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选择
在工程实践中,各地应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建筑密度、绿地率及地块分布情况,根据城市总规、专项规划及详规明确的控制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和经济高效的原则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及其组合系统,并对单项设施及其组合系统的设施选型和规模进行优化。
2.6.1 合理划分优先级
当对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进行单一或组合应用时,应按照因地制宜和经济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优先选用等级。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和气候特征差别较大,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需求。如济南市属于坡地与平原复合城市,其岩溶地质具有较强的渗漏性,应优先选用雨水渗透技术;嘉兴市为平原河网城市,地下水位高且土壤渗透能力低,应优先选用雨水调节或综合调蓄技术。
2.6.2 灵活应用单项技术设施
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是按其主要功能分类的,不同类型的技术往往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因此,应根据设计目标、场地条件,同时考虑与道路、绿化等专业的衔接,通过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功能优化与创新设计,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综合目标。
2.6.3 合理衔接城市用地
对于城市已建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应以流域、排水分区为基础,红线内、红线外或场地内、场地外控制设施协同作用,综合达标,对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可利用公共空间给地块做补偿,利用末端给源头做补偿。在对应设施的选择上,即大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可以为源头小型分散设施做补偿,打破地块限制和设施限制,通过衔接设计,实现区域整体达标。对于城市规划,关键是预留空间和竖向衔接,规划红线、蓝线、绿线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预留足够的调蓄空间。
各类用地中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的选用应根据不同类型用地的功能、用地构成、土地利用布局、水文地质等特点进行,不同用地类型中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用可参照表2⁃2选用。
表2⁃2 各类用地类型中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一览表
注:●—宜选用;◎—可选用;○—不宜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