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论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传统文献研究方法

古代中国医药文献的整理,是基于中医药基本理论,运用整理古代文献的基础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方法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等。

一、目录

图书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数千年长盛不衰的中医学,其主要的经验和理论是靠古代医籍得以保存、流传后世。中医古籍除历代散佚者外,仍存近万种,在庞大的知识宝库与使用者之间,目录是将两者沟通起来的桥梁。

现存文献中“目录”一词最早见于《汉书》。《汉书·叙传》载:“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录,略序洪烈。”目录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我国的目录出现得很早,文献记载刘向的《别录》中有“列子目录”,刘歆的《七略》中有“《尚书》有青丝编目录”等语,西汉末年,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可知这里所指的目录,“目”即篇目,即一书的篇卷名称;“录”又称叙录、书录等,是将一书的内容、作者姓名、生平事迹、学术观点、对书的评介、校勘经过、刊刻情况、版本流传等,写成简明扼要的文字,作简单的介绍。

“目录”一词在后来的使用中,常作为书的篇卷章节名称,另外又作为著录图书的工具,所以又称作书目。目录的结构由前言、目次、正文和辅助资料四个部分组成。目录学即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是根据文献的内容和性质,揭示其内在联系,并进行合理编排,以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学有所承的目的;同时为学者纲纪群籍,提要钩玄,指示读书之门径。

古代目录的类型包括:官修目录、史书目录、私家目录。历代中医文献著述著录于各种目录书中,中医专科目录的出现是在南宋绍兴年间的《秘书省四库阙目录》上载有《医经目录》和《大宋本草录》,但已经散佚,无法查考其著录内容。其后据明代黄虞稷撰《千顷堂书目》记载:明嘉靖年间,李濂撰《李嵩渚医书目录》4卷,亦散佚。明清以来中医目录专著不断面世,现存最早的中医专科目录是明末殷仲春撰的《医藏目录》。清代以后,医学书目逐渐增多,如王宏翰撰《古今医籍考》,余鸿业撰《医林书目》,董恂撰《古今医籍备考》,邹澍撰《医经书目》,改师立撰《医林大观书目》,但也均已散佚。现在常用的中医专科目录有清代曹禾的《医学读书志》,日本丹波元胤的《中国医籍考》,日本冈西为人的《宋以前医籍考》,丁福保、周云青的《四部总录·医药篇》,郭霭春的《中国分省医籍考》,余瀛鳌、傅景华的《中医古籍珍本提要》,严世芸的《中国医籍通考》,薛清录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等。本书的研究是依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选择文献资料,该书的收录重点是1911年以前历代流传下来的中医古籍及其影印本、复制本。

二、版本

我国的古代文献,经过了刻石、镂金、甲骨、竹简、木版、帛素、纸乃至雕版印刷等发展历程。“版本”一词,始见于《宋史》卷四百三十一卷《邢籨传》:“景德二年,上幸国子监阅库书,问籨经本几何?曰: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版本大备。”“版”源于简牍,“本”源于简策、帛书、写本。自从雕版印刷术发明以来,人们习惯用“版本”二字,多作为印本的代称,使“版本”一词成为当时区别于写本的特称。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和刻书业的发达,文献有官刻、私刻之分,内容上有增补、删节之分,校订有优劣之别,自然形成千差万别的版本。于是,渐渐形成目录学家、校勘家、藏书家专门研究的一项学术内容——版本学。版本学是研究书籍的版本特征和差别,比较其异同,鉴别其真伪优劣,并从中总结工作规律和方法,指导版本利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古籍版本源流、版本的类型、版本鉴定的方法以及版本学发展的历史等等,即研究书籍的各种写本、历代刊本、传抄本、批校本、稿本、包括纸张墨色、字体、刀法、藏书印记、版式行款,进而探讨书籍的发展历史或一书的传抄、雕版源流,对版本的优劣进行比较和鉴别,指导古籍的阅读和利用,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标服务。

中医文献版本的类别包括简策、卷轴、金石拓本、抄本、木刻、活字印刷、石印、油印、影印等。考察中医文献的版本,是为了了解形成古代医术的物质基础,其中包括古籍形态沿革与版本制度、古医书的版本种类、医书写本与版刻的变迁、鉴定版本的方法与意义等等。清末张之洞《轩语·语学》曾总结为“善本非纸白墨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缺之本也”,对于精校本的识别,“此有一简易法,初学购书,但看序跋,是本朝校刻,卷尾附有校勘记,而密行细字,写本精工者即佳”。他说“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缺卷,未删削;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旧刻,一旧钞。”总的来说,善本即校勘精审、错误较少、刻印精工、时代较早、具有一定学术资料价值的足本。中医古籍善本又有其独特之处,既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从医学角度来看,又是重要的学术资料。在中医古籍版本的选择利用中,应尽可能选择“善本”,本书的研究亦遵循了这一原则。

三、训释

“训释”,即训诂和注释。中医文献的训释,即指对中医古籍文献语言文字和医药义理的训诂和注释。统而言之,训诂与注释名异而实同;析而言之,训诂与注释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训诂以语义诠解为主,与语义学相仿。注释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训词、释义、析句、注音、辨字、校勘、标明句读、呈现修辞、考校典章制度,甚至某书、某作者简介和评价等等。训诂与注释各有其不同的涵义,但在实际运用上是互为表里,相须为用的。这是由于它们的目的是类同的,均欲通过对中医文献语言文字和医学义理的解释、阐发,以准确领悟经旨,指导中医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基于以上认识,结合中医文献的实际,故将训诂和注释二者融合为一综合叙述。训诂是注释的基础和工具,注释是在训诂理论指导下,再结合其他有关知识的具体运用。中医文献训释的目的是阐明医理、辨析医义,使人们能更准确地理解古代医籍。

中医古籍中需要训释的内容包括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校勘、版本、文化常识和中医药知识等,训释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诠释词语意义

这是训释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

(1)确定义界:

对被解释的词语尽可能地做出准确无误的解释,达到概念明确,与同类词、近义词之区别泾渭分明。

(2)释特殊义:

特殊义一是指在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特有的词义,二是指在中医药文献中所独具的词义,其义项为一般字典、辞书所不收。历来中医文献注疏家都十分重视词特殊义的训释。

(3)示概括义:

词的概括义,即词义的普遍性,也就是这个词的意义在某一时代,某同类书,某本书中均有的相同之义。

(二)说明同音通假

汉字是属于表意范畴的字,一般来说,依其形当容易识其义,但在古籍中,有些字往往单凭其形难以识其义,唯有借助于同音或近音字方可知其义,即通假字,也就是“本有其字,临时代替”。由于互相沿用,通假成为古代社会约定俗成的用字现象,越古的文献通假字越多。通假字是阅读古籍的一大障碍,也是中医文献训释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分析语法结构

语法是研究遣词造句的规律,要准确注解一个词或词组的意义,往往要借助于语法结构的分析。分析语法结构是中医训释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语法学比其他语言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等发展成为独立学科的时间晚,因此,中医古籍训释中虽有不少分析语法结构的例证,但不能像现代语法一样,张科立律,剖析精细,需要运用语法知识加以分析,方能明其旨意。

(四)注疏修辞手法

古代文献不仅思想内容表达得精确畅达,而且讲究文采。《礼记·表记》中载“情欲信,辞欲巧”,“巧”即修辞。若不明古人修辞手法,就难以理解深刻,所以历来中医训释家对中医文献的修辞颇为重视。

(五)标示断句标点

句读古书是读懂古书的起点,是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正确的句读中医文献,除懂得古书句读的知识并经常进行练习,还必须具有文字、音韵、语法、修辞、古代文化、中医药等知识。中医注疏讲句读,主要从注释语体现,以及如何断句。

(六)探究篇章意旨和学术源流

句由词组,段由句成,篇由段缀,因此,探究篇章意旨,即句、段、篇的中心思想,对理解文字的思想内容、词义,均有裨益。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在其发展的漫长岁月里,名医辈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丰富着祖国医药学的发展,尤其是宋元以降,各家学术争鸣,通过临床实践建立起了各个学派,各家学说对医家的影响是极为复杂微妙的,因各个医家所处时代环境不同,造诣各异,师承有别,所以要从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考镜其学术源流,必须熟悉掌握中医古籍的基本知识。

四、校勘

校勘,指利用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通过比较和分析推理,发现并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古又称校雠或雠校。《太平御览》卷六百一十八卷引刘向《别传》云:“雠校者,一人持本,一人读析,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校雠”一词出现较早,西汉已有,范围也较大,包括了“合众本以校一书,撮指要而为叙录,寻源流而别部居”,即含有今之校勘、目录、版本等内容。而“校勘”一词出现于梁代以后,《沈休文集》云:“选史传学士谙究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共校勘。”范围也较小,专指同一部古籍,用不同版本和资料互相核对,比较其文字的异同,以订正其错误。现在,校雠已逐渐被校勘所取代,如称校勘学、校勘记等。

古籍流传至今,绝大多数已不是原稿本、原抄本和原刻本,而是经过多次传抄翻刻的抄刻本。这其间,由于文字变迁,书体六变,抄刻者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各种文字错误。同时,古籍流传至今,往往有多种版本,各种版本之间往往有文字出入,以致产生多歧之惑。因此,必须先对古籍加以校勘,改其错讹,补其脱漏,删其衍文,正其倒置,恢复其原本之真,才能文从字顺,以更好地阅读和利用。因此,校勘是整理、研究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校勘的主要对象前人将其概括为“脱”、“衍”、“倒”、“讹”、“错”五大类型。“脱”,即文字脱漏,也称“脱文”、“夺”、“夺文”、“阙”、“阙文”,指古书在传抄或刊刻过程中不慎脱落的字。或脱一字、数字,或脱一句、数句甚至整节、整段。脱漏若到一定长度,古人又称“脱简”。此名源于古代的竹简书制度,有时由于某些原因个别竹简会滑脱,这就称为“脱简”;“脱简”反映在文面上就是文句的脱失。“衍”,即文字增衍,也称“衍字”、“衍文”、“剩文”、“羡文”,指古书在传抄或刊刻过程中误增之字。或衍一字、数字,或衍一句、数句甚至整节、整段。“倒”,即文字颠倒,包括相邻的文字颠倒顺序,也包括相近的文字交换位置,即跳过中间的一些文字而形成颠倒。“讹”,即文字讹误,也称“讹”、“误”、“讹文”、“讹字”、“误字”,指古书在传抄或刊刻过程中出现的错别字。多因形近而讹,也有音同、音近而讹的情况,还有相类概念误写的情况。“错”,即句段错位,古称“错简”,本于古代的竹简书。竹简书以绳编成。阅读与保存中编绳断开,再予重编时则有可能将竹简编错位置,是谓“错简”。“错简”在文面上表现为句段的错位,至后世则扩展至词语和句段的错植。可以是数字、一句,也可指段落甚至篇章的错植。除此之外,还有“残”、“乱”等等。“残”,即文字残缺,古籍在流传与收藏过程中,因蠹虫蛀蚀、自然朽烂等原因,常常会形成局部的残缺;或因污脏遮蔽而无法辨识。后人在重新刊刻这样的书籍时,往往尽可能识别出这些残缺污脏部分。辨识后的刊刻本给读者带来了方便,但其中不免误识之处;还有一些实在无法辨识的部分,刊刻时就会用空格或“墨丁”即黑方块“■”(二字以上连为长形黑格)代替。有些以古代抄本原貌流传的古籍如《黄帝内经太素》、马王堆医药简帛、武威汉代医简、敦煌医药文献等,这种残缺就比较多见,有些残缺即使竭尽全力也难以辨识,成为校勘时需要着手解决的难题,或成为不同校书者争议的话题。“乱”,即乱例异文。校勘工作的核心是纠正错误,且以文字错误为主。但校勘工作也需要完成厘清体例、律一文字、罗列异文等任务,因此校勘工作还指向一些其他情况,如体例的错乱、文字的出入等。其中有的能明确是非,予以纠正;而有的虽有异文分歧,却不能确定孰是孰非,因而只能并存待考。

校勘的方法,是依据各自校勘的资料,对古籍中的误、脱、衍、倒等错误采取的勘正方法。在长期的古籍校勘实践中,历代校勘家们摸索出了很多重要经验,到近代陈垣《校勘学释例》(曾用名《元典章校补·释例》)第六卷中之《校注四例》,将校勘古籍的方法概括为四种,被众多校勘学者称为“校勘四法”,成为公认的校勘古籍基本法则。四法分别是:①对校法,也称为“版本校”,是最基本的校勘方法。一般是在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个错误较少的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进行校勘;②本校法,是一种用本书校本书的校勘方法,通过前后文字的对照,比较分析其异同,从而找出、纠正其中的错误;③他校法,是用与本书相关的其他书籍进行校勘的方法;④理校法,理校法是运用推理的方法进行校勘,运用分析、类比、综合等手段,据理推断文献中的错误并寻求正确的结论。从实践出发,其实可以将校勘方法简单地分为两种:一是据本之校,即主要依据某些文本相互对比、求得异文的校法;二是据理之校,即主要依据某种道理发现疑点、求得真本的校法。

校勘对于文献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古籍传抄和雕版印刷过程中,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错误或差异,面对这些情况,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校勘方法加以比勘、审核、订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籍校勘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将古籍恢复到或较为接近未曾散乱错讹的原貌(当然,校改中改正的对象也有可能是古籍原本中就存在着的偶然错误),为人们阅读、利用古籍提供一个较为信实可靠的文本基础。显然,对于古籍阅读与研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倘若在研读古籍时不重视校勘这一基础环节,不做校勘或不认真校勘,基于错误的文本做标点、注释和翻译等研读、整理工作,就只能以讹传讹,致使谬种流传。本书研究中所引古代文献均细致考察原文,尽量避免古籍中的讹误,保证文献的准确性。

五、中药配伍禁忌的文献研究

中药配伍禁忌文献内容十分丰富,相关信息在文献中分布面很广,必须充分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中药配伍禁忌文献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是在传统文献的研究方法上注意做到全面收集原始资料、确定研究涉及的主要文献范围,查询目录书有关线索,找出相关文献信息,避免疏漏。资料越全,结论越客观、准确,从而避免文献失之全面,以及由于未采用关键性资料,而导致错误结论。由于古代中医文献转引抄录者甚多,往往后来抄录者易出现文字差异,由此产生谬误者屡见不鲜,因此古代中医文献研究宜避免使用辗转引录资料。同时一些电子和网络信息常有讹误和错漏存在,需要再从传统文献中对比印证,方能客观了解历史全貌。这样才能了解其内在联系,揭示其存在的规律。

中药配伍禁忌文献研究,应重视考辨源流。古代文献随着历代传承,辗转抄录翻刻,历经数十年或数百年、上千年的时间,文字内容及其版式都有可能出现变化,与原貌产生误差和偏离。古往今来,文献整理研究者为消除这些障碍,常常采用文献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古籍,但内容相同的文献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分析其差异出现的源流关系,结合不同时代背景、文献文字特征、版本差别,复其原貌。对比文献的研究方法是古代文献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看似简单,其实是文字与版本考证、中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科学地应用资料,从中得出信实的结论是文献研究的目的。不论文字考证、文献内容探索,抑或文献载体研究,前人由于所处时代不同,所见文献不同,相对同一问题,其观点很可能不一致。条分缕析,追根寻源,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对待历史问题,取其符合事物本质、体现事物规律之精华,从而使结论接近或达到反映其本来面貌。

中药配伍禁忌的文献研究,运用传统文献学目录、版本、训释、校勘等方法,参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对历代古籍文献中的有关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的内容进行整理,对古籍版本加以考证,对文献内容进行训释、校勘,保证了文献研究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万方.古代中医文献研究方法探讨——兼论马继兴古代中医文献研究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