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大学 中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辜译】

孔子说:“乡邻之间蕴含的高尚美德,能够营造品德高尚的生活。一个人在选择住处的时候,如果不选择道德高尚的地方,这样的人就不是聪明人。”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辜译】

孔子说:“缺乏高尚品德的人不能长久忍受生活的贫困和不幸,也不能享受持久的荣华富贵。品德高尚的人在家也具有高尚的品德,聪明人会发现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非常有利的。”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辜译】

孔子说:“只有拥有高尚品德的人,才懂得如何爱憎分明。”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辜译】

孔子说:“如果你专心专意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会远离邪恶。”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辜译】

孔子说:“荣华富贵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但如果为了得到荣华富贵而拒绝承担责任,我宁肯放弃这样的目标;贫穷卑微的生活是人们都厌恶的,但是如果不背离责任就无法摆脱贫困的生活,我宁愿不摆脱这样的生活。智者如果失去了高尚的品德,就不配称为智者。智者在生活中每时每刻从未忽视道德的规范,即便是异常忙碌,遇到艰难险阻,也总是坚守高尚的品德。”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辜译】

孔子说:“现在我还没有看到真正热爱品德高尚生活的人,或者看到真正憎恶不道德生活的人。真正热爱品德高尚生活的人,会把高尚的品德看得高于一切;而真正憎恶不道德生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允许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影响他,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论如何,如果有人真的想让自己过一天品德高尚的生活,我相信他会发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这么做。但我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辜译】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都具有各自的性格特征。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道德品质。”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辜译】

孔子说:“当一个人在早晨学到了知识,那么在太阳下山前死去,也可能是非常知足的事情。”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辜译】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刻苦学习,但是又以吃不饱穿不暖为羞耻,同这样的人交谈是毫无用处的。”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辜译】

孔子说:“聪明人在对社会做出评判时,不会有任何嗜好或偏见,而总是站在正确的一边。”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辜译】

孔子说:“聪明人看重的是人的道德价值观,愚人看重的只是人的社会地位。*聪明人渴望公平公正,而愚人只想得到利益恩惠。”

[*我冒昧地认为,在这句话中有一处非常明显的书写错误,“上”(土)表示职位,这个字到目前为止从未被中国学者发现。在古汉语中,这两个词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出现书写错误是正常的。]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辜译】

孔子说:“如果你总是只考虑个人得失,那么肯定会树立很多敌人。”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辜译】

孔子说:“如果统治者能用发自内心的优雅举止和谦恭品德来统治国家,那么管理国家事务也就不存在困难。但是如果统治者缺乏优雅的举止和谦恭的品德,而仅仅依靠繁杂的礼节和规矩,对他又有什么用呢?”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辜译】

孔子说:“不要总是考虑做官的问题,应当考虑如何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不要总是去想自己不被人所知,而是要通过努力做事来赢得好的声誉。”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辜译】

孔子对一位学生(曾参)说:“有一条原则始终贯穿于我的生活和教学生涯中。”学生(曾参)回答:“我也是这么想的。”

过了一会儿,孔子离开了,其他学生就问之前和孔子说话的学生(曾参):“刚才老师和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位学生(曾参)回答:“贯穿于老师整个生活和教学生涯的原则,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严谨认真,宽容博爱。”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辜译】

孔子说:“聪明人看待问题时会关注什么是正确的,而愚人只会关注如何对他自己有利。”*

[*阿查立爵士①是这么翻译这句话的:The gentleman regards what is right, the cad regards what will pay.(绅士看重的是什么是正确的,而流氓考虑的是能得到多少)。]

注释

①阿查立爵士(Chaloner Alabaster,1838-1898),英国外交官,共济会会员。生于英国伯恩茅斯,曾就读于伦敦国王学院。1855年作为使馆翻译学生前往中国。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曾奉英国当局命令,押送两广总督叶名琛前往印度。1869-1891年多次出任驻华大使。1892年退休,并获骑士爵位。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辜译】

孔子说:“当我们遇到值得学习的人,就应该思考如何与他们齐头并进。当我们遇到不如自己的人,就应该反省,并找出我们身上是否有和他们相同的缺点。”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辜译】

孔子说:“儿子在侍奉父母的时候,不应该责备父母。但是如果非得这样做的话,而父母又不愿听从,那么也不该不尊重父母,或对他们的要求置之不理。无论父母给儿子带来多大麻烦,儿子也应当绝不抱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辜译】

孔子说:“如果父母在世,儿子就不该远离家乡;如果要去远方,应告诉父母要去什么地方。”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辜译】

孔子说:“当父亲去世三年后,儿子在其有生之年不改变父亲的处事原则,这样的儿子可以称为孝子。”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辜译】

孔子说:“子女应当总是把父母的年龄牢记在心,一方面是为了感恩,一方面是为父母年老而担心。”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辜译】

孔子说:“古代的人之所以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害怕说到却做不到。”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辜译】

孔子说:“没有欲望的人*很少犯错误。”

[*或许这样翻译更好:He who confines his sphere(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人)。

“一般来说,你会发现,对于乡村而言,懂得经营的人要比城镇的人少得多;而小城镇里面懂得经营的人又比大城镇的少得多。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们受到了条件的限制。”——歌德]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辜译】

孔子说:“聪明人应当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辜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在一起。”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辜译】

孔子的一位学生(子游)说:“在事奉国君的时候,如果不停地指出国君的错误,必定会让自己遭到羞辱;如果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朋友,必定会导致同朋友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