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明曙光
我们的讲述从一块东方剑齿象门齿化石开始。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在汉滨区月河北岸丘陵地带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时,挖出了东方剑齿象门齿、臼齿和原始牛等古生物化石。2018 年,在汉阴县汉江边的阮家坝遗址附近也挖出了大象门齿化石,这证明了大约在 200 万年以前,汉江流域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是生物繁衍生息的自然福地。
◎原始生态场景复原
200 余万年前,地球上气候变化剧烈,生物繁盛,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哺乳动物、软体动物、昆虫、鸟类、植物等,在那个时候基本上都已经出现。此时,地处亚热带北缘的安康境内气候温和,动植物种类丰富,一群东方剑齿象平静的生活在这里。东方剑齿象是继恐龙之后的“巨无霸”,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它们喜欢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温暖的沼泽和河边地带,以草食为主,每天食量可达 1 ~ 2 吨。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长时间。随着北半球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寒冷与温暖更迭,生物迁徙或绝灭,更新世中晚期,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温暖舒适的安康,气候也逐渐变冷。大约在 1.8 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生活在这里的东方剑齿象也慢慢地走向灭绝。它们死后被深埋在地下,其中一只已经变为化石的东方剑齿象偶然被人们发现,那长长的门齿和臼齿向我们诉说着它们曾经的生活遭遇。
大约在距今 30 万年到5 万年,这里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踪迹。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旧石器专家王社江在安康进行旧石器遗迹调查,先后在安康城区汉江周围二、三级黄土丘陵地带发现并采集到许多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等器物,以白家梁、火车站、关庙、关庙西、后湾等最为集中,大部分为石英岩质。2008 年、2009 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在石泉山岭子和旬阳界牌石又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标本,扩大了安康旧石器遗址分布的地域空间。这一时期,尚显弱小的原始人类在抵抗气候的剧变中、在与野兽的搏斗中顽强的生存下来,从非洲走出前往世界各地寻找更加适宜生存的地方,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逐渐进化成为现代人,并慢慢学会使用天然工具捕猎食物,进入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标本
安康北有秦岭、南有巴山两座天然屏障,河网密集、气候温暖湿润,食物资源丰富,吸引了远古人类到此定居生存,散居在大大小小的盆地之中、河流阶地之上,宛如点点星火。
有些生活在汉江附近的台地之上,男人们制作简陋的石核、石片,在附近的山林里狩猎,用树枝或竹子做成毛糙的鱼叉在河边的浅水滩捕鱼,女人们采集一些山野果子以维持生活。他们都是由一个或数个家庭组成,就地取材,使用简单的工具获取食物,努力生活。或许他们曾经是一个群体,因抢夺食物的争斗或其他纷争而分离,或许是自南方迁徙而上的群体和自北方迁徙而下的群体相会于此。
这时在安康周边汉水上游的汉中,下游的湖北郧县、房县,以及远在商洛洛南都发现了大型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这里的原始居民翻越秦岭来自关中,沿江而下源自汉中,还是从鄂西朔江而上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考古人员努力从出土文物的蛛丝马迹里寻找答案,他们发现关庙遗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与在湖北房县樟脑洞发现的石制品类似,而且明显有别于汉水上游地区高阶地发现的石制品。也许生活在关庙的这群原始人就是从湖北沿江而上的。著名考古学家巩启明先生认为安康旧石器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汉水中上游旧石器晚期遗址的空白”。
七八千年左右,安康的文明又进一步,进入史前文明,步入了新石器时期。1958 年,西北大学一位暂时在安康地区岚皋县教书的老师,在岚皋县城附近的肖家坝不经意间发现了许多石器、陶器残片,从此揭开了安康新石器遗址调查的序幕。经过陕西省、安康市文博工作者多年的努力,在安康境内先后发现了 40 多处新石器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汉江及其支流坝地,以安康盆地为中心,西以石泉为界,东边延伸到与湖北交界的白河、仙河一带,南到巴山腹地岚皋肖家坝。根据地缘关系,形成了多个聚集群落,以阮家坝、马家营、白马石等遗址为代表的汉水西部区,以柏树岭、柳家河、张家坝等遗址为中心的月河川道区,以龚家梁、李家那、陈家坎等遗址为核心的旬河汉江交汇区,以伍家花园、红号、张家庄为典型的汉江东部区,另外还有以女娲山为中心的女娲山、魏家坝遗址,巴山腹地的肖家坝、李家坝遗址。安康的新石器遗址规模一般不是很大,核心面积5000 ~ 20000 平方米。
◎安康新石器遗址分布图
◎新石器三孔石斧
自打第一个原始人有了“水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山那边有什么”的想法,文化交流就开始了。安康地处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地带,自然也就承担了文化交流的交汇地带的任务。修建阳安铁路和火石岩水库(瀛湖)等大型基本建设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安康地方文博机构对柏树岭、马家营、白马石、阮家坝等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了一批具有汉水特色的遗物,如大型石斧、带孔玉质石斧、磨制石箭簇、石环、彩绘陶钵、高领罐、三乳足白陶线纹罐、陶塑人面像、石磨盘等,印证了这里五方杂处,秦岭北部关中平原的半坡人、汉水上游西乡李家村居民以及江汉平原稻作者在这里相会,渔猎耕陶,和谐相处,构成了安康史前文明。
◎新石器三足罐
◎新石器石磨盘
安康史前文明先后受到了汉中西乡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仰韶文化以及后来巴蜀地区文化的影响,中、东部以仰韶文化为主,东部受江汉地区文化影响更明显一些。1989 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在旬阳县红号遗址、白河县张家庄遗址采集到陶器残片,可以辨别出的器物标本有球形釜、直口罐、红衣陶盆等,具有大溪、屈家岭文化一些特点。1989 年和 2008 年先后在旬阳县新添铺遗址、旬阳县仙河伍家花园遗址采集到许多三足器、线纹白陶等器物标本残片,带有明显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文化特征,从而把这一文化传播影响范围沿汉江向东推进了 200 多千米。
20 世纪 80 年代修建安康水电站,陕西考古研究所魏京武、巩启明,安康地区博物馆李启良等带队对安康水库淹没区进行了详细的文物调查,沿江发现登记了许多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群、古镇文化遗存,汉滨区陈家坝、饶家坝,紫阳县白马石、马家营,汉阴县阮家坝等新石器遗址文化价值高、地域代表性强,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王炜林、孙秉君领队,安康地区博物馆李厚志参加,组成安康水电站考古队,进行科学发掘,揭示了这一地区史前文化交互影响的关系,主要成果列入了《陕西配合基建考古主要收获》一书。
阮家坝、马家营、白马石是安康经过科学发掘的三处新石器遗址,揭露面积、出土遗物、科学价值在安康史前文明重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阮家坝位于汉阴县境内,马家营、白马石位于紫阳境内,汉江可互通东西,三者相距平均不到20千米,为汉江北岸三处大型河边坝地,北靠凤凰山,面积都在10万平方米左右。1985—1989年先后进行了发掘,阮家坝发掘面积达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出土文物非常丰富,代表性器物有三足罐、平底罐、鼓腹罐、凹底罐、平底钵、圜(yuán)底钵、尖底瓶、细颈壶等陶制品,以泥质内黑外红陶,夹砂灰白陶为主,泥质红陶、深灰陶、灰陶占有相当比例。纹饰多线纹、绳纹、附加堆纹、剔刺纹,黑彩陶多装饰鱼纹、圆点勾叶纹、弧线三角纹。磨制加工的石器占有极大分量,斧、锛(bēn)、凿、刀、网坠、球、磨盘和研磨器等类型齐全,还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屋、陶窑、瓮棺葬遗存。分别为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类型以及商周时期巴蜀文化遗存,马家营、白马石遗址文化构成和出土物品与阮家坝基本相同,白马石晚期墓葬陪葬品受外来影响巨大,更有早期巴蜀文化特征。
◎新石器彩陶盆
韩非子《五蠹》中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类不断摸索提高生存能力,适应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它们以捕鱼、采集和狩猎为生,开始制陶,群聚穴居,有了简单分工,有人制作工具,有人生产陶器,有人渔猎采集,人类一步步由蒙昧走向文明。这里出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器物,都有很强的当地自然环境特色。比如出土的石斧通常体型巨大,石泉马岭坝遗址出土的石斧长 40 余厘米。马家营遗址石箭簇轻薄锋利,穿透力巨大。有趣的是这里出土的网坠有陶质和石质两种,石质网坠都很大,结大网、捕大鱼,适用于汉江这种大江大河。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不论原始与现代。原始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西安半坡人面鱼纹盆、甘肃马家窑彩陶罐、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等,大家已耳熟能详。汉水流域除了这些共性文化元素外,还有自己对美的追求方式和独特个性。从早期人类使用的装饰品可以窥见一斑,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汉滨区柳家河遗址出土了陶塑人面像,红陶质,面相恐惧夸张,是全国发现为数不多的新石器时代人面塑像,现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马家营遗址出土的陶环、陶串珠,肖家坝遗址出土的石环等都是佩戴饰物,当时人们已具有了对美的个性追求。特别是石环,白底彩斑,玉质感强,形制精美,磨制光滑,出土时已经断为两块,断口处有对称小孔,专门做过修补,可以想象这件玉环已深深驻留在主人的心中了。
◎新石器石网坠
◎新石器石环
◎新石器陶塑人面像
三皇五帝是中国古史的英雄和神话时代,安康也长期流传着他们的故事。汉滨区有伏羲山、平利县有女娲山,两山相距很近,神话传说很多,以女娲补天传说流传时间久远,流传范围最广。女娲山,古称中皇山,位于平利县城西,相传为女娲补天之所。宋《路史》云:“女娲始治于中皇山,继兴于骊山之下,中皇山即女娲山,有天台鼎峙,今建女娲庙。”清雍正年间立有《中皇山女娲氏庙碑》。虞舜在安康的传说历史也较为久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舜居妫(guī)讷,在汉中西城县西”“城内有舜祠,汉高帝庙,置民九户,岁时奉祀焉”,历朝相沿。现在庙毁,保存有明《虞帝陶渔河滨处》石碑。两地先后都发现了新石器时期遗址,与女娲、虞舜传说互为补充,至少说明安康史前文明与中华文明是同步的。