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讲唐史·唐高宗的真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 皇帝忍耐 权臣进逼

然而,在唐高宗第一次跟长孙无忌的面对面较量以后,我们看到的情形是长孙无忌照顾了皇帝的面子,没有寸土必争,但是在基本的原则问题上则是坚持到底。唐高宗呢?他有自己的看法,但是面对长孙无忌的坚持,妥协的还是皇帝。皇帝的政策很清楚:克制和忍耐。

那么双方的力量,会怎么发展下去呢?基本的态势是,舅舅继续当家。

永徽三年(652)七月发生的一件事,更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王皇后一直没有生子,而高宗跟一个宫女刘氏生了陈王李忠。王皇后的舅舅中书令柳奭,为了稳固皇后的地位,筹划把陈王忠过继给皇后,然后把他立为太子。他的这个计划的核心是为了皇后,但是并没有过多地考虑皇帝的感受。

确立接班人当然是国家大事,但是这个事情皇帝竟然不是谋主,这本身就能说明皇帝的位置。然而,对于此事,《资治通鉴》卷一九九的记载比较简单:

永徽三年(652)秋,七月丁巳,立陈王忠为皇太子,赦天下。王皇后无子,柳为后谋,以忠母刘氏微贱,劝后立忠为太子,冀其亲己。外则讽长孙无忌等使请于上。上从之。

同是这件事,《旧唐书》卷九十李忠本传的记载说明,参加此事的人可不只是柳奭和长孙无忌:

时王皇后无子,其舅中书令柳奭说后谋立忠为皇太子,以忠母贱,冀其亲己,后然之。与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侍中韩瑗讽太尉长孙无忌、左仆射于志宁等,固请立忠为储后,高宗许之。三年,立忠为皇太子,大赦天下,五品已上子为父后者赐勋一级。

可见,参与立李忠为太子的不仅是柳奭和王皇后,还有褚遂良和韩瑗,他们共同说服长孙无忌和于志宁,让这两位去劝说皇上。这段记载,丰富了我们对这个事情的了解。请注意“固请”这个词,那意味着皇帝并没有上来就答应,最后高宗“许之”是在他们“固请”之下做出的决定。固请,意味着坚持的一方很坚定,而高宗最后妥协。这就是说,立李忠为太子,并不符合高宗的本意,但是看看朝廷中所有的大人物都出面了,他们共同面对高宗一个人,高宗也只好妥协。

再根据《新唐书》卷八一李忠本传的记载,我们会发现,原来确立李忠为太子,还有更曲折的过程:

王皇后无子,后舅柳奭说后,以忠母微,立之必亲己,后然之,请于帝。又与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于志宁等继请,遂立为皇太子。

当然,最初的谋划还是柳奭,他跟皇后商量后,皇后就亲自向皇帝请示,但是遭到皇帝的拒绝。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不同意。但是,接下去,朝中重臣纷纷出动,向皇帝发起劝说运动,皇帝最后只好妥协同意。

为什么朝中这些重要的大臣,都会全力支持柳奭的这个谋划呢?为什么没有人考虑一下皇帝的感受呢?皇帝自己都还不能全面掌权,现在又违背他的意愿为他确立了皇太子。现实问题还没有解决的皇帝,如今连未来也进入别人的规划之内了。尤其让人郁闷的是,当你表示反对的时候,朝中的重臣一起来说服你,肯定大道理讲得天花乱坠,而真实的动机谁也不会说。试想,如果长孙无忌等人对高宗说,你同意立李忠为皇太子吧,不然皇后很担心自己的后位是否能够维持啊。那会是什么结局呢?很有可能是年轻的皇帝被激怒。

所以,最终这么多重要大臣来劝说皇上立太子,他们申诉的理由一定是冠冕堂皇的,比如利国利民等,总之让皇帝不好拒绝。但是,他们其实是把控制的目标延续到了将来,而现实的皇帝已经在他们的控制之下。这一点任何人都知道,皇太子即未来的皇帝,不管谁当了皇帝,对于拥戴自己的人一定感恩戴德。这就是说,柳奭和皇后的想法或许仅仅是巩固后位,而长孙无忌等其他重臣,一定考虑到了更远的将来,现在的皇太子就是他们长远利益能够得到保证的基础。然而,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立太子的真正动机不会有人说出来,那么他们几乎强迫性地要求皇帝确立皇太子,其实带有欺骗色彩。皇帝被他们连骗带哄甚至有点受到逼迫之下立了皇太子。那么,皇帝内心深处对此真的一点都没有察觉吗?

永徽三年(652),皇帝刚刚26岁,皇后也年轻,他们都在生育年龄之内。刚刚即位三年多,其实也不急于安排后事。但是,皇帝不急别人急,有人急急忙忙地为唐高宗安排了接班人。不仅皇帝的人生是长孙无忌规定的,连皇帝的未来都被长孙无忌等人规定下来了。

朝中的重臣,以长孙无忌为核心,他们如此团结,如此目标明确,如此坚如磐石地对付皇帝,难道还不能说明他们的问题吗?可是,当皇帝指出朝廷中有帮派活动的时候,长孙无忌一口否认。他是否承认并不要紧,皇帝心中关于大臣党派的念头会因为长孙无忌的否认而随风消失吗?当然不会。如今,面对大臣团结一致地推动确立皇太子的事件,皇帝最后还是妥协,那么皇帝的内心呢?他的忍耐和克制,是否表明皇帝的内心也是一片糊涂呢?

高宗李治身体弱但是并不笨。他精通书法,也精通音乐。唐代有一首名曲《春莺啭》,就是高宗早晨听得春莺歌唱有了感觉,作出曲子,然后令乐工演奏出来的。这是他的家族传统,这种艺术训练,能够培养人明察秋毫的能力。

高宗的明察秋毫,我们可以举证一个故事。

永徽三年(652)二月,有一天,李治登上安福门楼,观看百戏。后来高宗对侍臣说:

昨登楼,欲以观人情及风俗奢俭,非为声乐。朕闻胡人善为击鞠之戏,尝一观之。昨初升楼,即有群胡击鞠,意谓朕笃好之也。帝王所为,岂宜容易。朕已焚此鞠,冀杜胡人窥望之情,亦因以为诫。(《资治通鉴》卷一九九)

没有见到大家评论这个记载。我以为这段文字大有深意。击鞠是马球比赛,在后来的唐朝十分盛行。唐高宗把这次观看马球比赛的事情,用这样的方式说给大臣听,是什么意思呢?

过去,李治曾经看过马球,昨天他登上安福门楼,发现一群胡人立刻开始击球。李治说,他们以为我喜欢这项运动,所以刻意地表演给我看。皇帝一旦喜欢,他们就会大有益处。所以,我已经下令焚毁了球场,杜绝这些胡人的窥望之心,也因此要自诫。胡人希望皇帝欣赏自己,皇帝自诫什么呢?我有一个猜测,他这话是说给别人听的。连胡人的心思都看出来了,皇帝对身边的政治格局能没有觉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