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笑看花开花落,静中养身修慧
南怀瑾先生说:“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然后征服自己,把自己变过来。”
在纷扰的世间,如何安顿自己,让心灵宁静?如何保持独立和健康的身心,安定怡然地度过一生?解决之道,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加强内修。
什么时候,你找到了自己,就活出了自己。心灵得到安顿,在宁静中活出独立和力量。
谁人知向静中修
南怀瑾先生说:“‘凡事都从忙里错,谁人知向静中修?’做人做事要修养到从容逸豫,无为而无所不为。”
这里,说明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无论是做事,还是修养、做人,都需要慎重考虑,专心致志,保持一份定力。在安静中思考,决定,然后决断执行。否则,不经大脑,冒然决定,必定会出错误。
一个人,如果想认清自己,战胜自己,就必须要注意反省自己,如曾子就说:“吾日三省吾身。”只有这样,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内心,需要什么,怎么去做;才能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
而反省,就必须在宁静中进行,排除外在的干扰,排除内心的浮躁不安。在宁静中反省,思考问题,加强对自我意志和品质的磨砺,这是一个人成长必须要下的功夫,也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渠道。
我国古代,十分注重个人修养,认为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修养什么呢?就是重新认识自己。修养道德,培养独立而高尚的人格,保持思想和精神的独立,做好自己,然后才可能安身立命,才可能做好事情,建功立业。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都注重反省自己,加强修养。
那么,如何反省呢?就是静修。静修的方法主要是在静坐中反省,内视并反观自己,达到物我统一,甚至是物我两忘的境界。儒家以静修达到“明心见性”,实际是以此做到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清净心灵,恢复本性,“存天理,减人欲”。佛家讲“戒定慧”,必须有所戒除,让心灵恢复清静,在清静中达到一种定力,在定力中达到般若智慧。道家呢,以“道法自然”,追求物我两忘,返朴归真,以此达到真我和无我的境界。三者虽然修养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静坐中修养自己却是相同的,而且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修养自己,达到心灵的纯净,超脱物外,让身心在安静中得到安定,并从修养中得到智慧。
这种修养,是在内心摆脱外在的物质牵绊,在安静中重新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独立出自己,安顿心灵,在解放自己的同时,又坚定自己,并强化了内在力量。在安静中,让心灵从一种不自由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以一种不变应万变的状态,来面对纷扰的世界,从而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最高境界。我国古代的高人隐士,或者知识分子,十分注重这种内在的修养。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都是修养和思考的结果。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心灵难以得到片刻的安宁,所以脚步停不下来,心也静不下来,不知道身在何处,心在何方,也不知要向何方去,自己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物质丰富,但内心荒凉,吃饭不香,睡眠困难,浮躁空虚,寂寞郁闷,迷茫困惑,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没有安全和归宿感,一颗心浮在空中,流动不定,不知飘向何方……
没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感,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因为缺乏内在修养,找不到自己所致。不能安静下来,不做内在思考,光是每天匆匆忙碌,当然会人为物役,迷失自己。
时代和社会就是这样,个人无法改变,但我们却能改变自己,通过加强内修,做独立的自己,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迷失自己,以不变应万变,不随波逐流,做一个独立而丰富的自己。
劳而不怨,难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
子张问孔子:“什么为五美德?”孔子说出了劳而无怨,这是其中一个美德。
南怀瑾先生说:“最难的是劳而不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一点事,累点没有关系,但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但做一件事,一做上就要准备挨骂。创业的人,第一个修养就是要能够任怨,但不是手段,要是一种德行才行。”
每个人都想做好事情,担个好名声,取得成功,都希望别人彰扬令名,谁愿意让人埋怨、说不好,甚至挨骂呢?人都是爱自己的,不想承认错误,更何况是做了事情,还遭到埋怨呢?所以,任劳容易,任怨难。南先生说,这比洁身自好还难。
可见,任劳任怨,不仅仅是一个态度,而且是一种品质和修养了,所以,这种品质被孔子特别指出。
任劳任怨既是一种品质,当然需要一定的境界。对于一般人而言,由于“自我”的存在,任劳,总是有所诉求的,付出希望得到回报;如果没有,心中不免患得患失。尤其是做了好事,付出得很多,虽然明白做好事不图回报的道理,明白付出不要求得到的道理,但还是不免要有所期望,否则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付出不值得,徒劳无功的事不想做。
但是,世上的事很复杂,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并非付出就一定得回报,也不是你好心一定能办成好事,相反,有时付出越多,责任越多,反而得罪了人,不得好报,反得埋怨。一般人都难以做到释然,总不免发牢骚,或者患得患失,心中郁闷不平,甚至不服不甘。但是没办法,世上没有那么多平等和公平,也没有那么多顺心如愿。很多时候,你必须承受这种劳而无功,或者说,有功而遭埋怨。
如果能够有意识地修养自己,善于调节,给自己平衡,就会感觉没那么难受。试想,如果自己喜欢做这件事,那么就尽心力去做,不必一定要什么结果,不要期望太高,不对自己和他人有过高的期望,也不苛求自己和他人,最主要是不跟自己较劲,给自己无谓的压力。这样,无论结果怎样,如果你尽了心力,就会问心无愧,也能心安理得;不必计较别人怎么看,也不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这样,就能做到任劳,而不怨,或者是少怨。
当然,这需要相当的修养,有修养才会有境界,有境界才能做到不和他人较真,也不为难自己。
事实上,古今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做事不求回报,肯付出的人。只有多付出,比别人更多地付出,任劳任怨,才能得到真正的回报,有所作为。大人物们无不如此,他们目光高远,不会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得失,总是盯着自己的伟大目标,甘于付出,成全别人,也实现自己,以更多地造福别人为乐,所以,他们才创造了超越凡人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就是一位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人。他一生勤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的一生,是辛勤而忘我工作的一生。他时刻关心着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为此呕心沥血,废寝忘食,辛勤工作,日理万机。
从周恩来的工作台历可以看出,他经常连续工作23个小时、26个小时。有一次他竟连续工作了84个小时!这不只是敬业的问题了,而纯粹是任劳任怨,如春蚕吐丝,蜡炬成灰,完全是在奉献啊!
晚年,总理得了癌症,但他仍在忘我地工作。正如邓小平有一次在会见外国记者时所说:“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工作的时间总超过12个小时,有时在16个小时以上,一生如此。”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晚年,总理得了癌症之后,在他遭受到“四人帮”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是屡次针对他的打击时,他仍然“处义不回”,顾全大局地辛勤工作,完全是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国的任劳任怨。晚年时,他胸前一直佩带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他以此自励,时刻记着祖国和人民,他的人生追求和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为此他做多少事情,得到多少误解、抨击和冤枉也在所不惜,义无反顾,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国家在动乱时期能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工作,使“文革”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少一些。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他费尽心血,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这一切,都体现了一个共和国总理的伟大情怀和高尚境界。正如他对一位去探望他的烈士子女所说:“我只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为过度劳累,年迈的总理终于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但他为人民服务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万古长青。
可见,真正能够任劳任怨的人,必然是有着相当高的追求和修养,非同凡响的人。如果你不想流于平庸,那么就要加强修养,做到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在工作中付出,也以此为乐。
动心忍性,修养真功夫
南怀瑾先生说:“你心里所想的,达不到目的,任何事都不成功,在这个时候‘动心忍性’,能够忍得下来,平得下来,这就是修养的真功夫了。”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得经历无数的风霜雪雨。人必须学会忍耐,耐住寂寞,耐住性子,耐住各种痛苦和忧伤,这样才能日渐走向成就,获得成功。
“忍”字头上一把刀,忍耐是不好受的,但这是为人处世的必须修养。人一旦脱离父母的庇护,走向社会,就不能任性而为,而必须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相处和谐,不是失去个性,不是随波逐流,但也不能任性,一意孤行。否则,就会被周围孤立,立身都难,又怎能成事呢?
要与人和谐相处,就必须要学会忍耐,与人为善,以和为贵,不到万已,不动情绪,不发怒火。世界并不完美,也不由自己的意愿为转移。不平事、委屈事原本很多,倘若遇事不能忍,那每天要生多少气呢?气大伤身,实在不值得。《周书》说:“好和不争曰安。”心态平和的人往往不容易被人激怒,也不会因此冲动犯错。王安石说:“莫大的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人是感情动物,内心活动如潮起潮落,瞬息即变,如不善加克制,就可能转祸为福,有时一把怒火而危及自身。尤其是身在高位的人,如果该忍处不忍,后果不堪设想。作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则必须具备三忍:“容忍,隐忍,不忍。”
俗话说:“和为贵,忍最高。”一个人的胸怀十分重要。要想成大事,必须有大胸怀。心量大,器量大,才能有大作为。其实想想,大道至广,宇宙浩渺,个人恩怨又算得了什么?就算忍一时之辱,也并不能损失什么。佛家提倡做人以忍为先,甚至要把忍辱当作修行的重要功夫。百丈禅师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菩提就是觉醒,就是清净心。能忍一时之气,心才会清净,不会失去自我,才能有定力,专心致志于自己最该做的事。所以,忍耐又是修养的表现。
从权谋的角度说,如果遇事不能忍耐,动辄冲动行事,“小不忍则乱大谋”,事情会因此弄糟。历史上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光复国家;韩信忍一时胯下之辱,最终成就事业;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激愤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古来凡有成就者,无不在忍辱上下过功夫,从而从内心升华出大智慧的。今天的忍辱,是为了明天更大的负重。所以,忍辱负重的功夫还是要有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抵达渭河南岸。此时,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河,背水筑垒,与诸葛亮相持而战。
诸葛亮准备长期作战,屯田于五丈原。这期间,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死不应战。诸葛亮就给司马懿送来一些妇女的衣服,羞辱司马懿不够男人,其目的是想激怒他,逼他出战。换做别人,是绝对咽不下这口气的,但司马懿隐忍了,他对形势作了冷静分析:一是蜀国弱小,军力微薄,虽然积累了三年之力伐魏,但蜀道崎岖,距离很远,三十万大军的粮食供给问题不易解决,无法长期应战;二是现实状况对其很不利。诸葛亮六出祁山,士气正强,但在战败后,兵力受损,如果贸然出战,取胜的几率太小了,所以速战速决是蜀国的唯一出路。但魏国则不同,物资雄厚,国大人多,战场离渭水平原很近,补给也很便利,以逸待劳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分析后,他心中有了数,在出师前就与魏主共同制定了以守为攻的作战方略。所以,司马懿强忍激愤,心里愤怒却强作笑颜道:“孔明视我为妇人啊?”边说边接过衣物,厚待来使,继续坚守,静待抗蜀的最佳时机。
由于长期相持,蜀军的军粮供给不足,军心涣散,而且盟友吴军在与魏军征战中,兵败合肥,结果,蜀军只能无功而退。
司马懿懂得忍耐,不逞匹夫之勇,不为辱骂所怒,不争强,不上当,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而避免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后果,这就是智者隐忍守静的智能。
古人说:“克己复礼。”就是说一个人不能任性,必须对自己有所克制,也就是说要能忍耐,在忍耐中让自己提升修养,战胜自己,突破自己,这样才能获得成长。现实很残酷,不以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别人也不会看你的脸色,所以不能任性而为,只能学会适应,按照社会的规则做人做事,能忍耐,安分守己,才能适应环境,然后才可能改变环境。
有一首歌说得好:“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二字无价宝。一朝之仇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少。身家由此破,性命总难保。逞财势,结怨仇,到了后来不得了。让人一步又何妨?量大胸大无烦恼。”
放下,舍得
南怀瑾先生说:“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自己‘有我’而来的。如果我们手里拿了一件东西,别人需要时,一定舍不得给别人,因为别人需要时,也正是自己需要的时候。假如在这个时候,你放弃了而给别人,就是快乐的境界。”
因为舍得,得到快乐。世间万物都在一舍一得之间,有舍有得,不“舍”不“得”。“舍得”是不患得失、心有超越的人生态度和智慧。
佛家说:“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道教中,舍是无为。儒家说:“舍恶以得仁,舍欲以得圣”。而在今人的眼里,舍是付出,是投入,得是收获,是回报。
人生就是不断追求,其意义和乐趣也在正在追求之中,如果一个人百无聊赖,那无异于行尸走肉,生命也了无生趣。所以,我们要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心中充满人生的战斗的快乐。只有不懈奋斗,只有努力,才能追求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实现自我。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辛勤的耕耘,更无从有所谓的收获和成功。所以,人生的辛苦努力是必须的,也是我们无从选择的。如果你想活出点样子来,就必须努力,也没人可以代替你。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努力追求,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所谓“事在人为”,一定要尽到人事,然后才可能成功。
坚持,执著,不放弃,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这是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也是一个人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在所有成功人士那里,我们也得到教育和启示,也是要“坚持、坚持、永不言弃”,“爱拼才会赢”;在所有自信而尚未经历挫败的人眼里,也是一腔热血追求,满是志在必得,何尝知道什么是“舍得”“放下”,又怎么能明白“执著是苦”的道理呢?
其实,我们可能被一些成功人士,或者是励志类的书籍所“欺骗”了——因为成功虽然需要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坚持,但也许并非关键,而且每个人自有适合他自己的成功之路,不是向别人学习就可以复制来的。而且,成功绝非易事,除了努力,还要有头脑,有机遇,所谓“成事在天”,不是你努力,你志在必得地勇敢向上,就一定可达到目的,实现抱负的。现实很复杂,而且充满变数,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很多情况下,个人如一颗流沙,只能随波逐流,完全不能自主,所谓身不由己;或者,徒劳无功,白用功,无所获,无所得,这是人生的一种无奈,每个人都会遇到。必须正确认识——既要执著追求,又能举重若轻。就是所谓的“拿得起,放得下”。为了少走弯路,免得徒劳无功,我们的积极追求和坚持不懈,必须建立在对追求目标和个人实力的把握基础之上,否则,就成了眼高手低,勉力为自己没能力为之事,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压力,这是自苦、自缚。
当然,由于欲望和不甘,我们很难做到放弃,总是舍不得,放不下,既是作茧自缚,又是庸人自扰。真正能够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并不多,所以,舍得和放下需要学习;而能做到的,也往往是经历了一番曲折和痛苦后,有切身体会,才真正明白“舍得”“放下”的道理的。人的成长和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在体会后明白放弃,不执迷自苦的道理。佛家说:“执著是苦”,道理也即在此。
生活中,不能放下的事例太多了,尤其对于一直自信和顺利的人来说,往往难以做到,不经历一些挫败,他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例如,奋斗中的好高骛远,空怀一腔热血,如夸父逐日一般徒劳地追求;做事情的追求完美,自己跟自己较真、较劲,给自己压力,不能举重若轻;感情中的愚痴和单相思,失恋后的痛苦纠结,放不下,走不出来,不能解放自己,也不肯放开别人,不明白,不甘心,放不下,以为只要坚持不懈追求,就定能感动对方。其实不然,所谓“多情却被无情恼”,感情的事,更不是投入回报成正比的。但是,当局者迷,其实是自己执迷不悟,所以走不出来,不能轻松,痛苦不堪。
所有无谓的执著,都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不值得。也许有人会说:“人生哪里有那么多直达的智慧,我喜欢,我愿意,只要曾经拥有,就够了。”这未免有些阿Q似的自慰了,因为人生短暂,我们经不起太多的浪费和停留,没有任何事情、任何人,有理由让我们浪费宝贵的生命。所以,何必呢?不如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到该做的事情上去。
不是所有的追求和坚持都有结果,该半路放弃的就放弃,不论自己有多么不舍,也要断然舍得,放下,只有放下了,你才能解放自己,获得轻松和新生的力量,才能走得更远。
学会舍得、放下,需要在经历和修养中学会,而且,对于人生的荣辱穷通,也要有一份达观的心理,这样就不会钻牛角尖,不会患得患失,不会耿耿于怀,才能做到舍得、放下。
“舍得”、“放下”是一种大智慧。懂得“舍得”“放下”的人,才是智者。人生苦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舍得、放下,才能得大自在。
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诸葛亮在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为历代人们所提起的修身立志名篇。这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付之于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中,这里再现的不只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和思想家,也有一个品格高洁、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儒者形象。
南怀瑾说:“这一篇《诫子书》,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儒家思想的修养。所以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老实说都没有跳出他的手掌心。他教儿子以‘静’来做学问,以‘俭’修身。俭,不只是节省用钱,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
《诫子书》是诸葛亮一生修养的精要再现。这里,既有“静”被作为一个人修养而反复强调,而且还有对时光易逝,要把握当下、精进不止的人生感悟。
人生有限,而追求不止。古往今来,所有杰出人物,都不想虚度光阴,而是尽一生的力量,努力追求,提高并完善自我,实现自己,也造福更多的人。孔子有感于流水东逝,所以“不舍昼夜”,体现出人生有限,追求不止,努力完善自己的顽强生命力。为了追求心中的“道”,不懈努力,修养自己,“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样的生命,其实早已超越了界限,也超越了时空,最终成就伟大和不朽。孔子如此,诸葛亮如此。
当然,使他们能够不朽的,不只是成就,更有其高尚品德和深厚修养。事实上,也正因其修养不凡,所以才成就了其非凡成就。所谓德才兼备,真正有大成的人,往往是有大德修养的人。
那么,这些修养主要是什么呢?在《诫子书》中,我们可看到古人所重视的几方面修养:
首先,是宁静。“静以养身”“静以致远”“非静无以成学”,说明无论是做学问、做事情,还是修身养性,都需要在宁静中进行。做事不静,不能专心致志,就不能钻进去,浮躁冒进,少思少谋,当然于事无成。修身不静,喜、怒、哀、乐、忧、思、恐等各种情绪亢奋,不能心平气和,则精、气、神不集中,影响身心健康。中医认为“心平气和中,则正气存内”“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道理即在此。
修养需静,无静不能致远,只有在清净虚无中,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呼唤和力量,才能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纷扰俗世中,摆脱浮躁,排除外在和内在的干扰,做一个独立的自己。
现代人压力大、节奏快,需要找个时间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享受一下安静和孤独的滋味,从中得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思想高度。因为只有修养和思想,而且是独特的修养和思想,才会成就一个人独特的气质和魅力,才能够真正活起来,在群体中独立出来。而如何外化呢?不仅要有自己一个排遣压力、可供宣泄的出口,还要善于自遣,善于调节自己,享受一下慢生活,有自己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爱好、情趣、格调和品位,善于艺术地生活,做到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其乐无穷,有较高的自我平衡之道,调节自己到最佳状态。这样,才真正有利于身心健康。
其次,是淡泊。淡泊是什么?就是追求向上,但又可看透富贵、名利、地位,有一颗平常心,能吃苦也能享受人生,能够达观处世,无论穷通,皆能自守,永不迷失自我,永远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永不降低自我生活的格调和品位,保持思想和精神的自由和独立,面对纷扰的俗世,有自己的姿态,有自己的风格,不孤芳自赏,也不随波逐流,做相对纯粹的自己。
一个能淡泊的人,就像静看花开花落,能欣赏繁华,也能享受萧条孤寂。诸葛亮在未遇之时,卧居隆中,怡然自乐,淡泊名利,只求真正的知己之遇,当刘备出现,自己得一时机遇,为报知己之遇,他积极入世,最终成就一番不朽功名。而成就功名后,他并没耽耽于享乐,依然是谨慎谦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生往往是繁华落尽,才能感到平凡和淡泊的可贵,于是,古往今来,多少高人,功成身退,选择回归平凡,回归自我,返朴归真。
所谓“平常心就是道”,拥有一颗淡泊的平常心,不容易,但只要尽可能摆脱物欲之累,怀一份超脱,跳出来看世界,就自能做到安贫乐道,贫富皆能自守。
淡泊,不是不思进取,安于平凡,而是更加专注地做好自己,安顿好自己的心灵,以不变应万变,对于人生、社会、人与人,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积极进取,力争上游,但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明白,一切都处在变化中,没有永远,花开会有花落,物极向来必反;繁华易逝,转眼成空,人生短暂,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名利富贵,而是充实、完善自己,不迷失自我,有自己的天地,拥有内心的充实、幸福和快乐。
再次,是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都明白,但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人们总是经历了一番碰壁后,才知道谦虚谨慎的重要性,而一个人浮躁不安,内心不静,也终不能专心致志地做事,难有所成。尤其是年轻人,总是意气昂扬,雄姿英发的样子,固然可爱,但往往也会锋芒毕露而受到挫伤。
当下社会,年轻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于传统的谦虚谨慎,不以为然,面对成绩和夸奖,往往受之应当,沾沾自喜益于言表,这是很危险的。
不仅世情如此,人情皆然。所以,做人不能不通晓人情世故,这是大学问,书本上学不来,只有在社会中,在生活中,在经历中学。
最后,是珍惜时光,不可蹉跎岁月。花开花落,韶华易逝。人生短暂,光阴似箭,所以一定要珍惜。古人说:“寸金难买寸光阴。”时光一去不可追。
南先生曾经根据医学知识和个人的体验,得出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实都是浪费时间。这个说法得到一些人的反对,说他是胡说八道。实际上,南先生的意思,是提醒人们节约时间,不做无谓的浪费。
对于任何一个有追求的人来说,时间都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他会惜时如金,在有限的生命中,把时间最大化利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得出色,光耀自己,也照亮别人。
这样的人,往往因珍惜时间,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和成就,从而成就自己的非凡人生,自我价值也超越有限的生命,超越了时空,成就了某种永恒——生命的意义正在于此。
人生有限,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无限的事情,把自己的人生意义最大化,完成此生的使命。
心中无事才安定
南怀瑾先生说:“为人做事应该似‘风过竹林,雁过长空’,‘事来则应,过去不留’。”
什么是心中不留事?就是让一切顺其自然,既积极应对,又能豁达处之。做减法生活,越活越简单,越活越有力。让心灵保持一点纯粹,做到无牵无累,平和快乐。
这种状态当然很难。如若不是有所体会经历,或者有相当的修养,一般人难以企及。尽管如此,如果你想活得简单、自我和快乐,就必须要在磨砺中修养自己,修养出一颗心平气和的宁静之心,让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事实上,这样的心态和生活的姿态,是最好的,也是一个人应有的理想状态。一个人只有活出了这种状态,才算是真正活出了自己。
现实生活中,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精神空虚,信仰失落,普遍找不到自己,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忙忙碌碌,不知要向何方去,不知归宿何方……像个愣头苍蝇,面对纷扰的繁华世界,辨不清自己的方向,只有横冲直撞,管他是头破血流还是冲宵直上。反正,大家不都是这么活着吗?自认平庸的人,也只有这么随波逐流地活着,完全丧失了自己。
面对花花世界,我们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为此不得不参与到竞争的洪流中,匆匆忙忙;面对自己遭遇到的各种事情,总是不能跳出来看,总是患得患失,耿耿于怀,为此纠结不断,痛苦不断,有欢喜,更有无限的忧愁。时下人们经常说的“郁闷”“抓狂”“纠结”等,都反映出其浮躁不安的心境。
心不能静,心中总有事,为此不能释然,怎么不会感觉到累呢?虽然人活着不可能摆脱累,但选择相对轻松而自我的活法,却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自己的人生方向,只有自己来主宰。你选择什么样的活法,也就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我国古人十分讲究修养,不仅是修养道德,修身养性,更有对自我人格的守护,对自我心灵的安顿,旨在做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自己。无论儒、释、道,都十分注重个人心志的修养,安身立命也好,无为而治也好,修行升天也好,无不追求自我心灵的完善和守护。
那么,人们怎么安顿心灵,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呢?就是坚守自己认定的信仰,或者梦想,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做人做事的风格,有自己的操守,保持相对的独立,不随波逐流,面对世间的万千纷扰,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坚守自己,精神充实,心灵不空虚,不迷失自己,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做好事情。
古人为什么能做到?虽然社会环境不同,但关键在于自己,所谓“境由心生”,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如何转动,全在于你自己。古人能做到,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充实自我精神世界,达到一种自我平衡,在这种平衡中活出纯粹的自己,简单的自己,快乐的自己。所以,才能创造出纯粹而伟大的事业来。所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限,精力有限,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性地生活做事,专心致志于自己喜欢做、也有能力做好的事情,做到精进,所以创造出不凡业绩。
而今人呢?心情浮躁,心志不清,思路混乱,摸不着头脑;而且心里装了太多的事情,为此耿耿于怀,纠结不断,剪不断理还乱,怎么能够不烦不累呢?该剔除的,该放弃的,不除不放,欲望和得失心都太盛,所以,烦恼和痛苦不断。
人心不足,欲望无止境,但生命有限,人各有所属,都有适合自己的路要走,不是任性而来的,也不是靠主观努力就一定可达到的。事实上,繁华世界,变幻的霓虹迷人的心眼,又有多少是我们生命中真正需要的呢?没有多少,世界的本质也许从来不曾改变,不同的只是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多变了。事实上,我们有限的人生,真正需要的还是那些,如充实、幸福、快乐等,从来没变过。而它们,其实存在于自己的心里,存在于自己的感受中,并不是外在的物质世界所能真正左右的——只是一直以来,是我们自己搞错了,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也许只有等到经历一番努力得到了所谓的名利地位富贵,才发现原来自己真正需要的也许并不是这些,而是那些自己丢失的最简单的东西、简单的生活方式。
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深刻的,也是最本质的。可悲的是,现在,简单离我们越来越远,人类让所谓的丰富和多元华丽的外表“欺骗”了,迷乱了心理,心灵也迷失了。
那么,简单是什么?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让一切顺其自然,如南先生所说:“事来则应,无去不留。”能记住的,必然是最深刻的,无论是苦是乐,能铭刻在心的,必然是应该记住的。而那些记不住的呢?就让它们如云烟一缕,随风而去,在心里不留一丝轨迹。如果刻意为之,不仅不自然,最终不会真正为你所有,而且还会成为你的负担,影响你前行。
有人说:“痛苦是人生最好的良药。”为此提倡记忆痛苦、苦难,以此自励;有人写下日记,加深记忆,或者作为留念,以激励自己;有人反复絮叨给别人听,在传达的同时,其实恰恰说明了自己的耿耿于怀,不能释然,以此自求一种同情或是安慰。从心理的角度讲,也许不无积极意义,但是,从人生全局来看,从思想的高度来看,全然没有这个刻意为之的必要。
所有刻意的,都是不自然的,都是不会轻松的,其负作用也许更大。就像祥林嫂成天念叨,说给人听她的“毛毛”被狼叨走的事后,开始还有人同情,反复不断则令人生厌了。而她自己呢?得到的那点小安慰,远不如她重复时的痛苦多。
所以,不如顺其自然,不去刻意回忆,该忘却的,忘却更好。
漫漫人生路,苦多乐少。一路走来,我们要善于剔除、放弃,就像猴子掰棒子一样,最好把所有不该要的负累丢掉,这样才能轻松前行。为此,要善于忘却,善于做减法,让心灵清净、安定,只有清静,才能安定,只有安定,才能产生出更多的智慧。
能够记住的,无论喜忧,才是真正值得你记忆的,让生命在自然中进行,活出纯粹、轻松和快乐。
顺其自然不是消极被动,不是不思进取,消泯斗志,而是一种修养,一种达观而智慧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