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试图用抬价来摆脱困境,只会越陷越深
曾经有人拿出一张面值5元的纸币进行竞价拍卖,规则是一旦出价者给出的价格低于其他竞拍者,他就会失去这笔钱。拍卖开始后,这张纸币的起价是0.1元,很快就有人把价格抬高到0.2元,接着又有人抬高到0.3元、0.5元、1元、2元、3元、4元、4.7元,甚至4.9元。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积极地提价,这种积极性源于出价依然低于5元,无论开价多少,都意味着有利可图。
然而,当出价达到4.9元乃至5元时,显然盈利已经微乎其微。按照常规思维来说,人们应该放弃竞投,毕竟竞价的意义不大了,但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人们此刻开始担心:如果其他人的竞价比我高,那我之前的出价就白费了,所以必须再往上抬。
就这样,所有的参与者都卷入了竞价式的“赌局”中,竞价的标准不再是5元钱,而是其他人的出价。他们都希望超过对方的报价,但是很可惜,这种竞价模式最终产生的结果是,所有人在竞价中的出价都会超过5元。
回顾竞价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一开始都觉得自己的价码会是最后价码,但随着竞价的推进,局面逐渐失控,因为其他的竞争对手也是这样想的。此时,竞价已经脱离个人的期望,参与者之所以继续抬价,一方面是为了压过别人的价格,不让自己亏损更多;另一方面是在竞价中不断遭到他人的挑战(抬价),情绪受到影响,理性认知几乎为零,剩下的全是盲目冲动与意气用事,想要利用不断抬高价格的方式找回面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想必你也看出来了,这个博弈过程完全是一个陷阱,参与者跳进去之后,很难全身而退,总试图用抬价来摆脱困境,结果却越陷越深,骑虎难下。
那么,怎样才能跳出这个陷阱呢?
第一种选择是,当别人出价比自己高一些时,或者看到其他参与者不断抬高价格时,及时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持续循环的游戏,及早退出或拒绝参与。
第二种选择是,竞价的各方达成默契,当第一个人提出价格时,其他方不进行抬价。如此,这张5元面值的钱就会以0.1元的价格成交,然后参与者平分利润。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状态,现实中举办竞价活动的人肯定会阻止此类事情的发生,参与者们难以进行沟通,无法达成高度的默契。
对我们而言,在面对此类情形时,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拿出坚定的态度:要么别参与,要么及时止损,别让自己在贪婪和冲动的唆使下,掉进博弈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