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拔罐的注意事项
我们都知道拔罐是生活中比较实用的保健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拔罐也是有适用人群和禁忌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不能忽视的拔罐禁忌与注意事项,以保证拔罐安全操作。
拔罐前
在拔罐治疗之前先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这对防止意外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一般来说,在进行拔罐治疗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选择卫生干净的环境,室内温度应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患者受凉。
2.若患者是在过饥、过饱、酒后、十分疲劳的情况下,应调整饮食,休息后再拔罐。
3.认真检查罐具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弃之不用;根据患者所需拔罐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一般宜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无骨骼、关节凹凸的部位进行拔罐,以防掉罐。
4.患者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的效果。正确的体位使患者感到舒适,肌肉能够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根据拔罐部位选择正确、舒适的体位。
仰卧位:适用于前额、胸、腹及上下肢前面。
俯卧位:适用于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后面。
侧卧位:适用于侧头、面部、侧胸、髋部及膝部。
俯伏坐位及坐位:适用于项部、背部、上肢及膝部。
拔罐时
拔罐疗法因其操作简单,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很多家庭都自备拔罐器具,平时感到身体酸痛时都会拔上几罐,但由于缺少专业的指导,易产生失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拔罐时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动作要快而轻巧,做到稳、准、轻、快。罐内的负压与扣罐的时机、动作的快慢、火力的大小、罐具的大小有关。只有掌握好操作技巧,才能将罐拔紧而不过紧,罐内负压适宜。
2.用火罐时,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棉球蘸酒精量要适中,过多容易滴到皮肤上,发生烫伤,过少则火力不够,拔罐无力,达不到治疗效果。因罐口靠近皮肤,所以棉球经过罐口时速度要快,以免罐口温度过高,从而烫伤皮肤。贴棉法应注意防止燃烧的棉花脱落。
3.在使用针罐法时,需注意拔罐可使皮肤突起,肌肉收缩,加之罐底部的撞压,容易使针体弯曲或针尖的深度增加,尤其是胸背部的穴位,容易造成气胸。个人居家拔罐时应慎用此法。
4.初次治疗的患者、年老体弱者、儿童及精神紧张、空腹等患者以选择小罐为宜,拔罐时间宜短,负压力宜小,手法宜轻。同时,应选择卧位,随时注意观察被拔罐者的反应,以免发生晕罐现象。
起罐和起罐后
起罐时,力度宜轻缓。
有些人认为拔完罐后就算治疗结束了,就不再注意保养了。其实拔完罐后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要牢记,如果不注意的话,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引发新的问题。
1.起罐的时候手法一定要轻柔,千万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损伤皮肤或者过于疼痛。起罐时,一般先用一手握住罐体,使其倾斜,另一手压住一侧罐口边缘处皮肤,使空气从罐口与皮肤之间的缝隙进入罐内,罐体就会自然脱落。
2.若因留罐时间过长等原因出现烫伤,注意局部保持清洁,小水疱可任其自行吸收;水疱较大或皮肤破损,则可用消毒针挑破水疱,放出液体,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3.拔罐时及起罐后不要吹冷风,最好起罐 2 小时以后再洗澡。不要立刻到户外进行剧烈的活动,应静心休息。拔罐后皮肤发肿发硬是因为罐具产生负压并停留,一般属于拔罐疗法的正常反应,会在取罐后 5 分钟内恢复。
建议起罐 2 小时后再洗澡。
4.拔罐后 3 小时内不宜吃寒凉食物。
5.罐印未消失不宜重复拔罐。有的人在一次拔火罐后,疼痛没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继续拔火罐,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强效的手段治愈疾病。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罐印还没有完全消失,是不宜在罐印部位连续拔火罐的,要更换到相关穴位再拔。否则不但不能缓解疼痛问题,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