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药:至关重“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我在石河子大学药学院任教,学生们喜欢称呼我为“乐哥哥”。我做了很多年药学科普工作,在电视台、学校、社区、连队做了几十场科普讲座,线上科普账号已经有40多万“粉丝”。在很多人看来,大学老师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天天待在实验室”,为什么我不埋头做科研,跑去做科普呢?借本书出版的机会,我来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走上科普之路的。

我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员。2012年,我发起成立了一家公益助学民间组织——“白杨公益”。2016,“白杨公益”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民政部等部门评为全国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在公益活动中,我接触到一些贫困家庭,发现了不少因病致贫,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况。比如,我遇到过一位瘫痪在家的老人,他的血压曾经很高,他却固执地认为吃降压药会让自己变傻,坚信吃芹菜可以降血压,某天高血压诱发了脑出血,他没能及时就医,从此之后就瘫痪在床,丧失了劳动能力,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欠缺医药知识,就连我身边一些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也常常陷入用药误区。我的一位博士朋友,嫌每天吃药次数太多,总是一次性把当天所有的药全部吃掉。其实这样服药风险很大,很容易因为剂量过大而导致药物中毒,出现严重的后果。我还有一些朋友,生病后相信各式各样保健品的“神奇”疗效,钱花了不少,病却越来越重。

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药学专业人士,我深知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发现老百姓普遍缺乏药学知识,于是在工作之余走上了药学科普之路。几年下来,在本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领导的指导帮助下,我走遍了天山南北,完成了数十场科普讲座,累计撰写了100多篇药学科普文章,录制了200多个科普短视频,网络点击量过亿,我还加入了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传播医药知识。朋友们形容我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抖音微博小红书事事操心”。

做科普这件事虽然很累,但当有人告诉我,她因为听了我的讲座或看了我的文章和视频,避免了用药错误时,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很值得。在为老百姓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不少素材,于是萌生了将这些内容编写成书的想法。市面上关于合理用药的科普书很多,有些内容过于专业,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有些内容比较陈旧,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有些侧重于某个特定领域,受众较少。我决定编写一本不一样的药学科普书籍,力求将药学科普做到“有趣、有料、有内涵”,让大家愿意读,能读懂。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防病、治病,反之则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普遍缺乏合理用药知识,普遍存在用药行为不规范问题,公众需要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本书编写之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发展战略。该战略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健康知识普及是其中之一,合理用药为其重点内容。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城乡居民了解疾病、提高用药依从性、合理用药提供帮助,为家庭安全用药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助力。

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罗健编辑对于本书出版的关心与指导,感谢张玿荣女士、陈琼女士、马丽老师、唐辉老师、王晓琴老师、张波老师、孙园老师、唐婷老师及田亮老师长期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感谢付嵘、吕文杰、凡保华、张双燕、唐梦圆几位同学为本书绘制插图,这些精彩插图让内容变得更加有趣。

由于本人学识和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李 乐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