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西方:华西大学老建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中国古建筑复兴”的先驱荣杜易和他的家族

荣杜易家族

由于华西大学老建筑热的兴起,它们的设计师荣杜易这个名字,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荣杜易出生于贵格家庭,而且还有一个远比建筑师荣杜易更加响亮、闻名天下的荣杜易家族。如果你仍然对这个荣氏还是感到陌生,那么不妨举个尽人皆知的例子。在欧洲,在北美,每年万圣节(Halloween)时散发的糖果,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荣杜易家族提供的。虽然在20年前他们被瑞士的雀巢巧克力公司换上了雀巢的名讳,但念于感谢之情,雀巢仍在水果软糖和爱乐的包装上保留了荣杜易的名字。

建筑师荣杜易的父亲和叔父们大多闻名于英国,他们主要经营与食品有关的贸易和生产,如食品商店,巧克力、咖啡、糖果、饼干公司等。其中最闻名的大亨是荣杜易的叔父亨利·荣杜易(荣亨利),也就是“荣杜易可可和巧克力公司”的创始人兼世界级慈善家。

在1862年,也就是未来的建筑家荣杜易出生后的第三年,荣亨利成立了一家巧克力工厂,由于经营有方,后来成为当时雄踞世界三大巧克力公司之一的英国“荣杜易可可及巧克力公司”(Rowntree Cocoa & Chocolate Co.),拥有雇员5000余人。不过,这多达5000的员工,后来也成为荣亨利失败的历史笑谈,因为这众多的员工中,约一半是纯手工劳作的包装工人,在世界工业化的潮流中,它必然会成为时代进步的牺牲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陷于严重战乱,大批难民涌入英国,亨利的荣杜易公司收容了大量来自其竞争对手瑞士雀巢公司的逃难员工,此举在工业界一时传为佳话。贵格会的互助教义是严谨的。不但荣氏工厂,同为贵格会建筑师的荣杜易刚从成都设计完华西大学回英,因一战爆发,荣氏父子三人都放弃生意,丢下事业,毅然投入战争的救难队伍。荣杜易本人作为贵格会会员去了比利时担任难民营的房屋设计,儿子则去了公谊会欧洲救护车队(FAU),直至一战结束。

战后,荣杜易公司与麦金塔(Macintosh)糖果公司合并,组成了英国最大的“能得利”糖果公司(Rowntree Macintosh Co.,这是荣杜易的第三个中文译名。荣杜易的中译有三个版本,大众版:荣杜易,文化版:罗楚里,商业版:能得利)。二战以后,雀巢公司生意发展顺利,大量使用自动化生产,打败了主要是手工生产的其他竞争对手。在20世纪末期,它先后收购了美国、英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组成了雀巢公司。1988年,雀巢最后收购了生产奇巧(Kit-Kat)和聪明豆(Smarties)巧克力的英国糖果公司“能得利”(Rowntree Macintosh Co.),完成了“儿吃老子”的一幕。

不过,在收购最大竞争对手荣杜易公司的宣布会上,雀巢公司总裁深情地表述了对荣杜易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雀巢公司逃难员工的救命之恩。2012年,雀巢公司举办了隆重纪念荣杜易巧克力公司成立150周年的纪念活动。活动的响亮口号是:“荣杜易,一个改变了世界吃巧克力方式的公司。”

这里还要提到另一位英国贵格会的巧克力大王嘉弟伯对发展中国医学教育的贡献。贵格会友嘉弟伯也是世界闻名的巧克力制造商,100年前,他们夫妇捐款修建了华西协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嘉弟伯纪念楼(育德堂)。几十年后,他儿子在美国深受贵格文化熏陶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也来到中国,在广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西医院之一的博济医院(后为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并任院长直至1949年。

把贵格建筑引入中国的先驱

Fred Rowntree was perhaps one of the first Quaker Architects, and was influenced by and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

讨论华西大学老建筑,必须要介绍华西建筑群的总设计师佛列德·荣杜易(Fred Rowntree,又译“罗楚里”)。荣杜易本是英格兰的一个非常本地化的小建筑设计师。他自学成才,从没有读过专门的建筑学校。但他参与华西协合大学建筑的投标,成功击败了其他三个参与招标的、远比他名气大得多的建筑设计师(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中标了华西协合大学托事部筹办的大学总设计方案。荣氏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独有的贵格会家族文化及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以及他个人在贵格建筑方面的成功积淀,使他成功拿下了这个投标。按中国古老的说法:一切的成功,都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之大成。

荣杜易出生于一个虔诚的贵格会家庭。荣氏一生的设计,大都和贵格会自用的建筑有关。因此在建筑史上,他被定位为贵格建筑师。他又成长于建筑史上划时代的“艺术与工艺运动”的高潮时期。独特的贵格建筑风格当时也大量采纳了“艺术与工艺运动”的特色。荣杜易也是以此运动创始人莫里斯命名的“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协会”的主要继承人和召集人,所以在建筑史上他也被列为“艺术与工艺运动”建筑师。不过,荣杜易在建筑界公认的最大成就,不是他在贵格建筑的其他设计和“艺术与工艺运动”中的建树,而是他成功设计了“中国成都的大学”,即本书将要讨论的“华西协合大学”。

荣杜易接到华西协合大学托事部的招聘标书后就发现,他拿手的清新简约的贵格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古建筑特色非常一致,都讲究对称、平衡,注重平行线。而“艺术与工艺运动”建筑的特色之一,除了回归自然,就是主张纳入东方文化的特点。固然“艺术与工艺运动”提倡仿效的东方,主要是指日本文化,不过日本文化的师傅,正是中国。荣氏在他接手的设计方案中,发现了这一中西特色的和谐,他把对称、平衡、平行线等贵格建筑特色,大胆融合进大学托事部要求的传统中国风格之中,他的设计实现了最天然的和谐,因而得到了中西双方的一致认可。

荣杜易不远万里,亲赴成都,实地采风,亲口尝试了本土“梨子”的第一口滋味。西方媒体称荣氏的万里东行为“比华西大学的宏大建校方案更为大胆的壮举”。的确,在100年前交通艰难、语言隔绝的时代,要长途跋涉到遥远的远东“边疆”去做考察,实非易事。他穿越西伯利亚,短留北京,再赴成都,途经三峡时的落水,险些让他命丧黄泉。但正是漫长的路途,丰富了他的阅历,促成了他的构思。

于是,荣杜易得以在他的设计中,把紫禁城的壮丽与巴蜀的秀美,成功融于一体。他还大胆而且大量地把川西建筑的亭台楼阁融合于贵格会西式建筑主体结构之中。可以说,华西协合古大学建筑的结构比北方协和大学的建筑更西方,外貌又比其他教会大学的建筑更中国、更乡土。这一切奠定了荣氏的设计方案最吻合华西校方的中西合璧设计宗旨的基础,他的方案是唯一同时被西方校董会和中方士绅民众共同认可的设计方案。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荣氏方案的当然入选,就是一清二楚、落地生根的事了。

荣杜易父子三人

荣杜易于1860年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的约克(York)市北郊的士嘉堡市(Scarborough)一个虔诚的公谊会(Friends)家庭。他父亲约翰·荣杜易(John Rowntree)是一个食品商人。家境的殷实并没有让小荣杜易养尊处优。相反,贵格会的家庭使荣杜易从小在远近闻名的约克市贵格会布山姆寄宿学校(Bootham School)学习。学校设立在有优美贵格会建筑风格的校园里。

贵格会学校以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闻名。布山姆寄宿学校是荣杜易一生唯一就读过的学校。他再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进过专门的建筑专业学校。他毕业后直接就进了一家建筑公司做学徒。并非家境贫寒,也非智商不足,大约是按捺不住的创造欲(这些基因决定的东西,缺失的有些人可能永远也不会懂),佛列德·荣杜易选择了在工作中自学成才的道路。

他以后不断的成功与卓越的艺术与工艺才能,在他的职业生涯以及华西协合大学的卓越设计中已经一览无遗。1886年,荣杜易和同是贵格会家庭的英国饼干大王格力的女儿玛丽·格力结婚。结婚后,荣杜易又师从玛丽的亲戚、职业画家瓦尔顿,进一步磨炼了自己的绘画才能。荣杜易先后加入过三家不同的建筑公司,磨砺了自己的专业造诣与设计风格。他最后合伙的荣杜易-斯塔克建筑公司(Rowntree-Stark Co.)几乎要赢到一份英国国家竞标(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市政大楼)的大奖。荣杜易-斯塔克联合设计的融合了贵格会风格和皇家宫殿特色的设计方案,不幸以第二名的劣势输掉了竞标,但他们联合设计的另一栋也带贵格会风格的建筑格拉斯哥苟佛精神病医院成功中标。

荣杜易一生的建筑设计,80%是与贵格会建筑有关的。在建筑史上,他被称为第一批贵格建筑师。其历史地位,可想而知。

荣杜易的大儿子道格拉斯和二儿子柯林也是公谊会寄宿学校毕业,长大后继承父志,先后毕业于科班建筑学校。儿子们成功考取英国建筑师资格证书后,荣杜易退出荣杜易-斯塔克联合建筑公司,父子三人自组了独资的荣杜易父子建筑公司(Rowntree & Son Co.)。公司成立后不久,荣杜易就一鸣惊人,一举竞标投中了他一生中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作品—这是一个远在中国的,其规模在世界上也是当时最宏大的,一个完整全新的大学校园的设计项目。

1913年春,他远赴中国成都,考察大学校址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在远赴成都的几个月期间,大儿子道格拉斯负责公司的业务。荣杜易从成都回国不久,他全家都停业参加了贵格会的一次世界大战救援工作。荣杜易仍然从事建筑设计,不过是在比利时义务修建难民营。大儿子加入了军队,小儿子则加入贵格会救护车队从事伤员救护工作。直到一战结束,父子建筑公司才重新开业。

就在1913年成功设计完中国的华西协合大学项目后不久,荣杜易于1927年因病在伦敦去世,终年67岁。英国权威的《建筑家》杂志为此发布了讣告。文中写道:“我们遗憾地获悉,英国皇家建筑科学院院士佛列德·荣杜易先生于1927年1月23日不幸逝世。他是董事会选中的新建骊山大学的建筑师。他也是荣杜易贵格会家族的成员之一。必须要提到的是,在他一生最杰出成就当中,他作为建筑师,被英国贵格会和美国布道总会选中,远赴中国成都,完成了整个全新大学的设计。他也是知名的谢博尔大学食堂工程的重建及校园老建筑改造的总监。虽然他的儿子,道格拉斯·荣杜易建筑师将继续他的骊山大学建设工程,所有董事会成员都为失去这位技艺超群又诲人不倦的导师而无比遗憾。”

从这份皇家建筑专业协会的官方讣告可知,华西协合大学的设计,无疑是荣杜易一生中最杰出的成就。如今,荣杜易离开我们已有近百年之久,人们仍然没有忘记他。就在2014年,一本纪念荣杜易一生成就的著作《建筑师荣杜易》在英国出版。

一个外国人,在没有飞机的时代,靠火车轮渡跋涉,靠人力滑竿入川,路途就要花费数月之久。只在当地几周时间,荣氏就完成了整整一个大学的完全设计,人们不能不赞叹荣氏本人的艺术天分与造诣。是荣杜易的艺术天才、建筑经验和社会磨砺,加以他独到细腻的观察眼力和对异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共筑了华西大学老建筑得以成功的根本。如今百年已过,历经时代的磨难与洗礼,华西残留的老建筑正显现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光华,更令世人瞩目。

荣杜易之后,还有若干西方建筑师在中国设计修建了不少的教会大学或市政建筑。他们不少在中国居住了更长乃至毕生的时间,他们或许比荣氏赢得了更响亮的名气,但是把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融合得如此精美和谐,把中国的宫廷建筑和地方民居与西方最新技术、最新潮流融合得如此得体入骨,在中国的作品被冠以中西合璧的“里程碑”美誉的建筑师,荣氏无疑是唯一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