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 乱世英豪 各怀异志

在李渊晋阳起兵的过程中,除了李世民以外,裴寂和刘文静是最重要的核心成员。当时,大约有一个四人核心小组。他们就是李渊、李世民、裴寂和刘文静。李世民与父亲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那么另外两个人呢?他们为什么要反隋?

刘文静的传记中说他:“伟姿容,有器干,倜傥多权略。”形象英俊,有才干,善谋略。刘文静是晋阳县令,对当地情况熟悉。所有主张起兵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隋朝大势已去,必须立刻动手逐鹿中原。刘文静有一个具体问题是特殊的。他是李密的亲戚,朝廷已经命令将他捉拿入狱。李密是当今天下反隋的第一块招牌,而在围攻洛阳的战斗中,日益占据上风。正是因为李密这些强大的反叛势力存在,导致隋炀帝不敢返回中原。如果隋朝最终取得胜利的话,对于李密必定坚决追究。刘文静是李密的亲戚,这事既然已经在朝廷的掌握之中,刘文静的下场可想而知。但是,如果李渊起兵,推翻隋朝就多了一成把握,对于刘文静而言,正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时刻。一个小县令,自己没有力量、没有资源独立反隋,但是推动李渊反隋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在太原,与李渊关系最密切的是裴寂,即使是刘文静也不如裴寂。有一种记载是李世民要推动李渊,自己不敢说,就通过刘文静等先结交裴寂,然后通过裴寂说服李渊。这是裴寂与李渊关系密切的一个证明。裴寂与李渊关系亲密,是因为在太原,只有他与李渊有旧交情,他们两人都有中央为官的经历,他们的关系可能也是在那个时候建立的。

裴寂在太原,是晋阳宫的宫监。晋阳宫是皇帝的行宫,皇帝如果到太原,就住在晋阳宫中。皇帝虽然很少来,但是皇帝的威仪不可少,所以这样的行宫是时刻准备着迎驾。因此,晋阳宫在太原,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一切是中央财政支持的,所以财大气粗。

裴寂当然明白这一切。老朋友李渊到太原当“一把手”,裴寂当然高兴,因为晋阳宫里应有尽有,所以经常请李渊到晋阳宫,裴寂出面招待,使用的当然都是给皇上预备的。如果仅仅是吃吃喝喝也就罢了,裴寂高兴的时候还让宫女伺候李渊,这就太出格了。这些宫女可都是为皇上准备的啊。所以,如果这个事情被朝廷知道,裴寂和李渊都是死罪。

裴寂是河东裴氏,属于大姓。但是,他父亲去世早,他从小就是孤儿,是在兄长们轮流照顾下长大的。长大以后,一直穷困,甚至有一段时间,不要说骑马,连骑驴都做不到,只能徒步走来走去。有一次他经过华岳庙,希望了解是否永远会这样贫困下去。当天夜里,他还真的做了一个梦,一个白头老先生对他说:你三十以后方可得志,终当位极人臣。这个梦,对于渴望改变命运的裴寂而言,真是上天的启示。对于相信命运的人而言,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暗示,这种暗示会成为他们选择机遇的心理基础。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裴寂参加起义,是因为拿了李世民的钱,或者说中了李世民的圈套,不得不做。这是一种有意贬低裴寂的说法。裴寂虽然早年贫困,但是李世民给的钱,毕竟是有限的,只要参加起兵,改朝换代,裴寂会立刻飞黄腾达起来,李世民的几百万钱真是一个小数字。比如,太原起兵,裴寂干了什么,其他密谋都不算,他把晋阳宫的东西献了出来:有上等米九万斛、杂彩五万段、甲四十万领。此外还有五百宫女。这些东西都是“以供军用”,粮食可以做军粮,绸缎可以奖励战功,盔甲用来武装战士,只有五百宫女不知道做什么用。这些物质,当然是最急需的,而李世民当初给裴寂的那点小钱,比起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是九牛一毛。

一个动乱时代,每个人都在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紧张的盘算。多数人的计划与大局无关,而这些野心家的计谋则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隋朝的皇帝龟缩在江都不敢回长安,一个泱泱大国,谁也不知道,在什么角落正发生着怎样的阴谋。一贯宣称忠于朝廷、忠于皇帝的官员们,如同李渊周围的人们,都在如此诡异地忙碌着。而后世的评价,完全取决于他们最后究竟能走多远。


(1) “李氏将兴”:隋末流行于民间的政治流言。李密、李渊、李轨等均利用过这个流言。

(2) 陶唐故国:上古五帝之一尧亦称“陶唐氏”,李渊所辖即其受封地,故称“陶唐故地”。李渊被封唐国公,自认为与唐尧有关。

(3) 王仁恭(?—617):隋代大将。曾跟从杨素攻打突厥。李渊掌管山西地区军政时。他做朔方的地方官,两人曾一起抗击突厥。617年,被部下刘武周所杀。

(4) 刘武周(?—622):隋末群雄之一。谋杀王仁恭后,借突厥之势,一度占领了山西大部分地区。武德三年(620)为李世民所败,后被突厥所杀。

(5) 始毕可汗(?—619):东突厥可汗,名咄吉,启民可汗之子。隋末,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割据势力的政治后台。贞观四年(630),兵败投降,死后陪葬昭陵。

(6) 长孙顺德(生卒年不详):唐代军将,长孙皇后的叔父。太原起兵功臣,玄武门之变的骨干之一。

(7) 刘弘基(生卒年不详):唐初大将。为人豪爽,与李渊父子交情深厚。随李世民屡立战功。太宗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8) 武士彟(557—635):唐朝的开国功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早年经商,贩卖木材。后追随高祖李渊,成为新王朝的功臣。

(9) 柴绍(?—638):唐朝大将。娶李渊三女儿,即平阳公主。太宗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10) 杨侑(605—619):即隋恭帝。隋炀帝之孙,封代王。李渊攻入长安,被立为帝。李渊称帝的第二年被杀,终年15岁。

(11) 李密(582—619):隋末瓦岗起义军领袖。曾参与杨玄感谋反。领军长期围攻洛阳,618年归降唐朝,不久又叛唐而被杀。

(12) 窦琮(生卒年不详):晋阳起兵功臣。窦炽孙,窦恭子,窦琮应该称李渊为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