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中国古代的交通和通信状况
唐代有很多写离别的经典诗篇,除了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还有很多,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杜甫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别”)等等……
为什么古诗中多离别之作呢?我们先从离、别两字讲起。
“离”的繁体“離”,是个形声字,从隹(zhuī)。“隹”,本义是短尾鸟,“隹”旁的字都与鸟有关。《说文解字》:“離黄,仓庚也,鸣则蚕生。”離黄,就是黄鹂。前面讲过,黄鹂又称黄莺、仓庚、青鸟。古人把黄鹂和黄莺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是同一种鸟。
“离别”的“离”字跟鸟有什么关系呢?
“离”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只鸟,下面像手持捕鸟的网。可见“离”字是会意字,本义跟捕鸟有关。黄鹂雌雄同飞,如同鸳鸯那样,是团圆、恩爱的象征。成双成对的黄鹂被拆散开来,就是“离”。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诗里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句子, “黄鹂”是双双相守的,所以这句诗体现出的是对团圆、相聚、和谐、安乐生活的向往。
“離”是“离”的后起字形,加了“隹”大概是为了强化捕“鸟”器的意思。“離”字表示黄鹂应为假借义,其常用义是离别、分离。后来又造了形声字“鹂”分担了黄鹂鸟的意义。今天汉字简化,“離别”之“離”又恢复了其本字。
跟“离”常一起用的,还有一个字:“别”。什么是“别”呢?
《说文解字》:“别,分解也。从冎(guǎ)从刀。”“冎”,古同“剐”。《说文解字》:“冎,剔人肉置其骨也。”就是把肉从骨头上剔下以后剩下的骨架。这种骨肉分离的痛感,就是“别”。古人将“离”与“别”相提并论,就是因为离别是令人悲痛的事。上一课我们提到了唐代金昌绪《春怨》诗中那个“打起黄莺儿”的闺中少妇,与丈夫离别,只能在梦中相会,相思之苦让人难眠,又只能寄托于梦!屈原的《九歌·少司命》里也有这样的句子:“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古诗中写离别的诗歌数不胜数,就是因为离别之痛,最令人刻骨铭心。其实不单古人如此,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也免不了生离死别。
古人重视离别,跟当时的交通状况和通信状况有关。解读古人送别、赠别的诗作,须要对古代的交通和通信状况做一些简单的了解。
- 古人是怎么出行的?
我们今天交通非常便捷,不觉得出远门是多么艰难的大事。但在古代,跋山涉水,离家远行,无异于生离死别。除了路途遥远难走的原因,古时地旷人稀,遇到恶劣天气、疾病伤痛、狼虫虎豹、车匪路霸,行路都会异常艰难,甚至会丢了性命。
古人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水路工具和陆路工具两类。水路交通工具主要是舟船,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包括马车)。相比较而言,骑马比较便捷,似乎速度也比较快,但缺点是:时间长了,人和马都比较劳累,需要休息。《唐六典》说到唐代陆路交通的标准速度:“凡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1这个“里”指的是唐里。一唐里约等于今天的450米,70唐里相当于31.5千米。
唐代送别诗中关于骑行的诗句很多,我们略举几例: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故人行役向边洲,匹马今朝不稍留。(张渭《送人使河源》)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唐六典》还述及“水行之程”:“舟之重者,泝河日三十里,江四十里,余水四十五里;空舟泝河四十里,江五十里,余水六十里。沿流之舟则轻重同制,河日一百五十里,江一百里,余水七十里。”2舟船的行进速度似乎没有马那么快。但舟船的好处是坐着不累,而且比较平稳。古代的船依靠风帆提供动力,顺风好行船,逆风就比较费劲了。过去大的江河上都有纤夫,逆水行船的时候,全要靠纤夫们合力拉纤使船行走,逆风逆流船行就更慢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写他从夔州,也就是重庆奉节白帝城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下的情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上从白帝城出发,一天就赶到湖北江陵,实在是太快了。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 200里的路程,顺流而下,按照12个小时行船时间来计算,每小时的船行速度要超过40千米,虽跟当今的火车、汽车等不可同日而语,但也是神速了。在船上连续坐12小时,即便不晕船,也相当受罪。
唐代送别诗中提到乘船的也很多,略举几例: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李白的诗歌里就有很多写到船行的诗句。比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可见,唐诗中,交通工具跟诗意的表达也是密切相关的。
- 古人是怎么联络的?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古人是怎么通信联络的。
古代交通不发达,出门远行很不方便。官府之间联络、人们与远方的亲友联络,只能靠书信。官方的信息传递、政令下达、官员任免,都是政府统治的基本保障,所以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政府设立的通信系统。从邮亭、馆驿到文报局、邮政局,通信系统不断发生变化。邮亭和馆驿,是中国古代最通用的通信机构,承担着官府文书的传达、公务人员的食宿接待等职能。这些机构的处所,也成为古人出行的歇脚处。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后来遂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之说。这些地方往往也成为送别之所。“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长亭送别,是古人笔下常见的情景。唐代一般三十里设一驿。唐诗中常常提到当时的驿站,如崔颢《渭城少年行》:“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杜甫送老朋友严武进京赴任,从成都送到了绵州的奉济驿,一送就是二百里。
民间传信,就肯定不如官家那么快捷了,但是,却要比官家多不少美丽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我们来讲几种古人传送书信的方式:
第一种,鱼传尺素。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代书信常用绢帛写成,因为材料珍贵,所以内容不能太多,书信写在长一尺左右的白色绢帛上,因称书信为“尺素”。宋代词人秦观的《踏莎行》里就有这样的句子:“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鱼传尺素”,并不是真的把一卷丝织品塞到鱼肚子里,而是指以鲤鱼形状的函套来装书信。
“鱼传尺素”典出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wèi)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这里的“双鲤鱼”,就是指两片刻为鱼形的竹木函套,里面装着书信。“烹鲤鱼”,也不是把鲤鱼形的函套放到锅里煮,它其实是对拆解封套、读取书信的形象说法。骆宾王有诗句:“烹鲤无尺素,筌鱼劳寸心”(《夏日夜忆张二》),杜甫也有“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的诗句,用的“烹鲤”的典故就出自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古人往往把一些平常的事务弄得很有诗意,很有仪式感。
第二种,鸿雁传书。鸿雁是一种鸟,九、十月起成群结队迁往南方过冬。飞行时排列整齐,呈一字形或人字形,叫声洪亮,数里外都能听到。鸿雁南飞,常常引发游子思乡、家人思亲之情。古人以“鸿雁传书”指代通信往来,还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有时又称“飞鸽传书”。传说刘邦被项羽围困时,曾以飞鸽传书搬来救兵,脱离了危险。苏武出使,困于匈奴,牧羊十九载,汉朝使者向匈奴要人,匈奴耍赖说苏武已经死了,汉朝使者说他们接到了苏武通过大雁递来的书信,得知他在匈奴的领地牧羊。匈奴无奈,只好释放了苏武。
唐代张若虚那首被称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诗歌《春江花月夜》里有“鸿雁长飞光不度”的句子,说的也是鱼雁传书。
李清照《一剪梅》词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字”既指排列整齐的雁阵,也指代书信。云中寄送锦书的信使,就是鸿雁。
鱼肠雁足、鱼笺雁书、鱼封雁帖、雁字,都成了书信的代称。书信也因为有了这些名字,以及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而变得格外有情味,有诗意。
第三种,青鸟传书。青鸟是神话里西王母的使者,为西王母传递信息。传说青鸟有三足。
古诗词里经常提到“青鸟”。如李白《相逢行》:“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在诗人、词人的心目中,青鸟不只是神话中的神鸟,更是人们沟通信息、传达情感的“信使”。青鸟传书,为书信蒙上了神话的色彩,使书信有了瑰奇之美。
其实除了这几类“传书”,还有很多通信方式,比如烽火传信、风筝传信,都有故事和传说在其中,古诗词中也经常提到这些。
梳理古人的交通、通信状况,是还原诗人王维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的一个尝试。试想一下,交通不便、通信困难的唐代,一场离别可能就是永别,离别诗不仅仅是简单的情意的倾诉,更是对复杂多变的人生与命运的感怀。
而后来出现的《阳关三叠》里就有不少跟通信有关的词语和典故,了解古代通信的基本状况,对理解《阳关三叠》的歌词也是大有裨益的。
1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尚书户部卷第三》,中华书局,1992年1月,第1版,第80页。
2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尚书户部卷第三》,中华书局,1992年1月,第1版,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