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小名著写作课:跟着《昆虫记》学细节描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自然界的清道夫

探索思考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难以想象竟然有昆虫依赖臭气熏天的粪便为生。它们为此寻觅、协作、争夺,俨然有了人类的情绪和思想。到底是什么昆虫让法布尔如此着迷?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看看这勤劳的“清道夫”。

阅读批注

春天到了,万物开始复苏,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沉睡已久的昆虫们再次睁开了眼睛,新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 [1]

天气正好,我和小伙伴们约好了去爬山。山顶上有一片沙地,我和小伙伴们爬累了正好坐在沙地上休息。正当我们打算起身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一连串“呼哧呼哧”的声音。[2]

“这是什么声音?”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转身问小伙伴们。

小伙伴们仔细听了会儿也都猜不出来,纷纷冲我摇了摇头。

我可是认真又负责的昆虫生活观察家,听见自己听不出来的声音,当然要努力寻找答案!

我马上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过去,结果我愣住了,我居然看到一堆粪便!!![3]

看到粪便没什么惊讶的,让我惊讶的是粪便的周围挤满了成百上千只圣甲虫。

对,就是圣甲虫。

我认识这些小家伙。

有关圣甲虫名字的由来,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说世界上有关圣甲虫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时期。一天,一个埃及人看到一只黝黑的小虫子在不停地推动一个圆球,他认为这个圆球就是地球的模型,这些小虫子推动着圆球,使其不停地运动,象征了天体的运行不息。他惊奇这只小虫子居然知道人类不知道的天文知识,这些小虫子太神圣了。所以就给这个小虫子取名为“圣甲虫”。

扯远了,我们继续说为什么我被吓住了吧。我看到密密麻麻的圣甲虫围在一堆粪便前,热火朝天地忙着手里的活儿,居然没有一个闲着的![4]

显然小伙伴们也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愣愣地问我:“这些小家伙也吃粪便?”

我点点头:“对啊,圣甲虫也是食粪虫的一种。它们以动物的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多亏它们,我们才能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

小伙伴们听我说完,顿时对圣甲虫来了兴致。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察它们,便和小伙伴们一起蹲在地上,静静地看着它们。

我蹲下来不一会儿,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被刚刚加入队伍的一只小家伙吸引了。

它跑起来的样子看上去有点儿笨,肚子圆鼓鼓的,好像装了一台发动机。一对红棕色的触角张开着,也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来晚了担心时间不够,还是因为怕自己能力不足堆不出好粪球来。总之,看上去很焦虑。[5]

我猜它是不是有什么事儿耽搁了,所以才来得比同伴们都晚。不过我看它好容易找到了地方,却并不着急行动。

它先是向里面望了望,直到看到每个同伴都在热火朝天地堆积自己的粪球这才有些急了,赶快找了个位置。

圣甲虫的脑袋边缘又宽又平,六个排成半圆形的锯齿像一把大耙子,只要它低头,用力,就可以在粪便中间挖来挖去。

锯齿既可以帮它们收集粪便,也可以帮它们筛选出一些粪便。粪便收集好后,圣甲虫就可以伸出它带有锯齿的腿了,将这些好容易收集好的粪便一股脑儿拢到肚子下面,轻轻一压,动作娴熟地瞬间堆出一个松软的粪团来。

这个小家伙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个松软的粪团变成夯实的粪球了。我们能看到一个粪团在圣甲虫的四条腿中间不停地转来转去,最后慢慢变小、变结实。[6]

圣甲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了自己的食物,现在只剩下运输工作了。圣甲虫得把这个粪球运到安全的地方去。

我觉得观察圣甲虫最有趣的部分就是看它运粪球了。它们的姿势总是很奇怪。它用它中间的一对腿撑着地面,把全部的力量都放在了后面的腿上。看它滑稽的样子,我突然有点儿想笑,但又觉得嘲笑一个努力工作的小家伙是不对的,于是我忍住了。

圣甲虫推着粪球很快遇到了困难,这是一座对圣甲虫来说很高的小山。小家伙试了几次好容易才把粪球推了一半上去,结果气还没喘匀呢,一阵风吹过来,全白忙活了。可怜的圣甲虫和它的粪球瞬间就被风卷到了山脚下。[7]

我以为它会放弃,或者向谁寻求帮助,然而都没有。小家伙只是稍微休息了会儿,马上重新站了起来。它还是按照刚才的姿势,又试了一遍。

不过遗憾的是,这一次,可怜的小家伙还是没能成功。就在我替它感到惋惜的时候,奇迹发生了。也不知道打哪儿来的,总之平白又冒出一个小家伙来。它急匆匆地走到粪球的主人身边,帮它一起滚动这颗大大的粪球。[8]

一般情况下,圣甲虫都是自己忙活自己的,很少有圣甲虫愿意帮别的小伙伴。即使看到别的小伙伴可能需要帮助,它们也几乎不会伸出援手。因为一旦伸出了,可能反而是件坏事。

我想印证心中想的是不是对的,盯着新来的小家伙看。它来了之后,二话不说立刻投入工作状态中。

它们两个各有分工,一个向前推,一个向后拉。虽然还是事故频发,不过效率还是有的。两个小家伙不停地摔跤,摔倒之后又马上起来继续干活儿。

看到这儿,我以为我想错了。正想要向新来的小家伙道歉,我发现这个新来的家伙开始偷懒了。只有粪球本来的主人还在兢兢业业地干活儿。[9]

我十分好奇它们两个推着粪球,推着推着遇到了麻烦会怎么做。于是,我人为地给它们制造了点儿麻烦出来。

新来的小家伙知道怎么给自己省力气,趴在粪球上一动不动,任由粪球主人一个人使劲儿。我趁着这工夫,赶紧给它们制造了点儿麻烦,把一根又粗又长的大头针插进粪球里并狠狠插进土里,粪球动不了了,被我固定住了。[10]

两只小家伙很快就发现粪球推不动了。它们两个各自绕着粪球走,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它们一边看,一边试图换个方向推推看,结果发现还是推不动。

粪球主人想了一些办法,发现都没有用。无奈之下只能爬上粪球,看看能不能有点儿新线索,然而还是什么线索都没有。新来的那个小家伙刚才看了一圈没发现问题就放弃了。它跑到一边休息,看着粪球主人围着粪球爬上爬下。

过了一会儿,新来的小家伙大概是休息好了。我看它和粪球主人激烈地商讨起来。我不知道它们都说了些什么,不过想必是想出了什么好办法。不一会儿,它们两个分别从粪球的两侧钻进粪球的底部,将粪球慢慢拱了起来。一点儿一点儿,粪球终于被解救出来了。两个小家伙没有击掌欢呼,它们很快又出发了。

两只小家伙推着粪球穿过沙地,爬过高山,经历一番挫折后,粪球更加结实了。它们两个又走了一会儿,我发现它们终于不走了,看样子,它们找到满意的地方,打算把粪球藏起来了。

粪球主人一个人干活儿,新来的小家伙闲闲地待在一边并没有加入进来的意思。我不免有点儿兴奋,感觉我心中想的马上就要得到印证了。[11]

粪球主人马不停蹄地挖土,工程进展迅速。它每次探出头来的时候都会瞥一眼粪球,确保它还在。不过洞越挖越深,粪球主人也越来越少露面。

新来的小家伙原本还懒懒散散的,突然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我跟着兴奋起来,果然,这个小家伙要开始行动了!它一开始就没安好心,时刻想着把别人的粪球“顺手牵羊”呢。[12]

小家伙推着粪球跑了好远的路,粪球主人才从地下爬上来。它没有如前几次一样看到它的粪球,四处闻了闻,灵敏的嗅觉和视觉此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偷很快被逮住了。

被逮住的小家伙还挺聪明,知道给自己找借口。我看着它们两个对峙,粪球主人大概是太累了,不想计较,居然又一次相信了它的话。两个人和好如初,合力把粪球运回了刚刚挖好的洞里。[13]

洞不大也不深,刚好放下那颗粪球。粪球主人把粪球搬进洞里,用废料把洞口堵住了,这样两个小家伙开始“同居”生活了。

我悄悄地在它们的洞旁边又挖了一个小洞,然后用放大镜偷偷观察它们两个接下来的“同居”生活。

粪球几乎塞满了全部空间,两只小家伙后背紧贴着墙壁,终于可以专心享用它们的美食了。

圣甲虫的消化器官很神奇,它们吃的粪便虽然都是牛马羊的排泄物,但它们依然能吸取粪便中的残留物质。而且它们的肠子很特别,吃进去的食物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消化过程,直到把所有东西都吸收完才开始排泄。

说到排泄,圣甲虫的排泄方式也很特别,它们能一边吃饭,一边排泄。那些没有营养的排泄物会在它们身后连成一条长长的带子,成为大地的天然肥料。

它们一般会在洞里待一两个星期,等把整个粪球都吃完了,再重新爬到地面上找新的粪便,做一个新的粪球。

周而复始。

阅读赏析

《昆虫记》是一部充满科学精神的生物学著作,然而法布尔并没有因此舍弃文章的趣味性,相反,他用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借助丰富的细节描写,既详细深刻又鲜活生动地展示出昆虫的多彩生活。

在本篇中,作者通过想象为读者还原了两只圣甲虫搬运粪便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圣甲虫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性,搬运粪便的行为不仅是出于本能,还是为了繁衍和生存。法布尔还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圣甲虫在这次搬运过程中“心态”的变化。诸如此类的写作方式在《昆虫记》中还应用过很多次,让我们继续阅读,跟随作者发现昆虫世界的更多精彩吧。

阅读延伸

1.作者对两只圣甲虫有怎样的情感?

2.试着从文中再找出一处使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3.作者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和与昆虫的互动也记录在文章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 拟人 作者赋予昆虫们人的动作和感情,“新奇地打量”写出昆虫们对世界的好奇,作者与昆虫的平等“对话”为全篇奠定了活泼生动的基调。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拟人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在《昆虫记》中,我们还将看到大量拟人手法的运用。

[2] 声音描写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声音到形象的描写顺序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昆虫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3] 动作描写、感叹句 一个“跑”字表现出作者寻找答案的急迫心情,而答案远超出他的预料,他将这种惊讶用三个感叹号表达,足见成百上千只圣甲虫聚在一起带给他的震撼。

[4] 动作描写、拟人 “热火朝天”原意是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此处作者将圣甲虫忙碌的状态与人的工作状态进行类比,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初见圣甲虫的震惊场面。

[5] 细节描写、拟人 作者的观察从群体到个体,赋予圣甲虫人的情绪和性格。此处的细节描写能够很好地调动读者的情绪,让读者自然而然地对这些小生命产生喜爱之情。

[6] 动作描写 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展现出圣甲虫筛选、整理粪便的过程。在作者的笔下,小小的圣甲虫灵活机敏,是一名技术娴熟的“清道夫”。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生动地反映人物的身份、心理活动、性格特征,这里将圣甲虫人格化了。

[7] 夸张、对比 对于圣甲虫来说,一个土丘就是一座小山。读者虽然无法体会圣甲虫的心情,但大多有过爬山的经历,作者通过类比昆虫和人类世界,巧妙地将圣甲虫所面临的困难传达给了读者。

[8] 拟人 在作者的笔下,圣甲虫们总是紧张又忙碌,这也反映出它们作为“清道夫”的兢兢业业。

[9] 拟人、对比 作者发现圣甲虫并不是只知道“工作”,竟然也有“偷懒”的心思。作者仅用两只圣甲虫就写出了这个种群的多样性,仿佛每只圣甲虫都有自己的性格,寥寥几笔便将圣甲虫的小社会建立了起来。

[10]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细致的观察对于写好细节十分重要。作者不仅是观察,也亲身参与到圣甲虫的搬运工作中。作者的仔细观察和热情互动,体现了他作为昆虫学家的专业、专注和对昆虫的喜爱。

[11] 悬念 作者心中的想法是什么?这里并没有给出解答,而是设下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12] 转折 原本的帮手终于露出真面目成了“小偷”,作者笔锋一转,巧妙地完成了一出精彩的“顺手牵羊”大戏。适当地设置悬念并在恰当的时候揭开,能有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得故事结构紧凑、冲突层层递进。

[13] 想象、拟人、心理描写 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给了偷盗的故事一个完整的结局。作者的想象风趣、幽默,拟人化的圣甲虫们因此更加活泼、可亲,通过作者的解读,我们也仿佛体会到两只圣甲虫的心理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