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关系的身体

因为虚空的存在,实体之间的联系自然受到关注。基于“分部理论”归属于一定“分部”的结构至少与一个部位关联, 古典针灸世界似乎不能容忍人体中有一个部件孤立地存在,属于同一分部的身形结构存在着关联,或表里相关,或上下相应
在特定的生理、病理条件下观察实体之间的关联现象,并总结常见的形与形之间表里、上下、前后的关联规律,再构建出相对应的理论假说以解释规律,指导临床诊疗,便成为古典针灸学理论构建和学术发展的主要模式。
“形神合一”的身体观更提供了形神相关的观察视角,且在“形”与“神”之间,神被更多关注。血气神三者之中,“气”生血养神而曰神气,在不少情况下“气”也用作“神”的代名词,“形-神”关系也用“形-气”关系表述,例如《痈疽》“血气已调,形气乃持”,《太素》“形气”作“形神”,《刘涓子鬼遗方》《千金翼方》同。

一、形形相关

(一)表里相关
命题1-49
足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厥阴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足之阴阳也。手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心主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手之阴阳也。(L78)
命题1-50
五藏者,故得六府与为表里。(S62)
命题1-51
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S43)
脏腑之外候
五藏六府,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 骨有余以候 骬。
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
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
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
六府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府者也。
——《师传》
证明:由公理2-3“阴阳表里上下内外左右雌雄相输应也”和公理2-4“人体三阴三阳纵向分部律”可知,躯体与躯体之间、躯体与内脏之间,以及内脏的脏与腑之间存在着空间分布上的表里关系。这种表里关联取决于内外结构在形态上的相似、位置上的对应,以及在疾病中表现出的病症的内外相应。
“表里”是相对的概念,以身体内外言,则体表为“表”,体内为“里”;在体表、体内又各分表里,在体表,以肢体内侧为“里”,外侧为表;在躯干,以体壁为表,以壁内为“里”。在体内,又以五脏为“里”,六腑为“表”。在古典针灸学的身体观中,相表里的部位之间相互关联,例如行于上肢内侧(里)的手太阴经脉与行于外侧相对应部位的手阳明经脉为表里关联;在内,手太阴经脉所属之肺与手阳明经脉所属之大肠为表里关联;体表与体内,肺与手太阴之原太渊、大肠与其下输“上巨虚”形成上下表里关联。
此外,在内之五脏六腑在体表皆有其外应如“肺应皮”“心应脉”“脾应肉”“肝应爪”“肾应骨”,根据其外应的大小、长短、形态、坚脆等可以推知内脏的形态、位置。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二)上下前后相关
命题1-52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藏。(L1)
命题1-53
五藏五输,五五二十五输;六府六输,六六三十六输。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L1)
命题1-54
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L33)
命题1-55
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输。气在腹者,止之背输,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L52)
推论1-55
凡血气之汇或“府”皆有上输下输,或近输远输。
——作为血气之府,脉有标输本输;而作为血气之源,五脏六腑有上输下输,水谷、脉、气、髓之四海有上输下输,原气之道三焦亦有上输下输。也正因血气之输有上下,才有“刺腑输”的“远道刺”定式刺法,这里的“腑输”乃指腑之下输也。
命题1-56
五藏募皆在阴,而输在阳者。(《难经·六十七难》)
——“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输在阳”(《难经·六十七难》)。
证明:由公理2-3“阴阳表里上下内外左右雌雄相输应也”和公理2-4“人体三阴三阳纵向分部律”可知,脉行有道,气行有街,上下相输,前后相通。脉之形如树之状——标本相应;血气之行如水之行——水有上游下游,故血气之输亦有上输下输也。
在所有关联中,基于经络学说的上下标本相关应用最多,影响最大,例如手太阴脉上肢腋内侧(天府)与腕前内侧(太渊)标本关联;手阳明脉口面(大迎)、颈部(扶突)与腕背(合谷、阳溪)标本关联。而最后由三焦膜-原学说完成了对所有这些上下表里关系的整合,确立了不同层次的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五脏之募(原)与四关五脏之原;六腑之募与六腑下输;经脉脏腑与三焦之间可形成多重联系:五脏六腑皆属于三焦,又据其位置分属于上焦、中焦、下焦。例如胃在脏腑与脾相表里,前出于腹之中脘,后出于背之胃输,下合于膝下三里;在经脉与足阳明相关,标在人迎,本在冲阳;在三焦,胃属于中焦;中焦又属于三焦。
发现实体间的关联为针灸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一方面自觉依据脉的联系,观察病症上下相“引”的症状;另一方面在治疗上“上病下取”“内病外治”。例如目疾取相关联的项中之穴或踝后之穴;齿病诊上下齿脉;耳病也不必刺耳中而选择刺手少阳本输;胃病也不必刺胃而刺胃之募或胃之下输。由此古典针灸学实现了从病所到病应,从标到本,从前景到背景,从“针至病所”向“气至病所”的延伸和转向。

二、形神相关

命题1-12
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L44)
命题1-57
血气已调,形气乃持。(L81)
命题1-58
形气相得者生。(S20)
命题1-59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S19)
命题1-6
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L64)
命题1-60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S20)
证明:形与气的关系犹如阴与阳的关系,由命题1-10“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可推知,形气关系应遵从阴阳三定律,以“形气相得”为顺;又知血气为形之充,形的美恶肥瘦取决于血气的多少,故曰“血气已调,形气乃持”。正因为形与血气密切相关,故针灸治疗“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而气之盛衰可从脉知,故形与气的关系,也用形与脉的关系表达,所谓“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此外,形体受邪也必然会导致相应的血气受损,所谓“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故针灸诊疗“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决死生”。
命题1-61
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L5)
命题1-62
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L54)
命题1-63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L54)
命题1-64
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S26)
命题1-65
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神不使也。(S14)
证明:已知“血气者,人之神”,则形与神的关系犹如形与血气;由公理10-1“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可知诊脉可察血气之虚实,并由此判定形神之逆顺,故曰“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尽而神失其养,则病不可愈。
“神”对人体身心活动的调控是通过协调气机的运动来完成的,气与神的关系体现在: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神之外用,即是气,是执行这些调控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具体表现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机。《太平经》曰“故人有气即有神,气绝即神亡”。
《黄帝内经》中“神”也用“志意”表达,或径用“志”来表达,故形神关系在某些场合也可表达为“形志”关系,而有“五形志”之说,如今将心神的病症称作“神志病”,也是这一观念的体现。
针灸诊疗中注重察形气、形神之态以立针灸治则、针刺之法,辨人之寿夭、病之逆顺、治之宜忌。
从诊法看,诊脉贵脉中有神。故曰“善为脉者,贵在察神,不在察形。察形者,形千形万不得其要,察神者,惟一惟精,独见其真也”(《景岳全书·脉神章》卷五)。“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三部九候论》)。
从发病上看,神失其位即病,神归其室则治,故曰:“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胀论》),“即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此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亡篇·本病论》)。
从治疗原则看,“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胀论》),“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大惑论》)。
从刺法看,《黄帝内经》不仅有大量针刺调神的治疗原则,更创立了具体的调神刺法以及临床应用的示例,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根结》)。
从对针工的要求看,要求“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官能》),方可行针艾,并强调平素的修身治神。在针灸实践中也将能否调神作为判断“粗工”和“上工”的标准,所谓“粗守形,上守神”是也。
从疾病的预后看,形气、形志、形神相得者为顺为生,其病易治;相失者为逆为死,其病难治,神去则病不可愈,谓之“神不使也”。故曰“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阴阳二十五人》),“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形气相失,谓之难治”(《玉机真藏论》)。
从养生看,注重饮食、起居合于阴阳,以使形与神俱。故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天真论》)。
从藏象学说看,五脏既是血肉有形之器,也是神之所舍,五藏又曰“五神藏”,也是形神合一观念的典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