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与孩子进行非语言沟通
有一天,小区里的几个母亲在一起聊天。
其中一个母亲说:“最近我们机构要组织一个小学生训练营,其中有很多内容是我都不知道的,如要求和孩子使用非语言的交流方式。”
“那是什么啊?”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都愿意去抱抱孩子,亲亲孩子,那时候,孩子与我们的关系是那么的密切,小家伙一天都离不开妈妈。可是现在,孩子上小学了,我们照顾孩子的时间少了,孩子离我们也远了,我们还记得每天晚上在孩子睡觉前亲一下他的脸颊吗?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们有给孩子一个安慰的拥抱吗?”
“是啊,我们似乎把这些都遗忘了,我们要拾起那些我们遗失的爱,孩子肯定还会重新回到我们的怀抱的……”
“是啊,那赶快去吧,明天训练营就要开课了,我们肯定会受益匪浅的。”
语言是我们沟通的常用工具,但人类除了语言,还有其他的交流工具,那就是身体语言。人们的一颦一笑,甚至一个眼神,都体现了某种情感、某个想法、某种态度。
很多人认为语言的交流方式给人提供了大部分的信息,但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事实上只有7%是通过语言沟通来实现的,而高达93%的传递方式是非语言的。而在非语言沟通中,也只有38%是通过音调的高低进行的,有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的。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会特别留意他,会留意孩子的声调、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会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可当孩子逐渐长大后,我们反倒把这种表达爱的方式丢弃了,这种细微的变化,很多父母都没有注意到。而孩子在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产生叛逆情绪,很多父母抱怨说:“都说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就容易‘较劲’,我发现我家孩子对别人都是好好的,但一回到家里就专门跟我对着干,就好像他的‘较劲’对象主要就是我一样。”事实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方法妥当,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而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关心。
由此可见,非语言信息在与儿童沟通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然而,一份社会调查却显示,在亲子之间的沟通中,非语言沟通常常被忽视。当然,这一现状的产生也与孩子有很大的关系。
不得不说,不少父母一直采用错误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与孩子交流,如经常向孩子发脾气、拍桌子、摔东西等,这些都会被孩子理解成你极度嫌弃他的信号。这些非语言行为都是拒绝沟通的信息,因此它更会阻碍亲子之间的沟通,破坏亲子关系。那么,父母该怎样与孩子进行非语言沟通呢?
1.多用眼神鼓励孩子
身体接触往往比语言能更好地表情达意。有时候,哪怕你一个鼓励的眼神和微笑,都会让你的孩子充满无穷的动力。因此,聪明的父母总是会在某些时刻给孩子一个肯定、坚毅的眼神,让孩子更自信。
2.给孩子一个拥抱,给他力量
如果你的孩子取得了一个好成绩,作为父母,你需要赞扬、鼓励他,这时,如果单纯地用语言与他沟通,告诉他:“儿子你真棒,妈妈因为你而骄傲!”他也会很高兴,但是这种高兴劲儿也许没过多久就被他忘记;如果运用非语言方式与他沟通,微笑地走到他面前,给他一个拥抱,然后再告诉他:“儿子,妈妈为你而骄傲。”这样,他将永远不会忘记妈妈对他的赏识和鼓励。
3.用握手向孩子表达友好
有研究人员曾通过实验研究了握手的效果,结果证明:身体的接触行为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即使是初次见面的人也有同样的效果。为了强化这种效果,有人会伸出双手与人握手,这样的人大多非常热情。
想必大多数父母也明白握手是一种表达友好的方式,是平等沟通的一种表现。而孩子都希望与父母平等地对话,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把这一非语言沟通形式运用到对孩子的培养中,相信是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总之,在生活中,尝试着用非语言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吧,但你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尝试以身体接触代替言语交流。
第二,有些孩子不喜欢太多的拥抱,别强迫他这样做。尝试寻找其他与之亲近、感受亲密、向他示爱的方式。
第三,若身体接触的习惯已经消失,在睡觉前或看电视时,甚至只是紧挨你的孩子坐着时,轻轻抚摩他的前额、脑袋或手,可以使身体接触的习惯重新回到你们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