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成献策止“淘虏”
从严治军,不许肆意骚扰百姓,是历代名将所奉行的准则。试想:一支军纪涣散、失去民心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呢?我们常把军民关系比作鱼水关系,没有水,鱼是无法畅游的,甚至会千死。为了造就“铁”的军队,必须对部属、对士兵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决不能稍加放纵!但要使下级官兵从思想工重视起来,自觉地遵纪爱民,还真要用点智谋不可。唐末,蜀中大乱。王建经过几年征战,招降纳叛,势力渐大,唐廷任他为西川节度使。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威戎(治所在今四川省彭县)节度使杨晟率军攻王建,王建派遣族子嘉州刺史王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率5万大军进攻彭州(今四川省彭县),杨晟出兵迎战失利,退入城中,王宗裕等于是包围了彭州。
王建军队包围彭州,遇到顽强抵抗,久攻不下,百姓纷纷逃匿山谷,军中粮草缺乏,补充颇难,而诸将领听任士兵四出俘掠抢掳。得到东西,诸将先挑选好的自己留下,其余的则由士兵们瓜分。他们把这种掳掠称之为“淘虏”,无人禁止,遂成为一种常例。
有个军士叫王先成,新津(今四川省新津县)人,他本来是个书生,因世乱,被迫当兵。见到士卒军纪如此恶劣,非常忧虑。该如何制止呢?王先成反复考虑,认为诸将领中只有北寨王宗侃最为贤善。便前去陈说利害。他说:“彭州本是西川的巡属,州民都知道西川(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是大府,诸州皆受其统制,而司徒(指王建,此时唐廷任命王建为检校司徒)是他们的统帅。大军刚到时,百姓不入城抵抗而逃入山谷躲避,实是等待招安。现在大军到此已好几个月,没有听到招安的消息,士兵们又四出掳掠百姓,和盗贼没什么区别。他们抢夺百姓的资财,驱赶走百姓的牛羊牲畜,把老弱之人与妇女抢来作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躲在深山中的百姓无衣无食,孤危饥渴,被毒蛇猛虎残伤,哀苦无告,无所归依。现在司徒如果不救恤抚慰百姓,那么百姓恐怕会再次归服杨晟抗拒朝命。”王宗侃听到这里,不禁心中恻然生怜,不由自主地移近王先成,问他该如何处置。
王先成没有直接回答,又接着说:“还有比这更严重的问题,现在各军寨每天早晨都要出去六七百人,入山‘淘虏’,傍晚才回来,一点防备也没有。幸亏城中没有高人罢了。万一有智谋多的人为杨晟出谋划策,让他乘虚攻击,先在城门内埋伏精兵千人,登上城头观察‘淘虏’的士兵走远了,然后派出弓弩手,炮手各百人,攻打大寨的一面,随后派出士兵500,运送柴草石土填平壕沟,紧接着精兵冲出攻击大寨,并纵火焚烧,那这边的包围便被打开缺口了。同时守军再在三面城下都布置疑兵佯攻突围,诸寨不知虚实,都设法各自防御戒备、无暇相救,那城中的兵便由这边的缺口逃走,无法阻挡。这样一来,我们的包围不就失败了吗?”王宗侃越听越觉得情势危急,不由得矍然起立,急忙问:“的确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王先成见王宗侃已经被说动,便说:“御敌的对策是有的。我想最好把它呈报给司徒,以尽早实行。”王宗侃就让他先起草一个奏章。王先成写道:“今天所奏陈的事情,需要四面大寨共同实行。宗侃所管辖的只有北面,如果奏陈之事可行,请求通令各寨,监督执行。所奏事共七条:一、招安山中百姓。二、严禁诸寨外出‘淘虏’,划定诸寨周围七里为樵牧区,越界者斩。三、置招安寨,容数干人,以安置所招百姓。四、委宗侃主办招安事。五、严令各寨主将,将虏得的彭州男女老幼集于营场,让他们骨肉相认,送入招安寨暂住,敢私藏人口者斩;从军前先寄归者,给以资粮,全数送招安寨。六、在招安寨置行县,设置曹局,抚安百姓,选择其中身体强壮的发给通行证,让他们自己入山,招其亲戚。七、彭州土地宜于种麻,百姓未入山之前大多都是以沤麻为生的。宜命县令晓谕众人,各归田里,把所沤的麻卖了,来换取资粮,百姓必定渐渐会恢复生产。”
王建得到王宗侃的奏报,非常高兴,通令各寨,都按王完成所言实行。榜帖传下后,威令赫然,无人敢触犯。几天后,山中的百姓都出来了,像潮水一样涌入招安寨,寨子无法容纳,只好拆墙扩大,渐渐地,百姓多了,市集交易也趋于正常,百姓出麻卖之以资粮。老百姓看到村落没有抄掠抢夺的危险,渐渐返回家园,从事故业。
【简评】
孙子把战争看成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研究。既然如此,军队与百姓的关系也应该是休戚与共的。无论哪朝哪代,军阀混战,受害最深的都是老百姓。因此,历史上不乏有一些军事谋略家,深谙治军之道与治国之道的水乳关系,用法纪约束军队,不与民为敌。
例如,三国时的军事家曹操,素以治军严明、执法如山闻名。有一次率部行军经过麦田,他命令:任何士卒不能践踏麦苗,违反者处死。后来,曹操的马突然受惊而踏了麦田,曹操割下自己的头发“代首”,晓谕众军。此事一出,谁还敢违纪扰民?王先成虽是一军中小吏,却能审时度势,力陈“淘虏”之弊害,使主帅明悟过来。如果不是他的智诛,怎能杜绝恶行、收揽民心呢?又怎能稳定当时蜀中的局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