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小刚又继续读到:
宇宙天体万古常动,地球一日二十四小时一圈的自传,产生了白天与黑夜之分。每一年绕太阳一周的公转,产生了四季;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由天枢、(贪狼)天璇、(巨门)天玑、(禄存)天权、(文曲)玉衡、(廉贞)开阳、(武曲)摇光(破军)七颗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实际斗柄上破军与武曲旁还有两星,其中一颗星一般情况都隐藏起来,常人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它叫右弼。另一颗星不明亮,唯有一点亮光,我们平时也难以看见,它处在武曲星左边与破军星之间,这颗星就是左辅。北斗七星加上左辅和右弼共有九颗星)。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也就是当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北极星是静止的,北极星与北斗七星保持一定距离,当北斗七星绕北极星旋转一周为一年。当斗柄落到最低点时,斗柄所指的地方就是正北,当斗柄升到最高点时,斗柄所指的地方就是正南,当斗柄向左平伸时,斗柄所指的就是正东,当斗柄向右平伸时,斗柄所指的地方就是正西)。
“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干支历将一岁划分十二辰(十二月建、十二月令),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又称月建)。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立春为岁首,乃万物起始、一切更新之义也。“北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也就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15度为1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经历史发展,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每月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应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至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