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精神药品的不良反应
一、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达20%~80%。抗精神病药物阻断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 2受体,使多巴胺和乙酰胆碱失平衡,因此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一定剂量和时间后会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高效价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多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如氟哌啶醇的发生率高达80%。低效价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此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小。对应的不良反应处理也以治疗帕金森病的抗胆碱能药物为主。常用的有口服盐酸苯海索2mg,用法为每日1~3次。若反应严重,可考虑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或换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物。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有四种。
1.急性肌张力障碍
最早发生的锥体外系症状,治疗一周内或第一次用药后出现,发生率2%~21%,多在用药初期发生,尤其是剂量增加过快时,男性青少年患者较易发生。表现为局部肌肉群的持续强制性收缩。以颈肌、眼肌或下颌肌受累多见,偶见与躯干肌肉,出现躯体扭转痉挛(身体向一侧扭转过去)。急性颈肌张力障碍时突然表现头后仰,低不下来,呈角弓反张状。眼肌中因上直肌的力量大而呈眼球上翻,转不下来,称为动眼危象。此时患者极为难受和紧张,常大汗淋漓,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时,肌注东莨菪碱0. 3mg或甲磺酸苯扎托品2mg可迅速缓解。
2.静坐不能
发生率20%左右,多发生于用药早期或剂量较大时,患者自觉躯体不能放松、需要运动、无法运动,从而导致坐立不安,临床表现为来回走动、两腿不停地踏步样运动、坐卧不安、内心紧张焦虑、不能保持安静,有时会来纠缠工作人员。有的病人双腿不停地变换姿势或扭动,称为不宁腿综合征。静坐不能需与精神症状或病情加重相鉴别。患者往往能够认识静坐不能与服药有关,会诉说自己的难受之处,或向医生提出治疗要求。严重者可出现抑郁或自杀。临床易误诊为精神症状的恶化,加大药物治疗剂量。如果客观观察到病人手脚的类似动作,但病人没有主观痛苦或感觉,则归为迟发型运动障碍。治疗可以口服抗胆碱药,如效果不好,可加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10mg,每日3次,苯二氮 类药物如地西泮2. 5~5mg,每日2~3次,或抗组胺药赛庚啶4mg,每日3次。
3.帕金森综合征
也称药源性帕金森病,是药物治疗后最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其表现完全类似于帕金森病病人,发生率为13%~40%,女性及老年病人易发生。临床主要变现为运动不能、静止性震颤、肌强直三大症状。由于持续的肌张力增高,肌强直,患者表现运动不能,动作减少,迟缓不灵活,尤其是启动困难,走路时前冲性小步步态,双手不摆动,整个人身体可呈C字形。面部表情肌僵硬,表现为表情平淡和呆板,称为面具脸,往往伴流涎。检查时,弯曲前臂有铅笔样或齿轮样强直。静止性震颤表现为双手有规律、有节律来回抖动,频率较慢,每秒4~8次,幅度可大可小,以双上肢为多,也有出现在唇、下颌或下肢的。严重者有口齿不清、吞咽困难、运动不能,影响其言语、进食和日常生活,故常常继发焦虑、抑郁症状。一般在用药数周后出现,可口服抗胆碱药对抗,或者东莨菪碱0. 3mg肌注,每日2~3次;严重者可以先用东莨菪碱0. 3mg肌注,然后口服抗胆碱药物。
4.迟发性锥体外系综合征
最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包括迟发性运动障碍和迟发性肌张力障碍。长期用药患者迟发型运动障碍的发生率为15%左右,多见于女性、老年人、脑器质性疾病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临床表现为口、颊、舌的不规律运动,手指、手臂、腿和躯干的舞蹈样动作。这些症状都有不自主的特点,自己不能控制;在做其他自主动作时,不自主动作减轻或消失;睡眠时可完全消失。这些可与病人的怪异行为相区别。病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异常运动,这可能与大脑前叶功能失调有关。迟发型肌张力障碍表现为持久的颈斜,头后仰等。
迟发性锥体外系综合征与其他三种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不同,多在较长治疗之后,尤其是剂量变动之后出现。发生机制不清,可能由于抗精神病药长期阻断多巴胺D 2受体,导致该受体敏感性增加,作用增强。多为不可逆性,一旦发生治疗颇为棘手。即使停用抗精神病药物,迟发型运动障碍也长期存在。使用抗胆碱药物无助于症状的改善,有的反而会促使症状的加剧。因此,预防迟发性运动障碍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发现,及时停药和治疗,一般可以缓解,但也有难以恢复的患者。具体治疗:停用或减少原来的抗精神病药物,或换用其他类型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改用氯氮平等。不联用,尤其是不长期联用抗胆碱药物。可用异丙嗪或苯二氮 类药物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