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外科手术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颅  骨

颅骨围成颅腔,犹如一骨性盒子,略有弹性。年幼时因囟门及骨缝尚未愈合,故其容积可稍变动。15岁以后,骨缝逐渐愈合,其容积就已固定,所以有颅内占位病变时,在幼年头颅可因之增大,但在成年虽有颅内压力增高,头颅却并不显著增大。

颅骨分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颅盖似圆形屋顶,由前向后为额骨、顶骨、枕骨,两侧有蝶骨和颞骨。额骨和两侧顶骨相接的缝叫冠状缝,两侧顶骨间的缝叫矢状缝,两顶骨和枕骨骨间的缝叫人字缝。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的会合点叫翼点。颅盖较坚固,由三层构成,即由密质骨构成的外板和内板,和夹在这两层之间由松质骨构成的板障。板障中有网状的板障静脉分布,并借导静脉与颅内静脉窦和颅外的静脉互相沟通。这种导静脉常见于乳突部、枕骨及顶骨。颅骨骨折时,板障静脉是出血来源〔图3-6〕。

颅底内面起伏不平,分前、中、后三个颅窝〔图3-7〕。颅底结构比较复杂,骨质厚薄不一,除枕骨大孔外,有许多小孔,脑神经及血管经此通过。颅底硬脑膜与颅骨紧贴,故当颅底骨折时,常同时撕裂硬脑膜,甚至使蛛网膜破裂,引起脑脊液漏。颅底骨折线常具有一定的位置与方向。不管颅骨在什么方向受暴力冲击,力量总是沿着骨性支柱向颅底传递,从而引起颅底某些薄弱处(如筛板、眶板、蝶骨体、颞骨椎体以及枕骨中部等处)骨折,可能伤及脑神经穿过的颅底部位而出现相应的脑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颅底高低不平,故当颅脑损伤时,脑部可在颅底滑动和冲击,有引起脑底(特别是额、颞叶前部)挫伤的可能。额窦、筛窦、蝶窦和中耳、内耳及乳突气房均与颅底直接相邻,颅底骨折涉及这些部位时,可形成内开放性骨折,并可引起气颅症。

图3-6 颅骨侧面观
图3-7 颅底内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