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泰伯第八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辜译】
孔子谈到那时候的统治王朝周帝国*的古老创立者(泰伯①)时说:“他是一位伟人,或者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他三次拒绝当王,尽管世人不知道这事,但是对他的推崇也无以复加。”
(*前1122-前225。)
注释
①吴太伯,一作吴泰伯,周朝诸侯国吴国的第一代君主。姓姬,吴氏,名泰伯。商末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长子。因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弟仲雍让位三弟季历,出逃至荆蛮,号勾吴,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辜译】
孔子说:“过于认真却不加判断就会迂腐,过于谨慎却不加判断就会胆怯,过于勇敢却不加判断就会导致犯罪,过于正直却不加判断会使人变得残暴。”
当一个国家的绅士热爱自己的家庭成员,民众的道德品质就会提高;*当绅士们不摒弃传统道德精神,民众就不会变得越来越贪婪。
(*苏格兰人鄙视懒惰的人,这就是为什么苏格兰人成为道德高尚的民族的原因。)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辜译】
当孔子的一位学生(曾参)在病床上临终之时,他把自己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对他们说:“掀开我的双脚,露出我的双手。《诗经》中说:‘要小心谨慎啊,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这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要谨言慎行,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是现在,年轻人,从此以后,我将得到彻底的解脱了。”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辜译】
在上面提到的相同的情况下(曾参在病床上临终之时),朝廷一位年轻的贵族(孟敬子)来看他,这位学生对他说:“鸟儿快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惨的;人快死的时候,他说的话是真诚的。作为一位绅士,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记住三件重要的事情:容貌要显得庄重严肃,以避免粗暴放肆;脸色要显得一本正经,以显示诚信;说话时要谨慎小心,以避免粗野和悖理。至于对艺术和科学知识的技术细节问题,就由专业人士来负责。”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辜译】
孔子的一位学生(曾参)说:“尽管自身天赋很高,却依然向没有天赋的人虚心学习;虽然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却依然向掌握很少知识的人学习;虽然大脑中满是学问,却依然表现出贫乏空虚;虽然自身知识渊博,却依然表现出略懂皮毛——我曾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
8-6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辜译】
孔子的一位学生(曾参)说:“先王可以把未成年的君主托付给他,或将整个国家的政权委托给他,这个人真诚可靠,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仍不背叛身负的重任——这样的人可以称为绅士,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完美无缺的绅士!”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辜译】
孔子的一位学生(曾参)说:“有涵养的绅士不能没有刚强坚毅的性格。他一生责任重大,路途遥远。他将过上道德高尚的生活视为己任,这难道不是一种重大的责任吗?他一定会持之以恒,至死不渝,这难道不是路途遥远吗?”
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辜译】
孔子说:“在教育中,学习诗歌可以唤醒人的情感*;学习艺术可以形成判断力;学习音乐可以完成对性格的培养。”
(*华兹华斯①说,诗能够——
让人在成长中增强想象,
给大脑充分的理解能力,
通过诗歌可以快速知晓
事物的范畴及高尚品质。)
注释
①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人,主张“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主张诗人“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它同人心一样不朽”,而诗人则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护者,是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谊和爱”。1843年被授予“桂冠诗人”,因其诗歌成就突出,被誉为继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的一代大家。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辜译】
孔子说:“普通人应该按照其应当受到教育的方式去接受教育,而不应该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中国宋代评论家程颐这样评论道:“孔子说,不是因为他不想让老百姓明白,而是因为不可能让老百姓明白。但是,如果有人认为孔子不想让老百姓明白,那就是说孔子会用耶稣会教义的把戏来统治人民,就像有些近代的统治一样,这种假设是极为荒谬的。”
歌德在晚年认为马丁·路德①让欧洲文明出现了倒退,因为他呼吁群众对他们无法正确感受的事情作出判断。现代民主的真实原则,从另一方面说,也包括在孔子的言论中:
大畏民志,即极为惧怕民众的意愿。)
注释
①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他使宗教慢慢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辜译】
孔子说:“勇敢的人如果恨自己太贫穷,肯定会去犯罪;一个道德不高尚的人,如果积压了太多的怨恨,也肯定会犯罪。”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辜译】
孔子说:“一个人或许拥有像周公*那样令人羡慕的才能,但是如果他骄傲自大且吝啬小气,那么他思想中的其他品质也就不值一提了。”
(*周公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摩西①或梭伦②。见第七章第五节。)
注释
①摩西(Moses)是《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等书中所记载的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他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信仰等宗教里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传承,“摩西五经”便是由其所著。根据《出埃及记》记载,摩西受耶和华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逃离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他在就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去世了。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被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个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②梭伦(Solon,前638-前559),生于雅典,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梭伦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公元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第一任执政官,制定法律,进行改革,史称“梭伦改革”。他是古希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辜译】
孔子说:“如果有人求学三年却仍未取得任何进步,这是很少见的。”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辜译】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在其诚实的道路上始终保持诚信可靠、彬彬有礼、信念坚定,这样的人*不应在处于革命中的政府任职,也不应在政局不稳的国家居住。如果国家司法公正、社会有序,这样的人就容易受到赏识;但是如果国家司法不公,社会混乱无序,这样的人就会被埋没。当自己国家司法公正,社会有序时,他会因为贫困潦倒没有声誉而感到羞耻;但是如果自己的国家司法不公,社会秩序混乱,他也会因为自己富有且受人尊敬而感到羞耻。”
(*如刚过世的查尔斯·戈登将军,又称中国戈登①。)
注释
①查尔斯·乔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1833-1885),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工兵上将。曾入侵中国,毁坏颐和园,协助清政府打击太平天国运动,因此被提升为提督。由于在殖民时代异常活跃,被称为中国的戈登和喀土穆的戈登。他对宗教有异常的癖好,自信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影响异民族。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辜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在国家的政府机构任职,绝不要对政府的政策提出建议。”
8-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辜译】
孔子评价当时一位伟大音乐家(师挚)的演奏时说:“他所演奏的(《关雎》)这首古老乐章,从开始到结束,旋律优美、铿锵有力、杂而不乱、声势壮阔,仿佛总在我耳边回荡!”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辜译】
孔子说:“外表狂妄而不正直,外表无知而不谦虚,外表诚恳而不守信——对这样的人,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辜译】
孔子说:“在教育中,学习往往就像尚未达到自己的目标,又担心自己忘记了什么东西。”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辜译】
孔子说:“远古帝王舜和禹*因为道德那么崇高,那么高大而不可超越,所以才能入主帝国王权,而他们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帝舜和禹是中国早期族长社会的两个人,他们都是从民间登上权力宝座,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以扫和雅各①。帝舜,公元前2255-公元前2205年在位;帝禹,公元前2205-公元前2197年在位。)
注释
①以扫和雅各都是以撒的儿子,也就是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通过耍阴谋,用一碗红豆汤换取了以扫的长子名分。因此,以扫和雅各兄弟并不是像尧和舜那样心甘情愿地进行禅让的,他们也没有尧和舜那么伟大。辜鸿铭之所以把他们放在一起,是为了方便向西方人介绍尧和舜。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辜译】
孔子说:“啊!作为百姓的统帅,帝尧*是多么伟大啊!啊,他的品德那么高尚,无人能及,只有他的伟大才可与上天媲美!他的伟大多么广阔无边,百姓对它真是难以言喻。他的功绩是如此伟大,他制定的礼仪制度是多么辉煌啊!”
(*帝尧在中国历史上相当于亚伯拉罕,公元前2356-公元前2258年在位。)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辜译】
伟大的帝舜有五位伟大的大臣帮他处理国家政事,使帝国得以安宁。周武王*说:“我有十位了不起的大臣帮我治理国家。”
孔子谈到上述事情时说:“据说古代人才难得,这种说法是很正确的。在帝尧和帝舜统治的唐虞①时期,评判伟人的标准不尽相同。上面周武王提到的十个人中,有一个是女子②,因此实际上只有九位男的。周当时统治的面积占据帝国的三分之二,却仍然承认殷朝的统治。周朝早期帝王的高尚品德真是完美无缺啊!”
(*周武王,公元前1122-公元前1115年在位,人称“武士之王”或“征服者”,在中国历史上相当于所罗门。)
注释
①帝尧统治时期称为“唐”,帝舜统治时期称为“虞”。
②周武王有十位帮他治理国家的“治乱之臣”,其中有一位是武王的妻子邑姜。
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辜译】
孔子说:“我还没有发现帝禹*身上有任何道德缺陷。他的生活和饮食极为简朴,但在祭祀时却倾尽所有祭祀神灵。他平日穿得粗糙且寒酸,但在祭祀的时候却尽量穿着华美。他居住的宫殿低矮且狭小,但为百姓利益着想的公共设施却不惜成本。从以上来看,我找不到帝禹的任何道德缺陷!”
(*见本章第十八节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