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沟通心理学(完全图解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孩子为什么要顶撞父母

一位母亲苦恼地对某心理医生说:自己的女儿10岁了,过了这个暑假就念四年级了。可不知怎么回事,从这个暑假一开始,就感到女儿好像变了一个人,平时要么一个人闷在房间里上网、玩游戏,要么对家长不理不睬。更奇怪的是,前两天她和爱人想跟女儿好好沟通一下,谁知没说几句话,女儿就顶撞说:“我就是不知好歹,不可理喻。”还在自己的房间门上贴了“请勿打扰”四个字,气得她说不出话来。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情绪更严重,他们基本上不和父母沟通,父母说一句,就顶十句,总是喜欢说“反话”,而且,无论怎么样,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而作为过来人的父母,自然更有“发言权”,于是,很多父母便为了更正孩子的观点而极力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双方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那么,便极容易产生一种对立的情绪。作为父母,如果能了解孩子的想法,你会发现,其实孩子的这些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作为父母,我们要明白,我们的孩子正在逐渐长大,与婴幼儿时期不一样,他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既不愿向父母吐露,又会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如果父母处置不当,如对孩子的表现刨根问底,或是漠不关心,就会增强他们的反抗情绪。对此,父母应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当孩子的知心朋友,争取成为他们倾吐心事的对象和安慰者。

的确,可怜天下父母心,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有些家长自己年少时没多少读书的机会,便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于是,孩子一放学,他们便告诉孩子:“快去做作业!”当孩子做完作业,他们又会督促孩子:“练习做完了吗?”可能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会听你的话,但孩子一旦进入学校进行学习,学习压力加大,在学校,他们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回到家中,还没有放松的时间,孩子自然会对你的教导产生逆反情绪。

为此,儿童心理学家给出建议:

1.把命令改为商量

在很多问题上,父母不要太过武断,也不要替孩子做决策,而应该先问询孩子的意见,如“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你打算如何处理呢?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做呢?”这就表示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在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后,如果他有些部分不正确,那么,我们再以研究和探讨的语气与之商量:“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我们还要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不是吗……你认为妈妈(爸爸)的意见对吗?”

孩子是聪明的,有判断力的。如果你的话有道理,孩子也是会采纳的。同时,交流会越来越多,亲子关系也会更好。

再如,孩子周末想去朋友家玩,不要一味拒绝,可以提出具体要求,如你去的地方要告知家长,你什么时候回,都有哪些人,玩多长时间。如果孩子要求在朋友家住,你要告诉孩子不行,如果晚了,爸爸妈妈可以去接你,那样爸爸妈妈不会担心。既要支持他,也要告知他不能破坏原则。这样孩子得到了快乐,也不会太放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体验、去成长。家长永远是孩子的后盾,是支持者和帮助者,才不会让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才会让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

以商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即使商量失败,但感情氛围会增强,有利于以后问题的沟通。家长常犯的错误是,当前问题没解决,还破坏了感情气氛,阻断了感情沟通,失去今后解决问题的机会。

2.不妨让孩子吃点“苦头”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儿子“要风度不要温度”,寒冬腊月坚决不穿毛衣,你劝说没成功,不用着急,让他挨冻一次没关系,真感冒了,他会明白你的意图,至少以后会考虑你的意见。

总之,与孩子沟通,支持要比压制好,商量要比命令好。另外,只要孩子的想法合理,就要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