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守护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天津之行(3)古老的祠堂

回到住的地方,曹邺显得有些垂头丧气,虽然他早有预想会出现此种情况,但当真的实实在在发生以后,还是让人有些难受的。他跨越小半个中国来到这里,却吃了个大大的闭门羹,而且由于他是请假来的,如果在这个地方待的太久的话,工作都有可能丢了,真的是越想越委屈。

而他的大伯曹天和却一直气定神闲的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悠闲的抽着烟,就好像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唉,退了休的就是不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到了晚上,曹天和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他来到曹邺的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随后曹邺便一脸疑惑的看着他,好像是在说:我们真的要这样做吗?

“照我说的做,明天他们一定会来找我们的!”曹天和非常笃定的说道。既然如此,曹邺便半信半疑的给彩虹妹妹发了一条短信,随后就躺在床上耐心的等待她的消息……

夜,深沉而漫长!

第二天一大早,彩虹妹妹的电话果然来了,直接说是她老爸今天特地邀请他们过去。曹邺一脸兴奋的对着曹天和喊道:“大伯,您真是神了呀!”曹天和却只是淡淡的说:“抓紧时间准备吧。”

“好的您嘞!”曹邺学着蹩脚的天津话,哼着小曲儿跑进了卫生间,随即里面便响起了疾风骤雨……

这一次,是彩虹妹妹五姨家的那位大哥一个人开车过来接的他们。一路上,曹邺问东问西,对于这个地方他是充满了好奇,当然,他最大的用意还是想拉拉近乎,毕竟有这样一位壮汉罩着,不管走到哪里心里都会觉得踏实。

而这一次,彩虹妹妹的大哥非常耐心的给他一一讲解,还说了不少彩虹妹妹的趣事,这让曹邺一下子感觉亲切了起来。用他们天津当地的话来说,就是这人“倍儿实在”!

他们很快再次来到了彩虹妹妹的家里,这一次曹天祥没有再难为他们,而是直接给请进了屋里。等大家都落了座,曹天祥起身双手抱拳对曹天和说道:“昨天曹某不明真相,多有得罪,望您海涵!”

曹天和起身回礼道:“主要还是我们莽撞了,没有告诉你实情,该说道歉的应该是我们!”

曹邺正准备起身学大伯也抱个拳什么的,曹天祥却笑着示意他坐好就行,随后缓缓的说道:“这个东西,一直是我们族里的秘密,老一辈嘱咐我们要严加看管,绝对不可向外人讲起,否则会闯下大祸。要不是小文昨天拿给我看了你们写的东西,我是不会再见你们的。”

“既然误会已经解除了,那能让我们看一下那件东西吗?曹天和急切的问道,眼神里却多了一份期待。

曹天祥思索了下,说:”带你们去可以,不过我要先看看你们腿上的胎记!”看来在他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顾虑的。

曹邺和曹天和同时卷起了裤腿,曹天祥凑近弯腰看了个仔细,然后点着头激动的说:”没错,果然和我们族人腿上的印记一模一样!那你们跟我来吧!”曹天祥说完便起身向门外走去,而曹邺和彩虹妹妹激动的差点跳了起来。

昨天晚上曹邺到底给彩虹妹妹发了条什么样的信息呢?为什么可以让态度十分坚决的曹天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其实也没有多么的神秘,曹邺只发过去了十个字,那就是——“六履铁骑,六瓣菊花胎记“!

他们一行人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曹邺细心的观察着四周,这里家家户户都是四合院样式,统一的红瓦顶,统一的房高,显得十分整齐。

这时,曹邺突然凑到彩虹妹妹的耳边问道:“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呀?”

“应该…应该是去族里的祠堂吧!”彩虹妹妹不是太肯定的回答道。

祠堂?也是,一般家族里发生了什么事,都会去祠堂当着老祖先的面来解决。

他们所处的村庄不是很大,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位于村子中央的祠堂。祠堂外表庄严肃穆,古风古色,门楼上繁杂的雕刻略显斑驳,朱红色大门的正上方写着四个大字:曹氏宗祠,打眼一看就知道年代颇为久远。

门口把守的小青年看到有人过来,起身喊了声“叔,您来了。”

曹天祥点了点头说道:“小远,把门开一下,我们进去有点事。”

“好,好,我这就给您开门!”这个叫小远的青年掏出钥匙打开了门锁,双手用力推开大门,做了个请的姿势,“叔,您请!”

祠堂里面静谧祥和,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显得很是古朴,大堂正中祖先的牌位错落有致,在它的右侧,立有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曹天祥抽出三根香点燃,对祖先恭恭敬敬的行了礼,随后让他们稍等片刻,便独自走进了后堂。

曹天和走近那块石碑,仔细的研读起上面的文字,曹邺好奇的凑了过来,装模作样的想要一起研究,但是以他的知识水平,却只能看懂很小的一部分。

没过多大时候,曹天祥抱着一个红色的匣子走了出来,然后方方正正的放在了前面的祭桌上。他再一次对老祖宗行了礼,随后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巧的黄铜钥匙,打开了那个匣子,取出里面的东西,轻轻的放到桌子上。

曹邺探头远远的看过去,那件东西好像是一层黄牛皮,而且里面还包裹着什么。其他的人呢,则屏息看着曹天祥的一系列动作,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曹天祥准备完毕,转身对着曹天和说:“这就是你们要看的东西了!”话音刚落,他们就急忙靠到了跟前,桌子上摆着一张牛皮卷和一块青石牌,牛皮卷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名字,好像是一张家谱,而那块青石牌,竟然与曹邺他们在里沟密室发现的一模一样。

曹天和小心的拿起石牌转到了背面,上面果然有字,第一行同样是“六履铁骑”,而第二行却只写了一个字:“植”!这下曹天和也看不懂了,他放下石牌,仔细端详起那张家谱,厚实的黄牛皮表面很是平整,没有见到一个虫眼,显然是在药水里浸泡过的。他寻遍了上面的文字,发现这张家谱最早的年代只是明朝,这下曹天和就更迷茫了。

“你们的家谱为何是从明代开始的?再早以前的呢?”曹天和不解的问道。

曹天祥听后,带他们来到了立着的石碑处,随后讲道:“我们族人本来世居彰徳府临漳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北临漳,大明洪武十八年,漳水泛滥,摧毁城池,淹没田地,族人死伤殆尽,幸存下来的先人,就带着这块石牌跟着逃难的人群来到了这里。但是石牌具体是做什么用的,他并不知晓,只知道祖们辈临死前嘱咐他一定要誓死守护,还没来得及说出其中的秘密,便驾鹤西归了!”曹天祥顿了顿又接着说:“还有一点,明朝以前我们族人并不姓曹,经历了大水患后,才恢复了祖姓。”

“看来都是为了守住那个秘密,先人们才隐姓埋名起来,他们当时一定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曹天和略显悲伤的说道。

“莫非你们祖上也是……”曹天祥试探的问道。

曹天和点了点头,便没有再说什么。一旁曹邺的好奇心虽然被勾了起来,但是大伯不说,他也就没敢再问。

事到如今,曹邺和曹天和也没必要再待在这里了,既然他们一族是从临漳迁移过来的,那线索就一定还在那里。虽然很是不舍,但曹邺还是要出发的,毕竟他请的假也快要到日子了。

曹天和试着邀请曹天祥一同前往,但被曹天祥给婉言拒绝了。他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最好还是不要再提起,他只是本着同属一族的心态,才让曹邺他们知悉了祖上的秘密,在他看来,最好的守护可能就是遗忘吧。

马上就要别离了,曹邺和彩虹妹妹都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但是他们却又不能明说,只能用眼神互诉衷肠。曹邺登上面包车后,使劲冲他们挥着手,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怨恨时间为什么走的这么快。

当他们乘坐的面包车消失在街头,曹天祥意味深长的说道:“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爸……您瞎说什么呢!”彩虹妹妹羞红着脸跑进了家门,只留下曹天祥一人站在门口摇头苦笑。

晚上,曹邺和曹天和收拾好行李,坐在床上看起了电视,曹邺问道:“大伯,不去找您同学了?还有,我们真的要去河北临漳吗?”

曹天和眼神坚定的说:“见同学以后有的是时间,既然我们都调查到这一步了,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那石牌上的”植“字是指曹植吗?毕竟临漳可是曹操的大本营呢!”

曹邺不停的问着问题,而在他们交谈的时候,隔壁一直附耳偷听的男子却悄悄的退出了房间……

他们又一次出发了,不过这次是南下,去往曹操的大本营-古邺临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