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在上海——未识芯片
我成长在上海徐汇区一条名叫天平路的街道上的弄堂房子里,中学时考进了离家很近的南洋模范中学。大学时,我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动力学院下属的热能动力系,这个系是国内著名工科专业,历史悠久,建校不久就存在了。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几个主要方向是:汽车、制冷、热能、叶轮机械、航空航天。我毕业时本来应该去做发动机,却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以后居然会走上芯片管理这条道路。当年的同学现在有的在航天部门为火箭发动机贡献力量,有的博士毕业在做中国自己的燃气轮机研究,我们专业当年并不是最热门,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很难和“最有钱途”挂钩,不过确实成为培养中国最为基础的理工力量的源泉之一。全国开设商学院的大学如恒河沙数,但是能开设热能动力系的实在是寥寥无几。对上海交大的感情,可以用SpaceX回收火箭平台上印的字“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来形容。
大四时,我在上海大众的发动机工程科实习了几个月。当时发动机科的主管是某著名工程高校的博士,业界经验丰富,能力极强。他发现我做机械的活不怕脏不怕累,可以和工人们一起出力做事,所以很喜欢我,去哪里都带着我这个最小的兵,没有多久就带我去参加某些重要会议。
实习之前我跟着几个朋友一起准备考过了托福和GRE,结果大四快结束时拿到一个在美国读硕士全额奖学金的名额。取舍良久,觉得可以出去见识见识,虽然当时已经和大众签了毕业后的正式工作合同,但还是忍痛放弃了。
和主管告别的时候他表示很遗憾,我也很不舍这第一位工作导师。不过当时我在工作时,注意到连发动机油底壳上很小的一个设计变动,也要报请德国总部批准,中方的权限较低,因此觉得可以出去闯闯看看。后来多年过去,作为芯片公司的代表回国出差时,发现海外的车厂和电子厂都在国内开展设计中心,甚至最严苛的汽车电子公司如博世(Bosch)、大陆(Continental)等也相信中方的技术实力,把大量全球范围的设计项目直接交到国内来做,而不像以前中方只负责国产化。另一方面就是大量中方研发人员的工资已经涨至国外同等水平。这几年国内一些车厂工程师的水平并不在特斯拉的工程师之下,因为他们做过的项目多,能力见识还更加丰富,这也是国人可以通过制造来反哺研发,使国家技术崛起的表现。当年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还是收到了很大的成效,这一代工程师的能力毕竟在工作中建立起来了。
题外话,上海大众建在郊区安亭,房价当时还非常低。同年进去的新工程师的标配是家里出点儿钱在当地买房,再用公司优惠价买辆小车。我如果留在大众,现在大概率是某个工程领导,早早结婚生子,逐渐换大一点儿的房子,生活无忧。不过人生是一程旅途,最后终点站大家都要下车,关键还是体会沿路的风景,所以出国很多年,即使后来有在暴风雪中翻车喊救援,在危险的黑人区提着两个大箱子坐公交车,在实验室夜晚一个人加班遇到地震引发的短路爆炸等的经历,除了后来至亲过世而没能及时奔丧的那段时间,我并没有后悔出国的选择。出国前我家境尚可,工作稳定,心态是比较闲散、缺乏追求的。出国以后,为环境所迫,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不得不对自己更有要求。正如国人有很多“沪漂”“京漂”“深漂”一样,在老家日子可以过得很舒适,但是对自己不满足,想在有限的人生里奋斗一下,无数这样不满足的人成就了今天崛起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