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文化记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米喻视界

悠久的农耕文化和以米食为基础的粮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渊源,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农耕文化和粮食文化提供了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础,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

谚语作为一种映射模式是一种常规化的过程。“在熟语常规化的形成过程中,超隐喻和超转喻扮演着重要角色。所谓超隐喻和超转喻,是指隐喻或转喻超越了原来的语言使用环境,被运用到更为广泛的相关语境中,这一超越使熟语获得了更为普遍的概括意义。”54米食作为一种为大众所关心的世俗生活内容,也是一种极其容易获得理解、促成沟通、隐喻观念与揭示奥义的通俗形式。汉民族凡事都爱用米食事项讲道理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极为普遍。《乡言解颐》中就有米的比喻:“生米做成熟饭,慎终于始也。讨米下不得锅,备豫不虞也。当家才知柴米贵,物力不可不惜也。”据不完全统计,汉语中的涉米熟语有数百条。可以说,汉民族喜欢用米来观察审视世界,喜欢用米来打比方、讲道理,米喻已成为汉民族观照外界的文化模式,这些涉米熟语是我们的文化记忆。

(一)米粟喻理

米粟是人们餐桌上习见的一种谷物,是基本的吃食,也是评判价值的尺度。数量非常少或极其渺小,用汉语喻称“太仓一粟”;所做之事已成定局,无法改变,难以逆转,在熟语中的形象说法是“生米做成了熟饭”;人格之建立,非仅一端,在汉语熟语中谓之“谁是一把米长大的”。与浮光掠影的描述和带有道德判断的评论相比,米粟喻理更为直接而真切地表达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智慧、经验和情感。

1.太仓一粟

太仓,是古时国都附近最大的粮仓。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小米”,又叫“稊米”。“太仓一粟”意为太仓中的一粒小米,人们通过太仓或者是沧海和粟米的尺寸对比,凸显出粟米的渺小,比喻数量非常少或极其渺小。

与此相似的成语还有“一粟太仓”“太仓稊米”“沧海一粟”。这些成语用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表达的含义也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通过大小两类事物在形体和尺寸上的对比,说明小的一类事物,即粟米的渺小。

与“太仓一粟”具有相近含义的谚语还有“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

2.黍稷无成,不能为荣;黍不为黍,不能蕃庑;稷不为稷,不能蕃殖

稷,粟,即谷子。荣,指结穗。庑,通“芜”,意为丰茂。蕃殖,即繁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黍、稷长不成,自然结不出穗;想收黍却不种黍,当然谈不上黍的丰收;想收稷却不种稷,当然谈不上稷的繁殖。这句谚语比喻施恩才能得报,树怨必然结仇。语出《国语·晋语四》:“公子过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曰:‘若不礼焉,则请杀之。谚曰:‘黍稷无成,不能为荣;黍不为黍,不能蕃庑;稷不为稷,不能蕃殖。所生不疑,惟德之基。’公弗听。”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是一条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从字面上解读的意思是擅长烹饪、心灵手巧的妇人如果没有米也是做不出饭来的,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如果缺少必要条件,事情也难以办成;也比喻能力再强,不具备必要条件也办不好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景初曰:‘有面则拙妇亦办矣。’僧惭而退。”馎饦即汤饼,把面做成圆片状下在汤里,类似面片,又写作“不托”。宋代庄绰《鸡肋编》:“谚有‘巧媳妇做不得没面馎饦’,与‘远井不救近渴’之语,陈无己用以为诗云:‘巧手莫为无面饼,谁能留渴须远井。’”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也记载了晏景初的典故:“晏景初请一名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煮不得无米粥。’景初曰:‘若有米,拙妇亦自能煮。’”从这几个书证来看,谚语中的核心词有不同的称说,这里面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明代已经用“粥”替换了宋代的“汤饼”和“馎饦”。在明清的白话小说中,基本上都用“无米粥”的说法,而不用“无面汤饼”和“无面馎饦”。如《喻世明言》里出现的是“巧妇煮不得无米粥”,《红楼梦》里出现的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歧路灯》里出现的是“巧媳妇难做无米粥”。到了晚清,干脆用更为常见的“饭”来代替“粥”,如“猛将军无刀杀不得人,巧媳妇无米煮不得饭”。清代就已经出现了“无米炊”的用法,如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六:“毛大瀛妻某氏,能诗……后寄毛家信云:出门七年,寄银八两,儿要衣穿,女要首饰,巧妇不能为无米之炊,此之谓也。”可见,这句谚语形式历经宋、元、明、清,到现在基本定型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省作“无米之炊”。

图2-6 巧媳妇煮勿出无米饭(来源:《图画日报》)

4.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

这句是说鸡没偷成,还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倒吃了亏;也比喻害人不成,反倒害了自己。陈登科《风雷》:“黄龙飞道:‘俺这个人,一生无才,也无大志。但是,有一条,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这种傻事,俺是不干的。’”

“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的变体有很多种,如“偷鸡不着蚀把米”“偷鸡勿着蚀把米” “偷鸡不到蚀把米”“偷鸡不着亏把米”“偷鸡不着白蚀米”“偷鸡不成白搭上几把米”“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偷鸡不着反蚀把米” “偷鸡不成反丢一把米” “偷鸡不着反折一把米”“抓鸡不成蚀把米” “叉鸡没有叉得着,反丢掉了一把米”。

“偷鸡不成蚀把米”和“赔了夫人又折兵”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对咎由自取行为的讽刺。

图2-7 攘鸡失鸡 (来源:《点石斋画报》)

5.舍不得白米,抓不着鸡

这句是指不付出代价,就不会有收获,也作“舍不得米,捉不来鸡”。

呼鸡是要用米的,鸡和米的联系在谚语中有多种体现,如“日无呼鸡之食,夜无鼠耗之粮”。白天没有让鸡吃的一粒米,晚上没有让老鼠偷吃的一点粮,形容家境贫苦,连一点余粮都没有。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抓鸡也是同样道理,“舍不得白米抓不住鸡”,比喻不付出小的代价,得不到大的好处。“手中没把米,叫鸡鸡不理”也作“手中没把米,叫鸡鸡不来”,比喻什么也没有,不能给人任何报酬,对方不愿干。反过来,“只要舍得谷子,不怕引不来满院的雀子”,指要舍得投放谷子为诱饵,就不怕引不来麻雀,比喻干什么事情都要舍得投入。更通俗的说法还有“扣个麻雀还得几颗谷子”“捉鹌鹑还要个谷穗儿”。路遥《平凡的世界》:“那这没问题!你先给人家去个信,我回去让少安准备一下,就让他尽快走一回柳林!不得成也没关系!这又花不了几个路费!人常说,扣个麻雀还得几颗谷子哩!”

6.生米做成了熟饭

生的米经过烹煮,做成了熟的饭,这一含米谚语中的米,泛指一切五谷杂粮,用来比喻所做之事已成定局,无法改变或难以逆转。而这句具有口语化形式的俗语生动而形象地表达出了“木已成舟,覆水难收”的深刻含义。

“生米做成了熟饭”语出明代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清代李百川《绿野仙踪》:“依小妇人的主见,将齐老爷闹的远去几日,我们那边,便急急下定礼,急急择日完婚。齐老爷到回来时,只好白看两眼,生米已成熟饭,会做什么?”

“生米做成了熟饭”存在多种变体,也有作“生米煮成熟饭”“生米已经做成熟饭”“米已成饭”“米已成粥”“生米成炊”。不管何种变体,其根本含义都是在隐喻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忽略过程,直达结果,事成定局后无论接受与否,都存在着的既定事实,而通常情况下这一事实伴随的是无可奈何,只好认可的态度。

7.当家才知柴米贵

这句比喻在没有亲身经历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了解其中的难处的。《乡言解颐》解释此句为:“物力不可不惜也。”

“当家才知柴米贵”是单句谚语,由于它的表意平实有力,经验性强,老百姓乐于使用,所以在此基础上演化出许多复句谚语,而且数量还不少,如“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心”“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孩才知娘辛苦”“当家才知柴米贵,处世方知世事情艰”“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当家才知柴米价,出门方晓行路难”。以当家为题,形成了如此众多的谚语,这实在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语言文化现象。

“当家才知柴米贵”反过来说便是“不当家便不知柴米贵”。由此也形成了下列谚语:“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创业不知钱艰难”“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拿秤不知斤和两”“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常温饱不知三冬寒”“不是当家人,不知柴米贵”“不当家不知柴米价,不养子不知父母恩”。

8.数米而炊,称薪而爨

这句是指只能干小事,干不了大事。《庄子·庚桑楚》:“间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数米而炊,称薪而爨”亦常用来形容生活的穷困艰窘,或比喻人一毛不拔的吝啬之态。《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目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薪而爨。因此乡里给他一个异名,叫作金冷水,又叫金剥皮。”

9.水米无交

“水米无交”比喻没有任何礼尚往来,谓居官清廉,无所取于民。元代关汉卿《谢天香》四折:“老夫在此为理三年,治百姓水米无交,于天香秋毫不染。”也作“水火无交”。

10.一样米养百样人

这句也作“一样米食百样人”“一样的米,吃出百样的人”“一样饭喂出百样人”“一样米,吃百样”“一碗米养七十二等人”等,都是说人吃着同样的饭,但品性各不相同。梵扬《瑶家寨》:“我看他变了,同过去一起当雇工时很不一样,同他大哥唐丹谷比较,更是一个高山顶上栽松树,一个山谷底下挖深坑,两副模样哪。真像汉人俗语说的那样,一娘生九品,一种米养出千样人。”

与“一种米养出千样人”类似的谚语有“一样的米面,各人的手段”,比喻同样的事物,因人而异。

11.煮饭要下米,说话要有理

这句意思是就像煮饭不放米就煮不成饭,说话不讲理就不被人接受。谚语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上句是陪衬,下句是正意。之所以这样比,一方面是因为“米”和“理”之间存在相似性,“米”是煮饭的必要条件,“理”是说话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米”和“理”的韵母相同,都放在句尾可形成押韵,使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便于谚语的广泛传播。莫伸《生命在凝聚·三岔镇风波》:“‘煮饭要放米,说话要讲理。’你挣着公家的钱,不愁吃不愁穿,干啥子来唬我们穷人百姓?”

“煮饭要放米,说话要讲理”也作“吃着盐和米,就得讲道理”“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谷多舂出米,人多讲出理”“吃饭吃米,说话说理”“吃的盐和米,讲的情和理”“熬粥要有米,说话要讲理”“人多讲出理,田多长出米”“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煮饭要下米,说话要有理”“小鸡打架为吃米,人打官司为说理”“吃饭吃米,说话说理”“话事要话理,吃饭要吃米”“省米有饭吃,省布有衣穿”“烧酒米做,人心肉做”“煮饭要放米,讲话要有理”“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12.糟糠之妻不下堂

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中米食占首要地位,“米”是谷类或其他植物的籽实去了皮的名称,稻、麦、谷子等籽实所脱下的皮或壳称为“糠”。糟糠,即酒糟和糠麸等粗劣的食物,是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食物,南朝起逐渐出现用“糟糠”婉指“原配妻子”的记载,指能够一同吃粗劣食物的妻子,比喻夫妻间同甘苦共患难的情意,也作“糟糠之妻”“糟糠妻”。谚语“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用来劝诫人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语出《后汉书·宋弘传》:“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又见《南齐书·刘悛传》:“后悛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

13.先下米,先吃饭

这句比喻事情早办早成,也比喻先行动者先得益。《金瓶梅词话》:“如今他家要发脱的紧,又有三四处官户人家争着要,都回阻了,价钱不对。你这银子,作速些便好。常言先下米,先吃饭,千里姻缘着线牵,休要落在别人手内。”《儿女英雄传》:“俗话说的‘先下米,先吃饭’。‘果然有命,水到渠成’。十年之间,不愁到不了台阁封疆的地位。”

“先下米,先吃饭”固然不错,但是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汉语中还有“吃生米”一说,比喻办事厉害、不讲情理。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盘老五撇撇嘴,掏出一盒火柴交给赵良,又说:‘谁丢了火柴,谁吃生米。’”

14.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是佛教语,指广大无边的世界。佛家认为小大是相对的,大中容得下小,小中也可以容得下大。所以一粒米虽小,却容得下大千世界。清代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南屏醉迹”:“济公在旁听了,笑道:‘你一个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岂不闻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况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几根木头?’”

汉语用“粒米”作喻的谚语还有“一粒渡三关”,比喻平日看起来极其微小的食物,关键时候能起到重要作用。“一粒渡三关”也作“一粒米渡三关,三粒米爬过山”“一粒米渡过川,三粒米爬过山”“一水渡三关,一米度三荒”“粒米定三心”。另外还有“吃饭还掉饭米粒”,比喻实属自然,不必太在意。另“柴无一根,米无一粒”形容非常贫困,一无所有。“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比喻因贪小便宜,遭到了大损失。《五灯会元》卷十五:“图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如此行脚,有甚么利益。”又作“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五灯会元》卷十九:“师曰:‘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

15.吃米不会忘记种谷的人

这句是告诉人们做人要懂得在享受成果的时候,不要忘了给你创造成果的人,指做人要懂得饮水思源。柳杞《战争奇观》第三篇:“你放心吧,俗话说吃米不会忘记种谷的人。要是忘掉了你,就算忘掉我的八辈祖宗啦!”

汉语以“谷子”为题材形成了许多寓意深刻的谚语。如“吃了五谷思六谷”形容贪得无厌。“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和“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不太重要的话语或事物。如老舍《四世同堂》:“然后,两个老人把多年的陈谷子烂芝麻都由记忆中翻拾出来,整整的谈了一个半钟头。”李英儒《女儿家》:“过去的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你就别提了。那时节,你们网个什么圈套儿。我就钻个什么套儿。”

“陈谷子烂芝麻”也作“陈谷子烂米”“陈芝麻烂谷子”“陈芝麻烂黄豆”“陈糠旧谷子”。

16.不知道吃几碗高粱米

这句是形容人狂妄自大或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一九八三年中篇小说选》:“你小子,心野了,野得收不住笼头了,出了几天外,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了,不知道吃了几碗高粱米了,满口狂话,拿大帽子压人哩!”也作“不知道吃几碗干饭”。马春《龙滩春色》:“本来我不想批评你,不过,从你今天的表现来看,不敲敲警钟不行了,你已经不知道吃几碗干饭了!”

17.砌屋三担米,拆屋一顿粥

砌,指建筑时以泥灰黏合砖石。“建房难,建房要费三担米;拆房容易,拆屋只需一顿粥”,这句谚语既反映了民间习俗,也泛指凡事创建艰难,毁坏极易。王丽堂《武松》:“俗语说得好,‘砌屋三担米,拆屋一顿粥。’到了火头烧起来,就更快了,即便在这一刻蒋忠赶来,这个火也救不下来了。”

(二)粥汤喻理

食粥,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周书》有“黄帝时烹谷为粥”的记载,《礼记》也有“粥之食”的说法。古人认为,粥不但可以解饥、健身,还能够消除病疫。自我国进入农业社会后,饭和粥一直是人们的主食。

粥,古时称、糜、酏,俗称稀饭,亦称多水之食,是用米谷或米谷加入其他东西煮成的半流质食物。米汤是米煮的汤汁。粥是半流质食物,米汤就是流质食物了。介于粥和米汤的食物,民间俗称稀饭。有时粥也称稀饭、稀粥。

以粥汤喻理是汉语的一种形象生动又常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有“无米不成粥,无巧不成书”,指没有米不能煮粥,没有巧合难以成书。“吃旧锅里粥”,比喻重操旧业,还做老行当(贬义),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过从前的日子。“汤热还是水,粥冷会粘连”比喻是亲戚关系就有瓜葛、有牵连。“食粥不怕稀,只怕无米断火烟”指吃上稀粥说明还有米可食用,就怕无米断炊。“稀粥烂饭不伤人,吃全杂粮不生病”指煮米饭或熬粥熟烂一些,多吃一些杂粮,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也作“稀饭烂粥不伤人”“稀粥烂饭不伤人”。“僧多粥少”比喻物质条件有限,满足不了众多人的需要。“别人碗里粥稠”比喻嫉妒或羡慕别人。与“别人碗里粥稠”语义相近的谚语有“别人碗里肉肥”。

粥又被称为“清贫粥”。“百姓家中缺粮少米,吃不起饭或不敢吃饭,只能数米度日,煮粥果腹,这是很普遍的情况,遇上灾荒之年更是如此。”55

1.一锅粥

“一锅粥”指就像煮粥的锅开了一样,形容场面极其混乱,一团糟。浩然《艳阳天》:“这会儿,在沟南边萧长春家门口,弯弯绕和马大炮已经被群众包围了,焦振丛已经把猪毛绳拿了出来,人们正吵得像是一锅粥!”

“一锅粥”经常说成“乱成一锅粥”“闹成一锅粥”。刘忠立《觉醒》:“‘不敢管,怕吃亏!’他气得呼吸都不正常了,‘你就不怕社会乱成一锅粥?!’”水运宪《祸起萧墙》:“傅连山和梁友汉刚刚走进办公室,就只见院内院外,楼上楼下,吵成了一锅粥。”赵大年等《第三代》:“就在当天晚上,按照刘雨芳和她未来的女婿李保本的锦囊妙计,工厂里乱成了一锅粥。”刘绍棠《水边人的哀乐故事》:“小红兜肚儿身背着龙蛋子一出村口,就只见大火烧红了满天星,浓烟遮黑了天边月,人喊狗叫乱成一锅粥。”这句用“乱成一锅粥”比喻火灾时场面的混乱和不可控制。

2.宁吃开眉粥,不吃愁眉饭

这句指宁愿高高兴兴地喝粥,也不愿愁眉苦脸地吃饭。于逢《金沙洲》:“你一个人,劳动力又强,自己挣工分,自己吃饭,多自由,多快活!要是我,我早就分出来了。俗语说:‘宁吃开眉粥,不吃愁眉饭。’谁能受得住那股闲气啊!”

图2-8 害乡邻吃薄粥(来源:《图画日报》)

3.带累乡邻吃薄粥

所谓“薄粥”就是少米不稠之粥,比喻简单生活或食不果腹。俗话还说:“家中有三件宝:稀饭,破屋,烂棉袄。”“薄粥”“稀饭”指的就是最低限度的生活。陆游曾作《薄粥》诗:“薄粥枝梧未死身,饥肠且免转车轮。从来不解周家意,养老常须祝骾人。”说的就是自己穷困潦倒的生活。“带累乡邻吃薄粥”意思是自己受罪,还连累身边的人,有歉然不安之意。如果不是说自己而是说别人,此谚语的意思是指连累别人,有责备他人之意。也作“害乡邻吃薄粥”“带害乡邻吃薄粥”“带累乡邻吃薄粥,撺掇老爷煨砂锅”。

4.得粥莫嫌薄

薄,指稀,不稠。这句的意思是得了别人给的粥不要嫌稀薄,得到别人救助的东西不要嫌不好。《喻世明言》:“就是那可怜善述母子的,也只说道:‘男子不吃分时饭,女子不着嫁时衣。’多少白手成家的!如今有屋住,有田种,不算没根基了,只要自去挣持。得粥莫嫌薄。各人自有个命在。”

5.肚饥思量冷滗粥

滗,指挡住煮或泡的东西,只取汤汁。冷滗粥,指冷粥,残渣剩饭。肚子饥饿时想着有一碗冷粥剩饭也好,这句比喻人穷困时,只求满足最低需要。《西湖二集》:“因见冷谦征聘做了协律郎之职,想穷官儿好如富百姓,俗语道:‘肚饥思量冷滗粥。’遂走到南京来见冷谦,指望他周济。”

6.灌米汤

米汤又叫米油,是用上等大米熬稀饭或做干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一层粥油。“灌米汤”原指让人或动物喝煮米之汤水,比喻用甜言蜜语奉承人、迷惑人、讨好人。曾国藩攻克金陵后,得了许多人赞扬恭贺的诗文,曾国藩命人将这些都抄编在一起,亲自题签,名为《米汤大全》,这《米汤大全》的寓意就是讥讽“灌米汤”。《官场现形记》:“次日陶子尧上院谢委,又蒙抚院传上去,着实灌了些米汤,把他兴头的了不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巡道受了这个米汤,自然是觉得宪恩高厚,宪眷优隆了。”周恩来《论统一战线》:“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那一天,就是当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放回去的那个日子,他忽然请我去他那里,大谈我们是患难朋友,大灌米汤。”

汉语用“灌米汤”形成了一系列歇后语,如“米汤锅里洗澡——稀里糊涂”“米汤锅里熬芋头——糊里糊涂”“米汤炒莲藕——糊了眼”“米汤锅里洗澡——糊涂人”“米汤里洗澡——浑身不利索”“米汤泡饭——官(归)还原职(汁)”“米汤洗头——糊涂到顶”。

7.是粥是水,揭开锅盖

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最好的粥是米水交融,柔腻如一。《释名》云:“煮米为糜,使糜烂也。”如果未经熬制,米是米,水是水,这就不算粥。“是粥是水,揭开锅盖”比喻事物的真相,揭开表象自然就一清二楚。

(三)量器喻理

旧时计算粮食容积的量具有龠、合、升、斗、斛,皆为十进制计量单位,即十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些量具在古代经济史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并不简简单单是计量工具,还是文化符号,浸润着民族的文化和民众的认识和情感。以计量单位为喻体,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不少耳熟能详的熟语,如成语“升斗小民”“日进斗金”,谚语“不为五斗米折腰”“海水不可斗量” “一粒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歇后语“卖米不带升——居心不良(量)”等。

1.升斗小民

升与斗作为民间流传最广的两种量具经常被用作打比方的喻体,通常比喻微小、少量。升斗小民即比喻每天现买现吃、没有多余粮食的人家,意指寻常百姓。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升斗小民,却立刻就感到了威胁,米店在闭城之前,就已歇业。”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四回:“升斗小民,穿窬之徒,尚且有尊严不可冒犯,何况我辈?”汉语还有许多含有升、斗的谚语和歇后语,如:“一碗米闹饥荒,一斗米也闹饥荒”“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命里该有七升米,临死吃不满一斗粮”“卖米不带升——居心不良(量)”等。可见,含量具升斗的熟语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和情感的历史记录。

与“升斗小民”语义相近的谚语还有“穷人买米一升头”“日无半升米,夜无半床被”,形容生活贫困。“升米,个柴,包烟,零打油”比喻贫户景况。

用“升斗”作喻的谚语还有“九斗石一”,意为九斗生意要做,一石一斗生意也要做,比喻做生意要灵活;“一人一口,十担八斗”指人多力量大就会积少成多;“一餐省一口,一年省三斗”指居家节俭要持之以恒,时间长了就有明显效果;“自家背着一斗,别说人家五升”告诫自身有问题就不要说别人的不是;“千日吃了千升米”指时间长了,花费自然就大。

2.命里只有八合米,跑遍天下不满升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谚语:“命里只有八合米,跑遍天下不满升”“命里注定八合米,走遍人间不满升”“命定应该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这些谚语旧指命里该受穷,走到哪里也富不了。李满天《水向东流》:“儿呀!前头的路是黑的,谁知道那是好哇赖呀,不听老辈子说:命里只有八合米,跑遍天下不满升,一步失脚百步错呀!”迷信者认为一个人的财富有多少都是命中注定的,命里注定该有多少,不管怎样努力也是多不出来的。李英儒《上一代人》:“他经常宣传:人敬的有钱的,狗咬的挎篮的。他常说:命里无财该受穷,富贵都是天铸成;命里注定八合米,走遍人间不满升。”

除以上说法外,“命里只有八合米,跑遍天下不满升”还有许多变体,如“命里只有八合米,行走天下不满升”“命里注定八合米,休想高攀讨一升”“命里只有八合米,不能让你积满升”“命里只有三合,你就休想半升” “命中只有八合米,行走天下不满升”“命里注定八合粮,休想高攀讨一升”“命里有三升,不去求一斗”等,这些谚语都是受宿命论思想影响而产生出来的。

3.借升米,还升糠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是常理。在那些饥饿年代,穷苦之人常有,无米炊之时常见,举债借米度饥荒是常事。可是,好借有了,好还却没条件,于是“借升米,还升糠”就成了无奈之举。久而久之,这句谚语就用来讥讽那些拖延还债、打折还债、还本不还息、还息不还本、还一部分欠一部分、赖债、有钱不还等行为。

“借升米,还升糠”还说成“借你一升米,还你一升糠”。类似意义的歇后语还有:“借米一斗还六升——赖四”“借米还糠——气鼓鼓”“借米还糠——气鼓气胀”“借米一斗还七升——赖三”“借一斗还六升六——拖三拉四”等。

4.饥时一粒,胜似饱时一斗

这句是说当人遇到困难甚至饥寒交迫的时候,给他一升米,解了燃眉之急,他会对你充满感激,这也告诫人们要扶危济困,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时出手相助。《醒世恒言》:“俗谚道得好:饥时一粒,胜似饱时一斗。便是三万个钱,也值得三十多两,够我好几日用度,岂可不去?”明代高明《琵琶记》作“饥时得一口,强似饱时得一斗”。清代李玉《人兽关》作“饥时一口,饱时一斗”。

“饥时一粒,胜似饱时一斗”民间还说成“饥了给一口,强于饱时给一斗”“饿了给一口,强似饱了给一斗”“饱时给一斗,不如饥时给一口”“饱给一斗,不如饿给一口”。

5.升米恩,斗谷仇

这句是指在关键的时候给予他人一斗米,如同雪中送炭,别人会心怀感恩。如果给予的太多,久而久之,就会使人贪得无厌,会把这些给予视为理所当然。

“升米恩,斗谷仇”也说成“一粒米养出个恩人,一碗米养出个仇人” “一粒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也作“升米恩人斗米仇”“一粒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一斗米养恩人,一石米养仇人”“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

6.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这句指因小失大,也作“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五灯会元》:“师曰:‘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

用斗米作喻的谚语还有“斗米愿天荒”,极言其人之自私,也作“一碗米,望天干”。

(四)储藏喻理

粮食储藏的设施与容器主要有仓、廪、囤、窖、缸、瓮、桶、袋子。以储藏设施与容器喻理的谚语也颇有特色。

1.拐米倒做了仓官

“拐”的一般意义是拐骗,在这里指偷。“仓”指粮仓。这句指的是偷米的贼反倒做了粮仓的官吏,比喻事情荒谬不合理。古代官仓是贮藏粮食的重要机构,因此管仓人是经过严格选拔的。拐米的人是小偷,不符合常理,进而喻指事情的不合理性和荒谬性。

与此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扫米却做官仓人”。《金瓶梅》:“这雪娥听了,口中只叫苦。自古世间打墙板儿翻上下,扫米却做管仓人。既在他檐下,怎敢不低头?”

2.仓里没粮稗子贵

稗子是一年生草本,外形与稻子极为相似,籽实像米。收割的时候稗子也往往被收进仓里,所以有“稻田里的稗子——你算哪棵苗”的说法。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聊胜于无。也作“仓里无米糁子贵,老来无儿女花香”。糁子,是指稻米、小米破碎后形成的小颗粒。

3.钱过北斗,米烂成仓

这是形容极其富裕的一种夸张说法。《水浒传》:“家里钱过北斗,米烂成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儒林外史》:“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僮仆成群,享福度日。”

4.靠着米囤却饿死

米囤是用席子、竹篾等围成或编成的盛米器具。“靠着米囤却饿死”,比喻守财自苦,也形容人呆板、糊涂,做事情不懂得变通,靠着有利的资源却不懂得运用。《二刻拍案惊奇》:“相传此经值价不少,徒然守着他,救不得饥饿,真是戤米囤饿杀了。把他去当米,诚是算计。”

此谚语还有其他变体,如“靠米缸饿死”“看米饿杀”“看了米囤到饿死”“现放着米囤儿,情愿饿死”“靠着米囤却饿死”等,因其形象生动,多用于明清时期的小说中。

图2-9 登场(来源:《康熙御制耕织诗图》)

5.大囤满,小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北方地区不少人取名叫“满囤”,这恐怕和饥饿的生活经历有关。如今,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叫“满囤”的人屈指可数了。

谚语“大囤满,小囤流”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此句相关联的谚语有“宁可囤尖留,不可囤底愁”,指富足时要注意开源节流,勤俭节约,以防匮乏时犯难。也作“宁在瓮顶抠,不在瓮底愁”“宁肯在囤尖上留,不敢在囤底上愁”。

用“米囤”喻理的歇后语有“老鼠跌在米囤里——再好没有”,形容事情非常圆满,好得不能再好了。

6.瓮里无粮,锅碗咣当

瓮是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供盛水盛米或装酒等用。这句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反,“瓮里有存粮,灾年心不慌”指过日子有粮食心里就踏实。

以“瓮”喻理的歇后语有“扳倒大瓮掏小米——摸到底了”。

7.当家人叹气,米缸要沉一层

缸也是一种盛水盛米盛酒的容器。这句说的是当家人灰心丧气,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米缸随之也要下沉一层。此谚语意思是当家人不可以叹气,那是因为当家人一叹气,他所表露出来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全家成员的精神状态。所以,谚语的正面意思还是在于鼓励“当家人”,即使在事业或生活上遭遇到一点挫折或困难,也不要垂头丧气,不要叹气,而要积极地振作起来,排除万难,带领全家人共同发奋前进。

以“米缸”喻理的歇后语和谚语还有“敲着空米缸唱戏——穷开心” “水缸翻顶倒,米缸出青草”,比喻贫穷。

8.米袋子

这句惯用语是指粮食问题,从粮食的种植,一直到收购、运销和市场价格的调控。粮食是国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件。多年来,我国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对确保粮食安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米袋子”喻理的谚语还有“打不成米,把口袋掉了”“打不成米把口袋丢”,比喻适得其反;“口袋找到,米市散了”,比喻时过境迁。

(五)锅碗喻理

锅是一种炊事用具,可用于对食物进行烹、煮、煎、炸、炒等多种熟制工作。碗作为人们的饮食器皿,主要是盛装食物。汉语谚语往往也以“锅”“碗”等灶具与食器喻理。如“揭不开锅”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一个锅里煮不出两样饭来”指生活在一个同甘苦共命运的集体中,要富大家都富,要穷大家都穷;“做饭瞒不了锅台,挑水瞒不了井台”指做事难以瞒过身边的人;“大火开锅,小火焖饭”指思想工作得慢慢来;“饭不熟不揭锅”指火候不到,不将真相或结果公之于众;“有柴一灶,有米一锅”比喻不知节省;“锅里无米白填柴”比喻缺乏关键的东西,一切都会落空;“叫你熬粥,就把锅打了”比喻事没办成功,反而惹出了麻烦,多指人没有能力办事;“空甑子里蒸不出白米饭来”,比喻没有物质条件,生活不会得到改善。

1.吃大锅饭

这句熟语也称“吃大锅煮”或“吃大锅粥”。“吃大锅饭”原指供多数人吃的伙食。清代宋赓平《矿学心要新编》卷中编下中记载:“工匠人等各下家门亲友来会,各自接待其大锅饭,每餐白钱在各人工价内扣以杜滥食之弊。”此外,明代庆云寺中作为“撞钟和尚”们生活依靠和来源的大铁锅也被称为“大锅饭”。谌容《人到中年》:“进了医学院,她住女生宿舍,在食堂吃大锅饭。”王东满《实打实小传》:“……相反,就去院里排长龙队,吃大锅煮。”

在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盛行“吃大锅饭”,这是对当时大家都围在一口大锅旁吃饭状态的描述,另外这一惯用语也有了特指义,那就是比喻平均主义,并成了不按劳取酬、一律同等待遇的代名词。

与“吃大锅饭”相对的惯用语是“吃小锅饭”,原指吃小锅做的饭菜,深层上比喻区别对待或特殊照顾。如浩然《苍生》:“双泉寺的和尚、燕山镇的老板、田家庄的巴家财主,全都争着雇他当长工,给他出大价钱,麦大两秋单让他吃小锅饭。”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只要市委点头,权力下放,经理负责,赏勤罚懒,工资浮动,从吃大锅饭到吃小锅饭。”

中国社会制度的变化蕴含在“吃大锅饭”与“吃小锅饭”的词语演变之中,可谓饶有趣味。

2.锅盖上的米——熬出来了

“熬”有双关义,本指长时间煮(粮食等),实指忍受。锅盖上的米粒是熬粥开锅时溢上来的。这句比喻人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日子,处境变好了。崔巍等《爱与恨》:“他觉得盼头大着哩。遇上对心思人还断不了说句开心话:‘咱呀,我瞧是锅盖上的米,快熬出来了。’”房群等《剑与盾》:“翁师长受了他如此重礼,当然满口答应。从此他是锅盖上的小米,总算是熬了出来。”

3.等米下锅

“等米下锅”的意思是说做饭的时候没有米,等着米来才能下锅做饭,指生活困难、缺少物资,一般用来形容境况的窘迫或比喻某种急需。《红楼梦》:“我在这衙门内已经三代了,外头也有些体面,家里还过得,就规规矩矩伺候本官升了还能够,不像那些等米下锅的。”《儒林外史》:“哪知他有钱的人只想便宜,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的巧。”

“等米下锅”有时比喻由于某种急需,等着得到某些东西。《花城》1981年第2期中载:“因为钢铁厂为了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生产的规模要扩大,等米下锅,我们的矿山也要扩大。”

与此句相对的成语有“找米下锅”“借米下锅”“讨米下锅”,这是一种积极主动、打破窘境的做法。与此句语义相近的谚语还有“锅开着等下米”“有米不愁下不进锅里”“米下到锅里,就有点等头了”。“锅开着等下米”比喻十分紧迫,“有米不愁下不进锅里”比喻条件已具备,事情总会办成。另外,“米下到锅里,就有点等头了”比喻事情开始做了,有指望了。

4.讨米下不得锅

在《乡言解颐·物部下·开门七件事》中有“‘讨米下不得锅’,备豫不虞也”的说法。“豫”通“预”,预备、事先准备义。《礼记·学记》:“禁于未发之谓豫。”“虞”为意料、料想义。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讨米下锅靠不住,做事要早有准备,防止意外。

与此句意义相近的谚语有“借米赶得上下锅,还米就赶不上下锅”。田东照《农家·亲戚》:“我不同意!‘借米赶得上下锅,还米就赶不上下锅。’万一叔叔找下对象,急用怎么办?自家的钱借出去,再去向别人伸手?”意为借出去的米能赶上人家往锅里下,自己烧饭却要等人还来的米下锅,往往久等不来,比喻借出去容易收回来难。也作“借米下得锅,讨米下不得锅”。

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汉语还有“讨米讨得久,定会碰到一餐酒”的谚语,比喻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总会出现好的转机。曾辉《八月雪》:“刚等任汉子发完一阵火,杜顾植就圈到任汉子面前来了。他把粪筐朝任汉子的棉苗边一放,摇头摆脑地说:‘任汉子,怎么样?老早就说了的吧:讨米讨得久,定会碰到一餐酒!’”

5.心头要有个打米碗

打米碗,指作为量度标准的碗。打米,指装米。这句比喻人人心中都要有一个衡量事情的尺度和标准。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好啦,莫争输赢了。管人家闲事干啥子?各人心头有个打米碗。”

6.锅里没米,碗里难有饭

这句比喻集体贫穷,个人也难以富裕。反过来,“锅里有米,碗里有饭”,则比喻集体富裕了,个人也会富裕,个人依靠集体。“锅里有,碗里就有”比喻国家或集体富裕了,个人也就会富裕起来。

7.十家锅灶九不同

这句比喻人的境遇、思想等互不相同。李茂荣《人望幸福树望春》:“你姓张,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锅灶九不同。”

(六)加工喻理

粮食的种植离不开耕种和收割工具,农作物成熟收割后还需要加工。汉语熟语以收割工具“镰刀”和加工工具“杵”“臼”“磨”“碾”“簸箕”“筛子”“箩”等形成若干谚语。

1.镰刀吊起,瓮中无米

这句指农家人不劳动干农活,就没有粮食吃。也作“镰刀吊起,米瓮无米”“镰刀挂壁,肚子如豆荚”“镰刀挂上壁,家里没有吃”。

2.会推磨,就会推碾

南方人所说的推磨,在北方的说法是推碾子。这两种劳动的性质是相同的,都是使用外力让磨或者碾子转动起来压碎谷物。“会推磨,就会推碾”比喻做事触类旁通。也作“会推碾子,就会推磨子”。

以“磨”和“碾子”为题材形成的谚语还有“米靠碾,面靠磨,遇到难题靠琢磨”“磨不推不转,米不熬不烂”。“米靠碾,面靠磨,遇到难题靠琢磨”指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磨不推不转,米不熬不烂”比喻人需接受教育、培养,才能改变提高自己。

以“磨”和“碾子”为题材形成的歇后语有:“碾轱辘掉在地上——都下手”“碾磨道上寻驴蹄印——步步不缺”“碾砣砸碾盘——实打实”“碾子撞磨盘——石碰石”“碾砣砸碾盘——石对石”“碾子撞磨盘——硬碰硬”等。

3.杵臼交

杵臼,舂米的工具。舂米是古时候人们加工米的一种方式,用到的器具就是臼。在远古及上古时代,臼都被看作最主要的用来加工米的工具,杵臼舂捣也是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脱壳加工方法。现代考古发现证实,在新石器时代,杵臼的使用已相当普及并且逐步改进。最初人们“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使用木杵、土窝(臼)进行谷物加工,后又发展到石杵和石臼的制作、使用。

图2-10 㧷米图(来源:《三百六十行》)

歇后语“米臼捣石灰——白杵”“米臼捣沙——实言(石研)”“米臼里的泥鳅——无路钻”,都是借舂米米臼来说理,同时也是对这种舂米器具的形象记述。

“杵臼交”比喻不计较身份地位而结交的友谊。典出《后汉书·吴祜传》:东汉时,有个儒生公沙穆到京城游学,因为缺少路费,就去当佣工。一次,他帮经学家吴祐舂米。吴祐同他谈话,认为他谈吐不俗,就在杵臼之间结为朋友。《聊斋志异·成仙》:“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

与“杵臼”相关的歇后语有“糙老米——不想臼”。臼与“旧”同音相谐,指人忘恩负义,不记旧情。元代无名氏《渔樵记》:“他全不想在我家这二十年,把冷水温作热水,热水烧作滚汤与他吃。如今做了官,糙老米——不想旧了,可怎生则记短处?”此外,谚语有“笨贼偷捣臼”,比喻做了一件大傻事。

4.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箩是对粮食、谷物中的杂物进行挑选的重要工具之一,用它可以除去粮食、谷物中的杂质。“滴水成河,粒米成箩”是一句耳熟能详的熟语,意思是一滴水一滴水汇集起来能成河,一粒米一粒米聚起来能装满箩,即积少成多。

以“箩”为题材形成的谚语还有“你不嫌我箩疏,我不嫌你米碎”“从糠箩里跳到米箩里”。“你不嫌我箩疏,我不嫌你米碎”比喻互相谅解;“从糠箩里跳到米箩里”比喻到了另一个境况好的地方。《武松》:“伙家,你现在不坏呀,你是从糠箩里跳到米箩里去啦,你看脸上长得多好呀,又白又胖。”

5.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这句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作谦词,谓无才而居前。《〈二刻拍案惊奇〉原序》:“亦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云尔。”

6.人怕求,米怕筛

筛子也是对粮食、谷物中杂物进行挑选的重要工具之一。这句比喻人怕被反复不断地苦苦哀求,这就如同筛子筛米一样,把东西放在箩或筛子里,来回反复摇动,使细碎的漏下去,粗的留在上头。

以“筛子”为题形成的歇后语还有:“淘米筛子当锅盖——眼儿不少”“米筛挡阳光——遮不住”“米筛里睡觉——浑身是眼”“米筛眼里的米——不上不下”“米筛罩麻雀——飞不掉了”“米筛筛芝麻——空劳神”“米筛装水——漏洞多”“米筛子筛胡豆—— 一个都漏不掉”“米箩筛糠——直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