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新技术宝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本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仔猪的呼吸困难为特征。OIE将本病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PRRSV可分为A、B亚群,A亚群为欧洲原型,B亚群为美洲原型。PRRSV无血凝活性,不凝集哺乳动物或禽类红细胞,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2006年,我国出现了美洲原型PRRSV基因缺失毒株引发的高致病性PRRS。目前出现类NADC⁃30新毒株,对猪群危害增加。

【流行特点】猪和野猪是PRRSV的唯一自然宿主,母猪和仔猪容易感染本病。病猪或耐过带毒猪都是非常危险的传染源,其粪便、尿液及腺体分泌物长期向周围环境排毒,只要易感猪与其接触,就可感染发病,仔猪可成为自然带毒者。病毒在猪群中生存、循环及再次传播,造成感染猪及未感染猪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尤其是引进带病毒血症的后备种猪与原猪群的平行传播和垂直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本病的母猪可通过胎盘将PRRSV传递给仔猪,携带PRRSV的公猪危害更大,可通过人工授精,使大批母猪感染本病。由此可见,PRRS的传播途径多样是其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但在我国,盲目引种是造成PRRS大面积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空气传播是PRRSV的又一重要传播途径,3km内传播更快。PRRS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初发地区呈暴发式流行,发生过的地区则要缓和些。发病主要与母猪妊娠有关。

【临床症状】以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困难为主。

1.繁殖母猪

经产或初产母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发热(40~41℃),少数母猪耳部、鼻盘、乳头、尾部、腿部、外阴等部位皮肤发紫(图1⁃49),或见肢体麻痹,出现上述症状后,妊娠中后期的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图1⁃50)、弱胎或木乃伊胎。弱胎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困难,一般24h内死亡;或发生腹泻,脱水死亡;耐过者生长迟缓。

图1⁃49 母猪皮肤大面积发绀(赵茂华供图)

图1⁃50 母猪子宫内取出的死胎(赵茂华供图)

2.种公猪

在急性发作的第一阶段,除厌食、精神沉郁、呼吸道临床症状外,公猪可能缺乏性欲和不同程度的精液质量降低,可在精液中检测到PRRSV。尽管公猪的PRRS病毒血症对受胎的影响还不清楚,但精液是PRRSV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3.断奶前仔猪

几乎所有早产弱猪在出生后的数小时内死亡(图1⁃51)。多数初生仔猪表现为耳部发绀,呼吸困难,打喷嚏,肌肉震颤,嗜睡,后肢麻痹。吃奶仔猪吮乳困难,断奶前死亡率增加。

图1⁃51 新生仔猪大小不一,生后不久死亡(陈立功供图)

4.断奶仔猪和育肥猪

断奶仔猪可表现为厌食、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图1⁃52、图1⁃53)、皮毛粗糙、发育迟缓(图1⁃54)及同群个头差异大等。育肥猪通常仅出现短时间的食欲不振、轻度呼吸系统症状及耳朵等末梢皮肤发绀现象。但在病程后期,常常由于多种病原的继发感染(败血性沙门氏菌、链球菌性脑膜炎、支原体肺炎、增生性肠炎、萎缩性鼻炎、大肠杆菌病、疥螨等)而导致病情恶化,死亡率增加。

图1⁃52 病猪耳皮肤发绀(1)(董世山,陈立功供图)

图1⁃53 病猪耳皮肤发绀(2)(董世山,陈立功供图)

图1⁃54 病猪消瘦、发育迟缓(赵茂华供图)

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自2006年以来,高致病性蓝耳病(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在猪场引起很大的危害。与经典猪蓝耳病相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特征是发病猪出现41℃以上持续高热,不分年龄段均出现急性死亡(图1⁃55);仔猪出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厌食或不食,咳嗽,眼结膜炎,便秘,耳部、口鼻部、后躯及股内侧皮肤见淤血和出血斑(图1⁃56~图1⁃59),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出现摇摆、做圆圈运动、抽搐等神经症状;部分发病猪呈顽固性腹泻。

图1⁃55 病猪大量死亡(赵茂华供图)

图1⁃56 病猪排干粪(张芳供图)

图1⁃57 断奶仔猪发热扎堆、皮肤发绀(安同庆供图)

图1⁃58 断奶仔猪精神沉郁、发热(赵茂华供图)

图1⁃59 育肥猪臀部皮肤发绀(陈立功供图)

【病理特征】

1.繁殖母猪和公猪

通常感染母猪子宫、胎盘、胎儿,无明显的肉眼可见变化。偶见轻度淋巴结浆液性炎、轻度多灶性间质性肺炎和心肌炎。感染公猪无明显的特征性病变。

2.断奶前仔猪

剖检可见肺脏呈多灶性或弥漫性红褐色瘀斑和实变区(图1⁃60),淋巴结肿大,腹腔、胸腔和心包腔清亮液体增多。

图1⁃60 断奶前仔猪肺脏瘀斑、实变(董世山,陈立功供图)

3.断奶仔猪

剖检主要病变为耳部等皮肤呈蓝紫色;特征性病变在肺脏,以间质性肺炎为特征,病初肺局部淤血,间质增宽,继而表面见点状出血,局部有实变区和灶状肺气肿(图1⁃61),镜检见间质性肺炎。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点(图1⁃62),淋巴结中度到重度肿大、呈褐色,腹股沟淋巴结在尸体剖检中最明显。

图1⁃61 断奶仔猪肺肉变、气肿(安同庆供图)

图1⁃62 肾脏贫血、散在出血点(赵茂华供图)

4.育肥猪

PRRSV感染引起生长肥育猪的大体病变与哺乳猪类似,但病变略轻,主要是淋巴结肿大,肺炎变化常常与混合感染有关。镜检见间质性肺炎。

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肉眼可见病变主要为脏器广泛性出血:肺脏暗红色、实变、出血(图1⁃63);心肌出血、坏死,肝脏变性、坏死(图1⁃64、图1⁃65),淋巴结出血、坏死(图1⁃66~图1⁃68)和脾脏出血、坏死。

图1⁃63 肺脏实变、出血(董世山,陈立功供图)

图1⁃64 肝脏变性、坏死(董世山,陈立功供图)

图1⁃65 肝脏严重变性、坏死(董世山,陈立功供图)

图1⁃66 颌下淋巴结出血、坏死(董世山,陈立功供图)

图1⁃67 直肠淋巴结严重出血(董世山,陈立功供图)

图1⁃68 髂淋巴结出血(赵茂华供图)

类NADC⁃30感染以母猪流产,各阶段猪咳嗽、食欲不振、身体和耳朵发红等症状为特征。仔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流鼻涕和日增重下降。剖检可见肺脏水肿、实变,肺支气管周边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血管内瘀血。

【诊断要点】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采集病死或扑杀的猪,取肺、扁桃体、脑、流产胎儿等组织;待检活猪,用注射器取血5mL。2~8℃保存,送实验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或RT⁃PCR方法检测(要求送检病料新鲜,严禁反复冻融)。

目前,可以采用一个圈舍悬挂一条绳子让猪群咀嚼的方法采集唾液,利用唾液检测病毒,这种方法具有采样少,代表性强的特点。一个圈舍的猪只需检测一个样品就可以判断一圈猪的感染情况。

现在可以利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瘟病毒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的方法同时检测这两种病毒,也可以采用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同时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美洲型经典株和类NADC⁃30。

【类症鉴别】在临床上,本病应与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猪弓形虫病等呼吸道疾病或能引起流产的疾病相鉴别。

【防治措施】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购猪、引种前必须检疫,确认无该病后方可引进,新引进的种猪要隔离。规模化猪场应彻底实行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淘汰发病或带毒母猪;对感染后康复的仔猪,应隔离饲养,育肥出栏后圈舍及用具应及时彻底消毒后再使用。感染发病的种公猪应坚决淘汰。注意保持通风良好,经常消毒,防止本病的空气传播。

目前国内PRRS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弱毒疫苗包括以CH⁃1R、R98、VR2332为代表的经典毒株疫苗,以及以JXA1⁃R、HuN4⁃F112、TJM⁃F92为代表的HP⁃PRRS毒株疫苗。

一个猪场PRRS的免疫,最好先做全群抗体检测分析(按规范的采血方案),将猪场猪群PRRS的感染状况进行分类:阴性场、不活跃场、稳定控制场、稳定活跃场及不稳定场,以此来判定是否进行PRRS疫苗免疫。同时了解仔猪PRRSV抗体阳转的时间,确定仔猪最佳免疫时机。仔猪免疫可以在发病日龄倒推回4周时间,确定为下一批仔猪免疫时间。

规模化猪场每年进行4次抗体检测,掌握免疫水平。仔猪免疫后2~3周采血做抗体检测,评价免疫效果。

近年来的生产实验证明,对于未受蓝耳病病毒感染的断奶仔猪提前免疫弱毒活疫苗,对降低保育期仔猪的感染比例、缓和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有所帮助。

检测母源抗体的消失时间可以更准确地适时对仔猪进行免疫。对于未免疫仔猪群,通过检测母源抗体消失时间,可以预测仔猪群面临细菌性继发感染的时间窗口,对提前做好抗生素预防、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断奶后仔猪体内的母源PRRSV抗体总体可维持2~4周,保育期重新接触后,抗体可重新转阳。即使在相同的公司或管理方式的体系内,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也可能差异很大。仔猪抗体在保育期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中猪后再感染的危险性较低,可暂不考虑仔猪免疫。如果仔猪抗体水平在保育期较低或需在断奶当时即免疫致弱蓝耳活疫苗。

目前,对该病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但是,可以使用控制肺炎的药物和复合多维防治继发感染,稳定病情。近来常用替米考星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在临床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使用方法为仔猪断奶后20%替米考星2kg/t料,连用15d。母猪在妊娠70d用20%替米考星2kg/t料,连用15d。同时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加强营养,稳定病情,减少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