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思维导图应注意适当留白
很多人在参阅别人的思维导图绘制时,会产生一个疑惑:“为什么有的人导图画得很精美,有的人画的却看起来像信手涂鸦一样,非常粗糙,是不是他们之间的水平有一定差异?”
我想更多的可能是,这些思维导图的应用环境并不同。
当我们在思考时,如果选择用导图来辅助,即时性地画出手中的导图,就必然会在后期不断进行修改。比如某一个点子刚从大脑中冒出来的时候是一种样子,在不断斟酌思考,与别人探讨交流之后,它可能就会变成另一种样子。
这个过程中你去绘制的导图,只是为了让大脑中所有的信息都呈现在纸上,不至于遗漏,并不会追求什么极致的美感。甚至在写写画画中能够体现你的整个思维过程,你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划掉了什么信息,推翻了什么设想。
而当我们的理念变得成熟,拍板定论之后,可能会再绘制一张思维导图,进行复盘总结。一些读书笔记、讲座笔记等,也类似于这种需求,它们都是将别人已经成熟的概念和想法整理记录下来。这时就不会再修改什么,为了起到更好的记忆、理解作用,我们就可以将整张导图绘制得更加精美一些。
所以从这些差异中,你可以看出两大类思维导图的使用环境。但不管是思考过程中绘制的导图,还是整理他人信息所绘制的导图,在画的时候都要注意适当留白。
留白最开始是源自中国画的概念,书画作品中,为了让整张图画变得更加协调而富有美感,就会在特殊的地方留下相应的空白,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去补充。
思维导图也要留下相应的空白,一方面是如同书画作品一样,起到美的效果,让整张图的信息排布错落有致,不致过于拥挤。书画作品里某些部位留下的呈现空间不足,会让我们感觉打破了平衡、缺乏美感,思维导图也是如此,如果某一分支的信息显得过于拥挤,会让我们的注意力偏移,下意识去多关注这里,也会让我们难以记住该分支所有的内容。
拥挤的思维导图就意味着信息过量输出。人的大脑认识也是有限的,我们能够通过导图的方式来不断开发,但也不能无限制地在一张图上添加信息。当一张导图的分支超过三到四级之后,对正常人来说理解接受起来就会过于艰难,所以对信息输出量的把控,也是我们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注意的平衡,这种平衡需要我们从实践中自己体会。
另一方面,思维导图的留白是为了让我们在之后可以继续补充信息。我们永远都不能肯定,自己的这张导图就一定不需要补充内容,尤其是需要反复回看复习的导图,也许你会捕捉到新的重要信息需要记录,那时候导图的留白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常记笔记的人一定有这种认识。我有一个朋友,翻开他的笔记本,会发现上面密密麻麻贴满了便利贴。当我问及原因时,朋友表示是因为自己的笔记会被反复回看复习,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新的知识内容,可以补充进来。如果把这些内容补充在笔记本后面,就破坏了它跟某个位置知识体系的整体关联性。但如果写在这一知识体系的笔迹处,又的确找不到空间。
有时他会把笔记本的间隙都写满,为了避免混淆,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去区分,但这样看起来还是非常混乱;而贴便利贴的方式,倒是起到了补充强调的作用,却也会无形中掩盖我们对原始笔记的关注。
我给他的建议就是,记笔记的时候,每一页都留下一点空白位置,作为补充信息使用。每记完一个框架体系,就中间隔出几张纸,这样还可以把自己需要的内容继续写进去。
绘制思维导图也是如此,尽量不要一次性把纸张上所有的空白全部填满,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一些补充余地。可以是思维导图的边角,方便你在原始的分支上面继续延伸。同时,每一个大的分支排布之间也留下一些空隙,如果有新的分支想要插入进来,也能实现。
图1-20
思维导图的排版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这种审美是建立在对人类大脑的思维习惯认识上的。导图之所以能让我们更高效地处理工作,就是因为它让大脑觉得舒服,它的呈现模式解决了以往所有的阅读和理解障碍,尽可能贴合我们的需求。
潜意识里感觉到的“舒适”二字,是让我们在看思维导图时,能够激发效率的最大原因。
所以我们要运用自己的审美,寻求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导图呈现模式。如果某些导图的信息含量让你觉得吃力,就说明你的大脑目前还不能适应这样庞大的信息量,无法做到在一张图上快速理解或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适当地将导图的留白加大,将信息再度提炼,直到找到一个你感觉舒适的状态。
只有不断开发和利用自己的大脑,人才会越来越聪明,对复杂逻辑体系的认识也会越来越迅速,所以绘制思维导图不用想着一步到位,从最简单的方式开始,先从三到四个层级的思维导图出发,一步步扩充你的内容,你会感觉自己上手更加容易。
所以导图信息的安排要详略得当,注意留白,能让你在真正实操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