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忠臣死谏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正话反说术

  话语可以拨动人们的心弦。有时是正拨,有时是反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反拨往往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甚至比正:面的话显得更有分量,还能表现出一种滑稽风趣的特色,得到:“四两拨千斤”的效验。

  晋平公射鴳雀,没有射死,叫小内侍襄去扑捉,没有捉到。平公大怒,把襄关押起来,还扬言杀了他。叔向听了这事,连夜进宫去见平公,平公把这事告诉了他。叔向说:“大王你一定要把他杀掉。从前,我们的先君唐叔在树林射猎兕牛,一箭就射死了,用它的皮做成一副大铠甲,因为才艺出众被封为晋君。现在您继承我们先君唐叔当国君,射只小妈雀还射不死,扑捉又没捉到,这是在宣扬我们国君的耻辱啊!请您务必赶快杀了他,免得主这件事传到远方去。”晋平公听了很不好意思,于是命人立即把小内侍襄放了。

  叔向正话反说,用晋的先祖唐叔勇射兕牛而封晋君的故事,巧妙地对比出晋平公射雀不死还要杀人的无能,使平公悟出了话味,幡然改过。

  正话反说,在修辞学上叫做反语,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反话。反话,使用和本意相反的语句来表达本意。用正面的话表达反面的意思,或用反面的话表达正面的意思。

  《晏子春秋·内篇向上》载:齐景公问晏子说:“忠臣应如何对待君主?”晏子回答:“君主遇难,不随君去死,出逃不送行。”齐景公很不高兴,说:“国君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他们,赐给他们官爵,使他们尊贵,君主遇难不随着去死,出逃时也不送行,这能叫做忠吗?”晏子说:“进言如被采用,终生没有灾难,这臣子有什么可死的呢?主意如被听从,终生不会出逃;臣子有什么可送行的呢?如果进言不被采用,君主有难却随着死,这是轻率的死;主意不听从,出逃时却去送行,这是诈伪。所以说,忠臣能够向君主出好主意,却不能与君主一起陷入灾难之中。君主遇难,忠臣不跟随君去死,君主出逃,不给他送行。

  这个回答与人们心目中“忠臣”的常规行为相反。晏子是想告诉齐景公应纳忠臣之言,但他不从正面说,而从反面说,这就使得谏言显得十分尖锐,蕴含刺激性。

  《以食谏君》一章中,那个蒙冤受屈的御厨,用反话道出烤肉缠发的疑点,表白自己的清白,要比正面申辩有更强的说服力。在御厨的反语中也暗含对晋文公不明事理,冤枉好人极端不满和无情嘲弄。

  冯梦龙说:“人之口,含阴而吐阳。阳也而阴用之,则违之而非规,抑之而非谤,刺之而非怨,嫉之而非仇,上可以代虞人之箴,而下亦可以当舆人之诵。长是非与利害之心交明,其求不得不出乎此。”

  以白话说:人的这张嘴,反面的含意可以用正面的话说出来,用正面赞扬的话把隐喻批评讽刺的意思委婉地说出,那么即使是违反了当事人的意愿,也不会被认为是规谏,就是贬低了别人也不会被认为是诽谤,讽刺了别人也不会被别人怨恨,即使有所憎恨也不会被看成是仇人。委婉的语言可以代替虞人(官名)的规劝,而下可以相当于众人的批评意见,明白了事情的正确与错误和它所产生的利害关系,就不得不采用这种隐喻或旁敲侧击的方法。

  汉朝丞相萧何杀了韩信之后,又抓住了蒯通。刘邦要他承认勾结韩信谋反之事,蒯通拿功当罪,历数了韩信“十罪三愚”:

  十罪是:一不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不该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三不该涉西河,虏魏王豹;四不该渡井陉,杀除余和赵王歇;五不该擒夏悦,斩张同;六不该袭破齐历下军,击走田横;七不该夜堰淮河,斩周兰、龙且二大将;八不该广武山小会战;九不该九里小埋伏;十不该追项王于阴陵道上,逼他乌江自刎。

  三愚是:韩信收燕赵、破三齐,拥精兵四十万,那时不反,如今才反,这是第一愚;汉王驾出成皋,韩信在修武,统大将二百余员,精兵八十万,那时不反,如今才反,这是第二愚;韩信九里山前大会战,兵权百万,那时不反,如今才反,这是第三愚。

  蒯通以迂为直,明处说罪,暗里摆功,道愚是虚,表忠是实,使用和本意相反的言辞来表白意思。

  正话反说,有时以亦庄亦谐的形式表达,显得轻松活泼,悦耳动听。《五代史·伶官传》里记述了戏子敬新磨以反话责备县令,使皇上纳谏的故事。

  后唐庄宗李存勖没做皇帝之前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做了皇帝之后便沉溺于声色犬马,纵情玩乐了。一次他率大队人马到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东)射猎,踏倒了大片庄稼。当地县令前来劝阻,一下子扫了庄宗的兴致,他下令杀死县令。这时,庄宗跟前的戏子敬新磨站出来,指着县官训斥道:“你这糊涂的东西,亏你还当县官!难道你不知道皇上爱打猎吗?”庄宗见敬新磨向着自己说话,高兴得直点头,敬新磨责斥更带劲:“你这糊涂的东西,应该把这片田地空起来,让皇上在这儿高高兴兴地打猎,你为什么让老百姓在这儿种庄稼呢?

  难道你怕老百姓饿肚子吗?怕朝廷收不了税吗?皇上打猎事大,百姓饿肚子事小,国家收不上税事小,难道这点道理也不懂吗?”

  庄宗听罢如坐针毡,不是味儿,便指使部下把县令放了。敬新磨巧责皇帝,智救县令,说的全都是反话。他数落县令那番话,有意把意思说反了,听来义正辞严,品评别有滋味。无论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谏者往往将真实意图深藏不露,以貌似正确的言辞出现,若是君王头脑不开窍,误以为真,容易产生消极后果。

  史书上所载的两则小故事,颇具讽刺喜剧的色彩。

  《新序·杂事》说道:魏文侯向大臣李克请教:“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李克说:“因为屡战屡胜!”文侯不解,说:“屡战屡胜是国家最吉利的事呀,怎么还亡国呢?”李克说:“屡战,百姓就要疲困;屡胜,君主就要骄傲。以骄傲的君主,去统治疲困的百姓,这就是他败亡的原因。”

  李克用“屡战屡胜”的正经话,解释吴国灭亡的反面教训,乍听觉得不合情理,细细咀嚼,却印证了“骄者必败”的这一真理。

  《吕氏春秋·审已》记载:战国末期,齐国君主齐浩王被秦、楚等国联军打败,逃到卫国。一天散步问随臣王公丹:“我真不明白失败流亡的原因!”王公丹狡黠一笑,说:“君王您败亡是因为太贤明了,而天下之人都是乱臣贼子,只有您一个人卓然独立,最遭嫉恨!”

  王公丹在说反话,用谲谏的办法触动齐瑉王从反面去思索一番。可惜齐涓王却以为他说的是真心话,于是大发感慨:“原来一个人的贤明,竟是这样的痛苦!”其愚不可及的程度超过了晋惠王的天下无食之人“何不食肉糜”的昏话。所以,王公丹的反话,没有起到应有的规劝效果。莫怪汉代高诱为这句话注批说,王公丹是阿谀奉承,为臣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