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的需求是多样的,但无外乎两个层面,即物质和精神。当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精神需求就会升华,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生了质的变化,多数人已不再满足“柴米油盐”式的温饱生活,开始追求“心灵深处”的满足,向往精神层面的升华。于是,很多人开始走出钢筋混凝土丛林,暂别喧嚣浮躁的城市。他们结成团队,选择各种出行方式,或徒步或骑行或自驾,去拥抱自然,亲近自然。有的徒步峡谷,有的丛林探险,有的江河漂流,有的绝壁攀岩,纵然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也要剑锋所指,勇往直前!
那么,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如此这般?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在向他们招手,是天地日月之灵气在向他们呼唤。他们渴望融入绿水青山的自然怀抱,渴望聆听虫鸣蛙叫的自然乐章,渴望触摸风雨过后的七色彩虹,渴望体味挑战极限的快乐人生。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也是近年来亲近自然的户外运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的内在原因。
他们追求特立独行的生活,并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让自己放松心情,给自己的心灵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来吧!朋友们,让我们推开键盘,放下手机,回到自然的怀抱,尽情地汲取自然的养分,体验一把“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不来观世界,哪来世界观!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如梦初醒,顿悟成佛。相信你也会触景生情,觉悟人生。你会在自然的怀抱里,暂时忘却功名利禄、荣辱得失,从容地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此时的你,一定会顿然感觉如释重负,一身轻松。
但大自然并不总是美丽柔情的,有时也会露出狰狞的面孔。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白云悠悠的晴空顷刻间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清澈见底的溪流转瞬间乱石崩云、惊涛拍岸……我们对于大自然中类似这样的场景早已司空见惯。在我们背起行囊,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野外之旅前,要在大自然面前怀揣敬畏,一定要做足功课,切勿任性、冲动和冒险。否则,就会为我们的安全出行埋下隐患。电视报道和网络新闻中常见经验不足的游人任性探险以致迷路失联,警方出动警力,政府耗费诸多资源,成功解救固然是皆大欢喜,但悲剧上演也不在少数。很多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强烈谴责,提出了“任性探险谁来买单”的质问。
类似这种现象,近年来有增无减,不断被媒体报道,任性冒险的户外运动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还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为蓬勃兴起的户外运动可持续发展带来隐忧。
大量例证告诫我们,任性、违规的野外探险,将造成过高的救援成本。野外探险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其中包括对出行路线有充足的认识、有良好的组织团队,参与者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等。
人类在城市蛰居惯了,野外生存能力自然就会下降,如很多人在野外不识可食植物,不懂就地取火,不会自做饭菜,不能辨别方向,脱离城市来到荒野,就会变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身处恶劣的户外环境毕竟是有风险的,如果我们不事先储备一些必要的野外生活知识和技能,一旦危机降临,就会紧张失措,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鉴于野外测绘、地质工作者有着长年积累的野外生存经验、丰富的地理环境知识、熟练的户外装备使用技巧,我们结合野外工作相关要求以及户外运动者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搜集整理编写此书,供野外工作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出行参考。
尽管是笔拙凑文,但只要能为大家提供一点帮助,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