与再循环。此区内还有较多的巨噬细胞、浆细胞和散在的红细胞。当动脉周围淋巴鞘内的中央动脉分支到达此区后,其末端多呈漏斗状开口,使血液直接流入网状组织的间隙内,仅有少量汇入血窦。此区是脾最先接触血液中各种血细胞和抗原的部位,是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同时也是血液内参与再循环淋巴细胞进入脾髓的重要通道。SMZL是这一区B细胞的淋巴瘤,表达CD19、CD20、CD79a和CD22,常无核型异常。患者初诊时常在血液和/或骨髓中检出有一定特征的淋巴瘤细胞(图5-11)。当脾大、外周血或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且有单侧短绒毛所见而无淋巴结肿大时,需要疑及这一淋巴瘤。
3.红髓
红髓位于白髓与边缘区的周围,被膜的深面和小梁的周围,约占脾实质的2/3。其量比白髓多,包围白髓。因有红细胞,在新鲜切面上呈红色故名。红髓由脾索或髓索和脾(血)窦两部分构成。
(1)脾索:
由网状组织构成支架呈条索状结构(网状网络)。除红细胞外,有许多定居的巨噬细胞、树突细胞,以及少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其他血细胞。正常情况下,B细胞多于T细胞,辅助性T细胞多于抑制性T细胞。在正常情况下,脾索巨噬细胞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尤其是是对红细胞的剔除和除核达到对衰老和不合格红细胞清除、修理和重塑。剔除是将阻留的异常红细胞吞噬破坏,除核是将红细胞内变性珠蛋白小体、Howell-Jolly小体、铁颗粒等异常成分“挖出”除去,如小球形细胞、咬细胞的形成都与这一作用机制有关。当脾切除和丧失脾功能(如感染)时,外周血中就易见Howell-Jolly小体和不同数量的球形红细胞。在脾索内还有中央动脉的分支,如髓动脉、鞘毛细血管和末端的毛细血管。由于大多数的毛细血管末端开口于脾索,脾索内含有血液的全部成分。脾索与淋巴结内的髓索相似,是B细胞和浆细胞的居留地,它们多在白髓上发生后迁移入脾索。脾索按功能分为滤过区(有丰富的血管)与非滤过区(脾髓内的弥散淋巴组织)。
(2)脾血窦:
脾血窦也称血窦、静脉窦,位于脾索之间,管径粗细不一,约为12~40μm,相互连接成网,是毛细血管动静脉连接处的膨大部分。脾血窦像一个湖泊,由脾索作为堤岸围建而成。当血液中含有颗粒性物质、大分子抗原、细菌和衰老细胞时,首先出现在滤过区,继而被大量分布于其间的巨噬细胞、树突细胞所捕获、吞噬和销毁,此即脾脏的滤血功能。
窦壁内皮细胞不同于其他的血管,单层内皮附着于不完整的基底膜上,呈长杆形,顺血窦长轴平行排列,有核处膨大,突入腔内,无核处为点状。内皮间有0.2~0.5μm的间隙,纵行的内皮与环绕的网状纤维形成均匀的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允许可塑性大的红细胞通过,可塑性差的,如球形红细胞被滞留在脾索内,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脾索往往有明显充血,脾血窦内红细胞较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血窦内皮细胞增生可呈腺管样排列,而多毛细胞白血病时则可出现壁内衬“白血病细胞”的假窦。当脾脏充血明显肿大时,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因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在脾脏被扣押和/或破坏(增加),此即脾功能亢进的基本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